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東臨清軸承最大的批發市場
山東臨清軸承最大薯褲的批發市場是煙店軸承市場。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煙店鎮被視為:中國最大的軸承市場中國軸承集散基地。煙店軸承市場被評為首屆山東省十大工慎手坦業品寬桐交易市場。煙店軸承市場設在山東省·臨清市煙店鎮城中心,臨煙路以南黃金地帶,佔地1000畝,東靠京九鐵路,西臨京廣干線,南近濟聊館高速公路,北依國道308線,省道008線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山東省的西大門。
② 臨清煙店軸承市場什麼時候過集
農歷每個月的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都是煙店軸承市場集市!歡迎來煙店選購軸承!
③ 臨清煙店的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50年代初全鎮糧食平均畝產120公斤,總產240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1000公斤, 總產達到1萬噸。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煙店鎮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廣大農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同時,提倡科學種田,圍繞提高農業效益發展「兩高一優」農業,不斷完善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雙層經營體制,發展社會化服務,調整農業內部結構,推廣良種繁育,科
學治蟲,配方施肥,精量播種等農業先進實用技術, 大搞農業綜合開發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取得了連年豐收的好成績。1996年被授予「臨清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鄉鎮」。2000年糧食畝產960公斤,總產已達1960萬公斤。
1990年以來,全力發展高效田,實行種植結構調整,種植模式由單一的「糧糧」型、「糧棉」型,調整為「糧菜」型、「棉菜」型、「菜菜」型、「果菜」型。煙店鎮建冬暖式大棚36個,中小拱棚48個,主要種植雙孢菇、小油菜、韭菜、黃瓜等10餘種蔬菜瓜果。每年向市場供應2萬噸蔬菜,畝產值1萬余元。
煙店鎮非常重視植樹造林,保護生態環境。2000年,新增植樹10萬株,發展完善農田林網1333公頃,佔地53公頃的新疆速生楊林業育苗基地1處。實行林糧間作500公頃,營造改善果園400公頃,綠化了環境,取得了效益。
2000年底,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2239萬元,其中種植業1900萬元,林業300萬元,畜牧業39萬元。
第二產業
50年代初, 僅有2個磚瓦窯,從業人員80人。1958年,在發展社隊工業期間, 先後建起農具廠、煉鐵廠、磚廠等小型企業,從業人員達500人。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煙店鎮採取租賃、承包、股份合作制、鼓勵私營等形式,實現了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創辦了一批鎮村企業。2000年全鎮工業總產值完成4億元。 汽動元件、再生玻璃、得強軸承、軟岩鑽桿等產品已銷往十幾個省、市、自治區,部分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實現利稅350萬元,從業人員達2萬人。2000年,鎮村企業有216家。
第三產業
1949年前,境內有馮圈、汪庄、煙店等幾個集市,加上漳衛河煙店碼頭,均處交通要道,商業、飲食業、服務業、錢庄等店號比較多,各類店鋪達40餘家。50年代初,區政府發動群眾入股辦起煙店供銷社,集體商業日益壯大。1953年,對私營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私營商業大多數納入合作化軌道。1978年後個體私營商業日趨繁榮。90年代末,個體私營經濟步入快車道,國營集體服務網點全部實行集體承包或私人承包。近年來,鎮政府出台優惠政策,優化發展環境。先後改造、擴建和新建劉煙店、汪庄、馮圈、煙店4個農貿市場和1個軸承專業市場,鎮駐地建商業街3條, 蔬菜與干鮮果品批發市場1處, 同時還建了1個佔地66.7公頃的工業園區, 至2000年底,全鎮個體工商戶3800餘戶,私營企業216家,個體運輸戶588家,其中客運戶200戶。被聊城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個體私營經濟十強鄉鎮」。
特色產業
