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中國軸承在國際市場發展怎麼樣

中國軸承在國際市場發展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5-02-25 04:15:00

㈠ 想做軸承,誰現在能給我簡單分析下現在軸承市場環境如何

標題:中國軸承產業概況:是軸承生產大國但不是強國

我國是全球第四大軸承市場,也是主要的軸承生產國,世界八大跨國軸承公司都已在我國合資或獨資設廠。國內軸承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並走向國際化成為我國軸承市場競爭的主要特點。
由於技術原因,一直以來,國內企業占據著國內市場的中低端軸承的市場,而外商軸承占據著國內高端的軸承市場。近年來,在保持這種基本格局的情況下,市場也在發生著一系列的變化。跨國軸承生產商在搶占和鞏固我國軸承中高端市場競爭優勢的同時,也注意到中低端軸承的巨大市場容量,並展開了強烈的攻勢。面對跨國軸承生產商咄咄逼人的態勢,我國自主品牌軸承生產企業不甘於退守中低端市場,不再單獨追求生產能力的提高,而是加緊在技術學習、技術創新和轉變行業經濟增長方式上下功夫,力圖在高端市場上也有所作為。跨國軸承公司對我國骨幹軸承生產企業進行的一系列收購行為,以及國內企業之間的兼並重組的調整,使國內軸承市場的組織結構和競爭格局變得相對復雜。
從國內市場表現來看,最近幾年,原有眾多國有軸承生產企業在調整中繼續發展,民營企業異軍突起,外資企業搶灘進入。哈軸、瓦房店軸承、洛軸等國有企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繼續成為軸承工業的脊樑,依然占據著大部分國家重點主機配套市場。集中在江浙地區的眾多民營和私營企業如天馬集團、人本集團等得益於自身的靈活經營機制,市場公平競爭環境以及國家改革開放政策和地處沿海的有利條件,異軍突起,企業規模迅速擴大,占據了大部分通用軸承產品市場,其中一些優勢企業正努力向高端產品市場進軍。同時,世界各大軸承公司相繼進入中國,組建合資或獨資企業,形成了中國軸承工業的國有、民營、外資三足鼎立之勢。目前,我國軸承市場在保持國有、民營、外資企業鼎足而立的市場格局穩固的基礎上,持續動態變化。民營企業的優勢更加顯現,國有企業的比重逐年降低,內部調整加快;外資未來競爭強勢更加明顯,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的局面已形成。
統計數據顯示,國內軸承行業生產規模近年來迅速擴大,2008 年該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066.66 億元,同比增長 24.75%;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 1719家,行業內前十家企業的市場佔有率為 20%左右,前五十家企業的市場佔有率約為 47% 。
總的來看,中國軸承行業的集中度不高,產能分散,目前還停留在產能擴張上面,還沒有進入到品牌擴張的階段。由於行業技術進步相對較慢,研發和創新能力低,造成國內市場競爭激烈,低水平、同質競爭嚴重。但新近趨勢顯示,行業聯合兼並、資產重組有加速之勢,隨著行業整合的展開特別是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市場份額已開始逐漸向少數優勢企業集中,軸承行業的生產集中度有逐漸提高的趨勢。各大企業也加大了技術研發,產業技術的發展必將影響到行業的發展和競爭格局。因此,行業中只有研發實力雄厚、自主創新能力強的企業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進而具備國際化競爭優勢。否則,在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強大競爭壓力下,其未來成長前景不容樂觀。
(文章來源:http://blog.mrobay.com/archives/2338)

