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大同照相器材在哪裡

大同照相器材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5-02-15 20:42:33

❶ 我想自己弄個攝影工作室,主要是商業攝影,拍些產品,需要什麼配置的攝影燈

我自己用U2,1個300W,2個400W,還有個1000W。這個要說明一下,你的工作要很大,拍的東西很大,才能用到1000W,要不絕對過曝。30-40平面,400W足夠了。你的話加背景架,軸,燈架,布,蜂巢全部5000元左右。

再給你看別的大俠寫的詳細的,看過就完全明白了。(因為才開店,不建議你配國外燈,國外燈的信息就不貼了。)

國內影室燈走入我國的時間比較短,用戶也大部分還是照相館或是專業攝影師,對於業余愛好者,知之甚少。由於最近群里很多朋友問我的東西,都是很基本的問題,下面寫個掃盲貼,向廣大攝影愛好者粗略的介紹一下,如果疏漏,歡迎補充。

首先是,什麼是一個影棚;
很多朋友對於影棚的概念可能還比較模糊,認為起碼要有一間房間,有專業的柔光箱或者閃光燈等設備才能算是影棚,其實影棚也有很多種。比如用自己家裡的小台燈,幾張白紙,實際上也可以組成一個拍小東西的影棚。籠統的說,具有人造光的小環境,都可以叫做影棚。你使用的那兩盞小台燈,只要效果出來,它們也可以叫做影室燈。

影室燈的分類
我認為影室燈可以從根本上分為兩大類,閃光燈和持續光源兩大類。

由於各位對持續光的了解可能比較小,我先大體介紹下持續光源。

在大部分人心目中的影室燈特指的就是影室閃光燈,其實非也,影室燈不論是從歷史上還是效果上,都是持續光要領先。最早的影室燈都是持續光,但是當時持續光的強度太小,不足以為大多數畫面提供足夠的亮度。尤其是高速的動作或者是小光圈時,人造的持續光都不能勝任,其實一張照片只需要快門按下一瞬間的光芒,而這正好是閃光燈的強項,1906年美國人喬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閃光燈,影室燈才漸漸走入閃光燈的行業。
但是近年來,由於技術的發展,三基色燈以及HMI,LED的出現,高強度的持續光已經成為可能並且在電影拍攝中大量使用,而在商業攝影領域,持續光更是早早佔領了市場。
持續光最大的優點在於他「所見即所得」,其次,在光的穩定性和光的質量上,都要大大的好於閃光。
一個專業的攝影師,在沒有使用測光表的情況下,也可能在閃光的一剎那拍虛,或者是光圈把握不準。而對於持續光來說,即使是只會用手機照相的小孩,在布好光的情況下都可以出來很好的效果。
所以對於一些剛入門想拍攝室內人像或者小商品的朋友,我勸你們花幾百到幾千塊錢置辦一套小型的三基色燈影室。這裡面出來的效果遠比你多花幾百或者幾千塊錢升級相機或者鏡頭來得快。1000塊和1500塊的傻瓜機可以說效果沒什麼差別,但是1000塊相機+500塊的小影棚,效果肯定遠遠強於1500塊的相機。這是後話,我們還是繼續看下持續光。

但是對於需要高強度照明的場景,使用持續光的話,成本就會比閃光高出很多。
高強度的持續光主要有HMI和HQI等,國內叫電子鏑燈,鏑燈。
上萬瓦特的鏑燈價格十分高昂,當然也非常耗電,但是實現大場景的照明,可以拍攝比如夜間建築的拍攝,或者是某些宏大的場面,現在拍攝汽車時,也有不少攝影師使用。
而這些如果由閃光燈來實現,一是功率很難達到那麼大,二是閃光很可能湮沒現場的一些光源,再者由於最終效果的不可見性,布光有很大的難度。

持續光影室燈的分類:

大體上可以分為:
1,三基色燈;2,鹵素燈/石英燈;3,HMI,HQI,FRENSEL等;4,LED 等

1下面先介紹三基色燈:

三基色燈大體說來也有兩種
一種是類似於家用的節能燈泡,功率大小不一,從28w到200w的都有。
由於這種節能燈節能,發熱量很小,頻率高,色溫准,亮度高,成本最低,最適合拍攝小商品或者群拍模特。
三基色燈的亮度一般是26W就可以相當於100W白熾燈的亮度。
它與家用燈泡的更本區別在於色溫的不一樣,家用一般是6500K的色溫,而我們選用的一般是5000k,5400k,或者是5500k的白色光三基色燈泡。(市場上不乏不少掛羊頭賣狗肉的產品,用便宜的家用燈泡充斥,由於色溫表價格高昂,推薦購買有知名度的產品。)
早期的只是兩個金屬罩子,常常和亮棚配合使用。
新型的節能燈的產品大多配有各式各樣的柔光箱或者柔光布。並且大多數都是大功率燈泡,然後再3個,4個,甚至無限個的串聯起來。所以大型專業的節能燈影室燈,也很適合拍人像,在展示會之類大量攝影師雲集時,更是突出他的優勢。
對於剛入門的新手,網店的小老闆,或者是經常需要舉辦影友聚會的朋友,這種影室燈是不二的選擇。
對於這種燈,市面上可見的品牌大體上有。
金貝,瑞鷹,南光,U2等等。
國外比較好的品牌有
保榮Bowens(開創了很多系列),Konova(燈泡色溫特別准,產品很有特色),Photoflex(擁有世界頂級的專業指導),COOLLIGHT(比較人性化的套裝。)等等

另一種是,日光燈管式的三基色燈。
這種燈最開始是從電影照明上引進的。
在電影拍攝時廣泛應用於小場景照明,所以馬上被引入了照相影室市場。
這種燈的特點和上面節能燈比較相似,它的優點在於日光燈的光亮更強,光線也更加均勻, 100W大約=800W白熾燈的亮度,不需要柔光布或者使用簡單的柔光辦法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這種三基色燈在挑選的時候,燈管注意使用西門子旗下歐司朗的燈管,如果照相的話用954,表示5400k色溫。如果需要黃光,可以選930 3000k色溫。
另外裡面的技術差別在於整流器,整體說來進口的整流器在電壓降和頻率控制上要好於國產。
不過如果你的拍攝速度低於1/200,國產和進口的整流器差異不大。
市面上主要的品牌有
南光,利帥等
國外的品牌主要有Konova,Amnova,KINO,ARRI。(KINO和ARRI價格都十分高昂,主要還是拍攝電影用)

