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滾筒軸承損壞的原因是什損壞後的現象』
滾筒軸承損壞的原因是什?損壞後的現象』:滾動軸承的故障現象一般表現為兩種,一是軸承安裝部位溫度過高,二是軸承運轉中有噪音。 1.軸承溫度過高 :在機構運轉時,安裝軸承的部位允許有一定的溫度,當用手撫摸機構外殼時,應以不感覺燙手為正常,反之則表明軸承溫度過高。 軸承溫度過高的原因有:潤滑油質量不符合要求或變質,潤滑油粘度過高;機構裝配過緊(間隙不足);軸承裝配過緊;軸承座圈在軸上或殼內轉動;負荷過大;軸承保持架或滾動體碎裂等。 2.軸承噪音 :滾動軸承在工作中允許有輕微的運轉響聲,如果響聲過大或有不正常的噪音或撞擊聲,則表明軸承有故障。 滾動軸承產生噪音的原因比較復雜,其一是軸承內、外圈配合表面磨損。由於這種磨損,破壞了軸承與殼體、軸承與軸的配合關系,導致軸線偏離了正確的位置,在軸在高速運動時產生異響。當軸承疲勞時,其表面金屬剝落,也會使軸承徑向間隙增大產生異響。此外,軸承潤滑不足,形成干摩擦,以及軸承破碎等都會產生異常的聲響。軸承磨損松曠後,保持架松動損壞,也會產生異響。
⑵ 平面軸承垂直安裝,磨損嚴重,這是為什麼呢 不能垂直安裝使用嗎
平面軸承垂直安裝沒有問題,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1)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和強度校核;
2)如果平面軸承安裝在箱體的底部,則結構設計時一定要考慮防止潤滑油中的污染物(如鑄件清砂不幹凈所產生的沙粒、跑合時機械零件磨損的碎片等)進入軸承,還要考慮使潤滑油流動起來(若軸承座是封閉腔,則腔內的油溫會愈來愈高,造成軸承潤滑不良)。
⑶ 滾動軸承的失效形式有哪些
一、滾動軸承的磨損失效
磨損時滾動軸承最常見的一種失效形式。在滾動軸承運轉中,滾動體和套圈之間均存在滑動,這些滑動會引起零件接觸面的磨損。尤其在軸承中侵入金屬粉末、氧化物以及其他硬質顆粒時,則形成嚴重的磨料磨損,使磨損更為加劇。另外,由於振動和磨料的共同作用,對於處在非旋轉狀態的滾動軸承,會在套圈上形成與鋼球節距相同的凹坑,即為摩擦腐蝕現象。如果軸承與孔座或軸頸配合太松,在運行中引起的相對運動,又會造成軸承座孔或軸頸的磨損。當磨損量較大時,軸承便產生游隙雜訊,使振動增大。
二、滾動軸承的疲憊失效
在滾動軸承中,滾動體或套圈滾動表面由於接觸載荷的反復作用,表層因反復的彈性變形而致冷作硬化,下層的材料應力與表層出現斷層狀分布,導致從表面下形成細小裂紋,隨著以後的持續載荷運轉,裂紋逐步發展到表面,致使材料表面的裂紋相互貫通,直至金屬表層產生片狀或點坑狀剝落。軸承的這種失效形式成為疲勞失效。其主要原因是疲勞應力造成的,有時是由於潤滑不良或強迫安裝所引起。隨著滾動軸承的繼續運轉,損壞逐步增大。因為有脫落的碎片被滾壓在其餘部分滾道上,並給那裡造成局部超載荷而進一步使滾動損壞。軸承運轉時,一旦發生疲勞剝落,其振動和雜訊將急劇增大。
三、滾動軸承的腐蝕失效
軸承零件表面的腐蝕分三種類型。一是化學腐蝕,當水、酸等進入軸承或者使用含酸的潤滑劑,都會產生這種腐蝕。二是電腐蝕,由於軸承表面間有較大電流通過使表面產生點蝕。三是微振腐蝕,為軸承套圈在機座座孔中或軸頸上的微小相對運動而至。結果使套圈表面產生紅色或黑色的銹斑。軸承的腐蝕斑則是以後損壞的起點。
