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廠檢修時最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或者難題是什麼
1、為什麼要升高電壓進行遠距離輸電?
答:遠距離傳輸的電能一般是三相正弦交流電,輸送的功率可用P=√3UI計算。從公式可看出,如果傳輸的功率不變,電壓愈高,則電流愈小,這樣就可以選用截面較小的導線,節省有色金屬。在輸送功率的過程中,電流通過導線會產生一定的功率損耗和電壓降,如果電流減小,功率損耗和電壓降會隨著電流的減小而降低。所以,提高輸送電壓後,選擇適當的導線,不僅可以提高輸送功率,而且可以降低線路中的功率損耗並改善電壓質量。
2、變壓器有載調壓裝置動作失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答:有載調壓裝置動作失靈的原因有:A、操作電源電壓消失或過低;B、電機繞組斷線燒毀,起動電機失壓;C、聯鎖觸點接觸不良;D、傳動機構脫扣及銷子脫落。
3、電力系統中產生鐵磁諧振過電壓的原因是什麼?
答:產生鐵磁諧振過電奪的原因是由於鐵磁元件的磁路飽和而造成非線性勵磁引起的。當系統安裝的電壓互感器伏安特性較差時,系統電壓升高,通過電壓互感器鐵芯的勵磁電流超過額定勵磁電流,使鐵芯飽和,電感呈現非線性,它與系統中的電容構成振盪迴路後可激發為鐵磁諧振過電壓。
4、試述金屬氧化物避雷器保護性能的優點?
答:金屬氧化物避雷器與普閥FZ和FCZ的磁吹避雷器相比有以下優點:
A、氧化物避雷器無串聯間隙,動作快,伏安特性平坦,殘壓低,不產生截波。
B、金屬氧化物閥片允許通流能力大、體積小、質量小,且結構簡單。
C、續流極小。
D、伏安特性對稱,對正極性,負極性過電壓保護水平相同。
5、什麼叫絕緣的介質損失?測量介質損失有什麼意義?
答:電氣設備的絕緣在交流電壓作用下大都表現為容性阻抗,但並不是純容性,其有功功率損失部分統稱為絕緣的介質損失。絕緣受潮後有功功率損失明顯增大,因此對大部分電氣設備通過檢測介質損失,可以檢查出絕緣是否受潮。
6、測量絕緣電阻的作用是什麼?
答:測量電氣設備絕緣電阻是檢查其絕緣狀態最簡便的輔助方法。由所測絕緣電阻能發現電氣設備導電部分影響絕緣的異物,絕緣局部或整體受潮和臟污,絕緣油嚴重劣化、絕緣擊穿和嚴重熱老化等缺陷。
7、什麼是沿面放電?影響沿面放電電壓的因素有哪些?
答:在實際絕緣結構中,固體電介質周圍往往有氣體或液體電介質,例如線路絕緣子周圍充滿空氣,油浸變壓器固體絕緣周圍充滿變壓器油。在這種情況下,放民往往沿著兩種電介質交界面發生。這種放電稱為沿面放電。
影響沿面放電電壓的因素主要有:A、電場的均勻程度。B、介質表面的介電系數的差異程度。C、有無淋雨。D、污穢的程度。
8、電力網電能損耗中的理論線損由哪幾部分組成?
答:1)可變損耗,其大小隨著負荷的變動而變化,它與通過電力網各元件中的負荷功率或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包括各級電壓的架空輸、配電線路和電纜導線的銅損,變壓器銅損,調相機、調壓器、電抗器、阻波器和消弧線圈等設備的銅損。2)固定損耗,它與通過元件的負荷功率的電流無關,而與電力網元件上所加的電壓有關,它包括輸、配電變壓器的鐵損、調相機、調壓器、電抗器、消弧線圈等設備的鐵損,110KV及以上電壓架空輸電線路的電暈損耗;電纜電容器的絕緣介質損耗,絕緣子漏電捐耗,電流、電壓互感器的鐵損;用戶電能表電壓繞組及其他附件的損耗。
9、《電網調度管理條例》所稱統一調度,其內容一般是指什麼?在形式上如何表現?
答:《條例》所稱統一調度,其內容一致是指:1)由電網調度機構統一組織全網調度計劃的編制和執行。2)統一指揮全網的運行操作和事故處理。3)統一布置和指揮全網的調峰,調頻和調壓。4)統一協調和規定全網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調度自動化系統和調度通信系統的運行。5)統一協調水電廠水庫的合理運用。6)按照規章制度統一協調有關電網運行的各種關系。在形式上,統一調度表現在調度業務上,下級調度必須服從上級調度的指揮。
10、提高電力系統動態穩定的措施有哪些?
答:提高動態穩定的措施有:1)快速切除短路故障;2)採用自動重合閘裝置;3)發電機採用電氣制動和機械制動;4)變壓器中性點經小電阻接地;5)設置開關站和採用串聯電容補償;6)採用聯鎖自動機和解列;7)改變運行方式;8)故障時分離系統;9)快速控制調速汽門。
11、高頻保護為什麼要每日由值班人員交換信號?
答:因高頻保護收發信機是由多種無線電元件組成,並由高頻通道將兩端保護聯系起來,幫保護裝置比較復雜,任何元件損壞均有可能影響保護正確動作。如果每日起動兩側收發信機進行高頻信號交換,就可以檢查收發信機及高頻通道是否完好,還可以在檢查通道時發現一般故障,只要及時處理,就能保證裝置正常工作。
12、直流環路隔離開關的方式怎樣確定?運行操作應注意哪些事項?
