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有多少核潛艇分別分布在那裡
美國海軍潛艇部隊擁有現役核潛艇75艘。其中戰略核潛艇18艘,攻擊型核潛艇57艘。美國海軍的這些水下力量被分別部署在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中。這其中,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潛艇部 隊總員額為16000人,擁有各型核潛艇37艘,有26艘為攻擊型核潛艇,11艘為彈道導彈核潛艇。 美國主要潛艇是:「海狼」級攻擊核潛艇、洛杉磯級核動力攻擊潛艇、「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和「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海狼」級共建3艘: SSN21「海狼」號,1989年10月25日開工,1995年6月24日下水,1997年7月19日服役; SSN22「康涅狄格」號,1998年12月11日服役; SSN23「吉米·卡特」號,預計2003年服役。 ★總體性能: 長99.4米,寬12.9米,水上航行時吃水10.9米,水上排水量7460噸,水下排水量9150噸,水下最大航速35節,最大潛度600米,全艇編制133人,其中12名軍官。其動力裝置為1座通用電氣公司S6W壓水反應堆,2台蒸汽輪機,功率38.8MW,約52000馬力,單軸,泵噴射推進器。 「海狼」級外形一改美國核潛艇傳統的較大長寬比,而重新採用了「大青花魚」號試驗潛艇的小長寬比水滴線型,與「洛杉磯」級相比,「海狼」級的長寬比從10.88下降到7.7,這種艇型有諸多優點,如提高航速、改善機動性、有利於艙室布置和增加隱身性能等。經過反復論證和權衡利弊,「海狼」沿用了美國海軍單殼體形式,採用了既抗震又抗海水壓力的HY-100高強度鋼,其屈服壓力為82公斤/平方毫米。它所選擇的S6W型加壓水冷式反應堆原為水面艦艇使用,這是首次安裝在潛艇上,具有結構緊湊、輸出功率大等優點。 「海狼」級的第一使命是反潛,降低雜訊對它來說至關重要。該級艇的降噪措施主要有:核動力裝置採用自然循環反應堆以降低一迴路雜訊;採用蒸汽輪機電力推進方式,取消雜訊大的減速齒輪箱;首次使用新型的「泵噴射推進器」,徹底消除了螺旋槳雜訊;艇體外表敷設一層阻尼吸聲橡膠,使艇體表面形成一個良好的無回聲層;艇體外形光滑,開囗少,突出物少;艇上所有運動機械都經過降噪設計,並且都安裝在高效減振基座、彈性支座和彈性減振器上;為降低艙室內部雜訊,在美國潛艇上首次使用了「有源消聲技術」,也就是在雜訊處發出與雜訊振幅相同但相位相反的音響,來抵消該處原有雜訊,實踐證明效果明顯。在綜合運用了以上措施後,「海狼」級的雜訊達到了90-100分貝,這一量級已經低於海洋背景雜訊,這使它成為一級真正的「安靜型」潛艇。 ★武器裝備: 「海狼」級首部安裝有8具660mm發射管;由於這8具發射管已具有快速發射能力和首部尺寸有限,艇上沒有安裝垂直發射裝置,所有導彈、魚雷都從這8具發射管中發射。該級艇共可攜載50枚各型導彈和魚雷。 ·「戰斧」巡航導彈:該彈既可對陸又可反艦,具有戰略戰術兩種作戰能力。全重1224公斤,飛行高度15-100米,速度0.7馬赫。反艦導彈射程460公里,戰斗部裝葯454公斤;對陸型射程2500公里,戰斗部裝葯454公斤或20萬噸當量核彈頭,其制導方式為慣性或地形匹配加GPS,圓概率誤差為10米。 ·「捕鯨叉」反艦導彈:是美國核潛艇的標准反艦導彈,重667公斤,速度0.85馬赫,巡航高度15米,末段攻擊高度2-5米,射程110-130公里,慣性制導加主動雷達末制導。 ·MK48-5(ADCAP)重型魚雷:該雷既能反潛又能反艦,重量1582公斤,航速60節,航程46公里,潛深1200米,戰斗部裝葯100-150公斤,線導加主/被動聲自導,自導系統具有智能處理能力 ★電子裝備: ·電子設備:作戰指揮為AN/BSY-2系統,它採用分布式計算機系統、聲學系統、控制系統和電子/水聲對抗系統,將探測、識別、跟蹤、分析、傳遞、決策、執行等多項功能融為一體,通過匯流排與分布式計算機系統相連,核心為UYK-44計算機;水面搜索/導航雷達為BPS-15A;電子支援/對抗有BLD-1、WLQ-4(V)1、WLR-8(V);另有WLY-1拖曳式誘餌系統。 ·聲吶:主要為AN/BQQ5D主/被動綜合聲吶,TB-16被動拖曳聲吶、TB-23細線基陣拖曳聲吶、被動保角陣聲吶、探雷聲吶等。 該級潛艇應用現代最新技術,在動力裝置、武器裝備和探測器材等設備方面,堪稱世界一流。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它有許多令人矚目的特點。其特點之一是性能卓越。海狼級外形為長寬比 7.7:1的水滴型,接近最佳長寬比。採用一座 S6W大功率高性能壓水反應堆,軸輸出功率達 6萬馬力,水下最大航速 35&127;節以上。 艇殼採用 HY-00高強度鋼,使其最大下潛深度可達 610米。艇體線型和結構較美國前幾級潛艇有重大調整,艏部聲納罩為鋼制,提高了防冰層破壞能力,圍殼舵改為可伸縮艏水平舵 ;同時採用Y型艉舵。配有能透過冰層的偵測裝置,可在北極冰下海區執行作戰任務。 特點之二是大量應用隱身技術。海狼級首次採用液壓泵噴射推進器,艇體表面敷貼消聲瓦,各種升降裝置敷有雷達波吸收塗層,對產生雜訊的設備採用先進的隔振降噪措施等,使其隱身性能極為突出,噪音水平僅為洛杉磯級改進型的1/10,是第一代洛杉磯級的 1/70。 特點之三是進攻能力強、作戰效能好。海狼級安裝了8具610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戰斧巡航導彈、海長矛遠程反潛導彈、MK-48阿德卡普魚雷、魚叉艦艦導彈共 50枚。此外該級艇裝備了比洛杉磯級更為先進的AN/BQQ?50&127;型綜合聲納系統和BSY-Ⅱ型綜合作戰指揮系統。 「洛杉磯」級(SSN-688)攻擊型核潛艇 美國海軍第四代攻擊型核潛艇,共建62艘,是當今美國海軍潛艇部隊的中堅力量,也是世界上建造最多的一級核潛艇。首艇「洛杉磯」號(SSN-688)於1972年2月開工建造,1974年4月下水,1976年11月正式服役,最後一艘「夏延」號(SSN-773)1996年3月服役,目前已退役9艘,在役53艘。 自1976年首艇服役至今已有 20餘年的歷史,是美國海軍技術上最成功的一級攻擊型核潛艇,也是目前在役數量最多的。該級艇共有62艘服役。該級艇外形細長,有較長的平行舯體,指揮台圍殼高大並靠近艏部,艇尾是頭瘦的紡錘形。為了降低噪音,該艇從艇體外形到機械設備均採取了相應降噪措施,並從 SSN751號艇開始加裝消聲瓦,目前仍在安靜性方面進行改進。 洛杉磯級是一級多用途攻擊型核潛艇,可執行反潛、反艦、護航、佈雷、偵察、救援等多種任務,裝備戰斧巡航導彈後還可執行對地縱深打擊的任務。 尺度:艇長 110.3米,寬 10.1米,吃水9.9米 排水量:水下6927噸,水下航速32節 最大潛深: 530米 艇員:133人 動力裝置:1座自然循環壓水反應堆,壽命 10年;主機為2台蒸汽輪機,功率 3.5萬馬力 水下最大航速:30節 攜帶武器:「戰斧」8枚,魚叉4枚,魚雷14枚。此外,該級艇還可布放MK67和 MK60水雷。 洛杉磯潛艇的舯部裝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MK48ADCAP線導重型魚雷和魚叉艦艦導彈。1986年,從第三十二艘起在舶部耐壓殼的外部加裝了12具戰斧導彈垂直發射裝置,並裝備有反艦型和對地攻擊型戰斧巡航導彈。 「弗吉尼亞」級核潛艇 長度:114.9米 寬度:10.4米 吃水:水上航行時9.3米 排水量:水下7800噸 最大航速:水下28節 最大下潛深度:244米 全艇編制:113人 動力裝置:1座PWRS9G型壓水核反應堆,2台渦輪機,功率24000馬力,另裝2台同軸汽輪機驅動的泵噴射推進器 武器裝備:MK48-5型魚雷、「魚叉」反艦導彈、「戰斧」巡航導彈、小型反潛魚雷和水下運載器,水下發射的反直升機防空導彈的可行性正在評估中。SSN774的雷彈攜帶量為38枚 造價:約22億美元(「弗吉尼亞」號) 作為逐步替換美軍現役「洛杉磯」級潛艇的下一代攻擊核潛艇,「弗吉尼亞」級將是美軍謀求在21世紀繼續稱霸海洋的又一利器。美國國防部於1993年作出決定,三艘「海狼」級潛艇完工後停止該艇的生產,因為軍方認為應該生產更加「經濟實惠」,而且更能適應冷戰後作戰環境的的潛艇。這一概念促成「弗吉尼亞」級潛艇將成為美軍水下力量的主力。該級潛艇主要強調多用途和靈活性,在保持傳統遠洋深海作戰能力的基礎上,更加突出近岸淺水以及特種作戰能力,其主要任務包括: 通過垂直發射系統和魚雷發射管發射對陸導彈,對敵實施秘密打擊。 通過先進作戰系統和靈活配置戰斗部的魚雷攻擊敵方潛艇。 攻擊敵方水面艦艇。 通過先進電子感測器和通迅設備支援己方艦艇戰斗群。 使用感測器收集重要情報,確定敵方雷達設施、導彈發射陣地和指揮中心位置,並監控通訊信號和跟蹤艦船運動。 針對敵方艦船秘密布設水雷。 搭載特種部隊及器材:執行搜救、偵察、破壞、發動佯攻,為美軍炮火、空襲指引目標等任務。 美軍資料稱,與「海狼級」潛艇相比,「弗吉尼亞」級的航速比前者慢,攜帶武器少,但安靜性絲毫不差,據稱其聲學特徵低於俄羅斯「阿庫拉」級攻擊潛艇的改進型和今後將服役的俄第4代攻擊潛艇。此外,「弗吉尼亞」級的電磁隱身性、偵察和特種作戰能力均有顯著提高。由於實現了高度自動化,「弗吉尼亞」級與「洛杉磯」級相比,所需操控艇員人數大為減少。例如,控制潛艇運動的艇員從以前的4人減少為兩人。他們通過8台觸摸屏電腦控制潛深、航速、航向和姿態。艇上駕駛系統功能相當於飛機上的自動駕駛儀。艇員們的工作主要是監視感測器。在必要時候,艇員可以用輕巧的操縱桿手動控制航向,而不用像過去那樣使用笨重的鋼制艙輪。「弗吉尼亞」號情報技術軍官泰勒稱,就控制系統而言,「弗吉尼亞」級與「洛杉磯」級之間有天壤之別。 「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被譽為「當代潛艇之王」。就整體性能而言,它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戰略核潛艇。 美國軍方在70年代初期展開了三叉戟Ⅰ型潛射彈道導彈的計劃,同時開始發展一種新型的彈道導彈潛艇以供三叉戟導彈使用。最初的計劃乃是建造一種拉法耶級的改良型潛艇,並使用相同的西屋(Westinghouse)S5核子反應爐,而後為了減低新潛艇和噪音,因此決定採用自然循環核子反應爐。