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青銅的鑄造技術什麼時候開始

青銅的鑄造技術什麼時候開始

發布時間:2025-02-19 20:58:20

『壹』 什麼時期,我國已經掌握了青銅器的鑄造技術

戰國時期的秦國就是大規模使用了青銅兵器

掌握青銅器的鑄造技術就很早了:
一、青銅器起源與青銅器時代斷代

1、二里頭文化期 公元前1900-前1600年

二里頭文化期得名於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的發掘。二里頭遺址發現了相互疊壓的四個文化層次,發掘了墓葬和宮殿遺址。目前二里頭發現的青銅器不多,是一些小工具和兵器矢鏃及戈、戚等,但是發現了青銅禮 器爵,爵的整個數字雖還不足十件,但在鑄造史上極為重要。從鑄造簡單的兵器、工具到鑄造容器,在技術上是一個飛躍。中國古代青銅器以禮器為主體。青銅禮器是青銅時代的主要徵象。二里頭文化中青銅禮器的發現。表明歷史已進入具有古代中國特色的青銅時代。

2、商代早期 公元前16世紀——前15世紀中葉

相當於商二里岡文化期。鄭州商城夯土中木炭測定碳14年代為公元前1620年,正合於商湯立國的時期,但是二里岡文化的下限還不大清楚。二里岡遺存分上下兩層,上下層青銅器的差別不是屬於風格方面,而是上層比下層的器類有更多的發展。商代早期青銅器在鄭州出土很多,這是由於鄭州商城是商代早期的都邑之故。重要的有二里岡、白家莊、張寨南街、楊庄,南關外、銘功路、二七路等地的墓葬或窖藏。大體分布在商城的南面和東南角。在城的東北和西面,也有埋青銅器的墓地。在河南北部發現了商代早期青銅器多起。在湖北黃陂盤龍城、安徽嘉山泊崗、江西清江吳城等地也有重要的發現。以上遺址和墓葬中發現的商代早期青銅器,以二里岡上層的居多。

綜合各地出土的器物,計有:鼎、大鼎、大方鼎、鬲、甗、瓿、簋、爵、管流爵,觚、斝、罍、提梁壺、瓠形提梁壺、中柱盤、盤等,包括了飪食器、酒器和水器等門類。較早的器類比較簡單,但是爵、觚、斝組合的一套酒器,已普遍出現。二里岡上層青銅器的器形更為發展,商代青銅禮器的體制業已形成。屬於二里岡下層的青銅器,器壁普遍很薄,二里岡上層的青銅器,有的器壁巳相當厚重。

3、商代中期 公元前15世紀中葉—前13世紀

在商二里岡文化期和殷墟文化期之間,有幾批青銅器出土。這些器物有某種商代早期的特點,然而已有較多的演變;也有某些殷墟時期青銅器特點的肇始。比較典型的是河北地區藁城台西下層墓葬中出土的一批青銅器,北京平谷劉家河商代墓葬中出土的青銅器,安徽阜南和肥西地區出土的青銅器。在豫西的靈寶東橋,也有出土。殷墟文化一期有這類器物發現,如小屯232號墓所出土的一組青銅器,和小屯331、333號墓等所出土的部分青銅器。但這一類器物在殷墟發現並不多,而在其它地區有的反而比殷墟的更為典型而精好,現在還找不出像二里岡或殷墟那樣生產這類青銅器的商代大都邑。盤庚遷殷之前的商都在奄,更早在庇和相,但是在二里岡期之後,殷墟期之前這批青銅器是客觀存在。由於這類青銅器具有早期至晚期的過渡特點,所以有的將之斷在二里岡期,有的斷為殷墟文化早期。這類青銅器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廣泛性,而其時生產它們的中心又不在殷,因而完全有必要在二里岡文化期之後,和成熟的殷墟文化期之前,劃出一個稱之為商代中期的階段。商代中期的上限不易確定,下限約在武丁之前。

這一時期接近早期的器形有爵、觚、斝等。爵尾雖然與早期相似,但流已放寬,出現的圓體爵是放所未見的。斝在空椎狀足之外,出現了丁字形足,底多向下臌出,平底已較少見。早期雖已出現了寬肩的大口尊,這類器形在此時有較大的發展,像阜南的龍虎尊和獸面紋尊這樣厚重雄偉的造型, 在商代早期是從未出現的。

4、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紀至前11世紀

自武丁至於帝辛。段墟文化的考古分期一般採用鄒衡的四期說,即第一期盤庚至小乙,第二期武丁至祖甲,第三期辛至文丁,第四期帝乙帝辛。以後的發現,大體上都沒有越過這個界限。而殷墟的青銅器分期則有張長壽的三期說,即第一期盤庚至武丁,第二期祖庚至康丁,第三期武乙至帝辛。此外,還有—些其它的說法。

