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改善鑄造鋁合金錶面耐腐蝕性
鋁鑄件的損壞主要發生在表面,鋁合金材料表面增強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鑄造鋁合金錶面耐腐蝕性能的改善通過微弧氧化、電沉積、多弧離子鍍、化學復合鍍和化學轉化膜等電化學方法來實現。鑄造鋁合金可以通過電化學方法獲得改性層,其目的是賦予表面耐腐蝕性、耐磨性、裝飾性以及其他特性。 1微弧氧化陶瓷層 微弧氧化(Microarcoxidation,MAO)又稱微等離子體氧化(Microplasmaoxidation,MPO),是通過電解液與相應電參數的組合,在鋁、鎂、鈦及其合金錶面依靠弧光放電產生的瞬時高溫高壓作用,生長出以基體金屬氧化物為主的陶瓷膜層。由於在微弧氧化過程中,化學氧化、電化學氧化、等離子體氧化同時存在,微弧氧化工藝將工作區域引入到高壓放電區域,極大地提高了膜層的綜合性能。微弧氧化膜層與基體結合牢固,結構緻密,韌性高,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蝕、耐高溫沖擊和電絕緣等特性。該技術操作簡單和易於實現膜層功能調節,而且工藝不復雜,不造成環境污染,是一項全新的綠色環保型材料表面處理技術,在航空航天、機械、電子、裝飾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合金元素Cu、Mg有利於微弧氧化的進行,而Si元素則有礙於微弧氧化。侯朝輝等[1]對含硅量為8%~12%的ZL系列鑄鋁合金的微弧氧化工藝條件、膜層結構以及成膜過程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鑄鋁合金在水玻璃復合體系中進行微弧氧化,可以得到一層細膩、均勻、較厚、顯微硬度較高的陶瓷氧化膜;微弧氧化電解液體系中,水玻璃能夠使鑄鋁合金的微弧氧化順利進行;Na2WO4和EDTA二鈉復配可提高膜層硬度;該研究條件下獲取ZL109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工藝條件為NaOH:2~4g/L,水玻璃:5~7mL/L,Na2WO4:2~4g/L,EDTA二鈉:2~4g/L,微弧氧化電流密度30~40A/dm2,溶液溫度30~40℃,強攪拌。此外,龔建飛等[2]也對ZL109的微弧氧化進行了研究,獲得了緻密層厚度76μm以上,顯微硬度HV1600均勻氧化陶瓷膜層。 ADC12壓鑄鋁合金廣泛應用於汽車、摩托車和儀器等行業的活塞、帶輪等零部件和結構件。張金彬等[3]研究了ADC12鋁合金錶面微等離子體氧化法制備黑色陶瓷膜的電解液成分和電參數等對膜層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磷酸鈉濃度較低,表面粗糙,濃度過高易析鹽和膜層崩落,最佳濃度為12~15g/L;添加劑M1和M2組分中的金屬元素氧化物K在膜層中的比重越大,膜層黑色飽和度越高越穩定,其最佳濃度分別為10.0~11.0g/L和15.0~18.0g/L;使膜層黑色均勻的最佳pH值為8.0~9.0;形成飽和深黑色的最佳電流密度為3.0~4.0A/dm2;採用最佳的電解液配方制備的黑色膜層厚度在20~30μm,硬度HV500~700,黑色飽和度在0.8~1.0。 