2,接下來介紹石英燈/鹵素燈。
鹵素燈比普泡壽命長,節電10%-20%,體積小。
石英燈是使用石英做玻殼的燈的非專業叫法,包括鹵素燈和其他種類燈。
常見鹵素燈很多採用石英做玻殼。
在影室燈中,國內的各大廠家基本上都有這類的產品。功率大約在1000w左右。
基本上可以調節光的強弱。上面還可以配專用的柔光箱。
另外一些影視上用的紅頭燈,也是很好的選擇。體積小,國產的價格相對照相專用的都要便宜。還有用來調節范圍的葉片。有廠家已經生產出了配套的柔光箱。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產品上,鹵素燈也用來做造型燈泡,比如ACE閃光燈和AURORA閃光燈的一些高端產品,都使用了1000w的鹵素燈泡作為造型燈,Profoto的高端外拍燈也具有500W的造型燈泡。這些產品大多具有用來調節色溫,隔絕熱量的燈管玻璃罩。
鹵素燈的最大缺點是溫度高,需要使用金屬的卡盤和專用的柔光箱,另外柔光箱散熱要好,有小孩最好別用,很容易導致燙傷。
鹵素燈的色溫大約是3200k左右,屬於黃光,常配合白光用於點綴或者烘托氣氛。也有的為了加入特殊的藝術效果。
這種燈幾乎每家都做。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鹵素燈燈泡壽命有限,最好購買飛利浦或者歐司朗燈管的產品。另外燈體有散熱風扇或者全金屬材料會比較好。
國內做的比較好的有
美圖,永江,金鷹,利帥等等等等。

3,HMI,HQI, FRESNEL
國內叫太陽燈,高頻冷光燈,電子鏑燈,鏑燈,聚光燈,這類燈相對來說價格比較高,而且能耗比較大,離廣大業余愛好者會有一定的距離。
其中HQI相對來說要便宜點,可見的應用廣一點,缺點是有一定的預熱時間。
HMI 一般有一個笨重的外置整流器(個別也有內置的)並且隨著功率的增大體積不同。
他們應用於影室上的優點是可以提供白色的(5500k)高頻高強度的光源,是現階段最理想的影室燈。
達到專業攝影上的「所見即所得」,因此不少朋友在拍攝汽車(尤其是外景)時,大量採用這樣的燈光。
國內攝影行業出售這類燈的比較少
永江有出售FRENSEL
國外的有ARRI比較出名,另外HENSEL也有做這類燈。

4,LED光源。
這類燈將會是未來最理想的普及型影室燈光源.
它具有體積小,成本低,強度高,低能耗等特點,並且LED的故障率低,壽命極長,每個LED顆粒大約有幾萬小時的壽命。
未來的影室燈光源,很大一部分會被LED照明所取代。但是現在的LED燈光還不成熟。主要是LED顆粒的色溫控制比較難,成本也比較高。在電路上也不成熟。
另外就是生產廠家還是鳳毛麟角,並且處於試驗階段。

持續光源影室燈就大體介紹到這里。
下面介紹下閃光燈。
首先最常見的閃光燈,應該是普遍使用的機頂外置閃光燈。
將幾台普通的外置閃光燈通過無線引閃器連接起來,其實就變成了一個小小的影室。這是業余愛好者擁有影室的最快方法。成本也相對要低。缺點是光的強度太小,回電也慢,畢竟是靠電池帶動。

第二種是一種小型的傘燈,這種傘燈體積小,結構簡單,價格也相對便宜。市面上常見的從25W 45W 到80W不等。
使用這種傘燈,一般配合反光傘或者柔光傘使用,可以進行一些小型的物品,人像攝影。
一般都成套賣出,不用的時候收起來不用佔地方,價格一套才幾百,很適合家庭組建小影室或者小公司用來拍攝產品。

第三種就是大家在影樓里見得最廣泛的影室閃光燈。

影室閃光燈 strobe flash
影室閃光燈,又名閃光燈,影室燈。
對於各個品牌影室燈的介紹,由於上次在老牛的指引下,已經寫了一片《國內外影室燈品牌大全》
這里不再累敘,僅介紹一下一些購買影室燈的相關知識。以便大家參考,希望可以給買影室燈的朋友帶來一點幫助。
雖然持續光是一種很優秀的光源,但是閃光能把能量儲蓄起來,在一瞬間發出,這也奠定了它在影室上的地位,就是以較小的成本,在瞬間獲得很高的能量,化為瞬間高強度的光源以供攝影使用。

首先介紹一下它的工作原理。

其基本原理就是通過閃光燈內的電容儲蓄電量,再通過閃光管釋放出來。
其中的電容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升壓電容,也叫負電容,一種是儲能用的主電容。
主電容的大小直接決定了閃光燈管所能釋放的能量。
一般說來,一個400W/S的燈,需要大約4個400UF以上的主電容。
其中的閃光管,將能量直接轉化為強光,這個燈管,不僅要求閃光次數高,閃光強度大,而且在色溫上有很精確的要求,大多數閃光燈管是5600k左右。為了矯色,國外很多大品牌會使用自己專門定製的閃光管,鍍上不同的膜以調節色溫,比如布朗的閃光燈管就看起來有點淡藍。
所以大家如果購買的話,效果上來說最重要的東西也就取決於兩點,
一是電容
二是燈管
當然其他的東西也是要考慮的,比如說做工,還有大功率的燈肯定是需要風扇的(個別的比如日本高明很少裝風扇)。另外來說鋁合金外殼的會比塑料殼的好,一是皮實,二是利於散熱,這樣故障率就低。但是外拍燈為了減輕重量,用塑料殼的會多一些。另外電路板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這個下面闡述下。
首先說下電容。
現在市面上的燈主要有四類電容。
第一類最好的是德國電容,用這個的只有一些進口品牌,目前知道的只有康素。
第二類是日本電容,主要以Rubycon(國內稱紅寶石)電容為主,日本黑金剛的聽說也有人用,另外高明COMET用的是三洋電容,但是紅寶石是專業做閃光燈電容的,所以紅寶石的還是比較適合閃光燈,大多數閃光燈廠家也比較認可紅寶石。國外的大部分品牌採用的都是紅寶石電容,比如愛玲瓏,ACE,保榮等。另外國內的大部分廠商高端產品也是採用紅寶石的電容。
第三類是國產電容,在國產燈上可以大量見到。一般可見的都是HEC電容。表現平平,價格也平平。
第四類是假電容,又稱水貨電容,主要就是來歷不明的紅寶石電容。某品牌曾經大量使用,現在也一度爆出該品牌問題很多。
電容決定了幾個因素,
首先就是放電功率,越大的電容,功率越大,價格也越高。另外越好的電容,每次放電越充分,實際表現出來的功率也越大
其次是回電的時間,好的電容回電迅速。
在這兩個因素上,現在國產閃燈和進口的閃燈來說差異不大。