㈡ 軸承行業發展前景如何啊

第一,今年國家宏觀經濟形勢有利於NSK軸承機械工業發展。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振興裝備製造業的要求,黨和政府會採取各種措施,保證經濟發展。已經開工的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一大批國家重點工程,以及全國蓬勃開展的城鎮化建設,都會帶動機電產品的發展,這為機械工業的增長創造了市場需求。
第二,汽車消費熱已經出現。以轎車為主的汽車工業快速發展的局面已經形成,SKF軸承這將帶動整個機械工業保持長期增長的局面。
第三,世界范圍內的產業轉移為我國機械工業發展提供了機遇。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國機械工業加工能力大、成本低、人力資源豐富的比較優勢,使機械產品擴大出口有了現實的機遇和很大的潛力。FAG軸承同時也為我國低成本機械產品成為世界的加工中心提供了可能。
第四,內部資本結構多元化為行業發展注入活力。以前的機械工業國有企業佔主導地位,容易受政策影響出現大上大下狀況,INA軸承而現在非公經濟占相當的比重,這就為機械工業平穩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五,世界經濟有望回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發表了世界經濟展望,NTN軸承他們認為今年世界經濟形勢會比去年好。如果的確如此,今年世界經濟會是一個溫和的增長形勢,這對於我國機械工業的出口有利。
副會長在分析發展速度時認為,預測今年我國機械工業總產值的增長幅度在15%左右;工業增加值的增長幅度在10%左右;而以轎車為主的汽車工業會有兩位數的增長,且轎車產量會再創新高;TIMKEN軸承以土方機械、電梯為主的建設機械,以水火力發電設備為主的電力設備,內燃機、礦山設備、數控機床等可望繼續維持在歷史較高的水平,但增長速度會比2002年的30%的增幅有明顯下降;以拖拉機、農用運輸車、收割機、農產品加工為主的農業機械以及食品包裝機等,隨著農民收入的逐步提高,預計會在近幾年相對低速的情況中有所上升;機床、儀器儀表、通用機械、回收軸承等行業會維持在10%左右平穩增長的速度。

㈢ 世界十大著名品牌軸承生產企業排行榜!

全球軸承產業的佼佼者們,在機械工程領域中,軸承扮演著支撐旋轉體、減少摩擦和確保精度的關鍵角色。在全球范圍內,軸承製造業競爭激烈,以下是根據知名度排名的世界十大軸承品牌,以及它們與國產軸承的對比分析。
1. SKF(斯凱孚):成立於1907年的瑞典,以其廣泛的產品線和全球分銷網路而聞名,提供從小型到大型各種軸承。
2. FAG(舍弗勒):2001年被INA軸承公司收購,成為德國舍弗勒集團的一部分,以其高轉速和高精度的軸承產品聞名。
3. TIMKEN(鐵姆肯):1992年進入中國市場,擁有先進的製造基地和強大的銷售團隊,提供全球頂尖的圓錐滾子軸承。
4. NSK(恩斯克):作為日本最大的軸承製造商,全球第二大軸承製造商,其產品廣泛應用於工業領域,確保了產品質量和效率。
5. NTN(恩梯恩):日本三大軸承企業之一,以精密加工技術和獨特專有技術而著稱,產品覆蓋廣泛領域。
這些國際知名品牌在軸承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卓越的創新能力,其產品在可靠性、尺寸、承載能力、精度、潤滑性和安裝簡便性等方面表現出色。
國產軸承雖然在這些方面有所進步,但在關鍵指標上與進口軸承仍存在差距。國產軸承在尺寸偏差、旋轉精度、壽命和可靠性、高速性能等方面與進口軸承相比有所提高,但仍有改進空間。
國產軸承的發展現狀顯示,雖然中國軸承工業在全球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但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明顯差距。國內軸承企業的銷售額佔全行業的比例較低,研發創新能力不足,製造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為了縮小這些差距,中國軸承行業需要加強研發投入,引進高端人才,提高製造工藝水平,攻克關鍵技術難題,從而實現從軸承大國向軸承強國的轉變。

