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器材知識 > 教育信息化設備有什麼

教育信息化設備有什麼

發布時間:2021-03-08 01:57:55

⑴ 教育信息化的特徵有哪些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以知識和信息的產生、傳播及應用為基礎的知識經濟將佔世界經濟發展的主導地位。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知識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越來越取決於教育發展、科技進步和知識創新,教育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將呈現出越來越突出的作用。然而21世紀教育面臨一系列的挑戰,這些挑戰主要來自於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因人口增長而引起的教育要求、國際競爭和各種社會問題等方面。傳統的教育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的發展,教育的根本出路就在改革,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教育信息化。

一、信息化與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的六要素
什麼是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就是能夠擴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類技術,或信息技術是指能夠完成信息的獲取、傳遞、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類技術。
什麼是信息化?首先信息化應是針對某個行業、某個領域、某個事物或某個過程(或統稱為一個系統)中信息的獲取、傳遞、加工、再生和施用而言的,其次,信息化應是一個社會過程。簡而言之,信息化就是人們追求或推動一個系統中信息資源利用和信息技術應用的過程。因此,信息化包含以下四個方面的含義:第一,對信息重要性的認識,將信息作為一種基本的構成要素,即信息資源應是信息化的核心;第二,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即信息資源的利用與信息技術的應用是信息化的目的;第三,信息網路是大范圍有效傳遞信息的基礎,也是現代信息技術最具代表性的特徵之一,因此它是信息化的基礎;第四,信息化作為一個社會過程,受到人們在觀念、理想、意志、技能以及團體的利益、社會組織結構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和制約,因此,信息化應有與之對應的保障機制。
綜上所述,某個系統的信息化建設應有與之對應的基礎、核心、目的和保障方面等的若干要素。
事實上,原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從我國的國情出發,提出了我國信息化的發展思路,這個發展思路也與上述相似的觀點。她包括國家信息化定義、國家信息化體系六個要素、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方針和原則、奮斗目標、主要任務等內容。其中關於國家信息化的定義就是:在國家統一規劃和組織下,在農業、工業、科學技術、國防及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廣泛利用信息資源,加速實現國家現代化的進程。這個定義包含四層含義:一是實現四個現代化離不開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務於四個現代化;二是國家要統一規劃、統一組織信息化建設;三是各個領域要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四是信息化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而國家信息化體系的六個要素為:信息資源,信息網路,信息技術應用,信息技術和產業,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規和標准。六個要素是一個有機整體,構成符合中國國情的、完整的信息化體系。而對於一個行業的信息化建設,信息網路是基礎,信息資源是核心,信息資源的利用與信息技術的應用是目的,而信息化人才、信息技術產業和信息化政策、法規和標準是其保障。教育信息化作為一個行業的信息化也不例外.

2.教育信息化是一個社會過程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和教育發展的過程,其結果必然是形成一種全新的教育形態。
教育信息化的特徵是什麼?我們可以分別從技術層面和教育層面加以考察。從技術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點是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從教育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徵是開放性、共享性、交互性與協作性。
我們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一個追求信息化教育的過程。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化、資源全球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合作化、管理自動化、環境虛擬化等顯著特點。
信息化教育為我們展示了未來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個適應性社會過程,它意味著存在一種與傳統的教育環境發生作用的活躍傾向,它的性質決定它是否能很好地適應環境,及如何適應環境。因此,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信息技術的應用不會自然而然地創造教育奇跡,它可能促進教育革新,也可能強化傳統教育,因為任何技術的社會作用都取決於它的使用者。如果說信息技術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麼教師就是操縱這個魔杖的魔術師。
教育設施和教學手段改變了,則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也必將要革新,而教育模式的改變首先取決於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改變。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知識是由教師傳授給學生的。而新的教學觀念是: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和幫助者,知識是由學生根據自己頭腦里的認知結構而自主建構的,這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正好適合於指導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與學。因此,教育信息化除了帶來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的革新外,更主要的是帶來教育教學模式的改變,而且必將是一種革命性的改變。
但要注意的是,任何模式的改變都是要有成本的,是要付出代價的。所以,教育信息化建設不會一蹴而就,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過程中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目前的信息技術教育應用還未必能減輕教師的負擔等。我們不能因為在教育信息化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就否定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適應時代的要求,而不是為了任何單位和個人的個別要求,因此,我們要認清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方向,並正確面對教育信息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二、國際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簡況
現代信息技術在九十年代的加速發展,促進了當今世界各國教育信息化的進程。教育信息化作為跨世紀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和指標,紛紛被納入當今世界各國新一輪的教改方案。盡管各國所面臨的教改任務有層次上的不同,有內涵與外延的差異,但從教改所處的同一全球信息化時代下的宏觀大背景、教育所面臨的21世紀人類社會的挑戰等宏觀方面來看,又呈現出某些共性,這些共性集中體現在當今世界各國的教育信息化的建設進程所呈現的教改特點和舉措上。如日本的第五代、第六代計算機進入教育網計劃、歐盟?quot;尤里卡計劃"、美國ISW向教育進軍、韓國的"虛擬大學"、新加坡的"智慧島"方案等。這些帶有濃厚信息化時代色彩的世界教改走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知識經濟為特徵的21世紀信息社會世界教改與發展的教育信息化共性的新特點,世界各國呈現出各有國別特色的新舉措,教育信息化一時間成為當代教改的時髦詞彙,極大地促進了各國教改的信息化進程。

