❶ 什麼是脫蠟鑄造法
脫蠟鑄造是玻璃加工成形方法之一,其主要過程是將玻璃加熱到高溫使其具有流動性,流入預先制好的模殼內成形。由於模殼是經由加熱後脫除蠟模而製得,故稱脫蠟鑄造。
一、介紹
由於含氧化鉛的玻璃(俗稱人造水晶)具有鑽石般的高折光率及在高溫下的高流動性,因此,鑄造玻璃常選用人造水晶為材質。在目前的中國市場上,一般將上述脫蠟鑄造鉛水晶玻璃製品稱作琉璃。採用脫蠟鑄造法可製作出造型復雜精美的工藝品。[1]二、脫蠟精密鑄造法 脫蠟鑄造工藝是由古代鑄造工藝發展而來的。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我國古代工匠就在青銅器的製造中廣泛採用了失蠟鑄造工藝。當時的工匠根據蜂蠟的可塑性和熱揮發性的特點,首先將蜂蠟雕刻成需要形狀的蠟模,再在蠟模外包裹黏土並預留一個小洞,晾乾後焙燒,使蠟模氣化揮發,同時黏土則成為陶瓷殼體,殼體內壁留下了蠟模的陰模。這時再將熔化的金屬沿小孔注入殼體,冷卻後打破殼體,即獲得所需的金屬鑄坯。現代失蠟鑄造技術的基本原理並無二致,只不過更加復雜精密。這主要體現在對蠟模的型位精確的要求更加嚴格。現代工藝中蠟模的獲得不只是對蠟的直接雕刻,還可以通過對金屬原模(版)的硅膠模壓得到陰模,再由硅膠陰模注蠟後得到蠟模。澆鑄材料也不再是黏土,而代以鑄造石膏。這樣的產品比古代的鑄件精細得多。流程編輯❷ 鑄造金屬中的流動性
流動性是指合金液體充填鑄型的能力。流動性的大小決定合金能否鑄造復雜的鑄件。換句話說,制定工藝時要考慮流動性對鑄模復雜程度的影響。
澆鑄溫度高,則流動性好;提高模樣的厚度,則流動性增加;降低塗料的厚度和密度,則流動性增加。
❸ 鑄造,鍛造適用於什麼情況下生產
鑄造大多用於農業生產、宗教、生活等方面的工具或用具,18世紀的工業革命以後,蒸汽機、紡織機和鐵路等工業興起,鑄件進入為大工業服務的新時期,鑄造技術開始有了大的發展。進入20世紀,機械工業本身和其他工業如化工、儀表等的發展,給鑄造業創造了有利的物質條件。
鍛造用於飛機鍛件、柴油機鍛件、船用鍛件、兵器鍛件、礦山鍛件、核電鍛件、石油化工鍛件。
(3)鑄造的實質是利用什麼的流動性擴展閱讀
從歷史悠久的鑄造技術發展到今天的現代鑄造技術或液態凝固成形技術這不僅與金屬與合金的結晶與凝固理論研究的深入和發展、各種凝固技術的不斷的出現和提高、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等有關 , 而且還與化學工業、機械製造業、製造方法和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
與鑄件相比,金屬經過鍛造加工後能改善其組織結構和力學性能。鑄造組織經過鍛造方法熱加工變形後由於金屬的變形和再結晶,使原來的粗大枝晶和柱狀晶粒變為晶粒較細、大小均勻的等軸再結晶組織,使鋼錠內原有的偏析、疏鬆、氣孔、夾渣等壓實和焊合,其組織變得更加緊密,提高了金屬的塑性和力學性能。
❹ 鑄造流動性的名詞解釋
鑄造合金流動性
液態金屬充滿鑄型型腔,獲得形狀完整、輪廓清晰的鑄件的能力,稱為液態金屬的充型能力。它首先取決於金屬本身的流動性,同時又受鑄型性質、澆注條件、鑄件結構等因素的影響。
液態金屬的流動性是金屬的鑄 造性能之一,與金屬的成份、溫度、 雜質含量及其物理性能有關。流動性好的合金,由於其充型能力強因此易充滿型腔,有利於獲得形狀完整、輪廓清晰的鑄件;流動性差的合金,充型能力就差,容易使鑄件產生澆不足、冷隔等鑄造缺陷。
