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東河滅火器材在哪裡

東河滅火器材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4-11-12 04:30:39

1. 1945到1970年間美國發生了什麼事

五六十年代,是美國經濟空前發展的時期。工業生產年平均增長率50年代為4.0%,60年代為5.0%。1970年與1950年相比,美國工業生產增加了1.24倍,其增長的速度比受戰爭破壞嚴重的日本、義大利、聯邦德國、法國為低,但比英國為高,也明顯地高於美國兩次大戰之間時期的速度。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在戰時最高額的1945年是3552億美元。戰後略有下降,朝鮮戰爭爆發後重新上升,到1953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128億美元。此後連續上升,1960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5037億美元,人均收入達1883美元。60年代上升得更快。從1961年到1969年,經濟持續高漲。1965年的工業生產增長率達到9.9%。1970年國民生產總值高達9741億美元,人均收入增長了37.5%,為2579美元,被稱為「繁榮的十年」。作為美國經濟三大支柱的鋼鐵、汽車和建築工業,戰後仍然繼續發展。整個50年代,汽車銷售量年平均接近700萬輛,60年代則超過900萬輛。1940年和1970年之間,小汽車由2750萬輛激增到9000萬輛,由平均每五人一輛增至幾乎每兩人一輛。戰後蓬勃興起的石油、化工、天然氣、電子、航空和宇航、原子能等新興工業部門,發展更為迅速。化學工業增長的重要原因是用化學方法加工和生產一整批新工業品——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合成洗滌劑、葯物、殺蟲葯劑等的結果。30年代電子工業主要生產收音機和通信設備,其產值在1939年不過5億美元。戰時和戰後技術革命的結果,使1969年電子工業的產值接近150億美元。電視機的產量1947年是7000部,到1971年美國家庭擁有6300多萬部黑白電視機和2700多萬部彩色電視機,平均每兩個家庭有三部電視機。電視台從1946年的10個增加到1969年的673個。1954年,美國只有200部電子計算機,到1970年估計達10萬部。電子計算機和工業數據處理設備的銷售額連續20年創造新紀錄,1969年高達78億美元。家庭、辦公室和工廠消耗天然氣的價值,由1940年的8億美元增加到1969年的108億美元。煤氣公用事業成了龐大的工業,1969年資產達430億美元以上,比1940年增加了八倍。1970年,美國約有47條定期的國內、國際航空線,雇員30多萬人,總收入達85億美元。1948年,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的銷售額首次超過10億美元大關,到1968年,銷售額超過300億美元,雇員超過100萬人,其中半數是工程師和科學家。1969年「阿波羅十一號」宇宙飛船第一次載人登上月球。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美國農業巨大繁榮的時期。農場人均凈收入(按1960年美元計算)1940年為1714美元,1946年上升到3677美元,1970年達到4500美元。這個時期農業實現了高度的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良種化。在經營管理上實現了專業化、社會化。500英畝以上的大農場從1940年的26.5萬個增加到1969年的36.7萬個。這類農場在二戰開始時只佔1/25,此時已佔1/7。農業勞動生產率迅速提高。1950年,每個農民可供養15.5人,1960年增加到25.8人,1970年又增加到47.1人。1947~1970年間,美國農業人口減少了2/3,從占總人口比例的1/6降至1/20,而美國農畜產品卻居世界首位,1970年生產的玉米佔全世界的43%,大豆佔74%,動物油脂佔57.2%。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穀物輸出國。美國對外貿易和資本輸出也迅速擴大。1946~1950年的年平均出口額是118.29億美元,進口額是66.59億美元,順差51.7億美元;1970年出口額增至432.24億美元,進口額是399.516億美元,順差32.724億美元。