軸承加工購銷業成為煙店鎮的支柱產業,構成了該鎮的經濟特色。煙店軸承專業批發市場始建於1984年。1994年進行軸承市場改造、小城鎮建設以來,軸承業得到了長足發展。 1998年全鎮從事軸承業的勞力達到了1.8萬人,占總勞動力的50%, 加工機床達到450餘部,購銷隊伍達到8500餘人,形成了集體、個體一起上,組裝、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生產銷售體系,建立了當地市場銷售與全國大中小城市設點銷售相結合的銷售網路,形成了「千軍萬馬闖市場」的發展格局,給全鎮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2000年全鎮工業總產值完成4億元,其中軸承業產值3.8億元,銷售額達到4.5億元,實現稅收600萬元。軸承專業批發市場擁有66個大棚,3300個攤位。成為全國四大軸承市場之一。市場經營型號達5000餘種,上市業戶3萬人,年交易額5億元。市場軸承購銷范圍已涉及俄羅斯、韓國、緬甸等五大洲11個國家和地區。 文教科技
1900年, 煙店鎮有私塾17處,學生180餘人。1903年開始舉辦學堂,建小學2處。 1912年之後,限制私塾,發展新教育。1932年,興辦初級中學劉煙店民眾學校
,招生40餘人。至1949年,境內有小學12處,在校生200餘人。適齡兒童入學率8%。新中國成立後,教育事業空前發展,幼兒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展開。劉煙店村創辦農民業校20餘年,在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基礎上,多數學員達到初中文化水平。 90年代初, 全鎮有鎮中學1處,轄2個分校。東校佔地5.3公頃,教學樓1座,2538平方米,有14個教學班,49名教職工,在校生868人。教學器材2463件(套) ;西校佔地2.3公頃, 有教室43間,10個教學班,37名教職工,在校生550人,教學器材1596套(件)。全鎮有中心小學1處,聯辦小學5處,村級小學21處,民辦小學8處,其中完全小學16處。有142個教學班,303名教職工,5130名在校生。2000年全鎮學齡前兒童入班率、 學齡兒童入學率、小學和初中畢業率分別達到75%、98.5%、97%。2000年輸送高中生100名,中專生(含委培生)70名。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及學校設施均達到省級標准。
2000年, 全鎮村村有科技副主任,有各業農民技術員312名。有科技推廣服務機構7個, 鎮村科技推廣體系已基本構成。2000年推廣科技成果12項,科技增收貢獻比例提高到48%,良種覆蓋率達97%以上,被評為「聊城市科普文明先進鄉鎮」。
文化生活
勞動人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了光輝爛燦的文化。諸如舞蹈、曲藝、書法、繪畫等民間藝術代代相傳。新中國成立後,全鎮的文化、體育、廣播電視事業迅速發展, 群眾文化更加活躍和繁榮。1960年建文化站,1961年建廣播站,1971年建電影隊。 1982年,大村、機關、學校建圖書閱覽室、檔案室。2000年底,全鎮有民間體育表演隊4個, 民間樂器演奏隊4個,電影放映隊2個,各種文體活動場所21處,有調頻無線廣播台1座,有線電視衛星接收站3處,豐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1949年前,廣大群眾過著半飢半飽的生活,年均糧食75公斤,經濟收入不足36元。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經濟的恢復發展,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50年代,人均糧食300公斤, 經濟收入50元。70年代,農村吃粗吃飽以玉米、地瓜為主食,80年代吃細以小麥麵粉為主食,90年代吃好以麵食加雞、魚、肉、蛋。衣著方面,60~70年代穿青、 藍、白單調衣服,如今穿著顏色多彩,樣式新穎,快速向高檔發展。95%的農戶建設磚石結構的新居。馮圈村為臨清市最大的標准新村,達700餘戶。牛張寨村建起居民樓,有30戶農民住進二層高檔小康樓。全鎮人均住房面積60平方米,電話裝機總量7800餘部,行動電話4000餘部,被聊城市授予「魯西電話第一鎮」。有線電視普及率達90%。70年代普及自行車,80年代摩托車,90年代各種微型汽車已逐步成為代步工具。1990年全鎮已實現「四通」(戶戶通電、通自來水,村村通程式控制電話、通瀝清路) 。70%的農民加入社會養老保險。由於機械化、電氣化的實現,農民勞動強度大大降低,農村婦女成為農業生產的主要勞動力。男子作為剩餘勞力全部投入工業和第三產業。 1987年建敬老院1處,房屋34間,1988年開始接收「五保」老人,至2000年共接收「五保」老人65名。200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180元。
醫療水平