1.國際教育信息化的進程
1、從立法和信息政策的角度看,出現在教改方案中把信息技術教育列入正式課程、增加投資和開課年級超前發展的特點。
英國1998年以立法形式規定,在全體中小學中將原來的選修課全部改為必修課,並擬定中學信息技術課評價的九項標准。在國撥教育經費中,法定的6%必須作為學校專款專用的微機購置費,以保證英國20%中小學校上INTERNET網,其中中學佔85%,小學佔5%。
美國總統柯林頓1996年在國情咨文中指出,2000年美國必須實施100%的學校與國際互聯網連通,並建議國會通過立法執行使美國從小學到大學都實行"人一機一路一網"成片的唯一國家,柯林頓的這一舉動旨在為美國教育界搶占國際教育化新的制高點做准備。
法國教育部長阿萊格爾1998年初宣布,法國制定三年教育信息化發展方案,重點放在教育信息化大發展對相應信息教育師資的培訓上,重點傾向於應用多媒體教學和微機操作水平的提高,旨在發揮現有信息設備的使甩效率,使法國由當時的初中學生32人二台微機、高中12人一台微機的水平,提高到初中學生16人一台微機、高中6人一台微機的標准,這一標准2000年要在全法國實現。
1998年7月29日,日本教育課程審議會發表了題為"關於教育課程基本走向"咨詢報告書,進一步明確了信息教育課程的運作細則。首先在小學、初中;高中各個階段的所有學科都要使用微機進行教學。小學?quot;綜合學習時間"課上要適當地運用計算機等信息手段,初中要把現行的"信息基礎"選修課改為必修課。此外,文部省提出1994年間小學、初中和高中各校計算機擁有率分別要達到22台、42台、42台。

芬蘭政府1995年擬定信息社會發展戰略、把"全體公民掌握和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列為五大方針之一、旨在"使每一芬蘭國民掌握信息社會的基本技能"。教育當局規定,從95年開始,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必須達到使用計算機和上網的技能標准。
1995年5月31日,韓國教改委員會制定了《建立主導世界化、信息化時代新教育體制的教育改革》方案,韓國這一方案旨在強調只有把現代高新技術引進教育,才能使韓國進入未來信息化社會的先進國家行列,而這一切取決於加大國家教育信息化的決策力度。

2.國際教育信息化的舉措
面對西方七個發達國家占據教育信息化制高點的現實,中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奮起追趕並試圖超越,更使全球教育信息化的競爭日趨激烈。因此,採取相應的教育信息化新舉措,成為當代世界各國競相實行教育信息化的一個十分鮮明的時代特色。各國在擬定教育信息化新舉措時,呈現了取長補短、既競爭又借鑒的局面。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在借鑒當代世界教育信息化前沿水平,盡量少走彎路,以縮短與教育信息化國際水準的差距,這是當代為教育信息化採取教育新舉措的原動力之一。