基於經濟效益,導彈數量由18枚增至24枚。由於這項計劃的造價過於龐大,最初曾遭國會的反對,不過當前蘇聯在三角洲級潛艇上配置了射程長達6935公里的SS-N-8潛射彈道導彈之後,國會終於批准了這項計劃。 雖然已獲得國會的批准,不過這項計劃在發展之初仍遭到不少困難,因此仍較預定進度落後許多。當困難一一被克服以後,終於產生了一種極為優秀的潛艇與極具威力的導彈。第一艘俄亥俄號(SSBN 736)1981年開始測試工作,1982年1月發射第一枚導彈,並在82年10月作首次的戰斗部署。前8艘俄亥俄級潛艇在帆罩後方配有24枚三叉戟Ⅰ型(D-5)導彈,田納西號則改為三叉戟Ⅱ型(D-5)導彈,這種導彈在90年3月在俄亥俄級上完成首次戰斗巡航,將來前8艘亦將改配三叉戟Ⅱ型導彈。除彈道導彈外,各艦另備有4具傳統魚雷發射管可供自衛。 三叉戟導彈的射程較以往大幅度增加,這意味著它們只須部署在美國即對敵人目標具有相當的威協性。最初8艘俄亥俄級潛艇皆部署於緬因州的班哥外海,其餘則部署於喬治亞州的京斯灣。這意味著俄亥俄級主要任務區域僅須在美國擁有控制權的海域即可,因而佔了很大的優勢。 俄亥俄級潛艇的任務行程表是先以一組乘員執行為期70天的巡邏任務,之後有25天進行整修保養,整修完畢再由另一批乘員登艦執行任務。每九年進行一次為期一年的大整修,同時進行核能燃料棒的更換。如此每艘船的保險率可達百分之六十六---可以說是一項特例。 雖然前蘇聯的台風級潛艇較俄亥俄級大了許多,不過其導彈攜帶量反較俄亥俄級少了4枚,就這點而言,俄亥俄級是較台風級成功的。隨著冷戰時代的結束,繼前蘇聯在91年解體,俄亥俄級的建造工作在目前計劃的18艘完成後,似乎是不會再繼續了。 「俄亥俄」級核潛艇的艇體屬單殼型,在結構與布置等方面均與眾不同。艇體艏艉部是非耐壓殼體,中部為耐壓殼體,整個耐壓體僅分成四個大艙,從艏至艉依次是指揮艙,導彈艙,反應堆艙和主輔機艙。指揮艙分為三層:上層設有指揮室,無線電室和航海儀器室;中層前部為生活艙,後部為導彈指揮室;下層布置4具魚雷發射管。導彈艙共裝24枚「三叉戟」導彈,對稱於中心線平行布置。反應堆艙的上部是通道,下部布置反應堆。主輔機艙布置動力裝置。 「俄亥俄」級核潛艇的電子設備主要包括水聲探測,導航和通訊三部分。艇上裝備10餘部水聲探測設備,最主要的是AN/BQQ-6型聲納,該聲納以主動工作方式為主,探測距離5-10海里,以被動方式工作時探測距離可達100海里。艇上的中心計算機可把整個導航系統連接在一起,實現了集中自動控制。通訊系統設施齊全,性能優良,可在300米深處接受岸台信號,從而避免被衛星和敵機發現。 「俄亥俄」級核潛艇的武器裝備除4具魚雷發射管外,主要是「三叉戟」導彈,它分為I型和II型兩種。I型導彈戰斗部為Mk400型分導式彈頭,每枚有8個10萬噸級當量彈頭,最大射程為4600海里。II型導彈戰斗部改用Mk500型分導式彈頭,每枚載有14個15萬噸級當量分彈頭,最大射程為6000海里。 「俄亥俄」級核潛艇是美國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核威懾戰略的重要保證之一,一艘「俄亥俄」級核潛艇上攜帶的24枚導彈,336個分彈頭可以在半小時內摧毀對方200-300個大中型城市或重要的戰略目標。 排水量:18750噸 規格:全長560英尺(170.7米);全寬42英尺(12.1米),吃水36.4英尺(11.8米)。 裝備:SSBN 726至SSNB 733;三叉戟Ⅰ型(C-4)潛射彈道導彈24枚,SSBN 734以後:三叉戟Ⅱ型(D-5)潛射彈道導彈、533毫米魚雷發射管4具、顧耐德Mk 48魚雷。 主機:一具通用電氣S8G自然循環壓水冷卻式核子反應爐、渦輪導氣驅動系統(60000軸馬力),單軸,航速20節以上。
❷ 密西西比河長多少千米
密西西比河:
密西西比河幹流發源於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的西側,源頭在海拔501米處的伊塔斯喀湖,全長3950公里,南北縱貫美國,注入墨西哥灣。如果以其支流密蘇里河為源,全長則為6262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密西西比河匯聚了250多條支流,流域面積達322萬多平方公里,佔全美國領土的百分之四十多,居世界流域面積第三。密西西比河西側支流大多發源於落基山脈,有密蘇里河、阿肯色河、雷德河等;東側支流大多發源於阿巴拉契亞山地,有俄亥俄河、田納西河、康伯河等。西側支流流經半乾旱地區,流量小,季節變化大,含沙量大。最突出的就是密蘇里河,它的長度超過幹流,為4125公里,河口處年平均流量每秒1812立方米,枯水期每秒119立方米,洪水期最大流量曾達每秒25488立方米。東側的支流以俄亥俄河最重要,它接納了阿巴拉契亞山坡的眾多支流,長1579公里,流域內降水豐富,河口處年平均流量每秒達7080立方米,幾乎是密蘇里河的4倍。俄亥俄河對於幹流水量及其季節變化起著重要作用。密西西比河流域大部分為平原,中、下游比降很小,河道曲折,河漫灘寬廣,如果不以堤壩約束,洪水的泛濫范圍可寬達120至300公里。密西西比河每年輸送入海的泥沙約三千萬立方米,河口形成面積約2.6萬平方公里的三角洲。三角洲南部呈長條形遠遠伸入海中,末端又分成數股汊流,長約30公里,形如鳥足,故又有鳥足三角洲之稱。近年由於新的沉積,鳥足形已不明顯。密西西比河為美國中南部農業區提供了豐富的灌溉水源,但水患也很嚴重,遇特大洪水容易泛濫成災。密西西比河的航運價值很大,除幹流外約有50條支流可以通航,水深2.7米以上的可航道總長近二萬六千公里,流域內還有多條運河與五大湖及其他水系相連。幹流可從河口航行到明尼阿波利斯,約3400公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水力蘊藏量為26300000千瓦,主要分布在俄亥俄河及其支流,開發程度較高,如巨大的田納西河水電工程。
下面我們為你准備了一些有關密西西比河方面的圖片,它們包括太空俯瞰、兩岸風光、清水源頭、水利水患、城市港口等,歡迎你前去觀看。
密西西比河是美國內河交通的大動脈,它北通五大淡水湖,南注墨西哥灣,人們乘船幾乎可游遍大半個美國。河流經過的聖路易斯是美國最大的內河航運中心,新奧爾良則為世界著名大港口。
新奧爾良是美國第二大港口,旅遊勝地。它扼控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是一個戰略要地。著名的龐恰特雷恩雙跨公路大橋長達39公里,溝通市區與湖北岸的聯系,是世界最長的橋梁之一。新奧爾良是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出海門戶,與中、南美洲貿易聯系密切。港區主要分布於密西西比河和通龐恰特雷思湖的運河沿岸,碼頭泊位總長40餘公里,入港航道水深9.12米,60年代建成密西西比河直通墨西哥灣水道,供遠洋海輪使用,使港口的入海距離縮短60多公里。1982年貨物吞吐量1.71多億噸,居全國各港之首。以轉口貿易為主,港區內設對外貿易帶,佔地7.6公頃,進口貨物可免稅在此儲存、加工或展覽。是7條鐵路干線的交會點,通連洛杉磯、芝加哥、紐約等大城市。水陸聯運方便,是三角洲地區高速公路網的樞紐。多座大橋跨越密西西比河兩岸。
聖路易斯是美國中西部水陸交通樞紐,密蘇里州最大城市。位於密蘇里河與密西西比河匯合處以南。市區面積158平方公里。城市座落在河岸階地上,地勢向西升高,平均海拔138米。濕潤的大陸性氣候,冬寒夏熱,四季分明。1月平均氣溫0℃左右,7 月26.6℃,年降水量980毫米。交通運輸發達。有全國最大的內陸河港,碼頭岸線長達28公里,擁有現代化設施。全國第二大鐵路運輸中心,有28條鐵路線(17條為干線)在此交匯,還有9條公路干線穿行該市。市區沿密西西比河延伸31公里。河東稱東聖路易斯,為城市的發祥地;河西稱聖路易斯,為城市的核心部分。兩岸之間架有多座公路、鐵路橋。東聖路易斯東北郊和聖路易斯西南郊為兩大工業區,工廠多沿密西西比河成帶狀分布。市中心高層建築和法國式古典建築交相輝映,街道寬闊。高達192米的不銹鋼拱門聳立於河畔,象徵美國向西開發的門戶,為城市的主要標志。
❸ 密西西比河的深度是多少流速
具體深度、流速無法測量。
密西西比河(英語:Mississippi River)是美國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四長河。
若以發源於美國北部的艾塔斯卡湖的上密西西比河為河源,全長3767km。是北美洲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位於北美洲中南部。河流年均輸沙量4.95億噸。流域屬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通常以發源於美國西部落基山脈的密蘇里河支流紅石溪(RedRock)(位於蒙大拿州)為河源,則全長為6021km,居世界河流的第4位;流域面積322萬km2,佔美國本土面積的4l%,覆蓋了東部和中部廣大地區。河口平均年徑流量為5800億m3(包括阿查法拉亞河)。平均年輸沙量為3.12億t。
密西西比河全長為6020千米,長度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和中國的長江,是整個北美大陸的第一長河。
若以發源於落基山脈東部的最大支流密蘇里河的源頭起算,長6020千米,名列世界第四。流域北起五大湖附近的艾塔斯卡湖,南達墨西哥灣,東接阿巴拉契亞山脈,西至落基山脈,流域面積322萬Km²,約佔北美洲面積的1/8。匯集了共約250 多條支流,西岸支流比東岸多而長,形成巨大的不對稱樹枝狀水系。水量豐富,近河口處年平均流量達1.88萬立方米/秒。
密西西比河為北美洲河流之冠,與其主要支流加在一起按流域面積計算,是僅次於南美洲亞馬遜河和非洲剛果河,位居世界第三流域面積(約310萬Km²)的大河。密西西比河作為高度工業化國家的中央河流大動脈,已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商業水道之一。這條曾經難以駕馭的河流流經北美大陸一些最肥沃的農田,如今已經由人類控制並加以利用。密西西比河有兩個旁支——東面的俄亥俄河和西面的密蘇里河。
❹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 礦床
一、概述