戰後初期,美國出口貿易約占資本主義世界出口總額的1/3,但此後美國出口比重呈下降趨勢,1970年降為15.5%。1971年美國第一次出現外貿逆差。戰後,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資本輸出國,資本輸出急劇擴張。資本輸出總額從1938年的115億美元猛增到1970年的1555億美元(其中私人直接投資佔781億美元)。1960~1970年,美國僅從直接投資一項中就獲得623億美元的巨額利潤。五六十年代美國經濟發展迅速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世界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深刻地影響到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促進了老工業部門的技術改造和新工業部門的發展及一系列新工藝、新產品的涌現。科技革命大大促進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生產成本降低和產量增加。30年代工業生產率只增加約20%,1950~1970年則增加了94%。30年代農業每人每小時生產量沒有變動,但1940~1970年間增長率為430%。第二,國民經濟軍事化是這一時期美國經濟的一個突出的特點。50年代的朝鮮戰爭和60年代擴大印度支那戰爭,使國家長期保持高額的軍事開支,刺激了經濟,特別是與軍事有關的經濟部門的增長。第三,政府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資本的力量和國家的力量相結合,國家調節經濟和實行一些社會經濟改良,在一定時期中刺激了經濟的增長,緩和了經濟危機的發展。第四,這一時期美國工業生產的增長,是同壟斷資本利潤迅速增長、投資的日益擴大分不開的。美國公司納稅後的利潤1937年為52.8億美元,1947年為201.9億美元,1972年為546.2億美元,是戰前的十倍。利潤的膨脹引起了投資的擴大。美國私人企業固定資本投資按1972年價格計算,1951~1960年為597億美元,1961~1970年為928億美元。投資增加使再生產不斷擴大。此外,美國壟斷資本通過對外援助、對外投資和對外貿易,加強對外經濟擴張,掠奪別國的原料和燃料,傾銷過剩商品,轉嫁經濟危機,也是維持這一時期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維持五六十年代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諸因素,在資本帝國主義制度下也含有深刻的內在矛盾性。國民經濟軍事化和信用膨脹支撐了工業的增長,但又削弱了工業進一步增長的基礎,加劇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各種矛盾,引起經濟危機的頻繁爆發。在這20年中先後出現了四次經濟危機。1953年3月~1954年4月的危機是50年代的第一次美國經濟危機。1957年3月~1958年4月的一次危機和1960年2月~1961年2月的一次危機,前後相距不到兩年,是美國歷史上最短的一個周期。60年代擴大印度支那戰爭曾一度推遲了危機的爆發,出現了戰後美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經濟周期,即1961~1969年持續高漲104個月,但危機終於在印支戰爭高潮的1969年10月爆發。五六十年代的經濟危機,每次持續時間為8~14個月,工業生產下降8.1%~13.5%。經濟危機常同財政狀況惡化和美元危機交織在一起。早在1960年10月就爆發了第一次美元危機。倫敦市場上美元貶值,黃金價格上漲。世界各地隨之掀起一股拋售美元、搶購黃金的浪潮。美國藉助英格蘭銀行的支持,才平息了浪潮,渡過了難關。到1970年7月,又爆發了一場新的更為嚴重的美元危機。這時,美國的黃金儲備下降到102億美元,只及流動外債(510億美元)的1/5。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各國中央銀行向美國兌換黃金。年底,被迫宣布美元貶值7.89%,即法定兌換率由1盎司黃金合35美元改為合38美元。即使在繁榮的60年代,美國失業人口尚在300萬人上下,70年代後增加到400~500萬人。企業開工率經常嚴重不足。二、70年代的危機滯脹與80年代的發展1973年12月至1975年4月,美國發生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這是一場世界性的危機,它從英國開始,後來擴及美國、西歐和日本。