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汽車前輪軸承分左右嗎
分。
看軸承的密封精密度:一般軸承有膠蓋密封或者鐵圈密封,可以檢查密封處是否有凹凸,毛刺等。看軸承鋼的硬度以及熱處理,軸承鋼區別於不銹鋼,材料做工要求更高。
如果前輪軸承損壞得很嚴重的話,車子開著行駛的時候會發出嗡嗡的響聲噪音會很大,不過聽起來和胎雜訊不同。可以嘗試著開半個小時的車,下車後用手背輕觸認為軸承損壞的輪轂部位,如果軸承出現損壞,會產生很高的熱量,並且估計還會燙手。
(1)輪轂軸承外圈怎麼區分近盤和遠盤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輪轂軸承比較敏感,在任何情況下都需要採用正確的方法和合適的工具。在儲運和安裝的過程中,軸承的部件不能損壞。一些軸承需要較大的壓力壓入,所以需要專用工具。一定要參照汽車製造說明書。
2、對輪轂軸承單元,不要企圖拆開輪轂軸承或調整輪轂單元的密封圈,否則會使密封圈受損導致水或灰塵的進入。甚至密封圈和內圈的滾道都受到損壞,造成軸承的永久失效。
3、許多的軸承是密封的,這類軸承在整個壽命期是不需要加潤滑脂的。其他不密封的軸承比如雙列圓錐滾子軸承在安裝時必須加油脂潤滑。由於軸承的內腔大小不同,所以很難確定加多少的油脂,最重要的是保證軸承中有油脂,如果油脂過多,當軸承轉動時,多餘的油脂就會滲出。
B. 更換前輪軸承是不是要比更換後輪軸承麻煩
更換軸承不是因為是前輪或者是後輪就能區分麻煩和不麻煩
現在車子所用的輪轂軸承有很多種
最常見的是1代 雙列的角接觸球軸承 隨著發展
現在有2代 軸承外圈直接帶法蘭盤的
3代 軸承內、外圈都帶法蘭盤的
在安裝時,一代輪轂是靠物理外力安裝,可以是壓力機、或者通過個夾具然後用錘子均勻地敲。二代和三代輪轂內外圈有法蘭盤,直接通過螺栓安裝,方便很多。
現在的車子,大多都是前輪是一代,後輪是三代,所以可能就變成了所謂的前輪比後輪麻煩。但是也有很多車,前後都是三代,更換起來都很輕松。
根據地區不同,工時費的問題是沒有辦法總結的,有些地方不說工時費,你買他的軸承他負責安裝,價錢算一起,有些地方工時費是30-45都有。
C. 汽車輪轂軸承單元和汽車輪轂單元是一回事嗎
不一樣!
輪轂軸承單元指的是軸承,也就是說,是關於輪轂的一組軸承,轎車和絕大多數輕中型貨車及部分重型貨車都是兩個軸承組成;
汽車輪轂單元是指包括軸承譽兄在內的與輪轂組成的一個組件,包括輪轂和至少兩個軸承。
輪轂相信你也知道是指與輪胎的輪輻連接的一個鑄鋼慶返襲件,體積比較大世睜,中間有個大洞在洞里加工有軸承座。
D. 檢查和調整汽車輪轂軸承頂緊度的方法有哪些
輪毅軸承緊度的一般調整方法是:將輪毅外軸承正位後,一面轉動輪毅,一面擰進軸承調整螺母,直到用手轉動輪毅感到很緊時,再將調整螺母倒回1/6-1/4圈,然後將鎖緊螺母擰緊。調整延安250、太脫拉148及日產TKL-20等型車後輪輪毅時,常用上述方法,只不過太脫拉和日產車擰緊後倒回的圈數不同; 有些汽車,如五十鈴TDJ和SJR型汽車,當調整後輪輪毅軸承的緊度時,應將軸承調整螺母向里擰進,直到轉動輪毅很費力時再將螺母緩緩擰出。將一彈簧秤掛在該輪毅的車輪螺栓上,用2030牛的力沿切線方向拉動輪毅(裝上制動鼓),以剛能拉動輪毅轉動時為宜。若為新軸承,則拉力應為70-90牛。調整轉向輪輪毅軸承的緊度時,須先擰緊調整螺母,並用200-300牛的拉力進行試驗,當剛能拉動輪毅轉動時,停止擰進螺母,左右轉動輪毅2-3圈後,擰松調整螺母,直到用10-25牛的力能拉動輪毅轉動時為止;有的製造廠家規定,汽車在以一定的力矩擰緊調整螺母後,再將螺母擰松一定的圈數,然後檢查其軸向間隙或拉動其開始轉動時所需的力,視情作修正調整。如對賓士2026型汽車,規定先以300牛米的力矩將調整螺母擰緊,再將螺母擰松1/8圈,裝上止推墊圈,以500-550牛米的力矩將鎖緊螺母擰緊後,檢查輪毅的軸向間隙。此間隙應在0.03-0.05毫米范圍內。如間隙不符要求,則應再次調整,直至間隙合適為止。又如對日產TKL-20型汽車的前輪輪ift軸承緊度進行調整時,應先以400牛米的力矩將調整螺母擰緊,轉動輪毅2-3圈後,再將螺母擰松1/6-1/4圈,再次轉動輪毅2-3圈,然後用彈簧稱測量輪v開始轉動時的拉力,該拉力應調整為55牛;對有的車型,不但規定以一定的力矩擰緊調整螺母和鎖緊螺母,而且規定調整螺母擰緊和擰松各2次,擰緊的力矩和擰松的圈數也各不相同。如紅岩261型汽車,當調整轉向輪輪毅軸承緊度時,先以500牛米的力矩擰緊調整螺母,接著將螺母擰松1/4圈,之後又以100牛米的力矩擰緊調整螺母,接著又松回1/8圈,然後裝上鎖圈,並以25牛米的力矩擰緊鎖圈的緊固螺栓。當調整中、後輪輪毅軸承緊度時,則先以600牛米的力矩擰緊調整螺母,之後再松回1/6圈,然後再以800牛米的力矩將鎖緊螺母擰緊。
E. 輪轂軸承方面,你會如何選擇
許多汽車軸承上都有模型。洛陽牌軸承只要型號一樣都可以用。傳統的汽車車輪軸承由兩套圓錐滾子軸承或滾珠軸承組成。過去,汽車輪轂軸承多採用單列圓錐滾子或滾珠軸承。隨著技術的發展,汽車輪轂單元已經廣泛應用於汽車中。輪轂軸承單元的使用范圍和數量日益增加,現已發展到第三代:第一代由雙列角接觸軸承組成。第二代在外滾道上有一個法蘭用來固定軸承,可以簡單的套在輪軸上,用螺母固定。