答:直流環路隔離開關要根據網路的長短,電流的大小和電壓降的大小確定運行方式,一般在正常時都是開環運行機制。注意事項如下:1)解環操作前必須查明沒有造成某一網路電源中斷的可能性;2)當直流系統發生同一極兩點接地時,在未查明原因和消除故障前不準合環路隔離開關。
13、斷路器大修後應進行哪些項目試驗?
答:1)行程及同期試驗;2)低電壓合閘試驗;3)分合閘時間;4)分合閘速度;5)測量絕緣電阻;6)測量接觸電阻;7)多油斷路器測量套管介損,少油斷路器的泄漏試驗;8)交流耐壓;9)絕緣油試驗;10)操作試驗。
14、消弧線圈的作用是什麼?為什麼要經常切換分接頭?
答:因為電力系統架空輸電線路和電纜線路對地的電容較大,當發生單相接地時,流經接地點的容性電流IC=√3UωC,電網越大IC則越大。例如:6KV級電網的電流即可達100A以上,致使電弧熄滅困難,會造成較大的事故。若在變壓器中性點加一電感性的消弧線圈,使其形成的電感電流與電容電流相抵消,即所謂的電流補償。為了得到適時合理補償、電網在運行中隨著線路增減的變化,而切換消弧線圈的分接頭,以改變電感電流的大小、從而達到適時合理補償的目的。
15、怎樣對變壓器進行校相?
答:應先用運行的變壓器校對兩母線上電壓互感器的相位,然後用新投入的變壓器向一級母線充電,再進行校相,一般使用相位表或電壓表,如測得結果為,兩同相電壓等於零,非同相為線電壓,則說明兩變壓器相序一致。
16、對電氣設備的驗收有哪些規定?
答:1)凡是新建、擴建、大小修、預試的一、二次變電設備,必須按部頒及有關規程和技術標准經過驗收合格、手續完備後方能投入運行。2)設備的安裝或檢修,在施工過程中需要中間驗收時,變電站負責人應指定專人配合進行,對其隱蔽部分,施工單位應做好記錄,中間驗收項目,應由變電站負責人與施工檢修單位共同商定。3)在大小修、預試、繼電保護、儀表檢驗後,由有關修試人員將有關情況記入記錄簿中,並註明是否可以投入運行,無疑問後方可辦理完工手續。4)當驗收的設備個別項目未達到驗收標准,而系統又急須投入運行時,需經主管局總工程師批准,方可投入運行。
17、新安裝或大修後的有載調壓變壓器在投入運行前,運行人員對有載調壓裝置應檢查哪些項目?
答:1)有載調壓裝置的油枕油位應正常,外部各密封處應無滲漏,控制箱防塵良好。2)檢查有載調壓機械傳動裝置,用手搖操作一個循環,位置指示及動作計數器應正確動作,極限位置的機械閉鎖應可靠動作,手搖與電動控制的聯鎖也應正常。3)有載調壓裝置電動控制迴路各接線端子應接觸良好,保護電動機用的熔斷器的額定電流與電機容量應相配合(一般為電機額定電流的2倍),在主控制室電動操作一個循環,行程指示燈、位置指示盤,動作計數器指示應正確無誤,極限位置的電氣閉鎖應可靠;緊急停止按鈕應好用。4)有載調壓裝置的瓦斯保護應接入跳閘。
18、變壓器新安裝或大修後,投入運行前應驗收哪些項目?
答:1)變壓器本體無缺陷,外表整潔,無嚴重滲漏油和油漆脫落現象;2)變壓器絕緣試驗應合格,無遺漏試驗項目。3)各部油位應正常,各閥門的開閉位置應正確,油的性能試驗,色譜分析和絕緣強度試驗應合格。4)變壓器外殼應有良好的接地裝置,接地電阻應合格。5)各側分接開關位置應符合電網運行要求,有載調壓裝置,電動手動操作均正常,指針指示和實際位置相符。6)基礎牢固穩定,軲轆應有可靠的制動裝置。7)保護測量信號及控制迴路的接線正確,各種保護均應實際傳動試驗,動作應正確,定值應符合電網運行要求,保護連接片在投入運行位置。8)冷卻風扇通電試運行良好,風扇自啟動裝置定值應正確,並進行實際傳動。9)呼吸器應有合格的乾燥劑,檢查應無堵塞現象。10)主變壓器引線對地和線間距離合格,各部導線觸頭應堅固良好,並貼有示溫臘片。11)變壓器的防雷保護應符合規程要求。12)防爆管內無存油,玻璃應完整,其呼吸小孔螺絲位置應正確。14)檢查變壓器的相位和接線組別應能滿足電網運行要求,變壓器的二、三次側有可能和其他電源並列運行時,應進行核相工作,相位漆應標示正確、明顯。15)溫度表及測溫迴路完整良好。16)套管油封的放油小閥門和瓦斯放氣閥門應無堵塞現象。17)變壓器上應無遣留物,臨近的臨時設施應拆除,永久設施布置完畢應清掃現場。
19、新安裝的電容器的投入運行前應檢查哪些項目?
