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軸承有哪幾部分組成
軸承都由內圈、外圈、滾動體、保持架、潤滑脂組成
1、內圈通常與軸緊配合,並與軸一起旋轉。
2、外圈通常與軸承座孔或機械部件殼體配合,起支承作用。但是在某些應用場合,也有外圈旋轉,內圈固定,或者內、外圈都旋轉的。
3、滾動體藉助保持架均勻地排列在內圈和外圈之間。它的形狀大小和數量直接影響軸承的承載能力和使用性能。
4、保持架將滾動體均勻隔開,引導滾動體在正確的軌道上運動,改善軸承內部載荷分配和潤滑性能。
5、用於機械的摩擦部分,起潤滑和密封作用。也用於金屬表面,起填充空隙和防銹作用。
(1)滾動軸承為什麼要說是裝配圖擴展閱讀
軸承分類
按運動元件摩擦性質的不同,軸承可分為 滾動軸承 和 滑動軸承 兩大類。其中滾動軸承已經標准化、系列化,但與滑動軸承相比它的徑向尺寸、振動和雜訊較大,價格也較高。
1、滾動軸承組成
滾動軸承一般由外圈、 內圈、 滾動體 和 保持架 四部分組成,嚴格的說是由外圈、內圈、滾動體、保持架、密封、潤滑油 六大件組成。簡單來說,只要具備外圈、內圈、滾動體就可定義為為滾動軸承。按滾動體的形狀,滾動軸承分為 球軸承 和 滾子軸承 兩大類。
2、滑動軸承組成
滑動軸承(sliding bearing) 在滑動摩擦下工作的軸承。滑動軸承工作平穩、可靠、無雜訊。在液體潤滑條件下,滑動表面被潤滑油分開而不發生直接接觸,還可以大大減小摩擦損失和表面磨損,油膜還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
但起動摩擦阻力較大。軸被軸承支承的部分稱為軸頸,與軸頸相配的零件稱為軸瓦。為了改善軸瓦表面的摩擦性質而在其內表面上澆鑄的減摩材料層稱為軸承襯。
B. 滑動軸承裝配圖
(1)整體式滑動軸承(軸套)的裝配
軸套裝到機體內的作業程序是壓入、固定軸套,裝配後檢驗、修整。裝配時,根據軸套的尺寸和配合的過盈量大小以及軸套在機體上的位置,可用冷壓、加熱機體或冷卻軸套塵鉛的方法來裝入軸套。
①壓入軸套的方法和工具。根據軸套在機體上的位置和軸套的尺寸,可用手錘或壓力機將軸套壓入。圖9-39a所示為一種最簡單的壓入方法(用墊板和手錘打入)。打入軸套時派鎮好,開始必須放正位置,邊壓邊檢查,待找正後,再加大力打入。否則會使配合表面擦傷,使軸套變形。
圖9-42 軸瓦的不正確配合
為了保證軸瓦與軸頸配合良好,在裝配時,應進行必要的檢驗和修刮。先在軸頸上塗好顯示劑,接著把軸放在裝有下半軸瓦的軸承座上,將軸轉動2~3圈,然後把軸取下來,按照研出的斑痕來判斷軸瓦與軸頸的配合情況。如果在軸瓦上的斑痕很大而且不均勻,必須進行修刮。當在軸瓦的全長上都有了斑點以後,再將上半軸瓦裝上,擰緊上蓋的螺栓,使軸旅州緊緊地轉動幾圈後,按著色情況刮削上下軸瓦,直到軸瓦上出現要求的斑點數目為止。刮完軸瓦後,還要用墊片調整軸瓦與軸頸的間隙,以保證形成油膜而達到液體潤滑。
軸瓦上的油槽,可用油槽鏨子鏨出,也可用車床車出或銑床銑出。
C. 滑動軸承和滾動軸承如何裝配
(1)壓入法