王宗仁等[4]將等離子體增強的電化學表面陶瓷化(PECC技術)工藝應用在Y112壓鑄鋁合金錶面強化處理上,使其表面生成α-Al2O3和γ-Al2O3相的陶瓷膜。據稱該膜性能均優於特富隆技術塗層。 金玲等[5]對ZL109合金和SiCp/ZL109復合材料表面進行微弧氧化,研究發現,ZL109合金和SiCp/ZL109復合材料都可以進行表面微弧氧化,其微弧氧化層由兩層結構組成,分別為疏鬆層和緻密層。ZL109合金微弧氧化層主要由不同結構的Al2O3相組成,SiCp/ZL109復合材料微弧氧化層由Al2O3和MgAl13O40組成。 交流電源恆流條件下鋁合金錶面微弧氧化-黑化一體化處理[6]研究顯示,釩酸鹽對微弧氧化陶瓷膜的黑化效果具有決定性作用;黑色陶瓷膜色澤穩定,具有較高的顯微硬度,並能對基體金屬提供有效的腐蝕防護;黑色陶瓷膜主要元素組成包括O、Al、Si、V和P,膜中化合物主要以無定形態和/或微晶態形式存在,只發現少量的γ-Al2O3和ε-Al2O3晶體;黑色陶瓷膜為較為疏鬆的單層結構,其表面在微觀尺度上粗糙不平,存在較為密集的尺寸為μm量級的微孔,並有明顯的高溫燒結痕跡和微裂紋;黑色陶瓷膜的微觀結構與其形成機制有關。 ZL101鑄造鋁2硅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7]生長分為3個階段,氧化初期,電流密度較高,但膜層生長較慢。在膜快速生長階段,膜生長速率達到極大值;膜生長進入平穩期後,基本保持恆定,樣品的外部尺寸不再增加,膜逐漸轉向基體內部生長;合金化元素硅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氧化初期對膜生長的阻礙作用;鑄造鋁合金經過微弧氧化處理後,腐蝕電流大幅下降,極化電阻增加了幾個數量級;較薄的微弧氧化膜同樣大幅度提高了鋁-硅合金的耐蝕性。 中性鹽霧腐蝕試驗法研究高強度鑄造鋁合金ZL205微弧氧化陶瓷膜[8]的結果表明,微弧氧化處理能顯著提高ZL205的耐腐蝕性能,隨著厚度的增加,陶瓷膜的耐腐蝕性能提高,但在厚度達到一定值後,陶瓷膜的耐腐蝕性能提高不明顯;隨著厚度的增加,微弧氧化膜的表面形貌和相結構都發生變化,從而導致微弧氧化膜的耐腐蝕性能發生變化。 2電沉積層 電沉積(electrodeposition)是金屬或合金從其化合物水溶液、非水溶液或熔鹽中電化學沉積的過程。是金屬電解冶煉、電解精煉、電鍍、電鑄過程的基礎。這些過程在一定的電解質和操作條件下進行,金屬電沉積的難易程度以及沉積物的形態與沉積金屬的性質有關,也依賴於電解質的組成、pH值、溫度、電流密度等因素。吳向清等[9]利用電化學方法對ZL105鋁合金錶面電沉積Ni2SiC復合鍍層的耐蝕性能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Ni2SiC復合鍍層的表面形貌與純Ni鍍層截然不同,耐蝕性能優於純Ni鍍層,經過300℃×2h熱處理後,耐蝕性能進一步得到提高。 3多弧離子鍍層 多弧離子鍍是真空室中,利用氣體放電或被蒸發物質部分離化,在氣體離子或被蒸發物質粒子轟擊作用的同時,將蒸發物或反應物沉積在基片上。離子鍍把輝光放電現象、等離子體技術和真空蒸發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不僅能明顯地改進了膜質量,而且還擴大了薄膜的應用范圍。其優點是薄膜附著力強,繞射性好,膜材廣泛等。離子鍍種類很多,蒸發遠加熱方式有電阻加熱、電子束加熱、等離子電子束加熱、高頻感應加熱等。