1)
教育信息化的主導是教師,主體是學生,要從師資教育信息化培訓和相應信息技術裝備實行政策傾斜,確定在經費和投資力度上優先保證的方案,以保證從師資信息化理論型培訓向信息化教育技術的應用型能力培訓的新一輪戰術和戰略新舉措的落實。
如新加坡1997-2002年的MIT總體教育信息化規劃中,要求1999年全國教師接受MIT應用能力培訓,並把它作為師資資格聘用的重要標准之一。為此,保證每兩位教師配備一台電腦。規定在小學10%和中學40%的課程中,教師必須用電腦授課的硬性舉措,以激勵教師自身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否則就會面臨下崗的嚴峻局面。到2002年,全國各類學校30%課程用電腦上課,實現全部學校的校園網,所有教師及小學四年級以上的學生人人備有電子郵件賬號,旨在使新加坡初步具有教育智能島的雛形。為此,新加坡教育當局撥出專款,為教師每人補貼20%購買家庭自用電腦的費用,以此提高全員的信息化水平。在人力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從1999年起在每所學校建立四元信息化梯隊,即聘用高理論、高信息技術、高操作水平和高資歷教師組成的信息化四結合隊伍,為學校教育信息化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導,以保證學校的理論和實踐資源資料庫常備常新。與此同時,
加大師范教育信息化課程力度和權重, 使未來教師在校學習時就成為信息技術應用的楷模。
英國政府宣布1998年是英國的網路年,1998年10月實施全國上網學習計劃,其重點放在"為全國教師提供機會,以更新他們的信息和通訊技術能力。"為在4年內訓練所有教師使用互聯網,英國首相布萊爾宣布今年內撥款一億二百萬英鎊,明年達到一億五百萬英鎊。布萊爾在1998年10月全國上網學習計劃開幕式上指出:"這就等於在我們的課堂內建立起世界一流的教育圖書館。

美國教育部1997年2月13日發表了與總統柯林頓教育行動綱領相應的舉措說明,其中針對教師首先要教育信息化的條款佔有重要地位,如使所有教師都能夠掌握現代化計算機技術,為教師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機和ISM提供培訓和資助。為實施美國教育行動計劃,1998年美國投入510億美元巨資,旨在使每一位美國公民都能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終身學習。為做到這一點,美國的舉措是先從中小學教師的教育信息化應用培訓開始。
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1997年1月19日在國會施政報告中指出,在國際化、信息化日益發達的當代,應把迄今重視平等、均一的學校教育轉變為個性、個人、個體能力的開發,包括針對教師個體能力的開發,加強教師培訓體制的管理和政策傾斜,主要是指進一步加強對師范教育在校生和學校現任教師信息化培訓及對學生指導能力的培養,並為此開設"教育信息化方法與技?quot;的教職課程,決定從2000年開始在教師培訓階段設立"信息設備操作"的實用課程,並把它列入培訓學分制的計算考核范疇。

2) 重視外國語應用界面水平運作能力的提高,並作為教育信息化綜合指數評價重要指標之一。

在美國波特爾和日本小松擬定社會信息化綜合指數體系評價兩個指標常模之後,世界各國也紛紛仿效,並在此基礎上把社會信息化指評體系中的教育指標獨立開來,擬定教育信息化指標評價體系,如韓國首先將外語應用水平納入教育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之一,要求大學師生英語必須達標,為此建立國家虛擬大學(1997年2月建立)和國立電子化外文圖書館,以適應80%以上網際網路上的英文界面,提出大學師生普及"微機化加外文化"的國際化教育信息化基礎評價標准,並作為全國教育信息化進程的首批達標指數標准,且以此帶動全國教育行業的信息化進程和標准運作目標,強調外語和微機要從學術理論型、知識性深造向應用能力型、實踐運作型運作轉變,注重善於使用電子圖書館系統和超高速通信網的運作能力,提高師資教育信息化處理能力水平,提高大學生整體信息素質水平,尤其重視師范院校師生整體信息化索質水平的提高,以啟動整個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母機,這是很有遠見的創新只舉。
除重視高等師范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之外,對造就精英人才的綜合大學微機化、外語化和圖書館電子化三大基點為辦學目標,旨在建立21世紀信息競爭人才的備戰基地,以上舉措是為了實現韓國爭作21世紀世界十大強國之一的宏偉信息化目標。其重要標志是韓國釜山東明信息大學,獨家投入2600台586以上電腦,以電子化圖書館為依託建立虛擬大學,形成以網路化教學為中心的運作體系,以外語化和微機化為兩翼的聯網講授立體教育模式。這一高層次的現代立體化教育模式,可與世界上任何電子圖書館互通有無、資源共享,達到"天涯變咫尺,咫尺變天涯"的虛擬教育大環境下的現代講授與學習的國際大教育目標,並具有評定和授予學位的大學職能,此舉堪稱東亞虛擬大學教育信息化創新之冠。