答:1)電容器外部檢查完好,安裝合格。2)電容器組接線正確,安裝合格。3)各部分連接牢固可靠,不與地絕緣的每個電容器外殼及架構均已可靠接地。4)放電變壓器容量符合要求,試驗合格,各部件完好。5)電容器保護及監視迴路完整並經傳動試驗良好。6)電抗器、避雷器完好,試驗合格。7)電容器符合要求,並經投切試驗合格,並且投入前應在斷開位置。8)接地隔離開關均在斷開位置。9)室內通風良好,電纜溝有防小動物措施。10)電容器設有貯油池和滅火裝置。11)五防聯鎖安裝齊全、可靠。
20、對室內電容器的安裝有哪些要求?
答:應安裝在通風良好,無腐蝕性氣體以及沒有劇烈振動,沖擊,易燃,易爆物品的室內。2)安裝電容器根據容量的大小合理布置,並應考慮安全巡視通道。3)電容器室應為耐火材料的建築,門向外開,要有消防措施。
21、安裝在控制盤或配電盤上的電氣測量儀表應符合哪些基本要求?
答:1)儀表的准確度:用於發電機及重要設備的交流儀表,應不低於1.5級;用於其他設備和線路上的交流儀表,應不低於2.5級,直流儀表應不低於1.5級。頻率應採用數字式或記錄式,測量范圍在45~55HZ時基本誤差應不大於±0.02HZ。2)儀表附件的准確度:與儀表連接的分流器、附加電阻和儀用互感器的准確度不應低於0.5級,但僅作電流和電壓測量時、1.5級和2.5級儀表可用1.0級互感器;非主要迴路的2.5級電流表,可使用3.0級電流互感器。
22、電力系統發生振盪時會出現哪些現象?
答:當電力系統穩定破壞後,系統內的發電機線將失去同步,轉入非同步運行狀態,系統將發生振盪。此時,發電機的電源聯絡線上的功率、電流以及某些節點的電壓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連接失去的發電廠的線路或某些節點的電壓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連接失去同步的發電廠的線路或系統聯絡線上的電流表功率表的表針擺動得最大、電壓振盪最激烈的地方是系統振盪中心,其每一周期約降低至零值一次。隨著偏離振盪中心距離的增加,電壓的波動逐漸減少。失去同步發電機的定子電流表指針的擺動最為激烈(可能在全表盤范圍內來回擺動);有功和無功功率珍指針的擺動也很厲害;定子電壓表指針亦有所擺動,但不會到零;轉子電流和電壓表指針都在正常值左右擺動。發電機將發生不正常的,有節奏的轟鳴聲;強行勵磁裝置一般會動作;變壓器由於電壓的波動。鐵芯也會發出不正常的、有節奏的轟鳴聲。
23、綜合重合閘與繼電保護裝置是怎樣連接的?
答:220KV線路繼電保護不直接跳閘,而是經過重合閘裝置,由重合閘裝置中選相元件來差別是哪一相故障,如為單相故障,則只跳開故障相,如為相間故障則跳開三相。因為單相故障過程
中要出現非全相運行狀態,所以一般將所有繼電保護分為三類,接入重合閘迴路。1)能躲開非全相運行的保護,如:高頻保護、零序一段(定值較大時)、零序三段(時間較長時),接入重合閘N端,這些保護在意想跳閘後出現非全相運行時,保護不退出運行,此時如有故障發生時,保護仍能動作跳閘。2)不能躲開非全相運行的保護,如:阻抗保護、零序二段,接入重合閘M端,這些保護在非全相運行時,自動退出運行。3)不起動重合閘的保護、接入重合閘,R端跳閘後不需進行重合。
24、在電力系統中怎樣合理設置消弧線圈?
答:1)對於多台消弧線圈,不應把消弧線圈安裝在同一變電站內,應使電網中每一個獨立部分都有補償容量。2)消弧線圈盡量裝在電網的送電端,以減少當電網內發生故障時消弧線圈被切除的可能性。3)盡量避免在一個獨立系統中安裝一台消弧線圈,應安裝兩台或兩台以上,而且應選擇不同容量,從而擴大電感電流的可調范圍。
25 、在復式整流直流系統中,電壓源與電流源串聯或並聯各有什麼特點?
答:並聯復式整流:電壓源與電流源是採用磁飽和穩壓器,所以輸出電壓平穩,交流分量少,適用於對直流電源要求較嚴格的系統,如晶體管保護等,但與串聯復整流比較,製作調試較復雜,運行中穩壓器易發熱,有雜訊,工作效率低。串聯復式整流:電壓源採用普通變壓器,電流源採用速飽和變流器,所以製作調試較簡單,運行中不易發熱,無雜訊。由於直流輸出是串聯,殘壓能得到充分利用,但輸出電壓隨一次電流的變化而變化,且交流分量大,適用於對直流電源無特殊要求的變電站,電池充放電循環可達750次以上。
26、值班人員能否任意改變檢查同期重合閘和檢查無電壓重合閘的運行方式?為什麼?