《史記.殷本紀》載盤庚至武丁時較詳,陽甲時,殷衰,盤庚五遷,至小辛復衰,至武丁得到了傅說為相,而後才能使「殷道復興」。所謂殷衰,是指商王對諸侯失去控制力,諸侯不朝,即政治不從屬,經濟上不貢賦,因而國力衰微。而殷墟高度繁榮的青銅文化,必需在武丁的武功文治經營相當時期方能達到,武丁—即位不可能立即出現殷墟青銅文化的高度發展。因此,這個時代,可能是商代中期青銅器和晚期青銅器的交替時期。

『貳』 簡述我國青銅器的發展過程

我國青銅器的萌生期始於夏朝的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這一時期的青銅器主要以陶制塊范鑄造技術為標志,其中二里頭文化遺址出土的青銅器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進入商朝早期和中期,即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3世紀,青銅器進入了育成期,以酒器為主的禮器體制開始形成,分鑄技術的出現標志著青銅鑄造技術的進步。

到了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即公元前13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青銅器進入了鼎盛期,浮雕和平雕技術的結合使得青銅器紋飾更加精美,商朝末期出現的紀事體銘文成為西周青銅器的重要特點。

西周中期和晚期至春秋早期,即公元前11世紀末至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青銅器的使用功能發生了轉變,由重酒的體制轉向了重食的體系,這時期青銅鑄造業也得到了更新和發展。

春秋中、晚期至戰國時期,即公元前7世紀至公元前221年,青銅器的製作進入了更新期,器物的生活實用性和區域特徵顯著增強,失蠟法和印模塊范拼合法等新工藝的應用使得青銅器製作更加精細。

這一過程中,青銅器從最初的禮器逐漸轉變為日常生活用品,反映了社會文化的變遷和經濟的發展,也展示了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藝。

不同歷史時期的青銅器不僅承載了豐富的文化信息,也見證了中華文明的輝煌歷程。

隨著社會的發展,青銅器的製作工藝也在不斷創新,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

這些珍貴的青銅器不僅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文化和技術的重要資料,也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象徵。

它們見證了古代匠人巧奪天工的技藝,也承載了豐富的歷史信息,對於現代人來說,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審美價值。

『叄』 銅器的鑄造是在什麼時候

據史料記載,夏王朝初期就開始了銅器的鑄造。「昔有夏後(啟)使蜚鐮折金於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說明夏代建國之初就在各地開采銅礦,用來鑄造兵器和禮器。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夏王朝的國都遺址,即偃師二里頭遺址的發掘中,不僅出土了許多青銅器物,而且還發現了鑄造青銅器的作坊,從這些考古發現就可以看出夏代青銅手工業的進步和發展。

後來夏朝為商所滅,九鼎就遷於商朝的都城亳邑。商朝為周所滅,九鼎又遷於周朝的鎬京。後來成王在洛邑營造新都,又將九鼎安置在洛邑,謂之定鼎。這就是所謂的「鼎在國在,鼎失國亡」。

九鼎作為鎮國之寶、傳國之鼎僅傳三代。約2000年後,因周末戰火頻仍而神秘失蹤,至今不知所在,成為千古之謎。

『肆』 青銅工藝盛行於我國的什麼時期

青銅工藝盛行於我國的商周兩代時期。
製作青銅器,要經過采礦、冶煉、澆鑄、修整等幾個階段。澆鑄之亮鋒前,要先依器物的形態輪廓製成鑄型--范(模具)。青銅器早期採用簡單的單范,較復雜的則用上下兩塊范合范澆姿扮鑄,可鑄出扁體的雙面造型的物品。如果要製作有容積的立體造型,就必須使用多塊范,而且還要裝有內模,這需要掌握更精湛的技藝。青銅器的紋飾先刻在范母上,然後翻成泥范,再合范鑄器。
由上述青銅器鑄造工藝技術的發展演變來看,青銅工藝經歷了由單范到合范,再發展為多塊合范的過程。製作敬冊晌青銅容器必須掌握多塊合范的工藝,所以青銅容器的出現,標志著青銅冶鑄技術步入了成熟階段。

閱讀全文

與青銅的鑄造技術什麼時候開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同學們對實驗裝置進行了改動 瀏覽:982
自動出紙杯裝置設計 瀏覽:377
過程式控制制系統實驗裝置理論 瀏覽:871
東莞市金通五金製品廠 瀏覽:78
軸承靜載荷是多少 瀏覽:34
空調製冷為什麼想咳嗽 瀏覽:237
化工裝置泄放管安裝設計要求 瀏覽:247
豎直上拋機械能怎麼變 瀏覽:709
教學實驗設備儀器怎麼選 瀏覽:91
機械表一般走時差多少 瀏覽:461
工程檢測儀器設備哪個品牌好 瀏覽:765
三角閥閥門芯松動怎麼辦 瀏覽:297
奇鵝工具箱 瀏覽:18
別克GT儀表盤上的扳手怎麼消除 瀏覽:261
陸風x7有多少個軸承變速箱 瀏覽:510
6218e軸承多少錢 瀏覽:436
儀表盤ebd亮了是什麼原因 瀏覽:558
在機械制圖中最常用的是什麼投影法 瀏覽:544
改串工具箱 瀏覽:490
電力系統自動化裝置綜述 瀏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