當軸承內孔與軸頸配合較緊,外圈與殼體配合較松時,應先將軸承裝在軸上,如圖9-33a所示;反之,則應先將軸承壓入殼體上,如圖9-33b所示。如軸承內孔與軸頸配合較緊,同時外圈與殼體也配合較緊,則應將軸承內孔與外圈同時裝在軸和殼體上,如圖9-33c所示。
圖9-38 油池加熱法
取出軸承後,用比軸頸尺寸余亮衫大0.05mm左右的測量棒測量軸承孔徑,如尺寸合適應立即用干凈布揩清油跡和附著物,並用布墊著軸承並端平,迅速將軸承推入軸頸,趁熱與軸徑裝配,在冷卻過程中要始終用手推緊軸承,並稍微轉動外圈,防止傾斜或卡住(圖9-38c),冷卻後將產生牢固的配合。如果要把軸承取下來,還得放在油中加溫。也可放在工業冰箱內將軸承或零件冷卻,或放在有蓋密封箱內,倒入乾冰或液氮,保溫一段時間後,取出裝配。
D. 有軸套的軸安裝在孔中,裝配順序是什麼呢
先把軸套與孔配合後,在將軸安裝在帶軸套的孔上。
軸的裝配要求
軸承是用來支撐的部件,也是用來支承軸上回轉的零件,軸承的種類按摩擦性質分:有滑動軸承和滾動軸承,裝配要求分別是:
1、滾動軸承的裝配
滾動軸承具有摩擦小、軸向尺寸小、更換方便、維護簡單等優點。
(1)裝配的技術要求
①滾動軸承標有代號的端面應裝在可見方向,以便更換時查對。
②軸頸或殼體孔台階處的圓弧半徑應小於軸承上相對應處的圓弧半徑。
③軸承裝配在軸上和殼體孔中後,應沒有歪斜現象。
④在同軸的兩個軸承中,必須有一個隨軸熱脹時產生軸移動。
⑤裝配滾動軸承時,必須嚴格防止污物進入軸承內。
⑥裝配後的軸承,須運轉靈活、雜訊小、工作溫度一般不宜超過65℃.
(2)、裝配方法
裝配軸承時,最基本要求是要使加的軸向力,直接作用在所裝軸承的套圈的端面上(裝在軸上時,使加的軸向力要直接作用在內圈上,裝在孔上時使加的作用力要直接作用在外圈上)。盡量不影響滾動體。裝配的方法有錘擊法、壓力機裝配法、熱裝法、冷凍裝配法等。
① 錘擊法
用錘子墊上紫銅棒以及一些比較軟的材料後再錘擊的方法,要注意不要使銅末等異物落入軸承滾道內,不要直接用錘子或沖筒直接敲打軸承的內外圈,以免影響軸承的配合精度或造成軸承損壞。
②螺旋壓力機或液壓機裝配法
對於過盈公差較大的軸承,可以用螺旋壓力機或液壓機裝配。在壓前要將軸和軸承放平,並塗上少許潤滑油,壓入速度不宜過快,軸承到位後要迅速撤去壓力,防止損壞軸承或軸。
③熱裝法
熱裝法是將軸承放在油中加熱到80℃-100℃,使軸承內孔脹大後套裝到軸上,可防止軸和軸承免受損傷。對於帶防塵蓋和密封圈,內部已充滿潤滑脂的軸承不適用熱裝法。
(3)圓錐滾子軸承間隙是裝配後調整的,主要方法有用墊片調整、用螺釘調整、用螺母調整等。
(4)裝配推力球軸承時,應首先區分出緊環和松環,緊環的內徑直徑略小點,裝配後的緊環與軸在工作時是保持相對靜止的,它總是靠在軸的台階或孔端面處,否則軸承將失去滾動作用而加速磨損。
E. CAD滑動軸承裝配圖
表達方案確定的原則:在繪制機器或部件的裝配圖時,要從有利於於生產,便於讀圖出發,恰當地選擇圖樣。生產上對裝配圖表達方案的要求是在「完整,准確,清晰」的前提下,圖樣的數量盡量少。畫裝配圖時,一般將裝配體的工作位置作為主視圖的位置;以最能反映配體的裝配關系,傳出路線,工作原理及結構形狀的主要裝配線方向作為畫主視圖的方向。如裝配體的工作位置傾斜,通常應先放正後,再進行繪圖。主視圖確定後,應由其它視圖補充表達主視圖沒有表達而又必須表達的內容。所選視圖要求重點突出,相互配合,避免重復。
