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代青銅器是怎樣鑄造出來的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有塊范法和失蠟法兩種基本的方法,此外還有分鑄法、焊接法等工藝。
一、塊范法
塊范法或稱土范法,是商周先民最先採用的,是整個青銅時代中應用最廣泛的青銅器鑄造法。其法步驟如下
1 .制模
模也稱為母範、作模。其原料可選用陶、木、竹、骨、石等質料,而已經鑄好的青銅器也可用作模型。具體選用何種質料要由鑄件的幾何形狀而定,並要考慮花紋雕刻與撥塑的方便。一般說來,形狀細長扁平的刀、削的模,可以用竹、木削制而成;較小的鳥獸動物形體可以用骨、石雕刻為模;對於形狀厚重、比較大的鼎、彝諸器,則可以選用陶土為模,以便撥塑。
2 .制范
制范要選用和制備適當的泥料,其主要成分是泥土和沙。用泥料敷在模型外面,脫出用來形成鑄件外廓的鑄型組成部分,在鑄造工藝上稱為外范,外范要分割成數塊,以便從模上脫下;除了外范,還要用泥料制一個體積與容器內腔相當的范,通常稱為芯,或者稱為心型、內范;然後使內外范套合,中間的空隙叫做型腔,其間隔距離就是所鑄器物的厚度。一般說來,用來做外范的泥料中,泥土(最好選擇粘土)含量大些,用來做芯的泥料則要含砂量大些,顆粒較粗些。范的泥土備制極細致。採集好的泥土要經過晾曬、破碎、分篩、混勻,並加入符合一定比例的水分,將之和成軟硬適度的泥土,再經過反復摔打、揉搓,其間還要經過較長時間的浸潤,使之定性。這樣做好的泥料在翻范時才能得心應手。
從模上翻范塊是范鑄造技術的中心環節,要求必須有很高的技藝。對於像刀、戈、鏃等較簡單的實心器物,二合范就能夠應付自如,即只需由模型翻制兩個外范。與上述的器物的簡單製作相比,製造空心容器的范就顯得復雜多了。在翻范以前,一定要先明確了外范的數量及分布狀況。現簡單地將其製法介紹如下:第一步驟是做外壁。模的表面用范泥堆貼且不留空隙,再用力壓緊以求緊密不鬆散。接下來是做內壁。內壁的做法有三種:第一種是從模型上翻制好外范後,將模型的表面加以刮削,模型即為內芯,所以刮削模型上的厚度即是所鑄銅器的厚度;第二種方法用於大型器物,是將模型做成空心的,以其內部為模型制出內芯,並使脫出的芯和底范連成一塊,再在底范上鑄上器耳;最後一種是利用外范制芯。
3.澆注
將已完成焙燒且組合好的范趁熱澆注,不然就須在臨澆注前進行預熱。預熱的溫度以攝氏度400—500℃為佳。預熱時要將范芯裝配成套,捆緊後用以泥砂或草拌泥糊嚴實,再入窯高溫焙燒。為了防止銅液壓力將范漲開和高溫引起的范崩,所以焙燒好的型範需埋置於沙(濕沙)坑中並在外加木條箍緊。
范預熱准備好後,將熔化的銅液(1100—1200℃為宜)注入澆口。器物要倒著澆,是為了將氣孔與銅液中的雜質集中於器底,使器物中上部緻密,花紋清晰。澆入銅液時應該掌握好速度,以快而平為宜,直到澆口氣孔(范上留有的通氣孔)皆充滿銅液為止。待銅液凝固冷卻後,即可去范、芯,取出鑄件。
一次澆注成完整器形的方法叫「渾鑄」、「一次渾鑄」或是「整體澆鑄」。商周器物多是以此方法鑄成的。凡以此方法鑄成之器,其表面所遺留的線條是連續的,即每條范線均互相連接。
4.修整
去掉陶范後的鑄件還要經過錘擊、鋸挫、鏨鑿等多道工序來進行修整,以消去多餘的銅塊、毛刺、飛邊。只有當一件光潤整齊的青銅製品出現時,才算製造完畢。
二、失蠟法
失蠟法是用調入油脂的蜂蠟製成內模,在內模上敷泥漿等,預留孔洞,製成外范,待外范乾燥,高溫焙燒,內模融化成液,由孔洞排出,外范內形成和內模一樣的空腔,再從孔洞注入銅液,冷卻後,剝去外范,既得與內模相同的鑄件。這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的精密鑄造方法,現代工業仍在使用。已知中國最早以失蠟法鑄造的器物屬春秋晚期,是河南淅川下寺楚墓中的銅禁等,而其工藝的精湛標明並非初始的製作。而纖麗奇絕的製作,楚地貢獻最大,曾侯乙墓的尊盤也最受稱道,其上密布的蟠虺紋玲瓏剔透,窮極繁縟富麗,即是失蠟法製成。然而,失蠟法的應用並不夠普及,今見的作品始終不多,這與蜂蠟數量有限、製作過於復雜有關,或許也是應為效果雖然奇絕卻難引出普遍的審美愉悅聯系。