答:檢查同期重合閘與檢查無電壓重合閘的運行方式,值班人員不得隨意改變,一般線路的兩端,一端是檢查同期重合閘,別一端必須是檢查無電壓重合閘,由於線路運行與系統運行方式有關,根據系統運行方式由調度通知變電站改變重合閘方式,除此之外,不能任意改變線路兩側的重合閘運行方式。假如將一端檢查同期重合改為檢查無電壓重合,當線路有故障時,斷路器跳閘後兩端均為檢查無電壓重合,結果造成兩端列印頭等待同期,使瞬時故障消除後,線路不能快速投入運行,引起不必要的停電。
27、傳動試驗斷路器時,怎樣才能同時傳動檢查無電壓及兩項重合閘?
答:1)當母線、線路均無電壓時,可按普通重合閘的方法傳動試驗。2)當線路無電壓(以抽取裝置安裝處為准)、母線有電壓時,可按普通重合閘的方法傳動試驗檢查無電壓重合閘,而傳動試驗檢查同期重合閘時需同時短接同期繼電嚦嚦的下觸點。3)當線路有電壓時,不管母線側有無電壓,傳動試驗檢查同期和無電壓重合閘時應分別短接同期繼電器的下觸點。
28、SW6-220型斷路器小修項目有哪些?
答:斷路器本體的小修項目有:1)清掃檢查瓷套、油標、放油閥及處理滲漏油;2)檢查法蘭基礎螺絲、接地螺絲;3)補油、檢查合閘保持彈簧。
液壓機的小修項目有:1)測電動機及二次迴路絕緣。2)檢查氮氣預壓力。3)補充液壓油。4)檢查輔助開關及微動開關。5)檢查加熱器及機構密封箱。6)分、合閘操作試驗。
29、更換強迫油循環變壓器的潛油泵,值班人員應做哪些工作?
答:1)更換潛油泵工作應辦理第二種工作票;2)斷開潛油泵有關電源;3)申請調度同意將重瓦斯保護由跳閘改接到信號;4)潛油泵投入運行後,要注意檢查潛油泵聲音和油流方向,情況正常後再按正常巡視時間進行檢查。重瓦斯保護連續運行1h不動作重再將其壓板切換到跳閘位置。
30、主變壓器新投運或大修後投運前為什麼要做沖擊試驗,沖擊幾次?
答:1)拉開空載變壓器時,有可能產生操作過電壓,在電力系統中性點不接地,或經消弧線圈接地時,過電壓幅值可達4~4。5倍相電壓;在中性點直接接地時,可達3倍相電壓,為了檢查變壓器絕緣強度能否承受全電壓或操作過電壓,需做沖擊試驗。2)帶電投入空載變壓器時,會出現勵磁涌流,其值可達6~8倍額定電流。勵磁涌流開始衰減較快,一般經0。5~1s後0。25~0。5倍額定電流值,但全部衰減時間較長,大容量的變壓器可達幾十秒,由於勵磁涌流產生很大的電動力,為了考核變壓器的機械強度,同時考核勵磁涌流衰減初期能否造成繼電保護誤動,需做沖擊試驗。3)沖擊試驗次數:新產品投入為5次。大修後投入為3次。
31、用母聯斷路器並列應如何操作?
答:1)將雙母線改為單母線運行方式。2)將母聯路器停用。3)將待並電源充電至待並母線。4)用並列選擇開關投入同期裝置。5檢查電壓表、頻率表、整步表的運轉情況,符合並列要求。6)當整步表指針旋轉到與同步位置差30度時,手動合母聯斷路器,如無異常則並列成功。
32、變電站應具備哪些記錄簿?
答:1)調度指令操作記錄簿;2)運行工作記錄簿;3)設備缺記錄簿;4)斷路器故障跳閘記錄簿;5)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調試工作記錄簿;6)高頻保護交換信號記錄簿;7)設備檢修、試驗記錄簿;8)蓄電池調整及充放電記錄簿;9)避雷器動作記錄簿;10)事故預想記錄簿;11)反事故演習記錄簿;12)安全活動記錄簿;13)事故、障礙及異常運行記錄簿;14)運行分析記錄簿;15)培訓記錄簿。
33、變電站應具備哪些指示圖表?
答:1)系統模擬圖板;2)設備的主要運行參數;3)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定值表;4)變電站設備年度大、小修及預防性試驗進度表;5)變電站設備定期維護周期表;6)變電站月份維護工作計劃;7)變電站設備評級標示圖表;8)有權發布調度操作命令人員名單;9)有權簽發工作票人員名單;10)有權單獨巡視高壓設備人員名單;11)有權擔當監護人員名單;12)緊急事故拉閘順位表;13)事故處理緊急使用電話表;14)安全記錄標示牌。15)定期巡視路線圖;16)設備專責人工表;17)衛生負責區分工表;18)一次系統接線圖;19)站用電系統圖;20)直流系統圖;21)培訓計劃表;22)設備的主要運行參數;23)接地選擇順序表。
34、變電站必須建立哪些技術檔案?
答:1)設備製造廠家使用說明書;2)電氣設備出廠試驗記錄;3)安裝交接的有關資料;4)電氣設備的改進、大小修施工記錄及竣工報告;5)電氣設備歷年大修及不定期預防性試驗報告;6)電氣設備事故、障礙及運行分析專題報告;7)電氣設備發生的嚴重缺陷、設備變支情況及改進記錄。
35、變電站運行人員絕緣監督工作的任務是什麼?
