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圖所示,為「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的實驗裝置.(1)實驗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小鋼球,固定有斜槽的木板
(1)做「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時,需要木板、小球、游標卡尺、斜槽、鉛筆、圖釘,不需要秒錶,在實驗中不需要測量時間. (2)A、小球能自動滾下說明斜槽末端不水平,應該使斜槽末端水平,保證小球做平拋運動; B、小球每次應從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保證初速度相同,不存在問題. (3)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則y 0 = gt 2 ,解得;t=
㈡ 找高一物理探究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的運動規律的實驗步驟
描跡法探究平拋運動裂或規律的實驗器材和步驟 實驗器材:斜槽軌道、小球、木鍵源嫌板、白紙、圖釘、鉛垂線、直尺、三角板、鉛筆等. 實驗步驟: ① 安裝斜槽軌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② 固定木板上的坐標紙,使木板保持豎直狀態,小球的運動軌跡與板面平行,坐標紙方格橫線呈水平方向; ③ 以斜槽末端為坐標原點沿鉛垂線畫出y軸; ④ 讓小球從斜槽上適當的高度由靜止釋放,用鉛筆記錄小球做平拋運動經過的位置; ⑤ 重復步驟4,在坐標紙上記錄多個位置; ⑥ 在坐標紙上作出x軸,用平滑的曲線連接各個記錄點,得到平拋運動的軌跡; ⑦ 在軌跡上取幾個點,使這些點在水平方向間距相等,研究這些點對應的縱坐標y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運用此軌跡,若已知水平方向上的運動特點,可分析豎直方向上的運動特點,若已知豎直方向上的運動特點,可分析水平方向上的運動特點。比如,若在豎直方向上物體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必然是連續相等的時間內位移之差Δy等於常數,即Δy=gΔt,從物體拋出計時,連續相等的時間內的位移yⅠ、yⅡ……之比為1∶3∶5∶…∶(2n-1)。 實驗過程注意事項: ① 保證斜槽末端的切線水平,方木板豎直且與小球下落的軌跡平面平行,並使小球運動時靠近木板,但不接觸; ② 小球每次都從斜槽上稿手同一位置滾下; ③ 小球做平拋運動的起點不是槽口的端點,應是小球在槽口時球的重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點; ④ 小球在斜槽上開始滾下的位置要適當,以便使小球運動的軌跡由木板的左上角到右下角。 思考 關於教材中參考案例中幾個實驗裝置及操作 ① 如何保證物體的運動是平拋運動,即初速度水平? ② 如何得到軌跡線? ③ 怎樣使水平初速度大小不變?
㈢ 如何做平拋運動實驗 - 知乎
實驗准備階段,需明確實驗原理與目的。平拋運動實驗旨在探索物體在水平拋出後,所表現出的運動特性。實驗所需器材通常包括背板、重錘、重錘線、物體(如小球)、坐標紙與測量工具等。實驗步驟需精心設計,以確保結果的准確性。在有限條件下,通過合理安排器材使用與步驟,可以有效提升實驗的精確度。
實驗步驟如下:首先,用重錘確保背板豎直,重錘線用於標記垂直軸線。接著,選擇合適物體置於背板上,拋出並記錄軌跡。利用坐標紙測量物體落地點與拋出點的距離,進而計算出平拋運動的初速度、加速度等關鍵參數。數據處理階段,將測量結果整理分析,結合理論公式計算驗證實驗結果的准確性。
實驗中,理解原理與合理選擇器材是關鍵。例如,重錘線不僅用於確認背板垂直,還能作為實驗坐標系的基準線。通過實驗,學生不僅能掌握平拋運動的基本規律,還能深入理解物理實驗設計與操作的重要性。
與平拋運動用什麼器材好相關的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