其次是燈管。
燈管直接決定的東西有三個。
一是閃光次數
二是閃光強度
三是色溫
最頂級的閃光燈用的都是德國PerkinElmer燈管。國內稱海蔓燈管(有個閃燈叫海曼的,好像和這個海蔓是兩碼事)。
就閃光次數來說,海蔓燈管有各個級別的,上到十萬次閃光壽命的。最低端的一般是3w次壽命的,也是國產燈普遍使用的。
另外瓦特數不同,閃光管價格也不一樣。國外一些大品牌往往會在400W或者600W的燈上採用800W的燈管。
色溫來說,普遍的應該是5500-5600之間,國外的品牌為了校準色溫,一般會向海蔓定製特殊鍍膜的燈管。

其次國內採用比較多的是香港某品牌的燈管,以OEM燈管為主。表現平平,用在大瓦特數的低價燈上。

再次是國產燈管,一般低價燈或者小瓦特數的閃燈會用這種,價格也非常低廉。

另外的第三個因素是電路板的設計。這個是國內外廠家差異最大的地方。一般國外的廠家都有幾十年的電路板設計經驗。國內一般的廠家起步才不到6年,電路板的穩定性等等都有待加強。

下面介紹挑閃光燈要注意哪幾個問題。
第一是挑燈管。
一般買燈都會告訴你燈管不保或者只是三個月,這也是有理由的,燈管都有使用壽命。屬於耗材。所以有些燈上有計數器,賣家會說這個燈管保到1W次或者是3W次。
另外好的燈管,比如海蔓燈管,一般針對攝影閃光燈會有一層鍍膜,看起來會發黃或者發藍(國產燈的海蔓管大多數顏色一致,國外一些高端品牌會採用定製的鍍膜,使得色溫更准。)
另外新燈第一次使用可能燈管會冒煙,這屬於正常現象。

第二是看光亮強度。
這個指標主要是看有沒有達到實際的瓦數。一些品牌可能會虛標瓦數,比如標600的,可能是500。標400的,可能在350左右。由於相關的國際標准也比較紊亂,最好的辦法是問賣燈的要測光表,實際測試,看哪個的指數比較大。
另外一些國際大牌標的時候也有貓膩。
比如愛玲瓏的DLITE2和4,並不是指200W和400W。再有現代ACE的xlight450和xlight650也就是400和600。
所以對於進口品牌,具體的光亮強度也要看廠家的詳細參數或者用測光表測。

第三是穩定性,
就是在閃光燈沒有調節的情況下,是否每次閃光的強度都是相同的。如果不同的話,你在對同一人/物連續拍攝多次照片時,實際每張的光照情況並不一樣,尤其對於商業攝影,這點很重要,如果多張照片成像不一致,會在後期上造成很多的麻煩。這點上面,很多國產品牌做得不怎麼樣。可以問商家要到測光表經多次測試得出結果。

第四是線性,
簡單的說,就是燈的調節值與輸出值要保持一致。
具體的辦法是,你在調節閃光燈為1.0的時候,讀取一下測光表的數值,2.0的時候,再測試一次。3.0……知道最大值。
然後以調節值為X軸,輸出值為Y軸,在坐標紙上大點,得出的結果,應該盡量接近於直線。
如果彎曲比較大的話,就相當於這盞燈出來的光線,實際不能准確的控制,尤其是數碼燈,這樣的表現更明顯。很多國產燈,1.0和2.0的差異有一檔光圈值(f-stop),而4.0和5.0的差異,可能就只有0.3或者0.5的光圈值差異,這在專業的攝影上,會導致成像的誤差。
這也是現在國內閃光燈普遍做不好的一個地方,所以很多專業攝影師不得不選擇進口燈。

第五是色溫
這個需要色溫表來測試,一般說來海蔓燈管的色溫偏差都不大。值得一提的是,柔光箱的色溫調節作用也不能被忽視,一般說來國內的柔光箱都不能起到這個作用,國際上比較認可的柔光箱是韓國的AURORA.

第六是最強光與最柔光之間的色溫差。
這個色溫度差體現出來就是最強光和最柔光的顏色不一樣。這個差異是不客避免的,瓦特數越大,差異也就越明顯,一般說來,400W的燈在300k以下還可以接受。這個控制的最好的是布朗。這也是它專業的原因。測試的時候需要有色溫表。但是也要同時測試下光強指數。
因為同樣400w的燈,如果一盞燈的實際指數只有300W,那麼它很可能色溫度差要小於實際400w的燈。

第七個問題與技術關聯不大,也是我所說的,如果不是外拍燈,還是以金屬燈體為上,顏色以黑色為上。

第八個注意的事項是進口燈的配件問題,國產燈大多是保榮介面,實際也就是通用卡盤介面,進口燈除了保榮,ACE以外,大多採用了自己獨立的介面。這意味著你買了他們燈,從柔光箱反光罩雷達罩到豬嘴都要購買原廠的設備(愛玲瓏甚至連反光傘的粗細都與普通影室傘不一致),除了個別幾個品牌(比如愛玲瓏,康素)國內有兼容的柔光箱用卡盤以外。別的品牌一律需要使用原廠配件。這上面的投入也是一筆不菲的數目。

影室閃光燈的選購方法主要就介紹到這里。至於品牌的選擇,可以看附上的國內外閃光燈品牌大全,希望可以給大家一個參考。

其他還有一些閃光燈,比如直管閃光燈,或是光纖燈,在原理上也大同小異,另外使用的也比較少,價格也相對高昂。

再有外拍燈的選擇上,除了上面的參數,充滿後的全光放電次數和設備的重量,也是大家購買時需要考慮進去的。

關於購買影室燈,我的一些指導意見就寫到這里,有不足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補充,使得更多攝友收益。如果有什麼問題,歡迎進qq群和我交流。
這里附上前幾天在無忌上發的閃光燈品牌信息。