1949年前, 境內醫療條件很差,只有3名中醫,幾個大村有中葯鋪。50年代初,成立衛生工作者協會、大聯營診所,醫生增加到10餘名。60年代初,設立衛生院,各村成立衛生室, 配赤腳醫生,實行合作醫療制度。2000年,鎮醫院佔地1.1公頃,新建門診樓、 病房樓各1座,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病房26間,床位43張,有醫務技術人員38名, 其中醫生16名,門診量年達到5萬人次,住院治療3000多人次。營業額達到168萬元。 醫院能做胃大部切除,小腸切除,腹部腫瘤、子宮切除、骨折鋼板內固定,植骨植皮等手術。此外有村級醫務室78處,鄉村醫生97名,床位40餘張,基本實現了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四種疫苗接種率達97%以上。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1938年,水波村汪顯祥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全鎮第一個入黨的人。 1942年7月,汪有為、汪顯祥等在水波村成立了全鎮第一個黨支部,汪有為任支部書記。至1948年11月,全鎮共有黨員68人。2000年,全鎮中共黨員總數達到1123人。1996年,煙店鎮黨委被山東省評為「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基層政權建設 1942年7月在水波村成立農民抗日救國會。1958年7月,成立煙店鎮人民政府。 1971年1月25日,成立煙店公社並建立公社革委會。1984年8月8日,煙店公社改為煙店鄉。1994年撤鄉設鎮。2000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煙店中心鎮至今。
共產黨領導下的群眾組織 在土地革命時期成立了煙店農民協會。60年代初,成立煙店貧下中農協會、煙店婦女聯合會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煙店委員會。2000年,煙店鎮有中國共青團煙店鎮委員會,煙店鎮婦女聯合會,煙店鎮殘疾人聯合會,煙店鎮工人聯合會,煙店鎮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煙店鎮個體勞動者協會,煙店鎮計劃生育協會。 企業園
煙店鎮是全國著名的軸承加工基地、軸承交易中心。全鎮現有固定資產100萬元以上的軸承加工企業300多家,工商業戶3800餘戶,軸承專用加工設備8000餘台,有加工生產萬余種型號軸承的生產能力,產品質量均達國內先進水平,暢銷全國30個省、市、區,並出口東南亞、歐洲、美洲18個國家和地區。據不完全統計,分布全國各大中城市的煙店軸承經銷門店達1480餘家,全鎮工作年銷售收入21億元。2006年以來,煙店鎮立足資源、人才優勢,大力發展軸承工作,實施質量生命工程,打造名牌產品,形成了哈魯、魯杭、同力、瓦臨、易鑫等知名企業,其中哈魯、同力、瓦臨、易鑫等十餘家企業已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同力、瓦臨、易鑫等十餘家企業的產品已獲得國家專利,同時促使各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引進新設備,引進科技人才,加強企業科學化管理,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從而使煙店軸承實現了質的飛躍。
煙店軸承工業園佔地3000畝,總投資800餘萬元,完善了排供水、電力、道路、通迅、消防、綠化、服務等設施,園區規劃、布局科學合理,現入園企業137家,其中投資500萬元以上的85家,完成固定資產總投入達6.3億元,能生產、加工6000餘種型號的軸承產品,銷售遍及全國和十幾個國家。企業設備先進,技術雄厚,涉及鍛造、車加工、熱處理、磨加工、組裝等門類,形成了骨幹帶群體,群體促骨乾的良性發展局面。二00二年月被省命名為民營經濟示範園區。近年來,煙店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2006年簽定招商引資合同5.8億元,完成招商項目73個。
上市
煙店軸承專業批發市場建於80年代初,位於臨清市煙店鎮,省道008線兩側,佔地1000多畝,建築面積30多萬平方米,建有樓房經營門店3100套,經營型號10000餘種,市場年交易額達27億元。全國各大軸承廠家均在此設有直銷處或分公司。上市產品銷往全國及亞歐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2001年,煙店軸承市場全部為棚架式,規模小,檔次比較低,經營管理不規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市場的快速膨脹發展。為提升市場的檔次水平,2001年8月開始由浙江蕭山建安集團公司投資1.2億元,分一、二兩期工程對原軸承市場進行開發建設,並於2002年10月全部竣工投入使用。2004至2006年7月煙店鎮政府投資8000萬元進行軸承市場第三期工程開發建設,現已竣工。新開發建設的中國軸承城是全國目前規模最大、品種最多、檔次最高、上市人員最多、秩序最好、管理最規范的專業批發市場,被列為全國20家專業批發市場之一。目前,鎮政府對市場實施了改造工程,實現了市場樓房化、硬化、亮化、美化,進一步提高了市場檔次水平,增強了市場對軸承產業的帶動作用,同時在鎮區啟動實施治安保險,建設平安市場工程,為客商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經營、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