危機期間,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生產下降了8.1%。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3.8%,國民生產總值下降了7.8%,全國失業人口達850萬,失業率為8.9%。這場危機的一個特點是物價持續上漲。危機期間,美國的消費物價指數上升了15.3%。1975年上半年危機渡過高潮後,美國經濟增長速度緩慢,出現了相對停滯的趨勢,出現了通貨膨脹的情況。西方經濟學界把這種現象稱為滯脹。在滯脹時期,經濟發展速度遠比五六十年代慢,而且行程曲折,沒有出現全面的經濟高漲。國民生產總值在1976年恢復到危機前最高點後,經濟增長率逐年下降。1971~1980年間國民收入的年均增長率僅為3.1%。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固定資本投資緩慢。在生產設備大量過剩的情況下,經濟復甦基本是靠消費性需求的增加,沒有出現大規模的生產性投資高潮。而固定資本投資不振,嚴重影響了經濟的增長速度。經濟滯脹導致大量失業人口的存在。1978年,美國有全失業人口605萬,遠高於危機前的數字。另一嚴重問題是通貨膨脹。五六十年代,資本主義各國採用凱恩斯學說,實行膨脹性金融政策,放鬆銀根,鼓勵投資與消費,並不斷擴大貨幣供應量。這一做法對防止危機、促進經濟發展起了一定作用。到70年代,遇到低增長、高失業的形勢,通貨膨脹日益嚴重,達到7%左右。美元在金融市場上的霸主地位也日漸喪失。1977年10月到1978年11月連續發生八次美元危機。1979年又一次出現搶購黃金的浪潮。年初每盎司黃金兌換218美元,到1980年1月21日一度高達375美元。1980年2月,美國再次陷入經濟危機。工業生產下降了11.8%,比1973~1975年那次危機下降的幅度小。但這次危機不是經歷繁榮之後出現的,而是在滯脹基礎上產生的,因而還是嚴重的。失業率上升到30年代大危機以來的最高峰,達到10.8%,失業人數達1200萬以上。通貨膨脹率達到兩位數字。危機持續了三年左右。70年代美國經濟長期陷於危機和滯脹之中,這是由國際和國內的各種因素促成的。其一是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不平衡的規律。西歐、日本經濟實力上升,美國逐漸喪失了戰後20年獨霸世界市場的優勢。1948年,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中所佔的比重達到53.9%,超過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總和,1970年下降到40.9%。1947年,美國出口占資本主義世界出口總額的1/3,1970年降到15.5%。在爭奪世界市場的斗爭中美國逐漸處於不利的地位。從1965年起,日本、聯邦德國、加拿大對美國的出口相繼超過了從美國的進口。第二,是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戰後時期技術革命所創造的某些新產品,生產量不斷擴大,使市場逐漸達到飽和,如家用電器、電子產品等;而另一方面有些新成果、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要形成巨大的經濟效益尚需要時間,還不能取代處於衰落中的傳統工業,對這些「夕陽」工業進行新技術改造還需時日。這種新舊交替變化調整中所表現的「停滯」現象,是和傳統的周期性危機有所不同的,它既是一種危險,但又是一種機遇,既有危機,又有轉機。第三,追求最大限度利潤的規律使美國資本向世界擴張,尋求廉價原料和廉價勞動力。美國國外資產從1950年的544億美元,上升到1970年的1655億美元,增長了兩倍多。但國內的傳統工業如汽車、鋼鐵等工業,由於工資高、利潤低,資本家不願投資進行更新改造,致使這些工業的勞動生產率增長緩慢,削弱了傳統工業的基礎和競爭力。第四,第三世界聯合開展維護資源的反霸斗爭。從1973年起石油輸出國組織開展「石油戰」,連續三次提價。1950年原油價格每桶1.71美元,1973年漲至5.11美元,1981年10月達到34美元的高峰。「石油戰」結束了有利於美國經濟發展的廉價石油資源時代,加劇了美國的能源危機。1970年美國進口石油11.57億桶,1977年上升到31.03億桶,為消費量的46.4%。石油是工業和農業的動力,石油漲價導致整個物價的上漲。第五,是美元霸主地位的喪失。戰後,美國憑借其絕對優勢地位,創建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金融貨幣體系,從中得到許多好處。但到70年代美元一再貶值,多次發生危機,這不能不對經濟滯脹發生影響。