以上是老牛總結的各大知名品牌,感謝老牛。如果還有什麼不足的,請大家予以補充,謝謝。
既然是大全,對於國貨精品,也總結下各個品牌的優點,缺點我就不好講了^_^。

金貝,一般玩影棚的應該沒有不知道的,國產影室燈中的老大。整體的性能還不錯,價格相對比較高。

瑞鷹Falconeye,瑞鷹的影視燈在國外的市場遠遠好於國內的市場,主要貼牌生產,同時擁有自主的燈管。

金輝,國內影室燈代工生產的老大,入股英國老牌Interfit,有很強的生產設計實力。

金鷹,可以說是中國第一家影室閃光燈廠,現在實力反不如以前,不過品質很過硬。

永江,前生好像叫海鷗照相器材二廠,影視燈的性能不錯。

托特克,很專注的閃光燈OEM廠商,一般國內市場少見他們的產品。

光寶,影室燈以品質著稱,價格也比較高。

U2,影室燈設計比較豐富,產品線也很廣。

海力歐,影室燈的性能非常優秀。

利帥,與美國fotodiox合資生產影室燈,品牌效果不錯。

JTL,華人在美注冊的品牌,影室燈在電子方面很先進,價格也十分高昂。

美圖,JTL的兄弟公司,他們的燈價格上很有競爭力。
康輝,以前的常州銀燕,也是做影室閃光燈的老行家

柏靈,設計新穎,外拍影室燈很有特點。

高能,專注於外拍燈,新出的產品和高明很相似,一樣的小巧,價格卻便宜的多了。

❷ 單反相機常識教程

1. 單反相機入門的常識是什麼
初學數碼單反相機的18個注意事項 1、用廣角鏡頭拍出的照片四角發黑 主要是由於閃光燈覆蓋面與廣角鏡頭的視場角不匹配。

老式閃光燈設計的閃光覆蓋面大都只能與35mm的小廣角鏡頭配套,28mm廣角鏡頭的視場角比35mm鏡頭大12度,因此使畫面四周受不到光而發黑。防止的辦法有二條,一是在燈光上加散光罩,使閃光成為散射光,以擴大覆蓋面;二是用白紗布蒙住燈頭,讓光線散射,使整個畫面都能均勻受光。

2、畫面影調模糊 在排除了相機無故障和手震等原因後,就要檢查鏡頭是否被灰塵覆蓋或被污漬染塗。如遇到這種情況,切忌用嘴吹或毛巾擦。

應用吹氣球吹去鏡頭上的塵土,再用鏡頭刷拂去雜物,最後用鏡頭紙擦拭,使鏡片明亮如新。如仍有汗漬、指紋和油垢,就要送相機維修店用鏡頭清潔液仔細清除。

3、主體人物模糊,背景清晰可辨 有兩種可能,一是手動對焦相機對焦時,焦點沒有對著主體或是主體對焦後,在構圖中又移動了位置,未重新對焦,使主體不在景深范圍之內;二是使用自動對焦相機時,沒有按快門「鎖定」焦點再重新構圖,使焦點在構圖中向別處飄移。 4、團體合影照片前幾排清晰,後幾排模糊 凡是多排合影照,要保證每個人影像清楚,就要做到三點:一是選擇性對焦。

五排人合影,選擇第二排的對焦;七排人合影,選擇第三排人對焦。二是光圈不要設定太大,一般以f4-8為宜,以保證有足夠的景深。

三是快門速度不要低於1/60秒,以免有人頭部轉動使影像發虛。 5、膠卷沒有曝光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傍軸取景相機拍攝時忘記揭鏡頭蓋,取景器中景物清晰,但成像光線沒有進入鏡頭,膠片沒有感光。

二是手動卷片的135單反相機裝片不到位,卷片時沒有注意看暗盒片軸是否在相應轉動。由於片頭滑脫,搬動卷片把手時,雖然快門上了弦,計數器照常計數,但膠片在暗盒中紋絲未動,計數器雖顯示36張拍完,實際上沒有一張膠片感光。

6、照片四角有黑影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遮光罩與鏡頭焦距不匹配。把50mm標准鏡頭的遮光罩用於28mm焦距的廣角鏡頭就會阻擋進入鏡頭的光線。

因標頭的視場角為47度,而28mm廣角鏡頭的視場角為75度。二是用28mm廣角鏡頭拍攝時,原已在鏡頭上戴有一塊UV鏡,如再戴一塊偏光鏡的話,由於偏光鏡是兩片玻璃疊合而成,邊框很厚,再加在UV鏡的邊框,必然遮擋進入鏡頭的光線,使照片四角發黑。

用廣角鏡拍攝時如需用偏光鏡,一定要先卸下UV鏡後再裝偏光鏡,才能使畫面均勻受光。 7、影調死白或晦黑,缺乏影紋層次 無論照片是黑白或是彩色,只有曝光准確,才能獲得明快的影調和豐富的層次。

照片死白是曝光過度;照片晦黑是曝光不足。機內測光系統是按18%的中灰反光率設計的,它可以使大多數景物曝光准確,色彩還原,但遇到某些特殊光線或景物,就需要在測光的基礎上進行修正。

如拍攝雪景如不增加1.5-2級曝光量,白雪就會成為灰白色;如拍攝煤炭,如不減少1.5-2級的曝光量,黑色煤炭就會變成深灰色。因為無論多麼高級的相機,也沒有思維功能,只會把一切景物千篇一律地按反光率為18%的中灰色調處理。

8、用電子閃光燈攝的照片仍然曝光不足 原因有二:一是光圈設定過小。閃光燈的閃光速度一般都在1/1000秒以上,快門已失去控光作用,主要靠光圈大小控制曝光量。

沒有自動檔的閃光燈拍照,要先計算光圈系數。二是閃光燈電力不足。

新買的閃光燈要經過十餘次的充、放電,讓燈內電容活躍後再正式使用。舊閃光燈充電信號燈點燃只充了70%,在點燃10秒鍾後才能真正充滿電能,供正常使用。

9、單反相機用閃光燈拍出的照片,有半幅畫面是黑影 這是由於單反相機的簾幕快門與閃光燈不同步所致。單反相機用閃光燈拍照,要注意相機的閃光同步(各相機速度不同)。

10、人像照片背景清晰艷麗,人物臉膛昏黑 一是逆光拍攝時使用了平均測光,又沒有對人物面部補光;二是背景明亮(雪景、沙漠、海灘),使用了內測光推薦的數據進行曝光,背景曝光適度,人物曝光不足。對此有三種辦法解決:一是用閃光燈對人物進行補光;二是在測光的基礎上加大1-2級曝光量;三是走近人物對准臉部測光,「鎖定」曝光量後(用測光記憶鈕或改為手動曝光),再退回原位構圖,對焦,拍攝。