第一代由雙列角接觸軸承組成。第二代在外滾道上有一個法蘭用來固定軸承,可以簡單的套在輪軸上,用螺母固定。它使汽車的維護變得容易。第三代輪轂軸承單元採用軸承單元與ABS的匹配。輪轂單元設計有內法蘭和外法蘭,內法蘭用螺栓固定在驅動軸上,外法蘭將整個軸承安裝在一起。主要由內圈/外圈/鋼球、保持架、密封圈、感測器單元、法蘭盤/螺栓等組成。法蘭一般鍛造後不加工,但通道需要打磨超精加工,應根據不同尺寸區分後裝配在一起。
F. 軸承生產工藝流程
滾動軸承主要零件的加工過程一、各種進口軸承主要零件的加工過程:
1.套圈的加工過程: 軸承內圈和外圈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坯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車加工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三種,整個加工過程為: 棒料或管料(有的棒 料需經鍛造和退火、正火)----車加工----熱處理----磨加工----精研或拋光----零件終檢----防銹----入庫----(待合套裝配〉
2.鋼球的加工過程, 鋼球的加工同樣依原材料的狀態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挫削或光球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三種,熱處理前的工序,又可分為下述二種,整個加工 過程為: 棒料或線材冷沖(有的棒料冷沖後還需沖環帶和退火)----挫削、粗磨、軟磨或光球----熱處理----硬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3.滾子的加工過程 滾子的加工依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熱處理前的工序可分為下述兩種,整個加工過程為: 棒料車加工或線材冷鐓後串環帶及軟磨----熱處理----串軟點----粗磨外徑----粗磨端面----終磨端面----細磨外徑----終磨外徑----終檢分組----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4.保持架的加工過程 保持架的加工過程依設計結構及原材料的不同,可分為下述兩類:
(1)板料→剪切→沖裁→沖壓成形→整形及精加工→酸洗或噴丸或串光→終檢→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2)實體保持架的加工過程: 實體保持架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壞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車加工前可分為下述四種毛坯型式,整個加工過程為: 棒料、管料、鍛件、鑄件----車內徑、外徑、端面、倒角----鑽孔(或拉孔、鏜孔)----酸洗----終檢----防銹、包裝----入庫〈待合套裝配〉。 二、滾動SKF軸承的裝配過程:
滾動INA軸承零件如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等,經檢驗合格後,進入裝配車間進行裝配,其過程如下:
零件退磁、清洗→內、外滾〈溝〉道尺寸分組選別→合套→檢查游隙→鉚合保持架→終檢→退磁、清洗→防銹、包裝→入成品庫(裝箱、發運〉。 原文出自: http://www.nskfag.org/news/201101_35978.html
G. 軸承如何區分高速低速
【太平洋汽車網】軸承區分高速低速的方法:1、從轉速上區分。2、從表面上區分。3、從材料上區分。4、從用途上區分。
1、從轉速上區分
並不是軸承本身的轉速與眾不同,而是軸承內部的結構有所差異,軸承屬於高速還是低速它的線速度來劃分的。很多低速的軸承分鍾內的轉速也能夠達到好幾萬,而有一些高速軸承,它每分鍾轉動的數字不過幾百而已。除了它們的名稱和它們的線速度有關之外,還有一點區分就是它們的結構中用來轉動的部分也是不相同的,一般來說低速的軸承中轉動的部分是圓形的,有些是圓柱形甚至是錐形,而高速轉動的軸承中轉動的部分主要是軸瓦。
2、從表面上區分
如果一定要從外表去區分高速軸承和低速軸承,可以看錶面粗糙程度,一般來說低轉速的軸承,他的外表要更為粗糙,零件與零件之間的接合處要更為鬆散,高速的軸承為了保證它的精確性以及它的精密程度,在表面上一般都會非常光滑,同時內圈和外圈的距離很小,以及它本身的精確程度也會高上很多。
3、從材料上區分
還有一點就是在材料上面,高速與低速的軸承之間也有些許的差異,高速軸承一般使用的都是非常高硬度的鋼材,可以承受過高的轉速為零件帶來的壓力,而一般的普通軸承如果速度比較低,則使用的都是一些普通的材料,並不需要承擔太大的壓力,所以對材料的硬度和材料的耐久度要求也相對的降低了不少。
4、從用途上區分
高速軸承一般使用於機器內部,用液體軸承油降溫潤滑,如果軸承不是用在汽車上對於電機這種轉速高沒有多大力量的地方,高速軸承也可以用固體軸承油降溫潤滑。一般發動機變速器差速器內部使用的就是高速軸承,而底盤如半軸輪轂軸承使用的就是低速軸承。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凌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