處於轉型期的前蘇聯各國繼承前蘇聯教育信息化的傳統,在九十年代主要以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教育信息化為其主流代表,但信息化設備的現代化水平尤以波羅的海的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三國為最高,以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斯但等國處於庸動發展階段。從中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水平受制於一個國家的社會信息化的總體水平的發展程度,
而社會信息化水平的發展又主要受制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的程度。這從蘇聯解體後的各國看十分明顯。
俄羅斯1996年開始在拉奧(俄教科院簡稱)擬定的11項教育科研戰略中,明確教育信息化要走獨聯體與東歐各國建立教育信息化技術聯合體的所謂大斯拉夫體系之路。這個聯合體淡化俄語,把MIT技術的英語界面作為國際語聯系的電子化手段,這是一個顯著的變化,以促進信息化進入世界體系的進程。這種舉措是在蘇聯解體後各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以後,加強本民族語,排斥俄語形勢下採取聯合體多數國家意願而達成的協議,對聯合體各國溝通和與世界接軌都起到了促進作用。在聯合體中共同組建電子圖書館和師資培訓聯合體,由俄羅斯教科院副院長達維多夫主持;並組建俄教科院教育信息技術部,加強聯合體內部相關部門的日常交流與協作,出版合作刊物和教育教學軟體。由於目前經濟力量有限,這種採取聯合體方式進行教育信息化聯合開發的形式,有利於節約資金,能起到最大限度發揮投資效益的作用。隨著經濟的好轉,這一地區很可能成為下一個世紀教育信息化很有前途和具有競爭力的區域。

從上述材料我們可以知道,在世界各國,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其教育發展的一個重點,而且,許多國家以立法的形式對信息技術教育給予相當的地位。在這方面,國外發達國家比我們已經領先了有3-5年的時間。

三、我國教育信息化政策
我國教育信息化的開展實際上早在1982年就在北京的幾所大學的附屬中學進行試點工作,應該說開始的時間還是比較早的,但是,由於各方面原因的制約,徘徊的時間較長,主要是發展不夠均衡。面對世界信息技術教育的迅速發展,為了盡快縮短我國信息技術教育與世界發達國家的距離,1999年末,教育部宣布我國中小學從2001年9月份開始逐步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並公布了"中小學信息技術指導綱要"。並在2000年10月召開的"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上,決定從2001年起用5到10年的時間在全國中小學基本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努力實現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在此會議上,教育部提出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兩個主要目標:

一是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加快信息技術教育與其它課程的整合。2001年前,全國普通高級中學和大中城市的初級中學要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2003年前,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初級中學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2005年前,所有的初級中學以及城市和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小學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爭取盡早在全國90%以上的中小學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程。同時要促進信息技術的應用與課程教學改革的有機結合。

二是全面實施中小學"校校通"工程,努力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用5-10年的時間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建設,使全國90%左右的獨立建制的中小學能夠與網路連通,使每一名中小學師生都能共享網上教育資源,也使全體教師都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素質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繼續教育。而且,2010年前,爭取使全國90%以上獨立建制的中小學校都能上網。條件較差的少數中小學校也可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教育教學資源。
2001年6月14日國務院在北京召開了基礎教育工作會議,並發布了"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
",其中第26條為:
"大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各地要科學規劃,全面推進,因地制宜,注重實效,以多種方式逐步實施中小學"校校通"工程。努力為學校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教育軟體和接收我國衛星傳送的教育節目的設備。有條件地區要統籌規劃,實現學校與互聯網的連接,開設信息技術課程,推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開發、建設共享的中小學教育資源庫。加強學校信息網路管理,提供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網路環境。積極支持農村學校開展信息技術教育,國家將重點支持中西部貧困地區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支持鼓勵企業和社會各界對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投入?quot;
這充分說明了我國高層領導人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已經充分認識到了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也體現了他們對加強我國信息技術教育的決心與信心;教育信息化不再是一個空洞的名詞,而化為一系列具體的行為目標和可操作的步驟。