❺ 什麼是壓鑄的流動性
壓鑄的流動性:流動性是指合金液體充填鑄型的能力。流動性的大小決定合金能否鑄造復雜的鑄件。在鋁合金中共晶合金的流動性最好。影響流動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成分、溫度以及合金液體中存在金屬氧化物、金屬化合物及其他污染物的固相顆粒,但外在的根本因素為澆注溫度及澆注壓力(俗稱澆注壓頭)的高低。實際生產中,在合金已確定的情況下,除了強化熔煉工藝(精煉與除渣)外,還必須改善鑄型工藝性(砂模透氣性、金屬型模具排氣及溫度),並在不影響鑄件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澆注溫度,保證合金的流動性。
壓力鑄造簡稱壓鑄,是一種將熔融合金液倒入壓室內,以高速充填鋼制模具的型腔,並使合金液在壓力下凝固而形成鑄件的鑄造方法。壓鑄區別於其它鑄造方法的主要特點是高壓和高速。①金屬液是在壓力下填充型腔的,並在更高的壓力下結晶凝固,常見的壓力為15—100MPa。②金屬液以高速充填型腔,通常在10—50米/秒,有的還可超過80米/秒,(通過內澆口導入型腔的線速度—內澆口速度),因此金屬液的充型時間極短,約0.01—0.2秒(須視鑄件的大小而不同)內即可填滿型腔。壓鑄壓鑄機、壓鑄合金與壓鑄模具是壓鑄生產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所謂壓鑄工藝就是將這三大要素有機地加以綜合運用,使能穩定地有節奏地和高效地生產出外觀、內在質量好的、尺寸符合圖樣或協議規定要求的合格鑄件,甚至優質鑄件。
壓鑄是一種精密的鑄造方法,經由壓鑄而鑄成的壓鑄件之尺寸公差甚小,表面精度甚高,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壓鑄件不需再車削加工即可裝配應用,有螺紋的零件亦可直接鑄出。從一般的照相機件、打字機件、電子計算器件及裝飾品等小零件,以及汽車、機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復雜零件大多是利用壓鑄法製造的。
❻ 金屬的鑄造性能用什麼衡量對鑄件的質量有何影響
金屬的鑄造性能一般用流動性和收縮性來衡量。
合金的鑄造性能表示合金鑄造成型獲得優質鑄件的能力。
❼ 詳細闡述金屬的鑄造性能
學鑄造技術,上:鑄件訂單網
1.金屬鑄造性能包括:合金的流動性、凝固特性、收縮性、吸氣性。
2. 流動性:液態合金本身的流動能力。
3. 流動性不足產生的缺陷:形成的晶粒將充型的通道堵塞,金屬液被迫停止流動,於是鑄
件將產生澆不到或冷隔等缺陷。 4. 提高流動性的措施(簡答):澆注溫度 澆注溫度對合金充型能力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澆
注溫度越高,合金的粘度下降,且因過熱度高,合金在鑄型中保持流動的時間長,故充型能力強,反之,充型能力差。充型壓力 砂型鑄造時,提高直澆道高度,使液態合金壓力加大,充型能力可改善。壓力鑄造、低壓鑄造和離心鑄造時,因充型壓力提高甚多,股充型能力強。
5. 既然提高澆注溫度可改善充型能力,為什麼又要防止澆注溫度過高?