多弧離子鍍採用的是弧光放電,而並不是傳統離子鍍的輝光放電進行沉積。簡單的說,多弧離子鍍的原理就是把陰極靶作為蒸發源,通過靶與陽極殼體之間的弧光放電,使靶材蒸發,從而在空間中形成等離子體,對基體進行沉積。在ZL201鋁合金錶面多弧離子鍍Ti-Cr-N塗層,並在Ti-Cr-N塗層上制備一層脂類薄膜[10]。結果表明:Ti-Cr-N塗層中的Cr以固溶體的方式存在於TiN晶體中,沒有形成單獨的CrN相;塗層可以有效提高ZL201鋁合金的抗鹽霧腐蝕的能力。 4化學復合鍍層 在鍍覆溶液中加入非水溶性的固體微粒,使其與主體金屬共同沉積形成鍍層的工藝稱之為復合鍍。若採用電鍍的工藝則稱之為復合電鍍;若採用化學鍍的工藝則稱之為復合化學鍍。所得鍍層稱為復合鍍層。原則上,凡可鍍覆的金屬均可作為主體金屬,但研究和應用較多的是鎳、鉻、鈷、金、銀、銅等幾種金屬。作為固體微粒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提高鍍層耐磨性的高硬度、高熔點的微粒;一類是提高鍍層自潤滑特性的固體潤滑劑微粒。在鑄鋁表面制備Ni-P-金剛石化學復合鍍層[11],結果表明,硫酸高鈰能促進金剛石微粒進入鍍層,隨硫酸高鈰含量增加鍍液穩定性大幅提高後趨於平穩,Ni-P-金剛石復合鍍層耐磨性優於Ni-P鍍層,添加2mg/L硫酸高鈰後進一步顯著提高,與Ni-P鍍層相比,復合鍍層耐蝕性差,添加硫酸高鈰後有所改善。 5化學轉化膜 化學轉化膜是使金屬與特定的腐蝕液相接觸,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附著力良好的、難溶的生成物膜層。這些膜層,或者能保護基體金屬不受水和其它腐蝕介質的影響,或者能提高有機塗膜的附著性和耐老化性,或者能賦予表面其它性能。化學轉化膜由於是基體金屬直接參與成膜反應而生成,因而與基體的結合力比電鍍層和化學鍍層大的多。幾乎所有的金屬都可以在選定的介質中通過轉化處理,得到不同應用目的的化學轉化膜,但目前工業上應用較多的是鋼鐵、鋁、鋅、銅、鎂及其合金。化學轉化膜同金屬上別的覆蓋層(例如金屬的電沉積層)不一樣,它的生成必須有基底金屬的直接參與,與介質中陰離子生成自身轉化的產物(MmAn),因此也可以說化學轉化膜的形成實際上可看作是受控的金屬腐蝕的過程。化學轉化膜按膜的主要組成物的類型分為:氧化物膜,磷酸鹽膜,鉻酸鹽膜,草酸鹽膜等。 鋁合金在大氣環境下容易發生晶間腐蝕而破壞。目前應用的高強度鑄造鋁合金一般含有硅、銅、鎂等元素,這些元素的加入增加了合金的腐蝕敏感性。其次是表面硬度低,容易磨損,外表光澤不能保持長久,所以要求有較高的保護措施。其中在鋁合金錶面上生成化學轉化膜具有設備簡單、成本低、投資省等優點。彭靚等[12]採用鉻酸鹽法在Y112合金上生成化學轉化 膜,實驗結果表明,該轉化膜具有高的耐腐蝕性,並具有美觀的金黃色外表面。 以錳酸鹽和鋯鹽為主鹽,在鋁合金錶面化學氧化得到的化學氧化膜[13]的腐蝕電位比鋁合金試樣的腐蝕電位正0.45V左右,腐蝕電流密度僅0.286μA/cm2;交流阻抗譜圖低頻端的阻抗值比鋁合金試樣的值大一個數量級;鋁合金化學氧化膜外觀呈金黃色,具有規則排列的柱狀生長結構。 葛聖松等[14]用無鉻化學方法在鑄鋁合金錶面製得黑色轉化膜,利用點滴試驗評價了膜的耐蝕性能。分別採用掃描電鏡及電子探針觀察膜的形貌、測定其組成元素,最後提出了黑色膜的形成機理和耐蝕機理。 6結語 鑄造鋁合金的表面耐腐蝕性處理可以通過電化學方法得以改善。現有的研究多停留在試樣上,應用研究較少。在實際應用中,單獨用一種工藝技術就能提高鑄造鋁合金的防護性、裝飾性和功能性問題比較少見,有必要對現有的改性技術綜合考慮,對此開展系統的研究。鑄造鋁合金的表面耐腐蝕性改善和耐磨性改善的綜合研究更有意義。⑵ 變形鋁合金和鑄造鋁合金是怎樣區分的