密西西比河谷型礦床是指產於碳酸鹽岩中的、具有顯著後生特徵的一類鉛鋅礦床,因在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有典型發育而得名。這類礦床最早發現於 18 世紀初,到 19 世紀後半葉和 20 世紀前半葉已成為世界主要鉛鋅來源。最早報道的是 1720 年在美國密蘇利南部發現並開採的鉛礦,1848 年在 Joplin 發現鉛礦,從而使美國三州地區鉛鋅礦業迅速發展起來。1873 至 1917 年間這里成為美國鉛鋅礦的主要資源地。1903 年在東南密蘇里又發現了皮契爾 ( Picher) 礦田,由此鞏固了三州地區鉛鋅礦業主導地位,並且一直持續到 20世紀 50 年代。
對該類礦床的研究工作已有 100 多年。早期的研究主要記述了這些礦床的熱液成因特徵,界定為岩漿後期熱液礦床或遠成低溫熱液礦床。至 20 世紀 70 年代,許多學者用層控礦床理論對這些礦床進行再研究,對它們的成礦背景、與岩漿岩的關系、礦床 ( 礦體)空間展布、控礦因素、礦石特徵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總結,特別是在礦床地球化學和礦物學方面取得了許多新資料,如鉛同位素、硫同位素、流體包裹體、成礦流體的熱力學實驗等。大量的礦床地質和地球化學資料充分證實了這類礦床的形成與岩漿或岩漿熱液無成因聯系。現已公認,它們是成礦物質來自沉積地層的地下熱 ( 鹵) 水,在碳酸鹽岩的孔隙、裂隙、溶洞、不整合面及層間破碎帶等空間內充填交代形成的,屬於受地層層位控制的後生礦床。
國外重要 MVT 礦床分布在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加拿大馬更些河谷以及波蘭的上西里夕西亞。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又可劃分為 6 個區 ( 圖 6-26) : 密西西比上游區 A ( 威斯康星州、伊利諾伊州) 、三州區 B ( 密蘇里州西南部、堪薩斯州東南部與俄克拉馬何馬州東北部) 、密蘇里州東南部區 C ( 包括老礦帶、新礦帶和維伯納姆礦帶) 、密蘇里中部區 D、阿肯色北部區 E、伊利諾伊州南部-肯塔基州西部區 F。加拿大除馬更些河谷的派因波因特( Pine Point) 礦區以外,還有北極孔沃利斯高礦區、Robb 湖礦區以及馬更些山脈中的蓋納河礦區。在阿帕拉契亞河谷與山嶺地帶 ( 包括賓夕法尼亞州、弗吉尼亞州、田納西州東部和中部) 也有許多礦床。有文獻指出,阿爾卑斯山脈中的某些礦床,如奧地利的布萊貝格、南斯拉夫的梅日察、義大利的萊勃文礦床也屬此類。
我國在 20 世紀 80 ~90 年代有人認為遼寧關門山和廣東凡口兩個大型鉛鋅礦床屬於MVT 礦床。揚子陸塊周緣及其隆起邊緣具有與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相似的成礦地質背景,這里發現的鉛鋅礦床許多具有 MVT 礦床特點。在揚子陸塊周緣的這些鉛鋅礦床構成 4 個主要的成礦區: ①西緣康滇地軸東側 ( 川西和滇東北) 地區,產有會澤超大型鉛鋅礦床以及大梁子、茂租等鉛鋅礦床; ②北緣漢南地區,產有馬元鉛鋅礦床; ③鄂西-湘西-桂北地區,如花垣鉛鋅礦田等; ④東緣南京棲霞山地區,產有棲霞山鉛鋅礦床 ( 芮宗瑤等,2004) 。
這類礦床形成於克拉通邊緣或淺水碳酸鹽岩台地中,構造環境常是大型盆地邊緣或盆地內隆起邊部; 礦床的形成與岩漿活動無明顯成因聯系; 礦體主要受一定地層層位控制,產於礁體、岩溶溶洞、岩溶角礫帶、不整合面及裂隙帶中。礦體形態與岩溶、層間破碎等先有構造空間形態有關; 單個礦床規模一般不大,但礦田內的金屬儲量比較可觀; 容礦主岩多為古生代,少數為三疊紀或新元古代; 容礦岩石主要為礁灰岩及其伴生的其他碳酸鹽岩,如白雲岩等; 礦石主要由硫化物在溶洞、晶洞、角礫碎屑間充填而成,次為交代白雲岩形成,礦石成分簡單,主要礦石礦物是閃鋅礦、方鉛礦、黃鐵礦、白鐵礦,少見黃銅礦,閃鋅礦中 Fe 含量較低 ( 多在 0. 3% ~4. 5%之間) ,方鉛礦中 Ag 含量低,脈石礦物主要為方解石、白雲石,有的礦床還有重晶石、石膏、天青石、螢石、石英等。圍岩蝕變不太明顯,主要為白雲岩化和硅化; 礦石的硫、鉛同位素組成變化范圍都較大。
二、重要礦床及特徵
雖然對 MVT 礦床的類型有的按容礦岩石分為白雲岩型和灰岩 ( 礁灰岩) 型,有的按礦種分為鉛鋅礦床、鋅 ( 鉛) 礦床和鉛 ( 鋅) 礦床,還有的按成礦時間分為成岩期礦床和後生期礦床,但由於主要針對碳酸鹽系中層控的後生鉛鋅礦床,MVT 礦床的進一步類型劃分還沒有為人們普遍接受。下面主要以北美的重要礦床和中國的類似例子介紹 MVT礦床。
圖6-26 密西西比河流域 MVT 礦床分布( 據 K. G. 德赫姆,1959)
1. 美國三州成礦區及皮契爾 ( Picher) 鉛鋅礦床
美國三州成礦區位於密蘇里州西南、俄克拉何馬州東北和堪薩斯州東南一帶,總面積約 500 km2,主要開采礦田有 Picher ( 占總產量的 2 /3) ,其他還有 Webb、Joplin ( 1948 發現最早的礦田) ,Granby、Galena 等 ( 圖 6-27) 。含礦地層為石炭系 ( 密西西比系和賓夕法尼亞系) 的 Boon 組及上下層位。該組可劃分為7 個岩段16 個含礦層,主要岩性為含黑色結核狀—薄層狀燧石的灰岩,各層的底部和頂部都有頁岩層。含礦層之下為一不整合面。基底為前寒武系,呈丘陵狀起伏,埋深一般為 520 ~ 550 m,最高隆起處埋深僅有88 m。
成礦區位於一個穹窿的西北側,褶皺和正斷層發育,主要為軸向 NW 向的舒緩褶皺及交切褶皺的 NE 向斷層。區內有花崗斑岩侵入於基底,但不是成礦同時期的。
皮契爾 ( Picher) 礦田即位於 Joplin 背斜與 Miami 凹槽的復合部,該處褶皺、斷層、角礫岩帶和各種裂隙群非常發育。礦體有帶狀分布的不規則平卧狀、環帶狀和席狀等形態。發生礦化的地層層位較多,但主要成礦層位 1 ~2 個,如 M 層中心為白雲岩,向外依次為碧玉狀燧石角礫岩、礫岩、含燧石重結晶灰岩,最後過渡到未蝕變灰岩。帶狀礦體主要產於白雲岩與碧玉狀燧石角礫岩的過渡帶中 ( 圖 6-28) 。而環狀礦體主要分布於礦田東部,小者直徑僅有100 m,最大直徑可達2. 5 km。席狀礦體系指礦田東北和西南邊緣產出的水平延伸可達 1 km,而厚度只有 3. 5 ~4. 5 m 的礦體,它們產於層狀碎裂的燧石岩中。
圖6-27 美國三州地區的構造與主要 MVT 礦田
圖6-28 皮契爾 ( Picher) 礦田帶狀礦體示意圖
礦石礦物組成簡單,主要有閃鋅礦、方鉛礦、黃鐵礦、白鐵礦、黃銅礦和石英、白雲石、方解石等,次要礦物有自然硫、菱鋅礦及砷鉛礦、磷氯鉛礦、硫砷銅礦等。粉紅色白雲石與硫化物關系密切,白鐵礦和黃鐵礦與之共生。
容礦岩石為礁灰岩和白雲岩。白雲岩為粗晶,灰色,伴生有含量不等的燧石結核,少量粉紅色白雲石充填於灰色的白雲岩晶洞中。燧石與碧玉狀岩呈結核狀、扁豆體狀和層狀產出,大多為淺灰—黃褐色。燧石中的微晶石英粒徑 3 ~ 15 μm,呈放射狀集合體交代( 海綿骨針和海百合) 生物體而成。碧玉狀岩為黑色,由微晶石英構成,以含浸染狀硫化物而與燧石岩相區別。其微晶粒度較大,14 ~ 70 μm,晶體呈拉長狀,並經常膠結角礫岩,也可交代頁岩,因而被認為是與白雲石化相同的成礦流體蝕變產物。
2. 加拿大派因波因特 ( Pine Point) 鉛鋅礦床
派因波因特礦床位於加拿大西北部大奴湖地區,該地區於 1898 年發現鉛鋅礦,1940年開始勘探,已查明有 40 個礦床。Pine Point 礦區共發現 50 個礦體。總儲量約有 1 億噸鉛鋅礦石,品位 Zn5. 8%,Pb2. 6%。
礦床產於中泥盆世吉維特階障壁礁復合體中,下部為艾菲爾階含石膏白雲岩-泥岩層,上部為上泥盆統弗拉斯階鈣質頁岩夾少量灰岩。吉維特階在本區又分為 4 組,由下而上為Key 河組 ( 糖粒狀白雲岩-泥晶灰岩) 、Pine Point 群 ( 生物礁-堆積相灰岩、粗晶白雲岩) ,二者構成了生物障壁礁復合體,覆蓋於其上的 Watt 山組和 Slave Point 組均為泥灰岩、白雲岩和鈣質泥岩。障壁礁把 Mackenzie 盆地的深水碳酸鹽和頁岩沉積與 Point 盆地的蒸發岩隔開 ( 圖 6-29) 。Pine Point 群構成了障壁礁的主體,可劃出淺水平台相、生物礁堤相、深水相、潮坪-潟湖相、次生相和深海台地相等數個岩相。Pine Point 群與 Watt 組之間有一局部不整合,層內岩溶作用普遍發育。
圖6-29 加拿大 Pine Point 群障壁礁的位置及與岩相的關系( 據 Maiklem,1999,修改)
成岩階段伴隨有岩溶作用和白雲岩化,提供了儲礦空間,已發生了成礦。容礦岩石中的白雲岩有兩種,第一種為細粒緻密砂狀白雲岩,含或不含化石,是一種與蒸發作用有關的早期白雲岩。第二種為粗粒晶質白雲岩,主要集中於不整合面之下及相變帶中,疊加在成岩作用之上。對它們的形成有多種認識,熱水交代是其中之一。岩溶作用帶主要發育在含有綠色粘土和碳酸鹽岩塊的不整合面之下一定距離內,見溶洞、裂隙及少量綠色粘土。見錐狀礦體,含大小不等的白雲岩塊,如 K57、A70、M40、W17 等礦體。在礁灰岩底部也會出現塌陷區,而發生硫化物聚集 ( 圖 6-30) 。
圖6-30 加拿大 Pine Point 礦區 K57 礦體產狀及品位分布
礦體受礁體與岩溶作用控制,50 個礦體為板狀和錐狀,分布在跨度 200 m 的礁體中,礦石量為10 萬噸至1500 萬噸,品位 Zn 3% ~11. 5%,平均5. 8%,Pb 0. 8% ~9%,平均2. 2% ,Pb + Zn 在 3% ~ 20. 5% 之間,Pb / ( Pb + Zn) 為 0. 3。錐體上部富 Pb,板狀體富 Zn。K57 礦體為一個錐體,Pb + Zn > 15% 的礦石集中在一個長 53 m 的范圍內,其他如 A70、W17 等礦體也相似,富礦集中於錐體中,Pb + Zn 可大於 27. 8% 。礦石礦物組合簡單,主要為閃鋅礦、方鉛礦、黃鐵礦和白鐵礦等,脈石礦物有方解石、白雲石等。閃鋅礦呈黃色至深褐色,方鉛礦粒度 1 ~5mm。白雲石以白色者居多,粗晶者伴有天青石和螢石。硫化礦石多見角礫構造、膠狀構造和條帶構造。硫化物形成世代為白鐵礦→黃鐵礦→閃鋅礦→方鉛礦→條帶晶質閃鋅礦。硫化物氣液包裹體均一溫度 51 ~99℃,鹽度 15% ~23%,流體成分與油田水相似。硫化物 δ34S 為 13‰ ~ 2. 4‰。
3. 我國揚子陸塊周緣及隆起區邊緣的鉛鋅礦床