答:1)及時掌握所管轄高壓電氣設備的預試計劃及完成情況。2)對所管轄的高壓電氣設備的試驗結果進行縱、橫分析,掌握電氣設備的絕緣情況,對試驗中發現的缺陷應督促處理。3)建立和健全變電設備絕緣監督的技術資料。
簡答題:
1、對變電站的消防器具的使用和管理有哪些規定?
答:1)消防器具是消防專用工具,應存放在消防專用工具箱處或指定地點,由消防員統一管理,任何人不得做其他使用;2)消防器材應保持完好,如有過期、失效或損壞,應報保衛部門處理;3)值班人員平時不得隨意檢查、打開滅火器。2、觸電傷員好轉以後應如何處理?
答:1)如觸電傷員的心跳和呼吸經搶救後均已恢復,可停心肺蘇法操作;2)心跳恢復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驟停,應嚴密監護,不能麻痹,要隨時准備再次搶救;3)初期恢復後,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動、應設法使傷員安靜。
3、在什麼情況下用心肺復甦法及其三項基本措施是什麼?
答:1)觸電傷員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甦法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正確進行就地搶救。2)心肺復甦未能的三項基本措施是:通暢氣道;口對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壓而不服(人工循環)。
4、在屋外變電站和高壓室內搬動梯子等長物時注意什麼?
答:1)應兩人放倒搬運;2)與帶電部分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5、在帶電設備附近使用噴燈時應注意什麼?
答:1)使用攜帶型爐火或噴燈時,火焰與帶電部分的距離。A、電壓在10KV及以下者,不得小於1。5m。B、電壓在10KV以上者,不得小於3m。2)不得在下列設備附近將火爐或噴砂機燈點火。A、帶電導線;B、帶電設備;C、油開關。
6、在帶電設備附近用搖表測量絕緣時應注意什麼?
答:1)測量人員和搖表安放位置必須選擇適當,保持安全距離,以免搖表引線引線支持物觸碰帶電部分;2)移動引線時,必須注意監護,防止工作人員觸電。
7、工作票簽發人的安全責任有哪些?
答:1)工作必要性;2)工作是否安全;3)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4)所派工作人和工作班人員是否適當和足夠,精神狀態是否良好。
8、工作票中值班長的安全責任有哪些?
答:1)工作的必要性;2)檢修工期是否與批准期限相符;3)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確有完備。
9、使用電器工具時應注意什麼?
答:1)不準提著電氣工具的導線或轉動部分;2)在梯子上使用工具,應做好防止感墮落的安全措施;3)在使用電氣工具工作中,因故離開工作場所或暫停止工作以及遇到臨時停電時,須立即切斷電源。
10、電灼傷、火焰燒狎或高溫氣水燙傷應如何急救?
答:1)電灼傷、火焰燒傷或高溫氣、水燙傷均應保持傷口清潔;2)傷員的衣服鞋襪用剪刀剪開後除去;3)傷口全部用清潔布片覆蓋,防止污染;4)四肢燒傷時,先用清潔冷水沖洗,然後用清潔布片或消毒紗布包紮。
11、創傷急救的原則和判斷是什麼?
答:1)創作急救原則上是先搶救,後固定,再搬運;2)注意採取措施,防止傷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醫院救治的,應立即做好保護傷員措施後送醫院救治;3)搶救前先使安靜躺平,判斷全身情況和受傷程度,如有無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12、正常口對口(鼻)呼吸時,應注意些什麼?
答:1)開始時大口吹氣兩次;2)正常口對口(鼻)呼吸的吹氣量不需過大,以免引起胃膨脹;3)吹氣和放鬆時要注意傷員胸部有起伏的呼吸動作;4)吹氣時如有較大阻力,可能是頭部後仰不夠,應及時糾正。
13、工作許可人的安全責任有哪些?
答;1)負責審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確完備,是否符合現場條件;2)工作現場布置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3)負責檢查停電設備有無突然來電的危險;4)對工作票中所列內容即使發生很小疑問,也必須向工作票簽發人詢問清楚,必要時應要求作詳細補充。
14、電氣工作人員對安規考試有什麼要求?
答:1)電氣工作人員對本規程應每年考試一次;2)因故間斷電氣工作連續三個月以上者,必須行政機關溫習本規程;並經考試合格後,方能恢復工作。
15、電氣工作人員必須具備什麼條件?
答:1)經醫師鑒定,無防礙工作的病症(體格檢查約兩年一次);2)具備必要的電氣知識;按其職務和工作性質,熟悉《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站電氣部分、電力線路部分、熱力和機械部分)的有關部分;經《電業安全規程》考試合格;3)學會緊急救護法,特別要學會觸電急救。
16、值班人員在倒閘操作中的責任和任務是什麼?
答:嚴格遵守規程制度,認真執行操作監護制,正確實惠電氣設備狀態的改變,保證發電廠、變電站和電網安全、穩定、經濟地連續運行,這就是電力系統各級調度及電氣值班人員的倒閘操作中的責任和任務。
17、在木板或水泥地上使用梯子時應注意什麼?