從兩者的不同點進行區分。變形鋁合金和鑄造鋁合金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特點不同:
1、變形鋁合金的特點:組織緻密,成分性能均勻具有強度高、塑性好、比強度大、批質量穩定等特點,是優秀的輕型材料。
2、鑄造鋁合金的特點:具有低密度, 比強度較高,抗蝕性和鑄造工藝性好, 受零件結構設計限制小等特點。
二、兩者的用途不同:
1、變形鋁合金的用途:在航空、航天產品用料中佔主要地位。如:飛機蒙皮、主梁、框架、析條、翼肋、起落架零件、導管、鉚釘及發動機葉片、葉輪、壓氣機盤、機匣、按裝邊、螺旋槳葉、作動筒零件等。變形鋁合金還)廣泛用於造船及建築工業。
2、鑄造鋁合金的用途:在航空工業和民用工業得到廣泛應用。用於製造梁、 燃汽輪葉片、泵體、掛架、輪轂、進氣 唇口和發動機的機匣等。還用於製造 汽車的氣缸蓋、變速箱和活塞,儀器儀 表的殼體和增壓器泵體等零件。
三、兩者的分類不同:
1、變形鋁合金的分類:按照其性能和使用特點可分為:防銹鋁合金、硬鋁合金、超硬鋁合金、鍛鋁合金和特殊鋁合金。按照對熱處理的敏感性可分為:可熱處理強化鋁合金和不能熱處理強化鋁合金兩大類。
2、鑄造鋁合金的分類:包括鋁硅系、鋁銅系、鋁鎂系及鋁鋅系。
⑶ 鋁合金鑄造方式選擇
一、鑄造概論 鋁合金鑄造的種類如下: 由於鋁合金各組元不同,從而表現出合金的物理、化學性能均有所不同,結晶過程也不盡相同。故必須針對鋁合金特性,合理選擇鑄造方法,才能防止或在許可范圍內減少鑄造缺陷的產生,從而優化鑄件。 1、鋁合金鑄造工藝性能 鋁合金鑄造工藝性能,通常理解為在充滿鑄型、結晶和冷卻過程中表現最為突出的那些性能的綜合。流動性、收縮性、氣密性、鑄造應力、吸氣性。鋁合金這些特性取決於合金的成分,但也與鑄造因素、合金加熱溫度、鑄型的復雜程度、澆冒口系統、澆口形狀等有關。 (1) 流動性 流動性是指合金液體充填鑄型的能力。流動性的大小決定合金能否鑄造復雜的鑄件。在鋁合金中共晶合金的流動性最好。 影響流動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成分、溫度以及合金液體中存在金屬氧化物、金屬化合物及其他污染物的固相顆粒,但外在的根本因素為澆注溫度及澆注壓力(俗稱澆注壓頭)的高低。 (2) 收縮性 收縮性是鑄造鋁合金的主要特徵之一。一般講,合金從液體澆注到凝固,直至冷到室溫,共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液態收縮、凝固收縮和固態收縮。合金的收縮性對鑄件質量有決定性的影響,它影響著鑄件的縮孔大小、應力的產生、裂紋的形成及尺寸的變化。通常鑄件收縮又分為體收縮和線收縮,在實際生產中一般應用線收縮來衡量合金的收縮性。 鋁合金收縮大小,通常以百分數來表示,稱為收縮率。 ①體收縮 體收縮包括液體收縮與凝固收縮。 鑄造合金液從澆注到凝固,在最後凝固的地方會出現宏觀或顯微收縮,這種因收縮引起的宏觀縮孔肉眼可見,並分為集中縮孔和分散性縮孔。集中縮孔的孔徑大而集中,並分布在鑄件頂部或截面厚大的熱節處。分散性縮孔形貌分散而細小,大部分分布在鑄件軸心和熱節部位。