康滇地軸西緣東側 ( 川西和滇東北) 地區東邊限制於峨邊-雷波斷裂帶,中部有甘洛-小江斷裂帶,西部限制於安寧河斷裂帶,北起四川寶興,南至雲南會澤,在近 50000 km2的范圍內,從震旦系至二疊系的碳酸鹽岩地層中,已發現百餘個鉛鋅礦床,擁有鉛鋅儲量近千萬噸,產有會澤超大型鉛鋅礦床以及茂租、大梁子等鉛鋅礦床。川西地區的鉛鋅儲量主要賦存於中元古代會理群 ( 8. 4%) 、上震旦統燈影組 ( 75%) 、下古生界 ( 9. 1%) 、上古生界 ( 7. 5%) ,滇東北地區鉛鋅儲量主要賦存於上古生界; 容礦岩石有兩類,細碎屑岩和凝灰質細碎屑岩中的鉛鋅礦床為 Sedex 型,白雲岩、灰岩和碳質岩石等碳酸鹽岩為主岩的鉛鋅礦床屬 MVT 礦床 ( 芮宗瑤等,2004) 是本節的討論對象。礦體的形態有似層狀、受層間破碎帶控制的層間脈狀、微斜交層的脈狀和筒狀。礦石礦物主要是閃鋅礦、方鉛礦、砷硫銻鉛礦、黃鐵礦等,脈石礦物有石英、重晶石、螢石、白雲石、菱鎂礦、方解石等。
圖6-31 滇東北地區會澤鉛鋅礦區地質圖( 據高德榮,2000)
會澤超大型鉛鋅礦床位於滇東北坳陷盆地南部,由相距 3 km 的礦山廠和麒麟廠礦床組成,最近深部礦體不斷被發現,1992 年以來新增 Pb + Zn 儲量超過 300 萬噸、Ag1000噸、Ge 400 噸。礦區地層由前震旦系組成基底,其上發育上震旦統及古生界中—上泥盆統、石炭系及二疊系 ( 圖 6-31) 。石炭-二疊系為一套淺海相碳酸鹽沉積,上二疊統峨眉山玄武岩分布於礦區南西部,石炭系擺佐組是礦區最主要的賦礦地層,由灰白色、肉紅色、米黃色粗晶白雲岩和緻密塊狀淺灰色灰岩及硅質灰岩組成。礦體在平面上呈左列式展布,剖面上呈斜列式階梯狀延伸,以脈狀、囊狀、扁柱狀、網脈狀及似層狀產出,其中似層狀是由於受北東向層間斷裂破碎帶控制所致。礦體與圍岩接觸界線截然,常見礦體驟然尖滅或膨縮等現象,其走向長 800 余米,傾斜長 720 m,垂直延伸達 1100 余米,厚度0. 7 ~ 40 m。共控制礦體 30 余個,規模懸殊大,其中Ⅵ號、Ⅷ號礦體最大,鉛鋅金屬量分別為 78 萬噸和近 100 萬噸。礦石礦物組成簡單,主要有鐵閃鋅礦、方鉛礦和黃鐵礦,少量毒砂、黃銅礦、斑銅礦、輝硫銻鉛礦及輝硫砷鉛礦; 脈石礦物主要是方解石、白雲石、石英、重晶石、石膏、粘土類礦物等。礦石以塊狀構造最為常見,還見脈狀構造、條帶狀構造、網脈狀構造、浸染狀構造、斑點狀構造、角礫狀構造、晶洞狀構造等。礦石品位極高,Pb + Zn 一般為 25% ~35% ,最高達 40%,而且除高度富集 Pb、Zn、Fe、Ag 外,還富集 Ge、In、Cd、Tl、Ga 等具有綜合利用價值的分散元素; 從淺部到深部,鉛鋅礦體有變厚、變富趨勢。圍岩蝕變相對簡單,白雲岩化較廣泛,硅化、黃鐵礦化、碳酸鹽化等蝕變僅分布於礦體及近礦圍岩的有限范圍內。
茂租鉛鋅礦床賦存在下寒武統到震旦系,淺部礦體產於下寒武統梅樹村組,含礦層岩性為含磷白雲岩,上部為中厚層晶質白雲岩夾白雲質砂屑磷塊岩,下部為薄層狀中—細晶白雲岩互層,底部是中—細晶白雲岩。
大梁子鉛鋅礦床的礦體主要產於上震旦統燈影組白雲岩中,其頂部岩石是下寒武統筇竹寺組砂頁岩,二者構造破碎形成 「黑破帶」,即形成無定向雜亂分布、大小懸殊 ( 從數厘米到數米不等) 的、角礫成分復雜的角礫破碎帶岩石。淺部角礫成分以碎屑岩為主,深部角礫成分以白雲岩為主; 中心部位角礫成分以碎屑岩為主,邊部碎屑岩成分以白雲岩為主 ( 圖 6-32) 。 「黑破帶」中的黑色物質為有機碳,含量達 11. 54%。黑破帶是大型筒狀高品位鉛鋅礦石的重要標志。礦石礦物和脈石礦物流體包裹體均一溫度 140 ~230℃。
圖6-32 大梁子鉛鋅礦床的平面圖 ( a) 和剖面圖 ( b) ,示礦體形態和容礦岩石( 引自芮宗瑤等,2004)
北緣漢南地區鉛鋅礦體產在漢中南部地區碑壩穹窿周邊的上震旦統燈影組白雲岩分布區 ( 圖 6-33) 。在陝西南鄭的馬元鉛鋅礦區發育南、東、北 3 個礦化帶,礦區由基底和蓋層兩部分構成,基底由中元古代中—深變質火山碎屑岩及晉寧—澄江期中酸性侵入岩和基性雜岩組成,蓋層由角度不整合於基底之上的上震旦統—下寒武統淺海相碳酸鹽岩-碎屑岩組成。容礦地層是上震旦統燈影組角礫岩化白雲岩,礦體受燈影組層間破碎構造控制。礦石中礦石礦物為閃鋅礦、菱鋅礦、方鉛礦和少量黃鐵礦、輝銀礦,脈石礦物主要是白雲石、方解石、石英、重晶石、螢石等; 礦石角礫狀構造為主,局部見塊狀、脈狀和網脈狀構造; 礦石在南礦化帶以鋅為主,鋅平均品位 2. 8% ~ 8. 0%,在東礦化帶以鉛為主,鉛平均品位 9. 5% ~11. 74%,鋅品位 1. 49% ~ 1. 58%。礦床中圍岩蝕變較弱,主要是白雲石化和硅化。
圖6-33 陝西南鄭馬元鉛鋅礦田地質略圖( 引自芮宗瑤等,2004)
東緣南京棲霞山地區棲霞山鉛鋅礦床鉛鋅儲量 240 萬噸,平均品位鉛 2. 86%,鋅5. 14% 。礦床位於蘇北坳陷與下揚子台褶帶接合部位,容礦地層是下石炭統到下二疊統,70% 的鉛鋅礦石賦存在中石炭統黃龍組粗晶灰岩、白雲質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含錳灰岩中。這套地層厚 360m,常見含錳灰岩 ( 可達到 45m 厚) 和厚度幾厘米到幾十厘米的層紋狀黃鐵礦層,含錳為 28% ~9. 38%、含硫達 8% 的硫錳貧礦層。石炭-二疊系碳酸鹽岩層為含有機質豐富的有利容礦地層。
志留系墳頭群—二疊系龍潭組組成棲霞山復背斜,稱上構造層; 下中侏羅統象山群高角度不整合覆蓋其上,稱上構造層。縱向斷裂 F2發生於棲霞山復背斜倒轉翼的 D3與 C1之間,縱貫全區,斷續延長達 7 km 以上。該斷裂形成於印支期,復活於燕山期,向上切割象山群; 側向上不整合面發生錯動,形成 F7斷裂。該礦床主礦體受控於 F2、F3和 F7斷裂交匯部位 ( 圖 6-34) 。古岩溶角礫岩帶沿不整合面和斷裂帶分布,主要發育在不整合面以下150 m 范圍內的石灰岩中,分布地段寬幾米到幾十米。岩溶角礫岩可分為交代角礫岩、溶塌角礫岩和溶填砂岩,容礦岩石以溶塌角礫岩最佳,有用礦物以膠結物形式產出。因此,斷裂破碎帶、岩溶角礫帶和不整合面是有利容礦構造 ( 圖 6-34) 。
這個礦床中礦體呈似層狀和不規則的囊狀、脈狀。礦石中礦石礦物有閃鋅礦、方鉛礦、黃鐵礦、鈣菱錳礦、鐵菱錳礦、黃銅礦、黝銅礦、白鐵礦、磁鐵礦、菱鐵礦、磁黃鐵礦、毒砂、輝銀礦、螺狀硫銀礦、淡紅銀礦、深紅銀礦、含銀自然金、辰砂、鏡鐵礦、褐鐵礦、銀鐵礬、鉛鐵礬、明礬石、黃鉀鐵礬、膽礬、白鉛礦、菱鋅礦、水鋅礦、軟錳礦、硬錳礦和錳土。脈石礦物是石英、方解石、白雲石和重晶石等。主要有用元素為鉛鋅和硫,伴生有用元素有錳、銅、金、銀、錫、鎵和銦等。常見的圍岩蝕變有硅化、碳酸鹽化、重晶石化、螢石化和石膏化。
圖6-34 南京棲霞山鉛鋅礦床綜合剖面圖( 引自芮宗瑤等,2004)
三、成礦作用和礦床成因問題
關於密西西比河谷型 ( MVT) 鉛鋅礦床的形成作用和形成機制問題,S. A. 傑克遜和F. M. 比爾斯曾較早提出過沉積-成岩成因模式,認為該類礦床是在成岩作用晚期階段,盆地內由沉積物壓實作用產生的流體通過鹵水的溶濾作用獲得金屬,這種含礦流體從盆地深處排出後在碳酸鹽岩中與 H2S 作用而形成硫化物。這一模式對於人們以後進一步研究密西西比河谷型礦床的成因有重要指導作用 ( 圖 6-35) 。人們認同密西西比河谷型礦床的形成經歷有 3 個重要階段; 第一階段為含礦熱水的形成,第二階段為含礦熱水的運移; 第三階段為金屬硫化物的沉澱。
1. 含礦熱水的形成
許多 MVT 礦床中礦物內流體包裹體都具有: ①密度常大於 1 g/cm3; ②鹽度常大於15% ( NaCl) ,不少大於 20% ( NaCl) ; ③包裹體內有濃縮的 Na、Ca 氯化物溶液以及少量 K、Mg、Ba 和部分重金屬 ( 如 Zn、Cu 等) ,SO2 -4和 H2S 含量低; ④含有機質,呈甲烷或類似石油樣的小液滴; ⑤流體包裹體均一溫度多在 50 ~175℃之間 ( 有些類似礦床溫度可能更高一些) 。這些特點表明,成礦流體為中低溫的 Na-Ca-Cl 型熱水,而且可能與油田水相似或有關。
在沉積盆地內,同生沉積不久的沉積物可能含 70% ~80% 的 ( 同生) 水。在埋深達數百米的情況下,由於壓實作用,這些水大部分從沉積物中排放出來。隨著深度增加,這些地層水含鹽度逐漸增高,可達 15% 以上,這可能與蒸發岩層被地下水溶解有關,或者是由蒸發岩層間排出的流體造成的。壓實水的溫度會隨著深度增加而升高,最後演變為熱水。顯然,這種熱水不是濃縮的鹵水,而是盆地同生水演變的產物,水的來源最初應是海水與大氣降水的混合,並由於與盆地內沉積岩石相互作用及其他地質作用的影響,水的性質後來發生了一定變化,這可由礦物流體包裹體中水的氫、氧同位素分析結果予以說明。
這種富含氯化物的熱水可從它們流動時所經過的岩石中淋濾出大量金屬,從而形成含礦熱水。這已由實驗研究和對天然熱水的直接觀察所證實。在墨西哥灣海岸、加拿大阿爾伯達省北部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索爾頓湖等地區都已發現了含有大量金屬的氯化物熱水,這說明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富氯化物熱水運移金屬的現象。
圖6-35 MVT 礦床形成的簡化模式,示大型盆地或隆起邊緣熱水流體形成和大規模運移及鉛鋅硫化物沉澱位置
2. 含礦熱水的運移
從盆地地層中擠出並最終形成含有金屬的熱水,在壓實作用、熱膨脹作用及其他熱動力 ( 如岩漿熱) 驅動下,沿最容易滲透的通道上升。通道可以是由於地殼局部抬升而產生的斷裂-裂隙系統,也可以是地下水溶解作用形成的溶洞、漏斗溶縫以及由岩溶引起的塌陷角礫岩帶,還可以是不整合面、生物礁體等,天然通道系統能使大量流體遷移,有時甚至運移很遠的距離。
研究表明,金屬在這種溶液中是呈氯化物或有機絡合物形式被水攜帶的。硫在熱水中含量不等,可能呈硫酸鹽狀態存在並被搬運。
3. 鉛鋅等金屬硫化物的沉澱
密西西比河谷型礦床大多賦存於碳酸鹽岩系中,並且廣泛與孔隙發育的礁灰岩、局部岩溶坍塌帶、不整合面和斷裂裂隙帶密切相關。碳酸鹽岩中這些開放空間既是含礦熱鹵水的運移通道,也是大量硫化物沉澱的最佳場所。礦石的組構特徵充分證明了礦床是含礦熱水通過在這些先已存在的空間中充填和交代形成的,因此 MVT 礦床屬典型的以碳酸鹽岩為容礦岩石的後生礦床。
促使金屬從熱水中沉澱出硫化物的原因很多,如 pH 值變化、溫度降低、熱液稀釋( 大氣降水混合) 等,而最主要的是由於還原硫的增加。如前所述,熱水中的硫一般可能呈硫酸鹽形式搬運,但熱水中若進入有機質或遇到油田水 ( 含 CH4) ,有機質或 CH4在成岩階段會將硫酸鹽還原為 H2S。此外,在近地表環境下,細菌大量存在,還原硫酸鹽細菌會消耗掉有機質並將硫酸鹽還原為 H2S; 石油的熱降解、石油與石膏的相互反應都可產生大量的 H2S。這些可從 MVT 礦床多與蒸發岩伴生以及礦物流體包裹體中含較多油田水得到證明。還原硫大量增加,熱水中的金屬則迅速與之反應形成金屬硫化物沉澱下來。