失蠟法在中國的歷史要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最早採用失蠟法鑄造的青銅器是楚共王熊審盂,曾侯乙墓也曾經出土了青銅尊盤。
❷ 我國古代體積巨大的青銅器是如何鑄造出來的呢
我國的青銅器主要指從夏朝晚期到先秦兩漢的青銅器物。青銅器,顧名思義,其材質為青銅,是銅與錫、鉛的合金鑄造出來的器物。商周時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出現了眾多的青銅器物,其中不乏體積巨大的青銅器,如商朝最大青銅器司母戊鼎,重達832.84公斤。
總結:再如著名的四羊方尊體型較大,造型復雜,也是用分鑄法鑄造的。鑄造一件體積巨大的青銅器,則往往需要塊范法和分鑄法的結合,這種鑄成過程,實在是一種大規模的生產過程和復雜的工藝過程。
❸ 伴你學歷史9——銅、錫、鉛在青銅器鑄造中的功用
商、周時期,我國手工業發展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青銅製造工藝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在數量、種類、工藝等方面進入我國古代青銅器製造的巔峰。當時的工匠已經能夠熟練的掌握銅、錫鉛的比例,製造出不同功用的青銅器。
在我國,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的馬家窯文化中,就已經發現了紅銅器。大約在前2000年左右,進入青銅時代的初期,青銅是紅銅和錫的合金、也有的是紅銅、錫、鉛的合金。我們原始社會的龍山文化中,曾發現過青銅煉渣。在齊家文化中(距今約1800年左右),就發現了含鉛量5%的鉛青銅,由此可見,我國鑄造青銅器的初始階段,可以追溯到非常遙遠的年代。那作為青銅器原料的銅、錫、鉛元素在青銅器製造的功用又如何?他們之間的比例不同會給青銅器功用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在商代晚期、青銅合金主要是銅錫合金,錫的的比例高低決定著青器的硬度,若加錫5-7%硬度比純紅銅硬度提升50-60%,若加錫7-9%,硬度就增加70——80%,但是高比例的錫會導致青銅器變脆,古代的工匠對銅錫在青銅器中比例的不同能改變其物理性能是有清楚的認識的,他們認為銅柔錫柔,合兩柔則剛。 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時代和形勢的發展,青銅武器的大量使用,如何降低青銅器的脆性是武器製造的關鍵,於是在青銅器中加入鉛,利用鉛的比例來降低青銅器的硬度提升韌性,從而使這樣的青銅武器在保持鋒利的同時不容易折斷。在青銅器中加入鉛還有個優點,就只增加液化後的金屬流動性和填充性,讓它與陶范保持密合的接觸面,減少沙眼的出現從而改善在澆築過程中鑄件的質量,提高青銅器紋飾造型的工藝。除改善青銅的物理性質外,在在紅銅中加入錫鉛還有降低熔點的重要作用,如紅銅的熔點是1083℃,隨著加錫的數量不同,而熔點可逐漸降低,若加入15%錫,熔點將至960℃,若加入25%錫,熔點將至800℃,在生產力相對比較低下的商周,金屬冶煉熔點的高低直接關系著生產工藝的質量。
古代青銅器的鑄造成就中,非常關鍵的是古代勞動人民已經准確的掌握了銅、錫合金的不同比例,使其物理性能能比較適合製造各種用途的器具。古代工匠為了製造不同青銅器,探索總結不同合金比例並對冶煉和鑄造青銅器中的技藝要求進行總結,從而記錄在《周禮·考工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