顯微縮孔肉眼難以看到,顯微縮孔大部分分布在晶界下或樹枝晶的枝晶間。 縮孔和疏鬆是鑄件的主要缺陷之一,產生的原因是液態收縮大於固態收縮。生產中發現,鑄造鋁合金凝固范圍越小,越易形成集中縮孔,凝固范圍越寬,越易形成分散性縮孔,因此,在設計中必須使鑄造鋁合金符合順序凝固原則,即鑄件在液態到凝固期間的體收縮應得到合金液的補充,是縮孔和疏鬆集中在鑄件外部冒口中。對易產生分散疏鬆的鋁合金鑄件,冒口設置數量比集中縮孔要多,並在易產生疏鬆處設置冷鐵,加大局部冷卻速度,使其同時或快速凝固。 ②線收縮 線收縮大小將直接影響鑄件的質量。線收縮越大,鋁鑄件產生裂紋與應力的趨向也越大;冷卻後鑄件尺寸及形狀變化也越大。 對於不同的鑄造鋁合金有不同的鑄造收縮率,即使同一合金,鑄件不同,收縮率也不同,在同一鑄件上,其長、寬、高的收縮率也不同。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3) 熱裂性 鋁鑄件熱裂紋的產生,主要是由於鑄件收縮應力超過了金屬晶粒間的結合力,大多沿晶界產生從裂紋斷口觀察可見裂紋處金屬往往被氧化,失去金屬光澤。裂紋沿晶界延伸,形狀呈鋸齒形,表面較寬,內部較窄,有的則穿透整個鑄件的端面。 不同鋁合金鑄件產生裂紋的傾向也不同,這是因為鑄鋁合金凝固過程中開始形成完整的結晶框架的溫度與凝固溫度之差越大,合金收縮率就越大,產生熱裂紋傾向也越大,即使同一種合金也因鑄型的阻力、鑄件的結構、澆注工藝等因素產生熱裂紋傾向也不同。生產中常採用退讓性鑄型,或改進鑄鋁合金的澆注系統等措施,使鋁鑄件避免產生裂紋。通常採用熱裂環法檢測鋁鑄件熱裂紋。 (4) 氣密性 鑄鋁合金氣密性是指腔體型鋁鑄件在高壓氣體或液體的作用下不滲漏程度,氣密性實際上表徵了鑄件內部組織緻密與純凈的程度。 鑄鋁合金的氣密性與合金的性質有關,合金凝固范圍越小,產生疏鬆傾向也越小,同時產生析出性氣孔越小,則合金的氣密性就越高。同一種鑄鋁合金的氣密性好壞,還與鑄造工藝有關,如降低鑄鋁合金澆注溫度、放置冷鐵以加快冷卻速度以及在壓力下凝固結晶等,均可使鋁鑄件的氣密性提高。也可用浸滲法堵塞泄露空隙來提高鑄件的氣密性。 (5) 鑄造應力 鑄造應力包括熱應力、相變應力及收縮應力三種。各種應力產生的原因不盡相同。 ①熱應力 熱應力是由於鑄件不同的幾何形狀相交處斷面厚薄不均,冷卻不一致引起的。在薄壁處形成壓應力,導致在鑄件中殘留應力。 ②相變應力 相變應力是由於某些鑄鋁合金在凝固後冷卻過程中產生相變,隨之帶來體積尺寸變化。主要是鋁鑄件壁厚不均,不同部位在不同時間內發生相變所致。 ③收縮應力 鋁鑄件收縮時受到鑄型、型芯的阻礙而產生拉應力所致。這種應力是暫時的,鋁鑄件開箱是會自動消失。但開箱時間不當,則常常會造成熱裂紋,特別是金屬型澆注的鋁合金往往在這種應力作用下容易產生熱裂紋。 鑄鋁合金件中的殘留應力降低了合金的力學性能,影響鑄件的加工精度。鋁鑄件中的殘留應力可通過退火處理消除。合金因導熱性好,冷卻過程中無相變,只要鑄件結構設計合理,鋁鑄件的殘留應力一般較小。 (6) 吸氣性 鋁合金易吸收氣體,是鑄造鋁合金的主要特性。液態鋁及鋁合金的組分與爐料、有機物燃燒產物及鑄型等所含水分發生反應而產生的氫氣被鋁液體吸收所致。 鋁合金熔液溫度越高,吸收的氫也越多;在700℃時,每100g鋁中氫的溶解度為0.5~0.9,溫度升高到850℃時,氫的溶解度增加2~3倍。當含鹼金屬雜質時,氫在鋁液中的溶解度顯著增加。 