四、勘查評價要點
密西西比河谷型礦床經常位於世界各地一些特大型沉積盆地的周緣及附近或者沉積盆地之間相對隆起區邊緣地帶; 大多數 MVT 礦床產於相對未受變動的台地或淺水碳酸鹽岩中,尤其是白雲岩中; 鉛鋅礦田的范圍常很大,達幾十到幾百平方千米,礦田內各單個礦床的規模不一定很大,但礦床地質特點相似。多數礦田內未發現與成礦相關的火成岩,即無岩體或者岩體很晚。
MVT 礦床顯然是後生的,鉛鋅等硫化物礦物充填於岩石早先存在的空隙或交代膠結物,有時直接可以看到這些岩石屬於多孔礁體碳酸鹽格架、岩溶角礫岩和構造角礫岩; 因此,礦床的形成和礦體就位與岩溶、岩礁、不整合面、構造界面和岩相界面存在密切關系。多數 MVT 礦床礦石的礦物組成簡單,主要礦石礦物是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和白鐵礦等,有些礦床以鉛為主,有些以鋅為主,有些礦床鉛鋅並存,有的礦床中含有黃銅礦,通常方鉛礦貧銀,閃鋅礦貧鐵色淺; 脈石礦物主要是方解石、白雲石、石英、重晶石、螢石等。
礦床內粗晶閃鋅礦、方解石、重晶石等礦物流體包裹體均一溫度大多在 80 ~ 200℃間,成礦熱水流體的鹽度是正常海水的 5 ~ 10 倍,為 Na-Ca-Cl 型的高鹽度盆地流體,其中常含有石油、甲烷、乾酪根、瀝青等有機質而表現出油田熱水的特點。
❺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礦床
一、概述
密西西比河谷型礦床是指產於碳酸鹽岩中的、具有顯著後生特徵的一類鉛鋅礦床,因在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有典型發育而得名。這類礦床最早發現於18世紀初,到19世紀後半葉和20世紀前半葉已成為世界主要鉛鋅來源。最早報道的是1720年在美國密蘇利南部發現並開採的鉛礦,1848年在 JoP1in 發現鉛礦,從而使美國三州地區鉛鋅礦業迅速發展起來。1873至1917年間這里成為美國鉛鋅礦的主要資源地。1903年在東南密蘇里又發現了皮契爾(Picher)礦田,由此鞏固了三州地區鉛鋅礦業主導地位,並且一直持續到20世紀50年代。
對該類礦床的研究工作已有100多年。早期的研究主要記述了這些礦床的熱液成因特徵,界定為岩漿後期熱液礦床或遠成低溫熱液礦床。至 20世紀70年代,許多學者用層控礦床理論對這些礦床進行再研究,對它們的成礦背景、與岩漿岩的關系、礦床(礦體)空間展布、控礦因素、礦石特徵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總結,特別是在礦床地球化學和礦物學方面取得了許多新資料,如鉛同位素、硫同位素、流體包裹體、成礦流體的熱力學實驗等。大量的礦床地質和地球化學資料充分證實了這類礦床的形成與岩漿或岩漿熱液無成因聯系。現已公認,它們是成礦物質來自沉積地層的地下熱(鹵)水,在碳酸鹽岩的孔隙、裂隙、溶洞、不整合面及層間破碎帶等空間內充填交代形成的,屬於受地層層位控制的後生礦床。
國外重要 MVT礦床分布在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加拿大馬更些河谷以及波蘭的上西里夕西亞。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又可劃分為6個區(圖6-26):密西西比上游區A(威斯康星州、伊利諾斯州)、三州區 B(密蘇里州西南部、堪薩斯州東南部與俄克拉馬何馬州東北部)、密蘇里州東南部區 C(包括老礦帶、新礦帶和維伯納姆礦帶)、密蘇里中部區D、阿肯色北部區E、伊利諾斯州南部-肯塔基州西部區F。加拿大除馬更些河谷的派因波因特(Pine Point)礦區以外,還有北極孔沃利斯高礦區、Robb湖礦區以及馬更些山脈中的蓋納河礦區。在阿帕拉契亞河谷與山嶺地帶(包括賓夕法尼亞州、弗吉尼亞州、田納西州東部和中部)也有許多礦床。有文獻指出,阿爾卑斯山脈中的某些礦床,如奧地利的布萊貝格、南斯拉夫的梅日察、義大利的萊勃文礦床也屬此類。
圖6-26 密西西比河流域 MVT礦床分布
(據K.G.德赫姆,1959)
成礦區:A—密西西比河上游區;B—三州區;C—密蘇里東南區;D—密蘇里中部區;E—阿肯色北部區;F—伊利諾斯南部-肯塔基西部區
主要礦山:1—普拉特維爾;2—加連納;3—迪比克;4—波懸契爾;5—喬普林;6—皮契爾
我國在20世紀80~90年代有人認為遼寧關門山和廣東凡口兩個大型鉛鋅礦床屬於 MVT礦床。揚子陸塊周緣及其隆起邊緣具有與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相似的成礦地質背景,這里發現的鉛鋅礦床許多具有MVT礦床特點。在揚子陸塊周緣的這些鉛鋅礦床構成4個主要的成礦區:①西緣康滇地軸東側(川西和滇東北)地區,產有會澤超大型鉛鋅礦床以及大梁子、茂租等鉛鋅礦床;②北緣漢南地區,產有馬元鉛鋅礦床;③鄂西-湘西-桂北地區,如花垣鉛鋅礦田等;④東緣南京棲霞山地區,產有棲霞山鉛鋅礦床(芮宗瑤等,2004)。
這類礦床形成於克拉通邊緣或淺水碳酸鹽岩台地中,構造環境常是大型盆地邊緣或盆地內隆起邊部;礦床的形成與岩漿活動無明顯成因聯系;礦體主要受一定地層層位控制,產於礁體、岩溶溶洞、岩溶角礫帶、不整合面及裂隙帶中。礦體形態與岩溶、層間破碎等先有構造空間形態有關;單個礦床規模一般不大,但礦田內的金屬儲量比較可觀;容礦主岩多為古生代,少數為三疊紀或新元古代;容礦岩石主要為礁灰岩及其伴生的其他碳酸鹽岩,如白雲岩等;礦石主要由硫化物在溶洞、晶洞、角礫碎屑間充填而成,次為交代白雲岩形成,礦石成分簡單,主要礦石礦物是閃鋅礦、方鉛礦、黃鐵礦、白鐵礦,少見黃銅礦,閃鋅礦中Fe含量較低(多在0.3%~4.5%之間),方鉛礦中Ag含量低,脈石礦物主要為方解石、白雲石,有的礦床還有重晶石、石膏、天青石、螢石、石英等。圍岩蝕變不太明顯,主要為白雲岩化和硅化;礦石的硫、鉛同位素組成變化范圍都較大。
二、重要礦床及特徵
雖然對 MVT礦床的類型有的按容礦岩石分為白雲岩型和灰岩(礁灰岩)型,有的按礦種分為鉛鋅礦床、鋅(鉛)礦床和鉛(鋅)礦床,還有的按成礦時間分為成岩期礦床和後生期礦床,但由於主要針對碳酸鹽系中層控的後生鉛鋅礦床,MVT礦床的進一步類型劃分還沒有為人們普遍接受。下面主要以北美的重要礦床和中國的類似例子介紹 MVT礦床。
1.美國三州成礦區及皮契爾(Picher)鉛鋅礦床
美國三州成礦區位於密蘇里州西南、俄克拉何馬州東北和堪薩斯州東南一帶,總面積約500km2,主要開采礦田有Picher(占總產量的2/3),其他還有Webb、JoP1in(1948發現最早的礦田),Granby、Ga1ena等(圖6-27)。含礦地層為石炭系(密西西比系和賓夕法尼亞系)的Boon組及上下層位。該組可劃分為7個岩段16個含礦層,主要岩性為含黑色結核狀—薄層狀燧石的灰岩,各層的底部和頂部都有頁岩層。含礦層之下為一不整合面。基底為前寒武系,呈丘陵狀起伏,埋深一般為520~550m,最高隆起處埋深僅有88m。
成礦區位於一個穹窿的西北側,褶皺和正斷層發育,主要為軸向 NW向的舒緩褶皺及交切褶皺的NE向斷層。區內有花崗斑岩侵入於基底,但不是成礦同時期的。
皮契爾(Picher)礦田即位於 JoP1in背斜與 Miami凹槽的復合部,該處褶皺、斷層、角礫岩帶和各種裂隙群非常發育。礦體有帶狀分布的不規則平卧狀、環帶狀和席狀等形態。發生礦化的地層層位較多,但主要成礦層位1~2個,如M層中心為白雲岩,向外依次為碧玉狀燧石角礫岩、礫岩、含燧石重結晶灰岩,最後過渡到未蝕變灰岩。帶狀礦體主要產於白雲岩與碧玉狀燧石角礫岩的過渡帶中(圖6-28)。而環狀礦體主要分布於礦田東部,小者直徑僅有100m,最大直徑可達2.5km。席狀礦體系指礦田東北和西南邊緣產出的水平延伸可達1km,而厚度只有3.5~4.5m的礦體,它們產於層狀碎裂的燧石岩中。
圖6-27 美國三州地區的構造與主要MVT礦田
圖6-28 皮契爾(Picher)礦田帶狀礦體示意圖
1—白雲岩核;2—碧玉狀燧石角礫;3—角礫岩底部層;4—重結晶灰岩;5—未蝕變灰岩
礦石礦物組成簡單,主要有閃鋅礦、方鉛礦、黃鐵礦、白鐵礦、黃銅礦和石英、白雲石、方解石等,次要礦物有自然硫、菱鋅礦及砷鉛礦、磷氯鉛礦、硫砷銅礦等。粉紅色白雲石與硫化物關系密切,白鐵礦和黃鐵礦與之共生。
容礦岩石為礁灰岩和白雲岩。白雲岩為粗晶,灰色,伴生有含量不等的燧石結核,少量粉紅色白雲石充填於灰色的白雲岩晶洞中。燧石與碧玉狀岩呈結核狀、扁豆體狀和層狀產出,大多為淺灰—黃褐色。燧石中的微晶石英粒徑 3~15μm,呈放射狀集合體交代(海綿骨針和海百合)生物體而成。碧玉狀岩為黑色,由微晶石英構成,以含浸染狀硫化物而與燧石岩相區別。其微晶粒度較大,14~70μm,晶體呈拉長狀,並經常膠結角礫岩,也可交代頁岩,因而被認為是與白雲石化相同的成礦流體蝕變產物。
2.加拿大派因波因特(Pine Point)鉛鋅礦床
派因波因特礦床位於加拿大西北部大奴湖地區,該地區於1898年發現鉛鋅礦,1940年開始勘探,已查明有40個礦床。Pine Point礦區共發現50個礦體。總儲量約有1億噸鉛鋅礦石,品位Zn5.8%,Pb2.6%。
礦床產於中泥盆世吉維特階障壁礁復合體中,下部為艾菲爾階含石膏白雲岩-泥岩層,上部為上泥盆統弗拉斯階鈣質頁岩夾少量灰岩。吉維特階在本區又分為4組,由下而上為Key河組(糖粒狀白雲岩-泥晶灰岩)、Pine Point群(生物礁-堆積相灰岩、粗晶白雲岩),二者構成了生物障壁礁復合體,覆蓋於其上的Watt山組和S1ave Point組均為泥灰岩、白雲岩和鈣質泥岩。障壁礁把 Mackenzie盆地的深水碳酸鹽和頁岩沉積與 Point盆地的蒸發岩隔開(圖6-29)。Pine Point群構成了障壁礁的主體,可劃出淺水平台相、生物礁堤相、深水相、潮坪-潟湖相、次生相和深海台地相等數個岩相。Pine Point群與 Watt組之間有一局部不整合,層內岩溶作用普遍發育。
圖6-29 加拿大Pine Point群障壁礁的位置及與岩相的關系
(據Maik1em,1999,修改)
成岩階段伴隨有岩溶作用和白雲岩化,提供了儲礦空間,已發生了成礦。容礦岩石中的白雲岩有兩種,第一種為細粒緻密砂狀白雲岩,含或不含化石,是一種與蒸發作用有關的早期白雲岩。第二種為粗粒晶質白雲岩,主要集中於不整合面之下及相變帶中,疊加在成岩作用之上。對它們的形成有多種認識,熱水交代是其中之一。岩溶作用帶主要發育在含有綠色粘土和碳酸鹽岩塊的不整合面之下一定距離內,見溶洞、裂隙及少量綠色粘土。見錐狀礦體,含大小不等的白雲岩塊,如K57、A70、M40、W17等礦體。在礁灰岩底部也會出現塌陷區,而發生硫化物聚集(圖6-30)。