11、團體合影,周邊人物殘缺 這有兩種情況,一是用平視取景相機拍攝時忽略了視差,畫面裝得過滿;二是使用單反相機雖無視差,但畫面四周沒留餘地,擴印時四周壓掉了一些畫面,彩擴機只擴印出底片畫面的95%左右。所以無論使用什麼相機,構圖時都要留有一定的餘地。

切忌人物頂天立地,塞滿畫面。 12、照片有劃痕 如果是底片上有劃痕,可能是兩種情況造成的。

一是大碟片分裝卷使用的舊暗盒被污染,出片口絨布上夾有砂粒,劃傷了膠片;二是相機背後的壓片板上有毛刺,卷片劃傷了膠片。使用分裝卷前,最好把片頭縮進暗盒,用吹氣球和毛刷仔細對出片口的絨布進行清潔處理後,再引出片頭使用。

如相機壓片板有毛刺,可用一小塊0號砂紙小心地磨掉(注意不要磨傷壓板上的漆膜)。 13、整幅照片影調偏藍 一是色溫很高造成的。

陰天或薄雲蔽日的天氣,自然光色溫高達7000-。
2. 單反機的入門知識
單反機菜鳥入門(轉貼) 0點 在網上學習的時候看到這篇文章不錯,凱發來和大家共享。

凳 一般全手動相機的功能轉盤上都有如下幾個檔: P,擊A,刔S,芻M (其它功能略) 所以要是想學學攝影,処想從手動中得到樂趣,凴買相機一定要帶以上四個功能檔。凱 一般數碼相機對P,凵A,刃S叫做部份手動功能,凇而M才稱作全手動功能。

刕 相信大多人買了相機後一直使用auto檔,凍其它檔很少接觸,凜擔心拍不好。凡 准備工作: 相機實際操作請看使用說明書,凜如果你連這些功能在哪裡都不知道,凳就談不上學習了。

凇因為你的相機可能和我的不同,凼我說這功能上相機頂上?柯達是在機身後面的。凷佳能A系是在機頂上的。

鳳什麼按紐調整裡面的參數,刊都要看一看。凜 看完說明書後你知道這幾個檔是如何操作的了,凣但熟練則是靠多用、多比較、多練。

凹 假設你已經知道這些功能在相機上的位置及調整方法,芻那麼就可以: 實操: 1、善用P檔(程序自動爆光)來學習M檔(全手動) 其實P檔與自動檔(auto完全由相機自動控制)區別不大,刄常用它來拍比自動檔auto要好一些,凜可以手動調整ISO/白平衡/色彩模式等功能,刧但光圈和快門是程序自動由測光結果產生的。凪 當P檔半按快門不放時進行自動測光得出光圈與快門值,凹LCD屏上出現此時的光圈與快門的值 如:- 1/125 - F4.0 這就是自動測光的結果 以此搭配,刐我們將功能轉盤,凷轉到M檔,出這時看到屏幕上有快門與光圈值的調整 我們按set鍵選擇其一 用方向鍵左右/上下將快門速度調到 1/125秒 再按set鍵箭頭指在光圉值上,剛將F值調到 F4.0 (以上按鍵各相機有不同,刃不過大同小異) 這時M檔的「爆光值」就和剛才P檔操作時相同了,凙拍出的相片也是同樣效果(光線充足時與AUTO檔相似) 2、M檔應用最基本的兩個方面 拍風景時,刢經常拍得天空太亮:過爆 拍人像時,刈經常拍的人物過暗:爆光不足 這時我們可以用M檔,凡對著景物先用P測光得到快門與光圈值 假設得到的值是:1/250秒 F5.6 我們在拍風景時,凗屏幕大部份畫面是天空,刈這時可能會過量爆光,凱我們在M檔可以減少一到兩檔光圈 如 1/250秒 F7.1 (數值越大光圈越小) 或 1/150秒 F5.6 或 1/200秒 F7.1 這樣就減少了爆光量,刑跟據實際情況,刪選擇適合的快門與光圈組合很到理想的效果。

擊 如果是拍人物,判我們會發現背影光很強,凼使得人物爆光不足面部偏暗,劃除了用閃光燈補光外,刉我們還可以M檔降低速度或增大光圈值,刪如 1/125秒 F5.6 或 1/200秒 F4.0,凸這樣我們就增加了爆光量,刏這個時候就可以保證了人物的爆光正常,分但背景也許會爆光過量,分但這時的人物是主體,凞如果反差太大,凝我們就可以選擇其它方式,刧如不要在逆光下、用反光板、閃光類等手段。刣 實際操作時我們可以拍多幾張,初來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湊初學習時多在電腦上對比,凖可以用軟體ACDSEE看圖片的基本信息,刅得到我們當時拍的相片時的爆光值。

分這樣就可以對自己拍的進行評價與改進。憑 當覺得M檔難以控制,鳳那麼初級階段,出那還是多用用A、S兩檔,凓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兩個功能的區別: 3、S(快門優先)、A(光圈優先) ·快門優先 把相機轉盤調到s處,劃或者在菜單設置曝光模式為s,凝即是快門優先功能,凶快門速度由你設定,凎光圈值程序跟據測光自動得出。

凷 快門優先多用於拍攝運動的物體上,処例如體育運動、行使中的車輛、瀑布、飛行中的物體、煙花、水滴等等。函 很多朋友在拍攝運動物體時發現,凸往往拍攝出來的主體是模糊的,刏這多半就是因為快門的速度不夠快。

凣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使用快門優先模式,凹大概確定一個快門值,凴然後進行拍攝。出並且物體的運行一般都是有規律的,凟那麼快門的數值也可以大概估計,刈例如拍攝行人,凱快門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刟而拍攝下落的水滴則需要1/1000秒。

切 另外如:拍煙花效果 為了獲得大面積煙花綻放的效果,凙我手動設置了快門值為8秒,幾因此拍出了一張絢麗奇彩的煙花圖片,凙如果不是使用快門優先而是光圈優先或者自動曝光,刢那拍出來的煙花因為曝光時間太短畫面可能只是幾點「星星之火」。凸 ·光圈優先 轉到「A」字母處就是光圈優先了,則有的是在菜單裡面設置光圈優先的。

