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模具鑄造中,高壓與低壓鑄造到底有什麼區別啊
高壓鑄造是通過液壓缸驅動壓射頭將金屬液高速壓入模具型腔中,由於是用油壓,壓力較高,故俗稱高壓鑄造;而低壓鑄造是通過氣壓將金屬液壓入模具型腔中,氣壓一般在0-2Kg/cm2,故一般稱為低壓鑄造。
模具(mú jù),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 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業之母」的稱號。
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中國約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間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期,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後,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1] 被鑄物質多為原為固態但加熱至液態的金屬(例:銅、鐵、鋁、錫、鉛等),而鑄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屬甚至陶瓷。因應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㈡ 誰能介紹下低壓鑄造的技術特點是什麼
低壓鑄造是使液體金屬在壓力作用下充填型腔,以形成鑄件的一種方法。由於所用的壓力較低,所以叫做低壓鑄造。
緩慢地向坩堝爐內通入乾燥的壓縮空氣,金屬液受氣體壓力的作用,由下而上沿著升液管和澆注系統充滿型腔,如圖1-38b所示。開啟鑄型,取出鑄件。
低壓鑄造的技術特點是:
1.澆注時的壓力和速度可以調節,故可適用於各種不同鑄型(如金屬型、砂型等),鑄造各種合金及各種大小的鑄件。
2.採用底注式充型,金屬液充型平穩,無飛濺現象,可避免捲入氣體及對型壁和型芯的沖刷,提高了鑄件的合格率。
3.鑄件在壓力下結晶,鑄件組織緻密、輪廓清晰、表面光潔,力學性能較高,對於大薄壁件的鑄造尤為有利。
4.省去補縮冒口,金屬利用率提高到90~98%。
5.勞動強度低,勞動條件好,設備簡易,易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
㈢ 高壓鑄造和低壓鑄造之間有什麼區別
高壓鑄造與低壓鑄造區別
1. 高壓鑄造(簡稱壓鑄)的實質是在高壓作用下,使液態或半液態金屬以較高的速度充填壓鑄型(壓鑄模具)型腔,並在壓力下成型和凝固而獲得鑄件的方法。 壓力鑄造,有高壓和高速充填壓鑄型的兩大特點。它常用的壓射比壓是從幾千至幾萬kPa,甚至高達2×105kPa。充填速度約在10~50m/s,有些時候甚至 可達100m/s以上。充填時間很短,一般在0.01~0.2s范圍內。
低壓鑄造的情況:
(1)澆注時的壓力和速度可以調節,故可適用於各種不同鑄型(如金屬型、砂型等),鑄造各種合金及各種大小的鑄件。
(2)採用底注式充型,金屬液充型平穩,無飛濺現象,可避免捲入氣體及對型壁和型芯的沖刷,提高了鑄件的合格率。
(3)鑄件在壓力下結晶,鑄件組織緻密、輪廓清晰、表面光潔,力學性能較高,對於大薄壁件的鑄造尤為有利。
(4)省去補縮冒口,金屬利用率提高到90~98%。
㈣ 壓力澆注簡介
壓力澆注是一種特殊的鑄造工藝,主要通過向金屬液施加外力,使其充型結晶,包括壓鑄和低壓鑄造兩種形式。
壓鑄:
低壓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