圖6-30 加拿大Pine Point礦區K57礦體產狀及品位分布
礦體受礁體與岩溶作用控制,50個礦體為板狀和錐狀,分布在跨度 200m的礁體中,礦石量為10 萬噸至 1500 萬噸,品位Zn 3%~11.5%,平均 5.8%,Pb 0.8%~9%,平均2.2%,Pb+Zn在3%~20.5%之間,Pb/(Pb+Zn)為0.3。錐體上部富Pb,板狀體富Zn。K57 礦體為一個錐體,Pb+ Zn>15%的礦石集中在一個長53m的范圍內,其他如A70、W17等礦體也相似,富礦集中於錐體中,Pb+Zn可大於27.8%。礦石礦物組合簡單,主要為閃鋅礦、方鉛礦、黃鐵礦和白鐵礦等,脈石礦物有方解石、白雲石等。閃鋅礦呈黃色至深褐色,方鉛礦粒度 1~5mm。白雲石以白色者居多,粗晶者伴有天青石和螢石。硫化礦石多見角礫構造、膠狀構造和條帶構造。硫化物形成世代為白鐵礦→黃鐵礦→閃鋅礦→方鉛礦→條帶晶質閃鋅礦。硫化物氣液包裹體均一溫度 51~99t,鹽度 15%~23%,流體成分與油田水相似。硫化物δ34S為13‰~2.4‰。
3.我國揚子周緣及隆起區邊緣的鉛鋅礦床
康滇地軸西緣東側(川西和滇東北)地區東邊限制於峨邊-雷波斷裂帶,中部有甘洛-小江斷裂帶,西部限制於安寧河斷裂帶,北起四川寶興,南至雲南會澤,在近50000km2的范圍內,從震旦系至二疊系的碳酸鹽岩地層中,已發現百餘個鉛鋅礦床,擁有鉛鋅儲量近千萬噸,產有會澤超大型鉛鋅礦床以及茂租、大梁子等鉛鋅礦床。川西地區的鉛鋅儲量主要賦存於中元古代會理群(8.4%)、上震旦統燈影組(75%)、下古生界(9.1%)、上古生界(7.5%),滇東北地區鉛鋅儲量主要賦存於上古生界;容礦岩石有兩類,細碎屑岩和凝灰質細碎屑岩中的鉛鋅礦床為Sedex型,白雲岩、灰岩和碳質岩石等碳酸鹽岩為主岩的鉛鋅礦床屬MVT礦床(芮宗瑤等,2004)是本節的討論對象。礦體的形態有似層狀、受層間破碎帶控制的層間脈狀、微斜交層的脈狀和筒狀。礦石礦物主要是閃鋅礦、方鉛礦、砷硫銻鉛礦、黃鐵礦等,脈石礦物有石英、重晶石、螢石、白雲石、菱鎂礦、方解石等。
會澤超大型鉛鋅礦床位於滇東北坳陷盆地南部,由相距 3km的礦山廠和麒麟廠礦床組成,最近深部礦體不斷被發現,1992年以來新增 Pb+ Zn 儲量超過300萬噸、Ag1000噸、Ge 400噸。礦區地層由前震旦系組成基底,其上發育上震旦統及古生界中—上泥盆統、石炭系及二疊系(圖6-31)。石炭-二疊系為一套淺海相碳酸鹽沉積,上二疊統峨眉山玄武岩分布於礦區南西部,石炭系擺佐組是礦區最主要的賦礦地層,由灰白色、肉紅色、米黃色粗晶白雲岩和緻密塊狀淺灰色灰岩及硅質灰岩組成。礦體在平面上呈左列式展布,剖面上呈斜列式階梯狀延伸,以脈狀、囊狀、扁柱狀、網脈狀及似層狀產出,其中似層狀是由於受北東向層間斷裂破碎帶控制所致。礦體與圍岩接觸界線截然,常見礦體驟然尖滅或膨縮等現象,其走向長800餘米,傾斜長720m,垂直延伸達 1100餘米,厚度 0.7~40m。共控制礦體30餘個,規模懸殊大,其中Ⅵ號、Ⅷ號礦體最大,鉛鋅金屬量分別為78萬噸和近100萬噸。礦石礦物組成簡單,主要有鐵閃鋅礦、方鉛礦和黃鐵礦,少量毒砂、黃銅礦、斑銅礦、輝硫銻鉛礦及輝硫砷鉛礦;脈石礦物主要是方解石、白雲石、石英、重晶石、石膏、粘土類礦物等。礦石以塊狀構造最為常見,還見脈狀構造、條帶狀構造、網脈狀構造、浸染狀構造、斑點狀構造、角礫狀構造、晶洞狀構造等。礦石品位極高,Pb+ Zn一般為25%~35%,最高達 40%,而且除高度富集 Pb、Zn、Fe、Ag外,還富集 Ge、In、Cd、T1、Ga等具有綜合利用價值的分散元素;從淺部到深部,鉛鋅礦體有變厚、變富趨勢。圍岩蝕變相對簡單,白雲岩化較廣泛,硅化、黃鐵礦化、碳酸鹽化等蝕變僅分布於礦體及近礦圍岩的有限范圍內。
茂租鉛鋅礦床賦存在下寒武統到震旦系,淺部礦體產於下寒武統梅樹村組,含礦層岩性為含磷白雲岩,上部為中厚層晶質白雲岩夾白雲質砂屑磷塊岩,下部為薄層狀中—細晶白雲岩互層,底部是中—細晶白雲岩。
圖6-31 滇東北地區會澤鉛鋅礦區地質圖
(據高德榮,2000)
大梁子鉛鋅礦床的礦體主要產於上震旦統燈影組白雲岩中,其頂部岩石是下寒武統筇竹寺組砂頁岩,二者構造破碎形成「黑破帶」,即形成無定向雜亂分布、大小懸殊(從數厘米到數米不等)的、角礫成分復雜的角礫破碎帶岩石。淺部角礫成分以碎屑岩為主,深部角礫成分以白雲岩為主;中心部位角礫成分以碎屑岩為主,邊部碎屑岩成分以白雲岩為主(圖6-32)。「黑破帶」中的黑色物質為有機碳,含量達11.54%。黑破帶是大型筒狀高品位鉛鋅礦石的重要標志。礦石礦物和脈石礦物流體包裹體均一溫度140~230t。
圖6-32 大梁子鉛鋅礦床的平面圖(a)和剖面圖(b),示礦體形態和容礦岩石
(引自芮宗瑤等,2004)
1—第四紀礫岩;2—下寒武統筇竹寺組砂頁岩;3—上震旦統燈影組白雲岩;4—砂頁岩「黑破帶」;5—白雲岩「黑破帶」;6—斷層破碎帶;7—斷層及編號;8—勘探線及編號;9—鋅礦體;10—鉛礦體;11—坑道
北緣漢南地區鉛鋅礦體產在漢中南部地區碑壩穹窿周邊的上震旦統燈影組白雲岩分布區(圖6-33)。在陝西南鄭的馬元鉛鋅礦區發育南、東、北 3個礦化帶,礦區由基底和蓋層兩部分構成,基底由中元古代中—深變質火山碎屑岩及晉寧—澄江期中酸性侵入岩和基性雜岩組成,蓋層由角度不整合於基底之上的上震旦統—下寒武統淺海相碳酸鹽岩-碎屑岩組成。容礦地層是上震旦統燈影組角礫岩化白雲岩,礦體受燈影組層間破碎構造控制。礦石中礦石礦物為閃鋅礦、菱鋅礦、方鉛礦和少量黃鐵礦、輝銀礦,脈石礦物主要是白雲石、方解石、石英、重晶石、螢石等;礦石角礫狀構造為主,局部見塊狀、脈狀和網脈狀構造;礦石在南礦化帶以鋅為主,鋅平均品位2.8%~8.0%,在東礦化帶以鉛為主,鉛平均品位9.5%~11.74%,鋅品位1.49%~1.58%。礦床中圍岩蝕變較弱,主要是白雲石化和硅化。
圖6-33 陝西南鄭馬元鉛鋅礦田地質略圖
(引自芮宗瑤等,2004)
—寒武系;Z—震旦系;1—碑壩前震旦紀古陸核雜岩;2—上震旦統燈影組鉛鋅礦化層
東緣南京棲霞山地區棲霞山鉛鋅礦床鉛鋅儲量 240 萬噸,平均品位鉛2.86%,鋅5.14%。礦床位於蘇北坳陷與下揚子台褶帶接合部位,容礦地層是下石炭統到下二疊統,70%的鉛鋅礦石賦存在中石炭統黃龍組粗晶灰岩、白雲質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含錳灰岩中。這套地層厚360m,常見含錳灰岩(可達到45m厚)和厚度幾厘米到幾十厘米的層紋狀黃鐵礦層,含錳為28%~9.38%、含硫達8%的硫錳貧礦層。石炭-二疊系碳酸鹽岩層為含有機質豐富的有利容礦地層。
志留系墳頭群—二疊系龍潭組組成棲霞山復背斜,稱上構造層;下中侏羅統象山群高角度不整合覆蓋其上,稱上構造層。縱向斷裂 F2發生於棲霞山復背斜倒轉翼的D3與 C1之間,縱貫全區,斷續延長達 7km以上。該斷裂形成於印支期,復活於燕山期,向上切割象山群;側向上不整合面發生錯動,形成F7斷裂。該礦床主礦體受控於F2、F3和F7斷裂交匯部位(圖6-34)。古岩溶角礫岩帶沿不整合面和斷裂帶分布,主要發育在不整合面以下 150m范圍內的石灰岩中,分布地段寬幾米到幾十米。岩溶角礫岩可分為交代角礫岩、溶塌角礫岩和溶填砂岩,容礦岩石以溶塌角礫岩最佳,有用礦物以膠結物形式產出。因此,斷裂破碎帶、岩溶角礫帶和不整合面是有利容礦構造(圖6-34)。
圖6-34 南京棲霞山鉛鋅礦床綜合剖面圖
(引自芮宗瑤等,2004)
1—上侏羅統陸相火山岩;2—中下侏羅統象山群砂岩;3—象山群底礫岩;4—上二疊統砂頁岩;5—下二疊統燧石灰岩;6—上石炭統船山組灰岩;7—中石炭統黃龍組含錳灰岩和厚層灰岩;8—下石炭統砂頁岩;9—上泥盆統石通組砂岩和石英岩;10—中上志留統墳頭群粉砂岩夾頁岩;11—斷層角礫岩;12—岩溶角礫岩;13—復合角礫;14—斷層;15—沉積不整合面;16—硫鐵礦礦體;17—鉛鋅礦體;18—錳礦體
這個礦床中礦體呈似層狀和不規則的囊狀、脈狀。礦石中礦石礦物有閃鋅礦、方鉛礦、黃鐵礦、鈣菱錳礦、鐵菱錳礦、黃銅礦、黝銅礦、白鐵礦、磁鐵礦、菱鐵礦、磁黃鐵礦、毒砂、輝銀礦、螺狀硫銀礦、淡紅銀礦、深紅銀礦、含銀自然金、辰砂、鏡鐵礦、褐鐵礦、銀鐵礬、鉛鐵礬、明礬石、黃鉀鐵礬、膽礬、白鉛礦、菱鋅礦、水鋅礦、軟錳礦、硬錳礦和錳土。脈石礦物是石英、方解石、白雲石和重晶石等。主要有用元素為鉛鋅和硫,伴生有用元素有錳、銅、金、銀、錫、鎵和銦等。常見的圍岩蝕變有硅化、碳酸鹽化、重晶石化、螢石化和石膏化。
三、成礦作用和礦床成因問題
關於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鉛鋅礦床的形成作用和形成機制問題,S.A.傑克遜和F.M.比爾斯曾較早提出過沉積-成岩成因模式,認為該類礦床是在成岩作用晚期階段,盆地內由沉積物壓實作用產生的流體通過鹵水的溶濾作用獲得金屬,這種含礦流體從盆地深處排出後在碳酸鹽岩中與 H2S作用而形成硫化物。這一模式對於人們以後進一步研究密西西比河谷型礦床的成因有重要指導作用(圖6-35)。人們認同密西西比河谷型礦床的形成經歷有3個重要階段;第一階段為含礦熱水的形成,第二階段為含礦熱水的運移;第三階段為金屬硫化物的沉澱。
圖6-35 MVT礦床形成的簡化模式,示大型盆地或隆起邊緣
熱水流體形成和大規模運移及鉛鋅硫化物沉澱位置
1.含礦熱水的形成
許多 MVT礦床中礦物內流體包裹體都具有:①密度常大於 1g/cm3;②鹽度常大於15%(NaC1),不少大於20%(NaC1);③包裹體內有濃縮的Na、Ca氯化物溶液以及少量K、Mg、Ba和部分重金屬(如Zn、Cu等),
在沉積盆地內,同生沉積不久的沉積物可能含70%~80%的(同生)水。在埋深達數百米的情況下,由於壓實作用,這些水大部分從沉積物中排放出來。隨著深度增加,這些地層水含鹽度逐漸增高,可達15%以上,這可能與蒸發岩層被地下水溶解有關,或者是由蒸發岩層間排出的流體造成的。壓實水的溫度會隨著深度增加而升高,最後演變為熱水。顯然,這種熱水不是濃縮的鹵水,而是盆地同生水演變的產物,水的來源最初應是海水與大氣降水的混合,並由於與盆地內沉積岩石相互作用及其他地質作用的影響,水的性質後來發生了一定變化,這可由礦物流體包裹體中水的氫、氧同位素分析結果予以說明。
這種富含氯化物的熱水可從它們流動時所經過的岩石中淋濾出大量金屬,從而形成含礦熱水。這已由實驗研究和對天然熱水的直接觀察所證實。在墨西哥灣海岸、加拿大阿爾伯達省北部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索爾頓湖等地區都已發現了含有大量金屬的氯化物熱水,這說明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富氯化物熱水運移金屬的現象。