分 光圈優先就是手動定義光圈的大小,刊相機會根據這個光圈值確定快門速度。凱由於光圈的大小直接影響著景深,凬因此在平常的拍攝中此模式使用最為廣泛。

剛在拍攝人像時,刀我們一般採用大光圈長焦距而達到虛化背景獲取較淺景深的作用,刨這樣可以突出主體。劃同時較大的光圈,凮也能得到較快的快門值,凼從而提高手持拍攝的穩定。

判在拍攝風景這一類的照片時,凼我們往往採用較小的光圈值,刓這樣景深的范圍比較廣,刊可以使遠處和近處的景物都清晰,刡同樣這一點在拍攝夜景時也適用。凣 不過對於素質不佳的鏡頭,凊光圈全開時相片成像質量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凹鏡頭在較小的光圈下通常成像質量較好 同樣可以用S檔和A檔半按快門所得的測光值來使用M檔。

凾 什麼情況下用什麼檔去拍,出這時已。
3. 求高手賜教
一個一個問題來吧:1、單反,就是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簡單講就是把傳統高檔使用反光板的相機的膠卷換成了數碼感光元件的數碼相機,它在很多性能(速度,寬容度,景深,高感)上有卡片機完全無法比擬的優勢。

限於篇幅跟新手能否理解的問題,這個在網路上面有詳細的原理解釋,新手直接把它看做「取景窗看到的即為拍到的,拍照速度很快(3張到8張每秒),價格不菲的高檔相機」即可2、曝光和光圈知識,請參考下面的推薦教材,鋪開了說又是一大堆簡單講,曝光涉及三個因素:快門速度,光圈大小,ISO,這三個參數都會影響曝光結果3、有關品牌:簡單講,就是人像佳能,風景尼康 說的是佳能拍MM皮膚白點好看點,尼康銳,拍風景跟男人合適些(但不見得就不能拍MM)選購單反看的參數很多,稍微給您點有關參數的建議:單反很昂貴,您要根據自己需要慢慢選擇單反的參數太多了,列出幾個關鍵參數您值得往上砸錢的:1、感光元件大小:菜鳥會說像素越高越好,老鳥會說感光元件越大越好,感光元件越大意味著高感下表現越優秀,寬容度越高,CMOS優於CCD記住:像素絕對不是越高越好,像素只是參考作用,成像質量跟機身,鏡頭都有關!2、對焦系統:對焦點越多,越好,同樣對焦點情況下十字對焦點越多,性能越優秀,對焦系統對抓拍,捕捉快速鏡頭十分有用,是單反的主要參數之一3、機身,小的,塑料的比較低檔,大的,金屬的比較高檔,實在對各種參數感到迷糊的話,這個是個一定管用的判斷標准4、是否有機身對焦馬達,有對焦馬達的能自動對焦,否則只能上有對焦馬達的鏡頭或者手動對焦,這個決定了您是否能用性價比高的低端鏡頭,帶馬達的鏡頭都很貴,相比機身對焦有些慢,而且比較高檔,您得慎重考慮5、取景器覆蓋率,這個是光學性能,非常重要!范圍越大愈好,高檔機基本都是100%6、連拍速度決定抓拍性能,處理器型號影響最終畫質(越新的處理器越好)都比較重要7、全畫幅機跟半幅機在畫質,寬容度上有質的區別,對鏡頭選擇也非常重要8、是否有錢上一支成像好的鏡頭是最終照片質量的決定因素9、機身防抖:有一個防抖的機身是非常方便的10、高感光度表現:夜景(特別是日出日落)拍攝非常重要,這個要看具體機身對比,實際效果跟參數關系不大不值得砸錢的功能:1、視頻 照相機CMOS連續工作會影響壽命,而且實用意義不大,您買的畢竟是相機,不是DV吧?2、LCD解析度:照片在電腦上看都是一樣的,畢竟您最終會用電腦而不是相機來欣賞作品吧3、過高的快門速度:例如1\4000秒快門跟 1\8000秒快門區別不大,那個是拿來拍子彈穿過蘋果啥的用。4、除塵系統:沒有良好的使用習慣,再好的除塵系統也得老老實實拿到售後去清潔。

5、是否翻轉屏:基本就是一個噱頭6、手感,外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每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您感覺「專業」的機身,別人有可能感覺是「笨重」也說不定。7、N,C之選:新手價位的話選哪家都差不多,作為佳能黑的我認為低端尼康還是比較厚道的,而玩高端的話就應該選佳能了,低端的賓得性價比非常高也值得考慮(純個人意見)給個網站:蜂鳥網講基礎中關村在線查數據必看推薦教材《紐約攝影學院教材》,這個是很經典的從0開始學攝影的入門書看完了你不僅入門,就是中級技術了,可以考中級攝影師資格證的慢慢來如上,希望能幫上忙。
4. 怎樣學習單反相機知識
從光圈、快門、焦距、感光度學起,再學習端穩相機,這些都是基本功,然後就是構圖,用什麼都能練習構圖,旁軸、單反、卡片機、甚至是手機,四根手指。

我最初看一些器材和各種題材攝影的書,後來看構圖方面的書。現在你看看紐約攝影學院出的書吧,少看那些什麼單反相機速成、聖經之類的,誤人子弟,看看操作之外的書,比如攝影思想。

看一些攝影,繪畫作品,增加自己的鑒賞力。拍照時千萬不要用自動檔,全手動是極有樂趣的,沒照好不要怪相機,想想自己哪做的不對,哪些方面還要改進,多聽聽攝影思想方面的忠告,多談技術與想法,多想想按快門之前的事;少依賴後期,少談論照相機,少買賣照相機。

實踐是最重要的,我自己總結的步驟,下面每一步都是練好了再練下一步。第一步:拍攝相片內所有景物都清晰的照片。

第二步:拍攝相片內主體清晰其他模糊的照片。第三步:以高速快門拍攝。

第四步:以低速快門拍攝。第五步:拍攝低速運動的物體。

第六步:拍攝高速運動的物體。第七步:夜間拍攝。

第八步:拍攝低調照片。第九步:拍攝高調照片。

第十步:追隨拍攝。第十一步:擺拍,用自然光。

第十二步:擺拍,自己部光。第十三步:抓拍,表現大場面。

第十四步:抓拍,表現人物表情。第十五步:想方設法把自己拍進照片,而照片中不出現相機。

第十六步:自己創新。第十五步以前禁止用閃光燈。

你會覺得以上越來越難,但通過了,自己的水平就漲一塊。
5. 怎樣學習單反相機知識
從光圈、快門、焦距、感光度學起,再學習端穩相機,這些都是基本功,然後就是構圖,用什麼都能練習構圖,旁軸、單反、卡片機、甚至是手機,四根手指。我最初看一些器材和各種題材攝影的書,後來看構圖方面的書。現在你看看紐約攝影學院出的書吧,少看那些什麼單反相機速成、聖經之類的,誤人子弟,看看操作之外的書,比如攝影思想。看一些攝影,繪畫作品,增加自己的鑒賞力。拍照時千萬不要用自動檔,全手動是極有樂趣的,沒照好不要怪相機,想想自己哪做的不對,哪些方面還要改進,多聽聽攝影思想方面的忠告,多談技術與想法,多想想按快門之前的事;少依賴後期,少談論照相機,少買賣照相機。