答:1)其下端須裝有帶尖頭的金屬物;2)或用繩索將梯子下端與固定物縛緊。
❷ 薄煤層採煤機的分類各種參數
側面工作式和正面工作式兩類
洛陽高邁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致力於煤機配件製造供應,該公司主要做MG160/390-WD電牽引採煤機配件 電詢037964616990 13938819933
採煤工藝特點
薄煤層工作面采高低, 要求採煤機機身矮, 且要有足夠的功率, 通常功率不應低於100 ~200kW; 機身盡可能短, 以適應煤層的起伏變化; 要有足夠的過煤和過機空間高度; 盡可能實現工作面不用人工開切口進刀; 有較強破岩過地質構造能力; 結構簡單、可靠, 便於維護和安裝。根據這些要求, 薄煤層採煤機分為騎輸送機式和爬底板式兩類。騎輸送機式採煤機由輸送機機槽支承和導向,只能用於開采厚度大於018~019 m煤層。爬底板式採煤機機身位於滾筒開出的機道內, 機面高度低, 當采高相同時, 與騎輸送機式相比, 過煤空間高, 電機功率可以增大, 具有較大生產能力, 並且工作面過風斷面大、工作安全, 可用於開采016~018 m的煤層[ 1 ] 。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發展趨勢
(1) 採用大功率電動機或多電動機以增大總裝機容量。實踐表明, 採煤機的單機效能, 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電動機功率的大小, 只有大功率, 才有高效能。薄煤層採煤機的技術關鍵是矮機身與大功率之間的矛盾, 如何解決這一矛盾, 是設計的難點和重點。
由於薄煤層賦存條件變化較大(斷層、夾矸、變薄帶較多) , 薄煤層採煤機截割堅硬矸石的概率比中厚煤層要多, 帶來的振動、沖擊也要比中厚煤層頻繁和劇烈, 因此, 整機結構的動態優化設計是今後應重點研究的問題。
(2) 改進螺旋滾筒的結構、完善液壓系統以及提高電動機的性能; 提高加工製造工藝和裝配工藝的技術水平; 更好地解決採煤機自動化及遙控的問題。
(3) 從有鏈牽引向無鏈牽引及電牽引方向發展 。
主要國產薄煤層滾筒採煤機技術參數(表1)
MG180/435-W 型採煤機組在薄煤層中的應用
鄂庄煤礦現生產水平為-300 水平,開拓水平為-530 水平,315 采區為後組煤生產,薄煤層開采,隨著現代化礦井高檔普采工作單產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採煤機技術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根據315 采區煤層構造情況,採用DY-150 型機組單滾筒割煤,與放振動炮相結合的工藝,帶采底板,該工藝存在著佔用人員多,消耗材料大,打眼需用時間長,易出現丟炮、落炮不安全隱患,針對存在問題,經調研論證,在31507E 面選用MG180/435-W 型液壓牽引機組,提高了普采工作面單產水平。
31507E 面地質條件
31507E 面為-300 水平後組煤315 采區315 運輸機下山以西薄煤層開采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長度270m, 傾斜長度112m, 煤層厚度為111~1125m, 平均為1118m, 傾角為13°,煤層直接頂為淺粉色粉砂岩,性脆,易冒落,直接底粉砂岩,淺灰色堅硬,含少量植物根化石,厚度2m, 如圖1 所示。
採煤工藝
該面採用MG180/435-W 型採煤機,配SGD-630/220 型刮板運輸機,工作面基本支護為DZ 系列單體液壓支柱,配HDJA-800 型金屬鉸接頂梁,全部跨落法管理頂板,直接帶采底板015m, 采高1168m, 機組由原單滾筒直徑<111m, 截深630mm, 到採用雙滾筒直徑<1135m, 截深800mm, 落煤、裝煤、裝矸,實現了雙向割煤,提高了割煤功率利用率,三班生產。
MG180/435-W型採煤機的組成及結構特點
MG180/435-W 型採煤機由截割部(左、右) 、液壓傳動部、牽引行走部、輔助裝置、電氣部分組成。MG180/ 435- W型採煤機的結構特點如下:
(1) MG180/435-W 型採煤機為多電機橫向布置液壓牽引,採用液壓無級調速系統來控制採煤機牽引速度。
(2) 適應煤層采高范圍114~312m, 煤層傾角≤35°;煤質硬度中硬或中硬以上,含有少量夾矸。
(3) 截割電機橫向布置在搖臂上,搖臂和機身連接沒有動力傳遞,取消了螺旋傘齒輪和結構復雜的軸。主機身分三段,既左牽引部,中間控制箱,右牽引部,取消了底托架結構,採用高強度液壓螺栓聯接,簡單可靠、拆裝方便。
(4) 液壓系統採用斜軸式柱塞馬達,主要元件與成熟採煤機通用,系統效率高,故障率低,互換性好。
系統主要技術特點
1.截割部
(1) 截割部(搖臂) 回轉採用銷鉸軸結構,與其它部件間沒有傳動鏈,回轉部分的磨損與截割部傳動齒輪嚙合無關。
(2) 截割部齒輪減速都是簡單的直齒傳動,傳動效率高。
(3) 截割電機和截割部—軸齒輪之間採用細長扭矩軸聯接,電機和截割部—齒輪安裝位置的小量誤差不影響動力傳遞,便於安裝,在受到較大的沖擊載荷時對截割傳動系統的齒輪和軸承起到緩沖作用。