⑵ 教育信息化包括哪些內容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領域的信息化的簡稱。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點是在教學過程中,比較全面地運用以計算機和網路通訊為基礎的現代化信息技術,促進教學過程的全面革新,使學校能夠適應信息化對教育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應包括如下九個方面的內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從工業化社會的班級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轉向信息化社會的個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教育資源的「信息化」。要創建分布式的、超鏈接的、非線性的、多媒體化的、開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種教育信息資源庫,使學校教室、辦公室、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電子化、網路化;要建立教育資源信息系統,使人、財、物、時間、空間等各種資源要素的調控與管理最優化。 (3)課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深化課程教材改革;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術含量,注意培養學習者的信息能力。 (4)教學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構主義、人本主義、行為主義、認知主義理論的綜合運用,構建適應信息時代要求的新型教學模式,要將信息的獲取、處理、應用、創新等環節的組配作為教學模式構建的基礎。 (5)教學技術的「信息化」。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教育技術的核心,提高各種軟體、硬體、潛件中的技術含量與信息質量。 (6)教育環境的「信息化」。創設豐富、多樣、美好的教育信息環境,使師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獲得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校園環境的熏陶。 (7)教學評估的「信息化」。注重計算機與網路在評估信息的採集、傳輸、處理和結果分析中的應用,使評估經常化、自動化、智能化。特別要注重信息導航與實時評估,使教學過程能自動朝教學目標演進。 (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績效為價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常規管理、人事管理、工資管理、檔案管理、設備管理中的應用。 (9)教師素質的「信息化」。要注重培養教師的信息素質,提高其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教學的能力。

⑶ 中國教育信息化產品有哪些

指哪方面呢?
教育信息化范圍很廣,包括教學管理(教務、迎新、招生等)的一系列軟體,網路教學平台,用於教育單位辦公的辦公軟體、科研單位的科研管理軟體也都屬於教育信息化的范疇。

⑷ 急求推薦!教育信息化智能設備與軟體做的比較好的企業

雲教數壩還行,擁有自己完善的獨立研發團隊。

⑸ 信息化教學環境中的常用的音頻媒體設備有哪些

信息化教學所需要建設的多媒體教室,其中就音頻媒體設備來說,配置基本都是教學音箱、教學擴音系統、無線咪、中央控制器,除此之外的設備也可以根據需求自行添加。

⑹ 教育信息化有啥優點

在網路找到的。
從技術屬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徵是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和多媒化。[1] 數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術系統的設備簡單、性能可靠和標准統一,網路化使得信息資源可共享、活動時空少限制、人際合作易實現,智能化使得系統能夠做到教學行為人性化、人機通訊自然化、繁雜任務代理化,多媒化使得信媒設備一體化、信息表徵多元化、復雜現象虛擬化。
從教育屬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徵是開放性、共享性、交互性與協作性。開放性打破了以學校教育為中心的教育體系,使得教育社會化、終生化、自主化;共享性是信息化的本質特徵,它使得大量豐富的教育資源能為全體學習者共享,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交互性能實現人--機之間的雙向溝通和人--人之間的遠距離交互學習,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其他人之間的多向交流;協作性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人--人、人--機協作完成任務的機會。教學信息化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它至少有四大特徵:
信息傳遞優勢。現代經濟學認為,獲取信息是克服人類「無知」的唯一途徑。信息搜尋要花費代價(即交易費用),其中,信息傳遞成本占據了相當的份額。傳統教學採用「師傅帶徒弟」式的完全面接方法,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是一種社會資源浪費。網路教學高速度的信息傳遞功能,無疑地大大節約了全社會的信息傳導成本。
信息質量優勢。隨著「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學生可以共享優秀教育資源和高質量的教學信息。不可否認的是,作為知識傳導者的教師,水平也參差不齊,接受者獲得的信息質量也就大有差異。遠程教學由最優秀的教師製作課件,可以有效保證所傳輸的信息質量。

⑺ 教育信息化是做什麼的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運用計算機多媒體和網路信息技術,促進教育專的全面改革,使之屬適應信息化社會對教育發展的新要求。北京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正在革新現代教育,裡面有好多,其中著名的課堂派就在這里,他們做的就是課堂管理,助力高校走向信息化,非常棒的。