2.含礦熱水的運移
從盆地地層中擠出並最終形成含有金屬的熱水,在壓實作用、熱膨脹作用及其他熱動力(如岩漿熱)驅動下,沿最容易滲透的通道上升。通道可以是由於地殼局部抬升而產生的斷裂-裂隙系統,也可以是地下水溶解作用形成的溶洞、漏斗溶縫以及由岩溶引起的塌陷角礫岩帶,還可以是不整合面、生物礁體等,天然通道系統能使大量流體遷移,有時甚至運移很遠的距離。
研究表明,金屬在這種溶液中是呈氯化物或有機絡合物形式被水攜帶的。硫在熱水中含量不等,可能呈硫酸鹽狀態存在並被搬運。
3.鉛鋅等金屬硫化物的沉澱
密西西比河谷型礦床大多賦存於碳酸鹽岩系中,並且廣泛與孔隙發育的礁灰岩、局部岩溶坍塌帶、不整合面和斷裂裂隙帶密切相關。碳酸鹽岩中這些開放空間既是含礦熱鹵水的運移通道,也是大量硫化物沉澱的最佳場所。礦石的組構特徵充分證明了礦床是含礦熱水通過在這些先已存在的空間中充填和交代形成的,因此MVT礦床屬典型的以碳酸鹽岩為容礦岩石的後生礦床。
促使金屬從熱水中沉澱出硫化物的原因很多,如PH值變化、溫度降低、熱液稀釋(大氣降水混合)等,而最主要的是由於還原硫的增加。如前所述,熱水中的硫一般可能呈硫酸鹽形式搬運,但熱水中若進入有機質或遇到油田水(含CH4),有機質或 CH4在成岩階段會將硫酸鹽還原為H2S。此外,在近地表環境下,細菌大量存在,還原硫酸鹽細菌會消耗掉有機質並將硫酸鹽還原為H2S;石油的熱降解、石油與石膏的相互反應都可產生大量的H2S。這些可從 MVT礦床多與蒸發岩伴生以及礦物流體包裹體中含較多油田水得到證明。還原硫大量增加,熱水中的金屬則迅速與之反應形成金屬硫化物沉澱下來。
四、勘查評價要點
密西西比河谷型礦床經常位於世界各地一些特大型沉積盆地的周緣及附近或者沉積盆地之間相對隆起區邊緣地帶;大多數 MVT礦床產於相對未受變動的台地或淺水碳酸鹽岩中,尤其是白雲岩中;鉛鋅礦田的范圍常很大,達幾十到幾百平方千米,礦田內各單個礦床的規模不一定很大,但礦床地質特點相似。多數礦田內未發現與成礦相關的火成岩,即無岩體或者岩體很晚。
MVT礦床顯然是後生的,鉛鋅等硫化物礦物充填於岩石早先存在的空隙或交代膠結物,有時直接可以看到這些岩石屬於多孔礁體碳酸鹽格架、岩溶角礫岩和構造角礫岩;因此,礦床的形成和礦體就位與岩溶、岩礁、不整合面、構造界面和岩相界面存在密切關系。多數 MVT礦床礦石的礦物組成簡單,主要礦石礦物是方鉛礦、閃鋅礦、黃鐵礦和白鐵礦等,有些礦床以鉛為主,有些以鋅為主,有些礦床鉛鋅並存,有的礦床中含有黃銅礦,通常方鉛礦貧銀,閃鋅礦貧鐵色淺;脈石礦物主要是方解石、白雲石、石英、重晶石、螢石等。
礦床內粗晶閃鋅礦、方解石、重晶石等礦物流體包裹體均一溫度大多在80~200t間,成礦熱水流體的鹽度是正常海水的5~10 倍,為Na-Ca-C1 型的高鹽度盆地流體,其中常含有石油、甲烷、乾酪根、瀝青等有機質而表現出油田熱水的特點。
❻ 密西西比的氣候
密西西比河西岸支流流經半乾旱地區,流量較小,季節變化急劇,含沙量大,主要有密蘇里河、阿肯色河、雷德河等。其中最突出的是密蘇里河,它的長度超過幹流,為4125km,流域面積137.2×104km2;河口處年平均流量約1812m3/s,但季節變化極大,初夏洪水期最大流量曾達 25488m3/s,而
冬季枯水期最小流量僅119m3/s;東岸的支流以俄亥俄河最重要,它接納了阿巴拉契亞山西坡的眾多支流,長1579km,流域面積52.8× 104km2;流域內降水豐富,河口處年平均流量達7080m3/S,相當於密蘇里河的3.9 倍,洪水期在春季,枯水期在秋季。俄亥俄河對於幹流的水量及其季節變化起有
重要作用。密西西比河幹流上游段(源頭至聖路易斯)年平均流量為3900m3/s,中游段(聖路易斯至開羅)為5800m3/s。自俄亥俄河注入後,下游水量大增,河口處達16330m3/s,同時幹流流量的季節變化也與俄亥俄河
漸趨一致:洪水期從中、上游的初夏提早到春季,4 月水位最高;枯水期從中、上游的冬季提早到秋季,10 月水位最低。
是由衛星拍攝的一些密西西比河圖像,從中可見河流在沖積平原蜿蜒曲折,鳥爪形的入海口,沿河的城市。這些圖片解析度較高,文件較大。點擊後可以看到原始圖像。
新奧爾良是美國第二大港口,旅遊勝地。它扼控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是一個戰略要地。著名的龐恰特雷恩雙跨公路大橋長達39公里,溝通市區與湖北岸的聯系,是世界最長的橋梁之一。新奧爾良是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出海門戶,與中、南美洲貿易聯系密切。港區主要分布於密西西比河和通龐恰特雷思湖的運河沿岸,碼頭泊位總長40餘公里,入港航道水深9.12米,60年代建成密西西比河直通墨西哥灣水道,供遠洋海輪使用,使港口的入海距離縮短60多公里。1982 年貨物吞吐量1.71多億噸,居全國各港之首。以轉口貿易為主,港區內設對外貿易帶,佔地7.6公頃,進口貨物可免稅在此儲存、加工或展覽。是7條鐵路干線的交會點,通連洛杉磯、芝加哥、紐約等大城市。水陸聯運方便,是三角洲地區高速公路網的樞紐。多座大橋跨越密西西比河兩岸。
聖路易斯是美國中西部水陸交通樞紐,密蘇里州最大城市。位於密蘇里河與密西西比河匯合處以南。市區面積158平方公里。城市座落在河岸階地上,地勢向西升高,平均海拔138米。濕潤的大陸性氣候,冬寒夏熱,四季分明。1月平均氣溫0℃左右,7 月26.6℃,年降水量980毫米。交通運輸發達。有全國最大的內陸河港,碼頭岸線長達28公里,擁有現代化設施。全國第二大鐵路運輸中心,有28條鐵路線(17條為干線)在此交匯,還有9條公路干線穿行該市。市區沿密西西比河延伸31公里。河東稱東聖路易斯,為城市的發祥地;河西稱聖路易斯,為城市的核心部分。兩岸之間架有多座公路、鐵路橋。東聖路易斯東北郊和聖路易斯西南郊為兩大工業區,工廠多沿密西西比河成帶狀分布。市中心高層建築和法國式古典建築交相輝映,街道寬闊。高達192米的不銹鋼拱門聳立於河畔,象徵美國向西開發的門戶,為城市的主要標志。
❼ 中國有多少核電站
截至2019年6月30日,建成19個,正在投入使用18個,台灣核能一廠已退役,建設中3個。
一、中國大陸核電站
1、大陸16座核電站
分別是:秦山核電廠、大亞灣核電廠、秦山第二核電廠、嶺澳核電廠、秦山第三核電廠、田灣核電廠、紅沿河核電廠、寧德核電廠、福清核電廠、陽江核電廠、方家山核電廠、三門核電廠、海陽核電廠、台山核電廠、昌江核電廠、防城港核電廠。
2、大陸第一座核電站
中國大陸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秦山核電基地位於中國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處於華東電網的負荷中心地區。從上海虹橋機場開車到海鹽縣約一個半小時。
秦山核電基地目前共有9台運行機組,總裝機容量為654.6萬千瓦,年發電量約500億千瓦時,是目前我國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品種最豐富、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基地。
二、中國台灣核電站
1、台灣3座核電站
分別是金山、國聖、馬鞍山核電站。
台灣於1987年開始興建核電站,目前擁有核一、核二和核三(金山、國聖、馬鞍山)共三座核電站。核能是台灣的主要能源之一,對台灣發展經濟有所貢獻,至今未有台灣核電站發現事故傷及環境的報道。
2、核電站在台灣的重要作用
台灣島面積較小,人口密度較大,經濟發展需要相當多的能源,而島內既無煤炭,也無石油和水利資源可供發電,利用核能發電在情理之中。
此外台灣還擁有6座供研究、教學用的科研型核反應堆,雖然裝機容量都不大,但所使用的鈾-235的放射性強度極高,也是提煉核武器級鈈-239的最佳原料。
台灣的核電站運行以來,已卸出放射性物質強度約為廣島級原子彈1206倍的乏燃料約2900噸,這些乏燃料可提煉出製造核武器的鈈-239,具有很高的軍事價值。
(7)密西西比河一共分布多少台核機電設備擴展閱讀:
一、中國大陸
2011年7月21日,中國實驗快堆(CEFR)成功實現以40%的功率並網發電,2014年12月15日17時,在國家核安全局現場監督下,CEFR首次達到100%功率。;寧德1號機組、紅沿河1號機組也分別於2012年12月28日、2013年1月17日成功並網發電。
二、中國台灣
2016年5月16日,台灣第二核電廠2號機組完成大修重新並網發電後僅135分鍾即發生避雷器爆炸事故宣告跳機。
核一廠,截止2018年仍在運行。核二廠,停運中。
台灣於1987年開始興建核電站,目前擁有核一、核二和核三(金山、國聖、馬鞍山)共三座核電站。核能是台灣的主要能源之一,對台灣發展經濟有所貢獻,至今未有台灣核電站發現事故傷及環境的報道。台灣島面積較小,人口密度較大,經濟發展需要相當多的能源,而島內既無煤炭,也無石油和水利資源可供發電,利用核能發電在情理之中。
❽ 請簡述下美國內陸核電站的情況
美國共有65個核電廠址分布在31個州,這些核電廠址一共有104座商用核電機組在運行。美回國的核電廠大多分答布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及其以西至大西洋沿岸區域。在65個廠址104台機組中,16個廠址共27台機組濱海或河口,25個廠址共39台機組濱湖庫,24個廠址共38台機組濱河。25個濱湖廠址中,涉及美國17個天然湖或人工湖。24個濱河廠址涉及美國15條河流。
❾ 密西西比河全長多少千米
密西西比河是美國第一大河,它與南美洲的亞馬遜河、非洲的尼羅河和中國的長江一起並稱為世界四大長河。
密西西比河的名稱起源於居住在美國北部威斯康星州的阿爾貢金人,阿爾貢金人是當地印第安人的一支,他們把這條河流的上部叫做「密西西比」。在印第安語中,「密西」意為「大」,「西比」意為「河」,「密西西比」即「大河」或「河流之父」的意思。
滔滔不絕的河水像乳汁一樣撫育著密西西比河整個流域的人們,美國人民感恩於密西西比河的慷慨,將密西西比河又尊稱為「老人河」。
密西西比河發源於美國西部偏北的落基山北段的崇山峻嶺之中,逶迤千里,曲折蜿蜒,由北向南縱貫美國大平原,把美國分為東西兩半,最後注入墨西哥灣,全長3950公里。但是,它比其最大的支流密蘇里河短了418公里。
根據河源惟遠的原則,把密蘇里河的長度,加上從密蘇里河匯入密西西比河河口以下的長度,則密西西比河是北美大陸上流程最遠、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水系。
