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自己家中開個微型鑄造企業在當地環保局能做環評嗎
可能性為零。鑄造行業是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國家正在淘汰落後產能,工信部規定,凡2013年12月31日後新(擴)建的鑄造企業只有達到規模門檻標准時,方可申請准入。在放寬地區,新建的鑄造企業,最低產值要求是1500萬元以上。
法條鏈接:工信部,關於《鑄造行業准入條件》條款解讀
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3年第26號公告正式發布了《鑄造行業准入條件》,依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印發鑄造行業准入公告管理辦法的通知》(工信部裝[2013]375號)要求,各地開展鑄造企業准入公告申報工作。
(1)鑄造廠被環保局查到怎麼辦擴展閱讀: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重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6年7月2日)。
第三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內建設對環境有影響的項目,應當依照本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不辦理環評手續的後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三十一條
建設單位未依法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重新報批或者報請重新審核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擅自開工建設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
根據違法情節和危害後果,處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恢復原狀;對建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⑵ 鑄造屬於國家限制行業嗎
雖然不是限制行業,但卻是重點控制行業......被電力部門重點監控企業......
我本人就是屬於熔模鑄造廠的工藝。據我所知,浙江,江蘇,福建,廣東這些地區的鑄造廠,基本都被限制用電(每到用電高峰期,首先被限制用電的企業就有鑄造廠......)
上面說的這些地區,夏天每周限制用電2-3天的很正常,多的甚至3-4天限制用電......
⑶ 知道鑄造廠廢氣怎麼處理
鑄造業屬於高能耗、污染嚴重的行業,主要污染源是在翻砂揚塵、熔煉燃燒、鑄件澆注、塗料噴塗等過程中所產生的各類粉塵和廢氣。這類廢氣問題不能僅依靠設備,同時還需要使用葯劑除臭劑相互結合使用效果才能達到更佳的效果。目前針對鑄造廠車間的廢氣問題,大都以有組織收集處理為主,通過噴淋塔將室內的廢氣和煙粉統一凈化處理,因此在這里建議在處理前廢氣先通過雙層的過濾板,利用自身的纖維過濾原理將廢氣中的粉塵雜質過濾一遍,在進入到噴淋塔內,通過塔內的噴淋系統將剩殘留的粉塵和有害氣體攔截在循環水內,從而凈化消除臭氣。而為什麼說要加入除臭劑葯劑更好,那是因為當噴淋塔循環水在處理一段時間後,粉塵和雜質的沉澱會導致廢水發臭,從而產生二次臭氣污染源,因此鑄造車間除臭劑就需要倒入在此環節,來去除廢水中的氨氣、苯類等氣體。通過此種方法就可達到排放的標准。
⑷ 鑄造廠環保不合格怎麼處罰的
根據情節輕重會罰款、按日處罰、停產停業、關停、刑拘相關負責人等
因此得需要當地縣級以上環保局判斷情節輕重
⑸ 環保部門關停有營業執照的鑄造廠,國家有賠償嗎
吳少博律師指出:
當今,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尤其是我們國家近幾年大力推行環境整治,成立多個督察組到各地進行嚴格的環保督查。面對中央環保督查壓力,各地方政府就容易犯一刀切的錯誤。落在我們企業主身上,主要為一刀切式的執法被關停。此時就需要我們沉著冷靜地理性面對,尋求妥善的解決辦法,以期將損失降到最低。
如今徵收拆遷形式叫法多種多樣,徵收方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如只為節省財務支出成本,就以散亂污取締、環保關停為名實施強拆行為,為的是壓低補償款甚至逃避對企業的補償,將所有損失和風險都轉移到企業身上。
這樣的環保整治對中國經濟發展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這並不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因為政府的職權行為,企業被迫停產停業,最終把企業拖垮,給廣大企業主帶來了致命的打擊。
全國范圍內因環保整治風暴,所有企業都被納入調查范圍,只要是發現企業未取得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手續,就被認定屬於違法經營企業,隨後行政相關部門下發責令限期關停通知,在此期間並不給企業整改的機會,全部一刀切式對企業實施關停並要求拆除部分建築、設備。
舉例說明:我們團隊在江蘇辦理一個食品加工企業被環保關停案件,企業從1997年就開始經營至今,並依法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證,營業執照、納稅登記證、只是因為當時沒有申請辦理環境影響評價等手續,不符合環保要求,相關行政部門就對企業前期採取強制斷水、電,逼迫企業停產經營,給該企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政府不管企業死活,達到關停目的就完成任務,補償問題根本不願與企業方談。
由前述案件可知,環評手續至關重要。那麼何為環境影響評價?申請辦理環評的手續又包括哪些呢?
1、所謂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制度。而一個項目建成後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進行評估、預測的電子或者紙質的文字或者圖表資料就是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主要表現為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報告表和登記表。
2. 從程序來講,環境影響評價手續主要包括?
(1)建設單位應當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及自身項目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的大小來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報告表或者登記表。
(2)建設單位將編制好的環評文件,如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或者報告表及時報送行政機關進行審批。又行政機關出具批准或者不批准項目開工建設的書面材料,即環境影響批復文件。這里需注意,國家僅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進行審批管理,而對環境影響登記表只實行備案管理。
(3)行政審批期限,從行政機關受理申請人材料時開始,至審批機關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行政決定時止,法律允許的最長期限,一般以日來計算。如:環境報告書審批期限60日,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期限30日。
另外,我們還需知曉哪些敏感區域是法律明確規定禁止設立建設項目實施生產活動的。依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的規定,主要包括:
(1)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源地、海洋特別保護區等。
(2)基本農田保護區、草原、森林公園、地質公園、重要濕地、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域、封閉或半封閉海域等。
(3)以居住、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科研等主要功能區域以及文物保護單位。
除了知曉前述環境影響評價及相關手續外,我們在面臨被環保關停時,還需注意:
首先,對無污染的企業是否就不需要辦理環保手續的問題,一個項目需不需要辦理環評,以及環評是報告書還是報告表是根據國家環保部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所規定的來的。即便是沒有污染,但是企業被列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中規定要環評的,就是要進行環評,沒有環評就認定你的企業補符合環保要求被關停。
其次,反過來講,就算企業的生產經營對環境基本上影響很小,雖不需要進行環評,也是要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在網上備案。因為環保標准無上限,地方制定的政策可能對環保標准要求高於法律法規這也是無可厚非的,可能今年的環保達標,明年又不達標了。
現實中政府相關部門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有可能就算企業環保設施達標,環保手續都齊全,也有可能會面臨被關停的風險,實物操作中,這與以往我們辦理的案件「以拆違促拆遷」性質相同。所以說企業建廠之初就要合法合規,以免的在遇到拆遷或者關停爭取補償方面被政府抓住把柄。
最後,打鐵還需自身硬,對於企業自身並未違反環保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但由於一些歷史原因造成的,卻被強行扣上環保關停大帽子,我認為,首先需要對相關行政部門的錯誤執法行為,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等方式找出對方違法之處進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保證企業正常生產。 若不能讓企業繼續生產,那麼,造成損失給予企業進行安置補償。
總之,需要提醒廣大企業主們,當你的企業遭遇關停、拆遷時,一定要引起重視,企業一旦被關停,後期恢復生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要抱有幻想,企業從關停那一刻起,就已經產生可見的損失了,所以,要積極採取選擇正確的維權手段,避免造成更大損失,不要放棄原本可以爭取到的利益,最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原文鏈接:企業未取得環評手續被關停,環保一刀切是否受到法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