⑻ 教育信息化包括哪些內容

教育信息化包括的內容:

1、教育信息環境的完善

這里的環境是指用於學習的環境,是指用於教育信息存貯、處理和傳遞的信息環境。教育信息環境主要包括用於遠程教育的信息網路系統、學校的校園網、CAI教室、網路教室、用於教和學的各種支援系統及用於各種教育資源、教育設施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統。

2、教育資源的建設和使用

教育資源是用於教育信息化的各種信息資源。與信息環境相比較,教育資源在教育中的應用具有更為直接的作用。教育過程主要是通過各種教育資源的應用予以展開和控制的。對各種教育信息資源的生成、分析、處理、傳遞和利用應根據教育信息的特點、教育過程的要求展開。

3、人才的培養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推進素質教育,實現創新人才的培養。面向信息社會的跨世紀人才應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是信息能力。它是信息社會中每一個人賴以生活、用於學習的基本能力,是進入信息社會的通行證。

教育信息化應將每一位學生,乃至全體國民的信息能力培養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它是實現國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礎和保證。目前,在我國各級各類學校中廣泛開展的信息技術教育應該認為是實現國家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步驟和重要內容。

(8)教育信息化設備有什麼擴展閱讀:

教育信息化基本范圍:

教育信息化與國家信息化、社會信息化、經濟信息化、企業信息化、農業信息化的概念不同。

首先,教育信息化作為行業的信息化,其信息化的范圍僅限於教育領域;

其次,教育信息化是整個教育行業的信息化,其建設、資源開發及應用必然會涉及到教育環境、教育內容、教育管理等教育領域的各個方面。

第三,教育信息化作為國家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與發展必須在國家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方針下進行,同時還應處理好與其他行業信息化之間的關系。

⑼ 目前中小學信息化教學有什麼設施

那要看你在什麼地區,什麼學校,我們學校的話,只有電腦房,而且電腦是很陳舊的那種

⑽ 目前你比較常用的信息化教學軟體有哪些

信息化教學教學信息化,是指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使教學的所有環節數字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的教學。在信息化教學中,要求觀念、組織、內容、模式、技術、評價、環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1]中文名信息化教學指導現代教學理念支持信息技術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的教學快速導航理論基礎教學中心具體介紹信息化教育,是以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為指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過程,以培養和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為重要目標的一種新的教育方式。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使教育的所有環節數字化,從而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形成適應信息社會要求的新教育模式。信息化教學,研究主體對象是教學,中心詞是教學,信息化是定語,指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完成更好的教學。教學信息化,研究主體對象是教學環節及其狀態,目標是信息化,指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使所有的教學環節達到信息化。因此,教師關注的是信息化教學,以便更好地上課。社會及官員關心的是教學信息化,是否完成了現代化的建設。信息化教學比較通俗的理解是「電化教學」的新說法。理論基礎信息化教學模式是建立在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之上的,其學習環境包含情景、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四個要素。信息化的教學模式可以描述為:以學生為中心,學習者在教師創設的情境、協作與會話等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當前所學的知識進行意義建構並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獲取信息的幫助者、促進者;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

閱讀全文

與教育信息化設備有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樣卸載pe工具箱 瀏覽:226
Af單個送風閥門的面積怎麼算 瀏覽:576
光控裝置設計 瀏覽:656
大眾車如何換眼鏡軸承 瀏覽:273
製冷的和空調有什麼去別 瀏覽:223
聯想y7000機械硬碟怎麼選 瀏覽:760
樓道暖氣閥門壞了誰負責維修 瀏覽:683
頻率響應測試用什麼設備 瀏覽:748
住宅小區消防設施設備有哪些 瀏覽:475
機床照明燈有什麼作用 瀏覽:642
工廠的通用機械設備有哪些 瀏覽:498
筆記本裝機械硬碟要什麼工具 瀏覽:829
半導體製冷怎麼製作 瀏覽:31
怎麼做齒輪傳動裝置 瀏覽:242
怎麼樣計算設備的能量損失 瀏覽:954
車工機械如何操作 瀏覽:849
消防室外管道加閥門方案 瀏覽:885
製冷配件一年收入多少 瀏覽:474
空調什麼的製冷最好 瀏覽:440
木工電動工具有哪些 瀏覽: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