答:澆注溫度過高,鑄件容易產生縮孔、縮松、粘砂、析出性氣孔、粗晶等缺陷,故在保證充型能力足夠的前提下,澆注溫度不宜過高。
6. 合金收縮經歷的3個階段:液態收縮 凝固收縮 固態收縮。 液態收縮和凝固收縮是體
收縮,體積減小,產生孔洞、縮孔、縮松。固態收縮是線收縮,三維方向尺寸減小,產生內應力。
7. 縮孔:(1)位置:它是集中在逐漸上部或最後凝固部位容積較大的孔洞。(2)判斷熱接
位置:畫等溫線、畫最大內接圓、用計算機凝固模擬法。(3)如何消除縮孔:順序凝固,順序凝固是在鑄件上可能出現縮孔的厚大部位通過安放冒口等工藝措施,使鑄件遠離冒口的部位先凝固,然後是靠近冒口部位凝固,最後才是冒口本身的凝固。
8. 熱應力:(1)熱應力使鑄件的厚壁或心部受拉伸,薄壁或表層受壓縮。鑄件的壁厚差別
越大,合金線收縮率越高,彈性模量越大,產生的熱應力越大。(2)去除熱應力的方法:採用同時凝固原則可減少鑄造內應力,防止鑄件的變形和裂紋缺陷,又可免設冒口而省工省料。
❽ 什麼是合金的鑄造性能試比較鑄鐵和鑄鋼的鑄造性能!!!!
合金的鑄造性能主要是指合金的流動性能和收縮性能等。鑄件的結構,如果不能滿足合金鑄造性能的要求,則可能產生澆不足、冷隔、縮松、氣孔、裂紋和變形等缺陷。
一、合金的鑄造性能分流動性能和收縮性能
1、流動性主要受化學成分、澆注溫度以及鑄型等因素影響,流動性好的材料容易充滿型腔,從而獲得外形完整、尺寸精確和輪廓清晰的鑄件。
金屬的流動性可用螺旋線長度來測定,下圖為螺旋形試樣。將金屬液澆注入螺旋形鑄型中,在相同的鑄造條件下,獲得的螺旋線越長,表明金屬液的流動性越好。
2、收縮性能包括液態收縮、凝固收縮、固態收縮三個階段。
二、鑄鐵的性能
1、鑄鐵的性能主要取決於基體的性能和石墨的數量、形狀、大小、分布狀況。其中以細晶粒的珠光體基體和細片狀石墨組成的灰鑄鐵的性能最優,應用范圍最廣。
2、鑄鐵的抗拉強度和塑性大大高於具有相同基體的鋼,但石墨片對灰鑄鐵的抗壓強度影響不大,所以灰鑄鐵廣泛用作承受壓載荷的零件,如機座、軸承座等。
3、鑄鐵具有良好的鑄造性能、切削加工性能,而且石墨的存在可以起到減磨、減震作用。
(8)鑄造的實質是利用什麼的流動性擴展閱讀:
工藝性能是指金屬材料對不同加工方法的適應能力,包括鑄造性能、壓力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和熱處理性能等,是設計零件、選擇材料和編制零件加工工藝流程的重要依據之一,對保證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有著重大的作用。
❾ 鑄造性能指標主要有哪一些影響它們的主要因素有哪一些
鑄造性能是指金屬材料能否用鑄造方法製成優良鑄件的性能,即可鑄性。鑄造性能主要取決於金屬材料熔化後金屬液體的流動性,冷卻時的收縮率和偏析傾向。化學成分、熔煉工藝、出爐溫度、澆注溫度等都會影響其性能。
化學成分中P、Mo、B、Ti的含量偏高,會促進碳化物與磷共晶生成。而碳化物和磷共晶是影響刀具磨損的要因素(微觀顯微硬度可達HV1000)。
(9)鑄造的實質是利用什麼的流動性擴展閱讀:
鑄造-熔煉金屬,製造鑄型,並將熔融金屬澆入鑄型,凝固後獲得具有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金屬零件毛坯的成型方法
鑄造是將金屬熔煉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體並澆進鑄型里,經冷卻凝固、清整處理後得到有預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鑄件的工藝過程。鑄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達到免機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並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製作時間.鑄造是現代裝置製造工業的基礎工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