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雙列滿裝圓柱滾子軸承型號中c4表示游隙是多少
雙列滿裝圓柱滾子軸承型號中c4表示游隙:
內徑0~30mm(包含),C4的游隙為50~75um;
內徑30~40mm(包含),C4的游隙為60~85um;
內徑40~50mm(包含),C4的游隙為70~100um;
內徑50~65mm(包含),C4的游隙為80~110um;
內徑65~80mm(包含),C4的游隙為90~125um;
內徑80~100mm(包含),C4的游隙為105~140um;
內徑100~120mm(包含),C4的游隙為125~165um;
內徑120~140mm(包含),C4的游隙為145~190um;
內徑140~160mm(包含),C4的游隙為165~215um;
內徑160~180mm(包含),C4的游隙為220~250um;
滾動體是圓柱滾子的向心滾動軸承。圓柱滾子軸承內部結構採用滾子呈90°相互垂直交叉排列(這也是交 叉滾子軸承的名稱由來),滾子之間裝有間隔保持器或者隔離塊,可以防止滾子的傾斜或滾子之間相互磨察,有效防止了旋轉扭矩的增加。軸承的間隙又稱為軸承游隙。
簡介
軸承游隙即軸承在未安裝於軸或軸承箱時,將其內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後便於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徑向或軸向移動時的移動量。根據移動方向,可分為徑向游隙和軸向游隙。
徑向游隙:在無載荷時,當一個套圈固定不動,另一個套圈相對於固定套圈沿徑向由一個極端位置到另一個極端位置的移動量。
軸向游隙:在無載荷時,當一個套圈固定不動,另一個套圈相對於固定套圈沿軸向由一個極端位置到另一個極端位置的移動量。
測量
運轉時的游隙(稱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對軸承的滾動疲勞壽命、溫升、雜訊、振動等性能有影響。
測量軸承的游隙時,為得到穩定的測量值,一般對軸承施加規定的測量負荷。
因此,所得到的測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稱做理論游隙)大,即增加了測量負荷產生的彈性變形量。
但對於軸承中的滾子軸承來說,由於該彈性變形量較小,可以忽略不計。
安裝前軸承的內部游隙一般用理論游隙表示。
經常出現的問題解答:
當軸承游隙過小時,最容易出現的狀況是軸承發熱,而如果轉速再快的話,就有可能出現燒爛現象。
而如果不加註意繼續長時間在高溫、高速環境下運轉,就極有可能出現軸承抱死的現象,並會產生對軸承配套軸或殼體軸承位的拉傷損壞。
當然,如果不在極限運轉情況下,軸承是極少會造成抱死的現象,就算在無油潤滑的情況下,軸承也可以運轉很長時間。
所以,當軸承游隙過小時,千萬馬虎不得。正確的操作和及時的修補,可以延長軸承的使用壽命。
當軸承游隙過大時,運轉時會造成轉子的竄動。
⑵ 請高手用通俗點的說法解釋下軸承游隙C3 C4 是個什麼概念。
C3——向心軸承徑向游隙,比標准游隙大。
C4——向心軸承徑向游隙,比C3游隙大。
通俗點說就是,C3軸承游隙一般用在速度特別高,震動特別大的地方。而C4比C3還要振動大。因為根據大小游隙分三組,基本組(或者叫普通組)、小游隙組(C2)、大游隙組(C3、C4)。
⑶ SKF軸承游隙有哪些
一、包含內容:
C1 C2 CN C3 C4 C5 CN是普通組油隙,通常僅用於某些字母組合來表示較窄或偏移的油隙范圍。
二、軸承游隙的簡單介紹:
軸承游隙又稱為軸承間隙。所謂軸承游隙,即指軸承在未安裝於軸或軸承箱時,將其內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後使軸承游隙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徑向或軸向移動時的移動量。根據移動方向,可分為徑向游隙和軸向游隙。 運轉時的游隙(稱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對軸承的滾動疲勞壽命、溫升、雜訊、振動等性能有影響。
三、圖示:
⑷ 軸承的間隙是怎麼規定的
軸承出廠時根據一些國家或國際標准,有一個恆定游隙值。
徑向內部游隙代號有這么幾種:
C0:標准游隙代號,此代號一般在軸承型號中省略不做標記。
C2:比標准游隙略小的游隙。
C3:比標准游隙略大的游隙。
C4:比C3游隙略大的游隙。
C5:比C4游隙略大的游隙。
在安裝軸承時,軸承與軸、軸承與軸承室的配合,會使軸承的游隙有一定的減少量。這時會有一個游隙值。
在使用過程中,軸承旋轉時,因材值的溫差也會市軸承的內部游隙有一定的減少量。
軸承達到最理想的壽命,必須有合適的游隙,游隙值=設計游隙(出廠游隙)-內圈配合產生的游隙減少量-外圈因配合產生的游隙減少量加上或減去因溫差產生的游隙減少量或增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