然而,70年代以來美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仍居世界首位。按1972年美元價格計算,1970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為10,750億美元,1980年為14,807億美元,十年期間增長了37.7%。國民收入按當年美元計算,1970年為7984億美元,1980年為21,214億美元。1983年,美國率先走出危機,經濟回升很快,打破滯脹局面。1984年的經濟增長率達到6.9%,是1951年以來美國的最高增長率。此後,增長率有所下降,但一直到1990年,經濟連續八年增長。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都有所下降。從道·瓊斯股票指數的變化也可以看出美國經濟的改善。危機前的1972年,道·瓊斯股票指數為1052,1982年降為776,1983年升為1287,超過危機前的指數。1987年突破2000,比1972年增長將近一倍。到1988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8,806億美元,比日本和西歐國家高出很多。美國經濟的這種迅速發展,使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再次得到加強。美國經濟問題依然很多。財政赤字、內外債務和外貿逆差居高不下。里根政府作出巨大努力來削減赤字,雖取得一些成果,但1987年仍有1476億美元的赤字。美國的國債則是有增無減,超過2萬億美元。對外貿易,在1975年還有順差91億美元,而此後則連年逆差。1980年為253億美元,1988年增為1374億美元。美國經濟日益受到西歐和日本的挑戰。壟斷資本統治的加強五六十年代,美國出現了一次規模空前的企業合並運動。戰前20年代有一次合並高潮,1920~1929年大公司合並的企業約7000個,1945~1954年大公司合並的企業僅為2929個,而在1965~1969年這五年就達8213個。1947~1972年,最大的100家公司在全部製造業資產總額和生產總額中所佔的比重,分別由39.3%和23%上升到47.6%和33%。1970年,最大的50家銀行佔有商業銀行資產總額的47.8%、存款總額的47.4%。過去的合並運動主要是橫向合並和縱向合並,而這次混合性合並逐漸成為主要的合並形式,即許多不屬於同一行業或同一生產程序的企業,甚至是業務上毫不相關的企業之間進行合並。到1970年,這種混合性合並佔全部合並企業數的87.8%,形成眾多的經營多樣化的聯合企業。如國際電話電報公司原來主要經營電信業務和製造電信器材,60年代以來合並了50多家與電信無關的公司,經營范圍擴展到麵包食品、人造纖維、住房建築、旅館酒吧、保險、投資基金、房地產、計算機、化學製品等。通用電氣公司合並了眾多企業後,產品達300種。從60年代起,越來越多的美國大公司加速合並大量國外企業,成為國際化壟斷組織即跨國公司。到1972年,美國壟斷組織已在國外擁有約8000家工業企業。國際電話電報公司是一個巨大的跨國公司,它的200多家子公司分布於60個國家,1969年占該公司資產總額的一半,占職工總數的72%,1970年占銷售總額的42%和純利潤的35%。隨著生產和資本集中的加劇,美國壟斷財團,即金融資本集團的勢力進一步加強。它們以所掌握的一批金融企業為核心,通過放款、互派董事、收購股票等方式,滲入工礦、交通運輸、貿易等部門,操縱國家經濟命脈,進而控制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洛克菲勒和摩根兩個東部老財團,不僅在美國居於統治地位,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壟斷財團。洛克菲勒財團靠石油起家,現擁有埃克森等七大石油公司,產量佔世界石油產量的四分之一。這個財團的金融中心是大通曼哈頓銀行,它打進軍火、化學、電器、電子、航空、原子能、鋼鐵、橡膠、公用事業等部門,至少控制了20多家資產各在10億美元以上的大公司。摩根財團的金融中心是摩根信託公司和銀行家信託公司,它在美國基礎工業及軍火工業部門一直佔有壟斷地位,在鋼鐵、電器、電子、汽車、化學、有色金屬等方面實力更為突出。1970年,洛克菲勒財團和摩根財團控制的資產達3742億美元,大約相當於美國其他16個大財團資產的總和,超過了英、法、聯邦德國和日本四國金融壟斷組織所控制的資產總額。在美國十大財團中,次於它們的有美洲銀行財團、芝加哥財團、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波士頓財團、梅隆財團、得克薩斯財團、杜邦財團和克利夫蘭財團,還有為數眾多的地方性財團如舊金山財團等。