四、滾動軸承的塑變失效
壓痕主要是由於滾動軸承受載荷後,在滾動體和滾道接觸處產生塑性變形。載荷過大時會在滾道表面形成塑性變形凹坑。另外,若裝配不當,也會由於過載或撞擊造成表面局部凹陷。或者由於裝配敲擊,而在滾道上造成壓痕。
五、滾動軸承的斷裂失效
造成軸承零件的破斷或裂紋的重要原因是由於運行時載荷過大、轉速過高、潤滑不良或裝配不善而產生過大的熱應力,也有的是由於磨削或熱處理不當而導致的。
六、滾動軸承的膠合失效
滑動接觸的兩個表面,當一個表面上的金屬粘附到另一個表面上的現象稱為膠合。對於滾動軸承,當滾動體在保持架內被卡住或潤滑不足、速度過高造成摩擦熱過大,使保持架的材料粘附到滾子上而形成膠合。其膠合狀為螺旋形污斑狀。還有的是由於安裝的初間隙過小,熱膨脹引起滾動體與內外圈擠壓,致使在軸承的滾動中產生膠合和剝落。
⑷ 滑動軸承常見的故障現象有
滑動軸承的主要故障: 1、瓦面腐蝕:光譜分析發現有色金屬元素濃度異常;軸承中出現了許多有色金屬成分的亞微米級磨損顆粒;潤滑油水分超標、酸值超標。 2、軸頸表面腐蝕:光譜分析發現鐵元素濃度異常,軸承軸承中有許多鐵成分的亞微米顆粒,潤滑油水分超標或酸值超標。 3、瓦面剝落:軸承中發現有許多大尺寸的疲勞剝落合金磨損顆粒、層狀磨粒。 4、瓦背微動磨損:光譜分析發現鐵濃度異常,軸承中有許多鐵成分亞微米磨損顆粒,潤滑油水分及酸值異常。 5、軸承表面拉傷:軸承中發現有切削磨粒,磨粒成分為有色金屬。 6、軸頸表面拉傷:軸承中有鐵系切削磨粒或黑色氧化物顆粒,金屬表面存在回火色。 7、軸承燒瓦:軸承中有較多大尺寸的合金磨粒及黑色金屬氧化物。
⑸ 軸承位置的磨損最佳修復辦法
冷焊技術最好,既表面粘接技術,採用粘接手段修復設備,不但避免了堆焊和熱噴塗引起的設備變形及裂紋,而且沒有電鍍和電刷鍍的尺寸與厚度限制,是一種快速有效且價廉的現代維修維護手段。
軸承內圈或齒輪內孔和軸面在配合運行中由於徑向跳動、應力集中;同時,由於金屬材質強度高,硬度大,在部件運行過程中受到振動沖擊和其它的復合力導致金屬部件產生「硬對硬」關系,由於金屬沒有「退讓性」,隨著時間加長,部分沖擊變形成為永久變形,恢復應力下降,部件之間產生間隙,導致硬度相對較低的部件磨損。
我認為軸承位置磨損的主要因素:
1:由於軸承安裝時沒有達到預緊力的要求,內圈與軸頭相對轉動,引起軸頸嚴重磨損;有時安裝緊度過大,軸承在運轉過程中,因熱膨脹空間不夠,導致軸承內圈爆裂。
2:軸承座與軸承外圈配合不當,緊度太大時,由於兩者材料不同,膨脹系數各異,軸承座多為鑄鐵或鑄鋼,軸承內、外圈為高碳鉻鋼,在一定的溫度下,由過渡配合變為過盈配合,當過盈超過一定范圍時,會引起外圈爆裂;而間隙太大時,軸承外圈與軸承座相對轉動,造成軸承室磨損。
3:經分析,對於負荷大、轉速高的設備,如軸承與軸的過盈量不足(預緊力沒有達到要求),則會由於內圈承受載荷旋轉,內圈與軸承之間會產生圓周方向的蠕變滑動現象,使配合面磨損程度逐漸增大,軸與外殼受到破壞。
冷焊技術主要是為彌補金屬和非金屬材料的不足和缺陷而設計的。因材料是「變數」關系,當外力沖擊材料時,材料會相對退讓吸收外力;同時,由於熱裝軸承的過盈配合,軸承內圈的收縮力與材料高彈性的張力共同作用與配合面,使部件始終保持緊配合。
請登陸
www.shebei120.cn
設備論壇,有一篇詳細介紹「冷焊技術的原理與應用」的帖子,其它版塊還有許多工業應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