實踐是最重要的,我自己總結的步驟,下面每一步都是練好了再練下一步。第一步:拍攝相片內所有景物都清晰的照片。第二步:拍攝相片內主體清晰其他模糊的照片。第三步:以高速快門拍攝。第四步:以低速快門拍攝。第五步:拍攝低速運動的物體。第六步:拍攝高速運動的物體。第七步:夜間拍攝。第八步:拍攝低調照片。第九步:拍攝高調照片。第十步:追隨拍攝。第十一步:擺拍,用自然光。第十二步:擺拍,自己部光。第十三步:抓拍,表現大場面。第十四步:抓拍,表現人物表情。第十五步:想方設法把自己拍進照片,而照片中不出現相機。第十六步:自己創新。第十五步以前禁止用閃光燈。你會覺得以上越來越難,但通過了,自己的水平就漲一塊。
6. 單反相機怎麼拍照技巧
1、拍靜止的小東西的特寫,如花、鳥、蟲:用Av檔,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盡量在1m以內拍攝,使背景虛化!光線好的話,iso100,光線不好的話,iso最好400以內。

2、拍人:基本都是使用較大的光圈(f5.6以內)、50mm以上的焦距,拍攝距離視全身、半身、大頭照而定,使背景虛化,使用Av檔!光線好,iso100,光線不好,iso400以內。運動中的人使用追拍,體現運動感(詳見下面的運動物體的拍攝)!3、拍景:Av檔,使用適當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隨便,但是,一般廣角端都有畸變,酌情使用。

4、拍夜景:上三腳架,Av檔,自定義白平衡或白熾燈,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燈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預升功能,減少按快門後,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機震;並用背帶上的那個方蓋子,蓋住取景器,以免雜光從後面進入影響畫質;iso200以內,盡量使曝光時間加長,這樣可以使一些無意走過的人從畫面消失,不留下痕跡,凈化場景!例如拍一個廣場,人來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這樣,曝光時間就會很長,那麼,走動的人影,不會留在照片上!廣場將會很乾凈!5、拍煙花:使用快門線,B快門,可以拍出多煙花重疊的效果!6、拍運行的東西:光線好的情況:Av檔,光圈大小酌情處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淺景深的效果;想拍很有動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檔,快門1/30左右,對焦按快門的同時,鏡頭以合適的速度追著對象移動,會出很動感的效果!光線不好的情況:只能酌情處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7、拍流水或噴泉:使用Tv檔,1/50左右的快門速度,可以拍出緞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門,噴泉拍出來就都是不連續的水滴了!8、夜間人像留影:上三腳架,調節白平衡,自動或自定義白平衡;iso100-400;Av檔,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閃光,後簾閃光模式;此時,閃光燈會閃兩次,按下快門閃一次,曝光結束前會再閃一次,所以在閃兩次前,人不要離開。這樣拍出來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於背景曝光不足而過暗。

Av光圈優先技巧: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門,不然別開最大光圈拍。2.拍風景請盡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靜物特寫可使用最大光圈縮1~2級之光圈。4.安全快門請盡量控制在焦距倒數以上.廣角端快門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較保險.若快門不足請提高光圈或ISO。

測光方式:1.測光不要對著天空,不要對著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間值。2.依照你拍的題材,善用測光模式(權衡測光.點測光.中央重點測光。)

3.若遇到測光抓不準的時候,請用AElock對身邊灰色的東西曝光鎖定後再來拍攝。

4.盡量別對白色或黑色物體測光,不然就請記得黑要減EV、白要加EV。EV即曝光補償曝光補償也是一種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見在±2-3EV左右,如果環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調整為+1EV、+2EV)以突顯畫面的清晰度。

小型數碼相機大多通過菜單來調節曝光補償數碼相機在拍攝的過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門,液晶屏上就會顯示和最終效果圖差不多的圖片,對焦,曝光一切啟動。這個時候的曝光,正是最終圖片的曝光度。

圖片如果明顯偏亮或偏暗,說明相機的自動測光准確度有較大偏差,要強制進行曝光補償,不過有的時候,拍攝時顯示的亮度與實際拍攝結果有一定出入。數碼相機可以在拍攝後立即瀏覽畫面,此時,可以更加准確地看到拍攝出來的畫面的明暗程度,不會再有出入。

如果拍攝結果明顯偏亮或偏暗,則要重新拍攝,強制進行曝光補償。拍攝環境比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閃光燈無法起作用時,可對曝光進行補償,適當增加曝光量。

進行曝光補償的時候,如果照片過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當於攝入的光線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過亮,要減小EV值,EV值每減小1.0,相當於攝入的光線量減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機的補償間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單位來調節。

被拍攝的白色物體在照片里看起來是灰色或不夠白的時候,要增加曝光量,簡單的說就是「越白越加」,這似乎與曝光的基本原則和習慣是背道而馳的,其實不然,這是因為相機的測光往往以中心的主體為偏重,白色的主體會讓相機誤以為很環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這也是多數初學者易犯的通病。由於相機的快門時間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並非總是能達到2EV的調整范圍,因此曝光補償也不是萬能的,在過於暗的環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時要考慮配合閃光燈或增加相機的ISO感光靈敏度來提高畫面亮度。

一般的說,景物亮度對比越小,曝光越准確,反之則偏差加大。相機的檔次有高有低,檔次高的,測光就比較准確,低的則偏差也會加大。

如果是傳統相機,膠卷的寬容度是比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范圍內不會有大問題,但是數碼相機的CCD寬容度就比較小,輕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響整體的效果。總而言之,曝光補償的調節是經驗加上對顏色的敏銳度所決定的,用戶一定要多比較不同曝光補償下的圖片質量,清晰度、還原度和噪點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圖片。