(4) 高速軸油封線速度大大降低,提高了油封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5) 截割部殼體採用彎搖臂結構形式,加大了裝煤口,提高了裝煤效率,增加了塊煤率。
2.液壓傳動部
(1) 主迴路採用閉式系統,以保證系統工作油液的清潔度,提高液壓元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2) 調速系統用來改變主油泵的流量和排油方向,即改變採煤機的牽引速度、牽引方向。
(3) 保護系統設有截割電機功率保護、恆壓控制、高壓保護、低壓保護、防滑保護、調高液壓系統,保護齊全,安全可靠。
3. 牽引行走部
(1) 採用銷軌牽引,承載能力大,導向好,拆裝、維修方便。
(2) 採用雙浮動、四行星輪行星減速機構,軸承壽命和齒輪的強度大,可靠性高。
(3) 導向滑靴回轉中心同軸,保證行走輪與銷軌的正常嚙合。
4. 輔助裝置
(1) 機組左、右滾筒設有冷卻裝置、內外噴霧裝置,達到了降低煤塵和稀釋瓦斯的目的。
(2) 機組設有拖纜裝置,能保護電纜和水管,使其在拖曳時平緩過渡,不會因受力而損壞。
5.電氣部分
採用1 台300A 真空磁力起動器配合,保護功能齊全,其最大特點是在傾斜工作面上防止採煤機在不牽引時下滑
經濟效益
(1) MG180/435-W 型採煤機它具有功率大,破岩能力強,可直接割煤層底板015m, 采高1168m,
提高了生產效率。
(2) 採用MG180/435-W 型採煤機,省去了原先打眼、放炮等工序,消除了放炮帶來的不安全隱患,給工人工作帶來安全感,省去了打眼放炮程序後,可減少人員10 人/ 班,年節約費用10 人×3 班×3 萬元=90 萬元,年節約爆破材料費用28417 元/ 班×3班×350d=29 189 萬元。
(3) 採用MG180/435-W 型採煤機真正實現了雙向割煤,滾筒割煤截深由630mm 提高到800mm,加快了工作面的推進速度,提高了工作面單產,每月增加產量1 萬t, 年提高產量12 萬t, 按160 元/t, 增加銷售收入160 元/t ×12 萬t=1920 萬元。
(4) 採用MG180/435-W 型採煤機,實現了採煤機遙控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減少了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具有較大的安全效益。
(5) 採用MG180/435-W 型採煤機薄煤層帶采底板,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黑矸石資源,用於非煤三產矸石發電,以滿足高速增長的經濟對資源的渴求,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以最小的資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6) 採用MG180/435-W 型採煤機實現了軟底復雜結構薄煤層安全高效生產,它成功應用填補了新汶煤田深部復雜結構薄煤層帶采底板安全高效開采技術空白,具有極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MG300/700-WD型電牽引採煤機
主要特點:
(1)總體傳動採用多部電機橫向布置形式
採煤機的總體傳動,採用多部電機橫向布置的傳動形式,各部件之間縱向沒有直接的動力傳動,完全取消了螺旋傘齒傳動及通軸結構等縱向布置傳動環節,各部件的傳動分別獨立,並且簡單直接,從而大大地提高了機械傳動效率,降低了機體發熱程度,從根本上克服了電機縱向布置傳動形式的諸多不足。
(2)長搖臂、短機身
為了增大采高范圍和卧底量,本機採用長搖臂結構,搖臂有效長度為:2160mm,實現采高范圍:1.9~3.8m,最大卧底量可達到464mm,同時為了增強搖臂潤滑,本機搖臂設有強迫潤滑系統。另外,為 更好地適應底板起伏變化,輸送機水平彎曲以及提高爬行輸送機端頭能力,本機設計較短機身,機身總長為5940mm,兩行走輪跨距為4860mm。
(3)左右牽引部可實現電液互換
本機左右牽引部可實現電液互換,動力輸入部位可安裝液壓馬達,也可安裝40Kw牽引電機,兩種形式聯接尺寸相同,使牽引部機械傳動系統
本身電液完全互換。
(4)截割電機容量調整范圍寬
為了加寬截割電機的調整范圍,採煤機截割部設計強度為300Kw,電機容量調整范圍為200~300Kw, 行星機構基本借用MG300-W型採煤機結構,通過調整截割電機容量,可實現一機多型,液壓牽引一機派生機型為:MG200/490-W、MG250/590-W、MG300/690-W,改造成電牽引後,一機派生機型為:MG200/500-WD、MG250/600 -WD和MG300/700-WD,從而能夠更好地適應不同工作面煤質變化要求。三種容量截割電機的聯接尺寸完全相同。
(5)液壓傳動及電控部合二為一