壟斷財團同國家政權的結合,進一步加強了它們對美國政治生活的控制。美國政府的對內對外政策,都要反映大財團,首先是洛克菲勒和摩根兩大財團的利益和要求。50年代艾森豪威爾上台是摩根和洛克菲勒爭奪妥協的結果,他的內閣是有名的「富豪內閣」。1961年民主黨人約翰·肯尼迪上台,是洛克菲勒財團實力增強的反映。後來約翰遜和尼克松先後入主白宮,則有南部和西部財團崛起的背景。歷屆政府的部長及高級官員,大多是與壟斷資本有密切關系的人。壟斷組織和政府機構的人員互換達到很大的規模,1967年7月到1971年12月,有1101名中高級軍官轉入私人軍工企業任職,同時各軍工壟斷組織領導人有232人進入國防部。美國壟斷資本與國家政權在經濟上的結合空前緊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有了高度發展。美國政府推行廣泛干預經濟生活的政策,保證壟斷資本的利潤,刺激生產的發展。一是政府增加采購和訂貨。政府用於采購商品和勞務的開支從1946年的275億美元增加到1960年的1003億美元,從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3.1%增加到佔19.8%,大部分是用於軍事采購。美國大財團壟斷了大部分軍事訂貨,這就保證了它們獲得壟斷高額利潤。二是擴大投資興辦國有企業和工程。國家從保證再生產的條件出發,對投資大、周轉時間長和利潤率低的一些基礎工業、交通運輸和公共事業等進行大量撥款。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國家佔到投資總額的60%左右。原子能工業、宇航工業等需要巨額資本,投資風險大,從一開始就由政府興辦。1950~1971年,原子能工業建廠投資由21億美元增加到100億美元。60年代後期,對宇航工業,國家每年耗費50多億美元。三是國家開支巨額的科研經費,保證壟斷資本集團獲得新技術成果和巨額利潤。僅軍事研究發展費用就從1960年的66億美元增加到1970年的125億美元,其中95%以上落入資金雄厚、技術先進的大軍火公司手中。研究取得成果,這些公司即可獲得新產品的專利權,得到一筆新的軍火訂貨,還可以將新技術用於其他產品的生產。如果研究失敗,費用則由政府報銷。四是國家通過財政、稅收、信貸、金融和勞動等經濟政策,調節國民經濟,影響再生產過程,應付經濟危機,調節勞資關系,保證壟斷資產階級的高額利潤。五是由國家與外國簽訂各種協定,成立各種經濟組織以及通過美援,以國家的力量推動私人資本和商品輸出,占據有利的銷售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幫助美國壟斷資本集團加強對外經濟擴張。另一方面,美國國內的反壟斷傾向和競爭機制也在強化。當代生產力的發展需要大中小企業並存,需要更能適應產業結構更新、易於滿足多樣化消費的中小企業。國際競爭的加劇也要求美國保持生產力發展的活力。因此,美國在戰後一直堅持1890年和1914年制定的反壟斷法,禁止有組織的反競爭安排,不允許任何一個企業或財團壟斷某部門的全部生產或銷售。1950年,又通過塞勒—凱維弗爾反合並法,禁止相互競爭的企業合並。1970年通過反托拉斯法修正案,規定因他人違背反托拉斯法而受害的個人和企業可以提出上訴,法院和聯邦貿易委員會應受理此事。

閱讀全文

與東河滅火器材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海嘯模擬實驗裝置 瀏覽:976
機械設備距離防護裝置 瀏覽:189
掛車怎麼看軸承型號 瀏覽:41
介入治療器材哪些自費 瀏覽:427
eplan設備標識符字體怎麼改 瀏覽:379
勞恩斯儀表盤時間怎麼調 瀏覽:514
鑄造工房為什麼南北向 瀏覽:651
佛山市新陽機電設備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00
桂林市中山北路158號五金機電批發市場1 瀏覽:360
大眾途觀儀表盤歸零怎麼弄 瀏覽:982
機械專業大學應考什麼證書 瀏覽:666
三角號是什麼閥門 瀏覽:466
設備材料進場如何檢驗報告 瀏覽:532
為什麼要設計鑄造工藝 瀏覽:167
寧波五金件廠家 瀏覽:86
天津正規儀器有哪些 瀏覽:821
賓利更換排氣閥門 瀏覽:45
上海國泰閥門廠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769
1040V降壓直流斬波電路實驗裝置 瀏覽:398
摩托車保險杠鐵工具箱 瀏覽: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