裝配圖的表達方式與零件的表達方法有很多共同點,因此零件的各種表達方法在裝配圖中仍然適用;但是由於裝配圖和零件圖並不完全一樣,所以在畫法方面國家標准《機械制圖》對裝配圖的畫法又作了一些其它規定。
關於接觸面(或配合面)和非接觸面的畫法 相鄰兩零件的接觸面和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配合的工作面只畫一條線(間隙配合也只畫一條線);軸承與軸孔和軸承蓋間沒有間隙,只畫一條線而不接觸面,間隙再小也必須畫兩條線,螺釘頭與端蓋上的孔,鍵的頂面與齒輪上鍵槽的頂面間都有間隙,要畫兩條線。
在准備階段要熟悉裝配線的情況;運動傳遞的情況,各個零件相對位置如何確定;哪些地方有配合關系,有間隙。只有熟悉和掌握著些情況,才能准確無誤繪制出一張好的裝配圖。為了保證機器或部件能順利裝拆,並達到設計規定的性能要求,必須使零件間的裝配結構滿足裝配工藝的要求。接觸面的要求 密封的要求 聯接的要求 定位的要求 拆卸的要求,接觸面為了保證零件間接觸良好用做的兩個相互接觸的零件,同一方向上只能有一對接觸面,在孔口倒角或軸根切槽,填料壓蓋與閥體端面之間必須留有 間隙,才能保證填料壓緊。且為了保證螺紋旋緊,內螺紋長度應留出一定餘量保證聯接件與被聯接件間接觸良好,被聯接件上應設沉孔或凸台,同時被聯接件通孔的直徑應大於螺紋大徑,以便裝配。裝在軸上的滾動軸承及齒輪等一般都要有軸向定位結構,以保證軸向不產生移動。軸上的滾動軸承及齒輪是靠軸的台階來定位的,齒輪的一端用螺母,墊圈來壓緊。
F. 滾動軸承內圈與軸,外圈與軸承座孔之間的配合各有什麼特點其配合在裝配圖中如何標注
滾動軸承的配合是軸承內圈與軸頸,軸承外圈與軸承座孔的配合。
由於滾動軸承是標准件,故內圈與軸頸的配合採用基孔制,外圈與軸承座孔的配合採用基軸制。配合的松緊程度根據軸承工作載荷的大小,性質,轉速高低等確定。轉速高,載荷大,沖擊振動比較嚴重時應選用較緊的配合,旋轉精度要求高的軸承配合也要緊一些。
游動支承和需經常拆卸的軸承,則應配合松一些,對於一般機械,軸與內圈的配合常選用m6,k6,js6等,外圈與軸承座孔的配合常選用J7,H7,G7等。由於滾動軸承內徑的公差帶在零線以下,因此內圈與軸的配合比圓柱公差標准中規定的基孔制同類配合要緊些。
(6)滾動軸承為什麼要說是裝配圖擴展閱讀:
滾動軸承使用注意事項:
1、滾動軸承是否有生銹,碰傷:軸承內是否清潔干凈,軸承的內,外套和滾珠有無毛刺和裂紋,軸承附件是否齊全,軸承運轉起來是否輕快自如。
2、軸承的竄動間隙:單列圓錐滾珠軸承應有軸向竄動值,主要根據兩軸承中心距之長度,軸與設備機體溫度差,內外套溫度差與軸承尺寸計算。
3、軸承的配合 :當選擇軸承配合時必須考慮到負荷的大小和特徵,旋轉速度,軸承類型和安裝條件,當軸承與軸頸之間有相互滑動時,會產生強烈磨損,引起軸頸損壞。
4、如果軸承內,外圈裝配均過盈,則由於溫度升高會引起滾珠或滾柱受擠壓而損壞,軸承內圈與軸是緊密配合,採用基孔制(H7/k6),軸承外圈與設備殼體配合較松,採用基軸制(K7/h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