為了增強機身的整體剛性和部件強度,液壓傳動部和電控箱合二為一設計,其結構採用軋制厚鋼板組焊結構,組焊後箱體整體回火處理,有效地增強了機身的剛性和部件強度。為了進一步提高整體剛性,防止彈性變形過大,機體開焊,液壓傳動及電控部底部設有兩條長絲杠,通過液壓螺母與左右牽引部加固聯接,使機身縱向更加牢固可靠。
(6)取消底托架和栽絲聯接方式
為增大過煤高度,採煤機取消了底托架,過煤高度:600mm,機身各對節之間,採用大直徑穩釘銷定位,自製高強度螺栓聯接,取消了傳統的楔鐵定位和底座螺栓。為進一步提高大部件聯接的可靠性,採煤機除行走箱個別部位外,其它聯接環節一律採用特製螺母或螺母板聯接,取消了栽絲聯接方式。
(7)液壓元件成熟可靠,與過去主導產品互換率高
液壓傳動部中的主要液壓元件基本選用MG300-W和MG2×400-W系列採煤機的液壓元件,其互換率為96%,由於MG300-W和MG2×400-W系列採煤機屬於雞西煤礦機械有限公司早期研製的主導產品,分布范圍廣泛,液壓元件成熟可靠,因此,該採煤機的液壓傳動原理及控制系統與MG2×400-W型採煤機基本相同。
(8)具有很好的維護性
為提高採煤機的維護性,液壓傳動各主要控制閥,均設於箱體以外,以便於調整,另外,行走箱與牽引部採用乾式聯接方式,除設計出整體結構以外,還設計出上下分體結構,以便於行走機構易損元部件的拆裝維護,此兩種行走箱供用戶選用。
(9)操縱靈活方便
採煤機的操縱形式,包括牽引,調高在內,機身兩端為集中液控(改造成電牽引後為集中電控),中間手動,操縱靈活方便,液壓牽引時,操縱控制原理與MG2×400-W型採煤機相同,改造成電牽引時,操縱控制原理與MG400/985-WD型電牽引採煤機相同。
(10)保護和控制功能完善
為進一步提高採煤機的可靠性,除設有電機過載,過熱保護之外,液壓傳動設有恆功率自動控制,高壓保護和失壓保護,另外左右截割部(搖臂)高速端各設有機械離合,機身兩端和中間各設有急停開關。
(11)與不同輸送機的配套能力強
本採煤機標准配套輸送機槽寬規格為:830mm各種輸送機,同時可配套槽寬規格為:730mm、764mm和880mm各種輸送機,與多種輸送機配套,只需調整煤壁側聯接板。另外,本機煤壁側支撐組件設計有滾輪和滑靴兩種形式,供用戶不同選擇。
使用情況:
該機在鄭州局做工業性試驗,並於2002年7月通過簽定。試驗期間,最高日產7200噸,最高月產160000噸。目前該機已銷售12台,其中鄭州局2台、義馬局2台、靈武局2台、雞西局2台、鶴崗局2台、大同局2台。
MGTY400/900-3.3D型電牽引採煤機
太原礦山機器集團有限公司
該機型是太礦通過10多年AM500採煤機的消化、吸收和製造實踐,在其它國外電牽引採煤機基礎上興利除弊,結合中國國情,根據用戶要求而新開發設計出的機載式交流變頻調速電牽引採煤機,是煤礦綜采實現高產高效的理想設備。
性能特點
(1)採煤機總體採用了多電機橫向布置,截割電機橫向布置在搖臂上,搖臂和機身之間沒有動力傳遞,取消了傘齒輪和結構煩雜的通軸、過輪,用結構簡單的銷軸與主機架鉸接在一起。
(2)機載式交流變頻調速,超級鏈軌無鏈牽引系統。低頻起動特性好、牽引力大,能實現恆功率無級調速。
(3)主機架採用了整體結構(也可分段組合)。滾筒的切割反力、調高油缸的支承力,牽引驅動的反作用力及工作面輸送機的支承、限位、導向的作用力均由結構簡單,堅固的主機架所承受,各部件均可方便地從主機架采空側單獨裝拆,使用可靠,維修方便。
(4)關鍵的元、器件選用了國外進口件,如軸承、密封、泵、變頻器等。傳動部件進行了載入試驗,整機的可靠性高。
(5)該機採用了系列設計、適應性強、通用性好。搖臂、牽引傳動箱、外牽引均可左右互換,僅改變外牽引的惰輪,搖臂的擺角,滾筒直徑,就能適用采高1.6m-4.5m的要求。搖臂電機和牽引電機各有三種不同功率規格供用戶選擇,並可左右互換。
(6)採用鎬型截齒的強力滾筒,能在硬煤層和有夾矸及地質有構造的地段使用。
(7)水路系統和液壓系統的主要元件設置在多通塊上,減少了管路聯接和維修工作量。
(8)控制系統採用了計算機集中控制,具有先導監控、操作保護、連行和故障顯示、數據儲存,以及故障自動診斷記憶、功率自動平衡等功能。顯示實現了漢字化,控制智能化。水冷式電機設有溫度保護,牽引系統可設制限速保護,並設有零速自動制動裝置。
MG300/700-WD系列交流電牽引採煤機
◆產品用途及適用條件
MG300/700-WD系列交流電牽引採煤機是為高產高效工作面設計的新型採煤機,採取多電機驅動,電機橫向布置,各大部件可積木式組合,適用於傾角小於40°,中硬或硬煤含矸石夾層的工作面開采。具有先進的技術性能和完善的監測保護系統,是綜采理想機型。
◆主要結構特點
1.整機為多電機橫向布置,框架式結構,機身由三段組成,無底托架。三段機身採用液壓拉杠聯結,所有部件均可從老塘側抽出。
2.採用直搖臂,左右可互換,左右牽引部對稱,結構完全相同。
3.用二台交流電機牽引,電氣拖動系統為一拖一,技術領先。
4.電氣系統具有四象限運行的能力,可用於大傾角工作面。
5.採用水冷式變頻器,技術領先,可靠性高,體積小。
6.採用PLC控制,全中文液晶顯示系統。
7.具有簡易智能監測,系統保護功能齊全,查找故障方便。
8.具有手控、電控、遙控操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