鑄鋁合金除熔煉時吸氣外,在澆入鑄型時也會產生吸氣,進入鑄型內的液態金屬隨溫度下降,氣體的溶解度下降,析出多餘的氣體,有一部分逸不出的氣體留在鑄件內形成氣孔,這就是通常稱的「針孔」。氣體有時會與縮孔結合在一起,鋁液中析出的氣體留在縮孔內。若氣泡受熱產生的壓力很大,則氣孔表面光滑,孔的周圍有一圈光亮層;若氣泡產生的壓力小,則孔內表面多皺紋,看上去如「蒼蠅腳」,仔細觀察又具有縮孔的特徵。 鑄鋁合金液中含氫量越高,鑄件中產生的針孔也越多。鋁鑄件中針孔不僅降低了鑄件的氣密性、耐蝕性,還降低了合金的力學性能。要獲得無氣孔或少氣孔的鋁鑄件,關鍵在於熔煉條件。若熔煉時添加覆蓋劑保護,合金的吸氣量大為減少。對鋁熔液作精煉處理,可有效控制鋁液中的含氫量。 二、砂型鑄造 採用砂粒、粘土及其他輔助材料製成鑄型的鑄造方法稱為砂型鑄造。砂型的材料統稱為造型材料。有色金屬應用的砂型由砂子、粘土或其他粘結劑和水配製而成。 鋁鑄件成型過程是金屬與鑄型相互作用的過程。鋁合金液注入鑄型後將熱量傳遞給鑄型,砂模鑄型受到液體金屬的熱作用、機械作用、化學作用。因此要獲得優質的鑄件除嚴格掌握熔煉工藝外,還必須正確設計型(芯)砂的配比、造型及澆注等工藝。 三、金屬型鑄造 1、簡介及工藝流程 金屬型鑄造又稱硬模鑄造或永久型鑄造,是將熔煉好的鋁合金澆入金屬型中獲得鑄件的方法,鋁合金金屬型鑄造大多採用金屬型芯,也可採用砂芯或殼芯等方法,與壓力鑄造相比,鋁合金金屬型使用壽命長。 2、鑄造優點 (1) 優點 金屬型冷卻速度較快,鑄件組織較緻密,可進行熱處理強化,力學性能比砂型鑄造高15%左右。 金屬型鑄造,鑄件質量穩定,表面粗糙度優於砂型鑄造,廢品率低。 勞動條件好,生產率高,工人易於掌握。 (2) 缺點 金屬型導熱系數大,充型能力差。 金屬型本身無透氣性。必須採取相應措施才能有效排氣。 金屬型無退讓性,易在凝固時產生裂紋和變形。 3、金屬型鑄件常見缺陷及預防 (1) 針孔 預防產生針孔的措施: 嚴禁使用被污染的鑄造鋁合金材料、沾有有機化合物及被嚴重氧化腐蝕的材料。 控制熔煉工藝,加強除氣精煉。 控制金屬型塗料厚度,過厚易產生針孔。 模具溫度不宜太高,對鑄件厚壁部位採用激冷措施,如鑲銅塊或澆水等。 採用砂型時嚴格控制水分,盡量用干芯。 (2) 氣孔 預防氣孔產生的措施: 修改不合理的澆冒口系統,使液流平穩,避免氣體捲入。 模具與型芯應預先預熱,後上塗料,結束後必須要烘透方可使用。 設計模具與型芯應考慮足夠的排氣措施。 (3)氧化夾渣 預防氧化夾渣的措施: 嚴格控制熔煉工藝,快速熔煉,減少氧化,除渣徹底。Al-Mg合金必須在覆蓋劑下熔煉。 熔爐、工具要清潔,不得有氧化物,並應預熱,塗料塗後應烘乾使用。 設計的澆注系統必須有穩流、緩沖、撇渣能力。 採用傾斜澆注系統,使液流穩定,不產生二次氧化。 選用的塗料粘附力要強,澆注過程中不產生剝落而進入鑄件中形成夾渣。 (4) 熱裂 預防產生熱裂的措施: 實際澆注系統時應避免局部過熱,減少內應力。 模具及型芯斜度必須保證在2°以上,澆冒口一經凝固即可抽芯開模,必要時可用砂芯代替金屬型芯。 控制塗料厚度,使鑄件各部分冷卻速度一致。 根據鑄件厚薄情況選擇適當的模溫。 細化合金組織,提高熱裂能力。 改進鑄件結構,消除尖角及壁厚突變,減少熱裂傾向。 (5) 疏鬆 預防產生疏鬆的措施: 合理冒口設置,保證其凝固,且有補縮能力。 適當調低金屬型模具工作溫度。 控制塗層厚度,厚壁處減薄。 調整金屬型各部位冷卻速度,使鑄件厚壁處有較大的激冷能力。 適當降低金屬澆注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