註:佳能說明書上的光圈是指F數值,光圈越大,景深越大。一般人。
7. 單反相機入門知識
沒有什麼專供初學者使用的單反相機 。

你如果要買單反相機 ,你可根據你目前的經濟狀況適當地選購一台,不必考慮什麼初學不初學 , 什麼入門 不入門。

1、

在選購時有一點要注意:那就是品牌,因為各品牌之間的鏡頭不是相互通用的而且鏡頭和機身也是可以單獨購置的。一但選擇了某個品牌 , 一般來說,你將一直使用這個品牌。

因為如果機身今後要更新,你會捨不得原來的鏡頭,反過來也是一樣。

2、

在經濟能力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買好點,正常情況下相機不是兩三年就報廢的你可以一直用下去

一直用到不可用為止。

所以我說沒有什麼專供「初學者」使用的單反,所謂「入門級」這算是商業語言,不必受它忽悠。

3、

至於品牌,我看如果同價位,差別都不是很大,就象學習成績分到底誰好?個人認為你可以在

尼康、佳能、這幾種中選擇,我也不特別推薦哪種,因為它們都各有特色。

4、

開始你也不要過多地考慮選擇什麼什麼鏡頭,多考慮一些機身問題。先配個套頭就行了

一方面它的價格低(性價比較高)先使用起來。

另一方面,等你提高了,你懂多了,你也有主見了,那時再考慮不遲 。

❸ 攝影棚的燈叫什麼名字

問題一:影棚里打燈光的叫什麼燈?哪幾種?要專業名稱 蜂巢,柔光箱有好幾種,但是效果一樣,標准罩,裸燈,反光板也用,透光傘,打燈其實分硬光和柔光.

問題二:想請問一下這種攝影棚用的燈叫什麼燈,是常亮還是閃光?具體作用是什麼 普通的背景燈,常亮的,放在這里做點綴,如果是閃光燈,這張照片就花了

問題三:想請問一下這種攝影棚用的燈叫什麼燈,是常亮還是閃光?還有他的具體作用是什麼 就是攝影燈,主要的牌子有保富圖、愛玲瓏等,國產的金貝、神牛、耐思等用的比較多,因為相對便宜。它上面可以磨蠢安裝很多燈具,像你的圖里的叫四葉擋板,起定向聚攏光線的作用,拍人時用來打發光或者輪廓光比較多吧。它下面是燈架,圖片里的叫「C型燈架」。攝影燈都大同小異,基本都是閃光,瞬間輸出功率大,但它上面有可以常亮的燈泡,叫「造型燈」,可以用來輔助對焦或者照明等,拍攝時都是閃光為主,通過相機頂部安裝的引閃器同步引發閃光。我是攝影工作者,但願對您有用。

問題四:照相館里的那個燈叫什麼燈 照相館里有幾種燈,一種蒙上布的叫柔光箱,因為形狀像傘,又叫傘燈,柔光箱裝在影室燈上,發出的光更柔和,拍攝時能消除照片上的光斑和陰影;另一種射燈叫攝影燈,攝影燈在數碼攝像機上的作用如同閃光燈在數碼相機中的作用,想拍黑暗的物體,一定要用到這些輔助光源,否則噪點會非常大。

問題五:攝影棚里是什麼燈泡和節能燈有什麼區別 當然有區別
攝影棚里的燈是高光燈,光的色溫比較高,節能等的色溫一般在3200K左右
攝影棚的燈比較專業,一般都配有遮光罩和反光板等

問題六:攝影棚用的燈光器材常用都是什麼樣的? 影樓對燈光要求並不高,一般的閃光燈就可以了,很少用常亮燈。閃光燈一定是白色的,如果要閃出別的顏色就加色紙在上面就可以了。

問題七:攝影棚閃光燈哪個牌子的好 資金不寬裕的話可以考慮金貝的數碼先鋒,300瓦的也不過才500塊錢一盞,
資金不是很缺乏的話可以考慮一下U2的燈,300瓦的850塊錢一盞……
以上是單燈的價格,燈架80-90一個,標准罩30一個,柔光箱70-300之間。反光傘15-200不等。蜂巢帶四葉擋板帶四個色片是七十(國產的)
這倆燈的報價是我昨天進貨時才看的,我買的是U2 600瓦的那種燈,效果比我以前用的金貝燈要好很多!所以我建議樓主不是很缺錢的話還是買U2的好一些,畢竟是眾多知名攝影師多年來一致鍾情的品牌燈具!而且產品質量要比金貝的好一些,閃光指數啦,回電速度啦還有色彩穩定都好一些!
打死都不要買的國產燈品牌是好好和利帥。海利歐帆飢的燈還可以,金鷹金貝都是老廠家了,一般沒問題。神牛的外拍燈很牛,光寶和U2一般都是大中型影樓用的多一些,對燈要求高的顧客買光寶和U2的也比較多一些。歐寶的沒用過。進口燈如布朗,保榮之類的太貴,做生意一般沒必要用!

問題八:求這種攝影燈的名字,以及它的使用方法,和擺放的位置 造型燈吧

問題九:攝影師拍照時用的那種照明的燈叫啥名字 閃光燈

問題十:攝瞎轎陪影棚里給閃光燈供電的箱子那個叫什麼 供電箱,不謝!

閱讀全文

與大同照相器材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五金件拋光有哪些不良 瀏覽:923
北歐暖氣閥門遮擋櫃效果 瀏覽:905
自動升降復位裝置 瀏覽:887
60平餐飲店需購買什麼設備 瀏覽:931
泰安銳馳工程機械公司怎麼樣 瀏覽:140
閥門XV與XZV有什麼區別 瀏覽:883
邁銳寶低配儀表中英文如何調節 瀏覽:104
設備三率指標怎麼算 瀏覽:223
企業怎麼將設備寄到台灣 瀏覽:389
消防閥門要做什麼實驗 瀏覽:49
自動扶梯扶手帶清洗裝置 瀏覽:142
proe鑄造不規則油道怎麼畫 瀏覽:44
一畝大棚需要多少台製冷機 瀏覽:761
儀表飾條怎麼升高 瀏覽:803
汽車放氣閥門 瀏覽:161
軸承磨削過程中為什麼會裂紋 瀏覽:200
輕烴製冷燃氣是什麼 瀏覽:52
蘇州機械研究生待遇怎麼樣 瀏覽:248
青海省雷電防護裝置檢測費用 瀏覽:115
輪轂軸承怎麼修理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