㈣ 國產軸承十大著名品牌,你都認可嗎

中國軸承行業競爭激烈,擁有眾多知名的國內品牌。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國產軸承品牌:
1. 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ZWZ):成立於1938年,全球排名第八,以重大裝備軸承、軌道交通軸承等為主導產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8000多種軸承,每年開發新產品近千種,產品暢銷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 洛陽 LYC軸承有限公司 (LYC):成立於1954年,產品種類超過2萬種。在軌道交通和重大裝備軸承技術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廣泛應用於多個工業領域,並擁有完善的銷售網路。
3. 哈爾濱軸承集團公司 (HRB):成立於抗美援朝期間,是我國三大軸承生產基地之一。以鐵路軸承和精密機床軸承為主,產品質量優良,深受市場認可。
4. 人本集團有限公司 (C&U):成立於1984年,是中國軸承行業的領軍企業。擁有七大生產基地和全球銷售網路,產品廣泛應用於商業和工業領域。
5. 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 (ZYS):作為高新技術企業,專注於高性能精密軸承的研發。其產品服務於航空航天、國防等關鍵主機,技術水平先進。
6. 浙江天馬軸承集團有限公司 (TMB):擁有30年歷史,以風電和礦山鐵路軸承領域聞名,產品種類豐富。
7. 西北軸承股份有限公司 (NXZ):專業的軸承製造商,具有強大的研發能力。產品廣泛應用於工業及航天領域,填補了多項國家空白。
8. 襄陽汽車軸承股份有限公司 (ZXY):在汽車軸承領域技術領先,產品覆蓋從重型至微型車型,在國際市場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9. 福建龍溪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LS):關節軸承領域全球領先,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和國家重點工程。其航空關節軸承通過了國際權威認證。
10. 萬向錢潮股份有限公司 (錢潮):專注於汽車零部件製造,提供豐富的產品系列。是國內重要的汽車系統零部件供應商。

㈤ 軸承廠屬於什麼行業

機械製造行業是軸承廠所屬的主要行業。中國作為世界第四大軸承生產國,擁有較為完整的生產體系。盡管如此,中國在軸承製造領域的整體水平仍有提升空間。主要的原因在於基礎工業的欠缺,使得理論水平遠遠超過了實際技術水平。而技術上的不足又反過來限制了基礎工業的發展。

中國的軸承製造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一定的地位,但要達到更高的水平,還需要在基礎工業方面進行更多的投入和改進。目前,中國在一些高端軸承製造領域仍然依賴進口,特別是在一些關鍵技術和材料方面存在短板。

為了實現技術上的突破,中國軸承製造企業需要加強與科研機構的合作,引進先進的技術,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同時,還需要加大對新材料和新工藝的研究,以滿足不同領域對軸承的多樣化需求。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中國軸承製造行業有望在未來取得更大的突破。

此外,中國軸承製造企業還面臨著國際競爭的挑戰。一些發達國家的軸承企業擁有成熟的技術和經驗,且在質量控制方面有著嚴格的標准。因此,中國企業在提高自身技術水平的同時,也需要加強質量管理和品牌建設,提升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總之,中國軸承製造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不少挑戰。通過加強基礎工業建設,引進先進技術和材料,提高自主研發能力,以及加強質量管理與品牌建設,中國軸承製造行業有望在未來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中國軸承在國際市場發展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閥門一擰漏水怎麼辦 瀏覽:603
五金機電化工有哪些專業 瀏覽:920
螺絲耐落設備多少錢 瀏覽:638
汽車儀表台如何得到水溫信號 瀏覽:140
軸承23264游隙是多少 瀏覽:349
集裝箱製冷用什麼材料 瀏覽:318
機械鍵盤的多少鍵 瀏覽:124
煤氣罐閥門一打開就響是漏氣怎麼修 瀏覽:9
自動空氣斷路器有哪幾種保護裝置 瀏覽:520
埋地閥門有什麼特殊要求 瀏覽:306
打夯機械夯實不超過多少厘米 瀏覽:95
設計自動裝置聲控 瀏覽:917
斷橋鋁國產五金件多少錢 瀏覽:340
電氣火災模擬實驗裝置研究 瀏覽:384
軸承6202z尺寸多少 瀏覽:323
照明裝置設計手繪效果圖 瀏覽:428
室外暖氣管道閥門需要保溫嗎 瀏覽:593
南京機械五金機電 瀏覽:474
機械抓雞設備多少錢 瀏覽:716
黃岡五金機電商貿城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