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明朝時期,中國人發明了一種武器
明朝時期,中國人發明了一種武器
火葯剛剛被發明的時候,中國確實主要把它用於煙花爆竹的製造,但這並不代表從未想過用它來製造武器。那麼,中國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將火葯運用到武器製造上的呢?
早在明朝時期,我國的火炮製造技術就已經相當成熟了。甚至,明朝晚期,我國曾出現了世界上最為先進的火炮製造技術。
相傳,明軍在薩爾滸戰役中慘敗之後,朝廷便重用了一個精通西學的人,此人名叫:徐光啟。他深知朝廷之所以會在這個時候對自己委以重任,就是想通過引進西方技術來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而此時,軍事裝備方面更是國家的重中之重,於是,他積極向西洋傳教士學習西方的火炮製造技術。
經過一番學習之後,他發現如果想要獲得成功,就必須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他主張鑄造屬於中國的新興武器。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開始著手研發到最終成功投產,經歷了一段相當長的歷程。
明朝萬曆48年,廣東曲江近海一帶,沉沒了一艘荷蘭海船。據傳聞,這艘沉沒的海船運載的恰恰是各種武器裝備。明王朝下令當地政府:在沉船的地方,開展下海打撈工作。那個年代想要打撈一艘沉到深海里的艦船,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樣棘手的情況,並沒能打消當地政府打撈艦船的熱情。很快,他們就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來進行艦船的打撈工作。
首先,他們在沉船的地方停放了一艘裝滿砂石的大船。我們都知道,船一旦超載之後其吃水深度就會增加,運行也會變得困難。而他們恰恰就利用了船的這一特點,將一艘滿載砂石的大船穩穩地停放在了沉船地點。
之後,他們又准備了數十米長的鐵鏈,將其一端系在大船之上,另一端裝上鐵鉤由數名水性很好的水手牽引著沉到了水底。水手潛入水底之後,在水底發現了數門大炮,最後,他們將裝有鉤子的鐵鏈掛在火炮的銃耳之上,系牢之後水手再此返回船上,將船中的碎石全都拋入河中。
做完這一切之後,便駕船返回岸邊,如此一來,沉入水底的火炮也隨著船被拖到了岸邊。就這樣,經過三個月的努力之後,他們一共打撈出了36門大銃以及數門中小銃。之後,他們將其中的24門送到了京城,其餘的則安放在寧遠的城牆上,用來防禦大金的八旗軍隊。
此後的兩年時間里,他們又相繼打撈出了多門大炮,這些大炮都被他們用在了與清軍的作戰之中。並且,經過四年的潛心研究之後,明朝也終於成功研製出了屬於自己的火炮,他們將這門自己生產的火炮命名為「紅夷大炮」。
與先前打撈出的荷蘭人製造的大炮相比,「紅夷大炮」具有許多的優點。
首先,在鑄造技術上它得到了很大的改進。炮身部分用鐵箍加固,以防使用過程中出現炸膛的現象。大炮,則運用鐵芯銅體的方法鑄造而成。
這種方法的具體操作過程是這樣的:
首先,用鐵鑄造一個與大炮口徑一致的實心鐵柱。之後,再用泥型鑄造法製作一個模具,模具製造好之後在上面澆鑄銅壁。用這種方法製造出的大炮,具有管壁薄、重量輕、造價低廉等優點。用這種方法鑄造出的火炮十分耐用,一般不會出現炸膛的現象。
此外這門火炮在外形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觀,還在承受爆炸後的沖擊力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另外,炮身的兩旁不僅增加了兩個用來調整炮身角度的銃耳,炮身還特意設置了准心。
經過以上種種改進之後,它雖然具備一定的殺傷力,占據了一定的優勢,從准頭上來說,它的准頭也並不是太高,這一點也會讓它的戰鬥力大打折扣。此外就當時的科技和經濟水平來說,這樣的火炮並不能大規模投入生產。因此,它也不可能運用到大范圍的作戰之中。
② 明朝仿造的紅夷大炮
作戰思想和作戰目標的差異
明軍的火槍一般是短管槍,射程近,但是裝填快,火炮也是如此,身管短,但是射速高,主要因為對手太弱,火器壓制,肉搏兵壓上的模式足夠
而且一般明軍將士兵看做消耗品,不太考慮遠程射擊。
西方則不同,很多實力相當的國家群雄並起,人口少,士兵很寶貴,要盡量遠程射擊,才能保證優勢,所以,長身管武器要好一些
所以到明末的時候,明軍腐敗嚴重,不能近身肉搏了,才發現手中沒有成熟的遠程武器,於是引進了西方的武器,很快進行了仿製(一共只引進了12門炮,作為研究,並且仿製了200門以上)
其實,引進的炮也是中國生產的,中國的冶金技術,鑄造技術沒問題,只是臨時研發太費時間,引進更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