密西西比河之所以得名「河流之父」,還因為它支流眾多,將千川百流都匯集到它的懷抱中。密西西比河投身於代航運領域始於19世紀初葉,1811年,「新奧爾良」號汽輪首航密西西比河,從河口溯源而上,開辟了3000公里航道。從此,內河運輸量步步上升,時至今日,密西西比河年運輸量在2億至3億噸,大部分是煤、焦炭、鋼鐵、硫磺、化工產品、建築材料等。
密西西比河上游,全長達4300多公里,河水從伊塔斯卡湖流出後,蜿蜒於森林和沼澤之中,水流和緩,兩岸多冰川、湖泊和沼澤。
密西西比河的中遊河段比較短,一般從密蘇里河與密西西比河匯合處算起,直到俄亥俄河口為止,全長320公里,主要包括密蘇里州和伊利諾斯州的部分地區。這里終年溫暖多雨,作物生長良好,水流穩定,航道深闊,航運價值很大,是美國經濟比較發達的平原地區。
❿ 密西西比河的簡介資料
世界第四長河,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位於北美洲中南部。「密西西比」是英文mississippi的音譯,來源於印第安人阿耳岡昆族語言,「密西」(misi)和「西比(sipi)分別是「大、老」和「水」的意思,「密西西比」即「大河」或「老人河」。幹流發源於蘇必利爾湖以西,美國明尼蘇達州西北部海拔 501 米的、小小的艾塔斯卡湖,向南流經中部平原,注入墨西哥灣。全長3950千米;若以發源於落基山脈東坡的最大支流密蘇里河的源頭起算,長6262千米,名列世界第四。流域北起五大湖附近,南達墨西哥灣,東接阿巴拉契亞山脈,西至落基山脈,面積 322 萬平方千米,約佔北美洲面積的1/8。匯集了共約 250 多條支流。西岸支流比東岸多而長,形成巨大的不對稱樹枝狀水系。水量豐富,近河口處年平均流量達1.88萬立方米/秒。
密西西比河為北美洲河流之冠,與其主要支流加在一起按流域面積計為世界第三大水系(約310萬平方公里〔120萬平方哩〕)。作為高度工業化國家的中央河流大動脈,已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商業水道之一。這條難以駕馭的河流流經北美大陸一些最肥沃的農田,現已完全由人類控製得當。密西西比河有兩個旁支——東面的俄亥俄河和西面的密蘇里河。密西西比河的源頭在明尼蘇達州的艾塔斯卡湖(Lake Itasca),最初只是一條細流蜿蜒向南。
流域各州包括明尼蘇達州、威斯康星州、伊利諾伊州、密蘇里州、肯塔基州、田納西州、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等10個。加上分支佔了美國29個州,其中包括印第安納州、俄亥俄州、蒙大拿州等。而其中的威斯康星河最後流經的湖一半在威斯康辛,一半在密歇根。
密西西比河按自然特徵可分不同河段。源頭艾塔斯卡湖至明尼阿波利斯和聖保羅為密西西比河的上游,長1010千米,地勢低平,水流緩慢,河流密西西比河盆地及其流域兩側多冰川湖與沼澤,湖水多形成急流瀑布後注入幹流。在明尼阿波利斯附近,河流流經1.2 千米長的峽谷急流帶,落差19.5米,形成著名的聖安東尼瀑布 。沿途有明尼蘇達河 等支流匯入。密西西比河的中游從明尼阿波利斯和聖保羅至俄亥俄河口的開羅,長 1373 千米,兩岸先後匯入奇珀瓦河 、威斯康星河、得梅因河、伊利諾伊河、密蘇里河和俄亥俄河。聖路易斯以北河段,河床坡度大,多急流險灘;聖路易斯附近及其以南地段,河床比降減小,河谷漸寬。自開普吉拉多角以下,河流彎曲度明顯增大,河谷開闊,俄亥俄河口處河面寬達24千米。開羅以下為密西西比河的下游,長約1567千米。主要支流有懷特河、阿肯色河、雷德河等。河口處共有 6條汊道,長約 30千米,形如鳥足。河流入海水量的80%經由西南水道、南水道和阿洛脫水道 3 條主汊道 。河流年平均輸沙量 4.95 億噸,在河口處堆積成面積達 2.6萬平方千米的巨大鳥足狀三角洲,以平均每年96米的速度繼續向墨西哥灣延伸。
密西西比河在其漫長的流動中,密西西比河滋潤著美國大陸41%的土地,水量也比任何其它的美國河流都要多。密西西比河也是千萬的美國人飲用水的來源。流域包括美國31個州和加拿大的兩個省的全部或一部分。 密西西比河還被作為許多州的州界。密西西比河,從開始墾殖的時候起,就是南北航運大動脈。但歷史上的密西西比河災害比較頻繁。20世紀初期,中下游地段河水不斷發生泛濫,城鎮鄉村的建築大部分被摧毀,農田和果園遭到破壞,工業和交通幾乎全部癱瘓。許多人背井離鄉,流離失所,經濟損失非常嚴重。1928年美國政府制定了全面整治密西西比河的防洪法案和干支流工程計劃,幹流中下遊河段均以堤壩防洪。經過60多年的努力,流域已收到了防洪、航運、水電、灌溉、養魚等綜合經濟效益。今天,經過美國人民開發建設,半個世紀以來密西西比河流域發生了深刻變化,洪水已被控制,水源得到充分利用。如今處處是綠色的河岸,生氣勃勃的工業城鎮星羅棋布,繁忙的船隊與輕快的遊艇使美國這條源遠流長的大河蘇醒過來了,美麗富饒的密西西比河使美國的大地生輝增色,更加嬌媚。
[編輯本段]綽號
由於密西西比河的壯闊浩瀚及其歷史意義,密西西比河有許多的綽號:
* 父河(The Father of Waters)
* 匯集的水(The Gathering of Waters)
* 大泥潭The Big Muddy (more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the Missouri River)
* 大河(Big River)
* 老人河(Old Man River)
* 偉大之河(The Great River)
* 國家之體(Body of a Nation)
* 強大的密西西比(The Mighty Mississippi)
* 偉大的連環El Grande (de Soto)
* 泥濘之河(The Muddy Mississippi)
* 老藍(Old Blue)
* 月河(Moon River)
河流之父
一瀉千里、奔騰不息的密西西比河是美國第一大河。它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非洲的尼羅河和中國的長江同稱為世界四大長河。美麗富饒的密西西比河發源於美國西部偏北的落基山北段的群山峻嶺之中,迤迤千里,曲折蜿蜒,由北向南縱貫美國大平原,注入墨西哥灣,全長3950公里。但是,它比最大的支流密蘇里河還短418公里。根據河源唯遠的原則,把密蘇里河的長度,加上從密蘇里河匯入密西西比河河口以下的長度,則密西西比河長6262公里,是北美大陸上流程最遠,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水系。
這條大河滔滔不絕的河水像乳汁一樣撫育了密西西比河整個流域的人們。美國人民長期以來稱源遠流長的密西西比河為「老人河」。它的名稱起源於居住在美國北部威斯康星州的阿爾公金人(印第安人的一支),他們把這條河流的上部叫做「密西西比」。「密西」意為「大」,「西比」意為河,「密西西比」即「大河」或「河流之父」的意思。
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合流處
[編輯本段]水文
流域廣闊,各地氣候條件不一,因而河流各段的水文特徵具有一定差異。上遊河段緯度稍高,以春季融雪和雨水補給為主,4月出現全年最高水位,6月因降水增多,出現次高水位,洪水期 3~7月,12月為枯水期。年平均流量 2900 立方米/秒 。冬季封凍 ,含沙量少。中游年平均流量 5800 立方米/秒,3~8月為洪水期,6 月出現最高水位,12 月為枯水期。由於西岸流經半乾旱地區支流的匯入,河流含沙量增大 。下游自俄亥俄河匯入後 ,水量大增 ,年平均 徑流量達1.34 萬立方米 /秒,1~6 月為洪水期 ,4 月出現最高水位,10月為枯水期,含沙量大。幹流右岸以密蘇里河為首,長度大、水量小、季節變化明顯;左岸以俄亥俄河為首,長度小、水量大、季節變化緩和。流域內大部分為平原,為美國中南部提供了豐富的灌溉水源和工業、生活用水。但中下遊河段因比降小、河漫灘廣闊,過去每當春夏,河水暴漲,中游以下沿河低地極易泛濫成災,有美洲尼羅河之稱。
密西西比這樣一條大河的水文一向是大力研究的對象,事實上,至1920年代人們普遍相信,對這條河的水文情況已有足夠了解,而且已建成的控制設施已足可制服該河。然而1927年密西西比河下游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洪災,59,570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被淹,公路、鐵路和電話線路等交通運輸多處中斷,農田、工廠甚至整座城鎮一度泡入水中。大量財產被毀,至少250人喪命。河流工程師們開始重新審察密西西比河的水文問題。
自從1927年發生反常情況以來,主要支流注入密西西比河下游的平均流量受到悉心監測。主河道流經密西西比州維克斯堡(Vicksburg)的平均流量測定為16,131立方公尺/秒。一般而言,西面的支流是最不穩定的。春季和初夏達到高峰時,相當於冬季輸入主河道水量的3∼4倍。密西西比河上游及其支流約在同一時間(3∼6月)達到最高水位,此時間內融雪之後便是初夏降雨。不過,這一地區冬季流量也十分可觀。俄亥俄河流量高峰出現稍早,它在匯入密西西比河前不遠處的伊利諾州梅特羅波利斯最大月平均流量通常出現在3月,此時俄亥俄河提供的流量能占密西西比河下游維克斯堡測到的流量的3/5以上。所以說,俄亥俄河是密西西比河下游發生洪水的主因。洪水可因下列情況而加劇∶大平原上降雨早,初春突然出現熱天使北部積雪融化,下游普降暴雨等等。出現上述情況時,下遊河水溢出河岸,威脅大堤。支流被擋回,在大堤遠側形成湖泊。平時不超過2∼3.5節(2.5∼4哩/小時)的流量在主河道狹窄處可增加1倍。例如,維克斯堡監測站在1936年記錄的冬季低流量僅2,655立方公尺/秒,次年高水位期所測到的流量為58,298立方公尺/秒。
密西西比河水及沉積物中來自城市、工業和農業的各種污染物已經測定。有機化合物和微量金屬濃度較低,除水中自然存在者外,還來自工業和城市垃圾及農業和城市地區的排水。但在一些城市的下游已發現與人類垃圾有關的高濃度的微生物,並已確認為流入河水中的垃圾處理不當所致。如紐奧良下游中的濃度比該市上游的濃度高好幾倍。在紐奧良所取的水樣顯示,溶解氧含量較高於生物氧需求量。據此可說明密西西比河污染程度不高。
[編輯本段]水系
如果將密蘇里-傑佛遜(雷德羅克)水系的長度加在密蘇里-密西西比匯流後的密西西比河上,則長度為5,971公里(3,710哩),居世界第4位。密西西比河主幹長3,780公里,僅居世界第20位。密西西比河流量約為17,000立方公尺/秒(600,000立方呎/秒),居世界第8位。密西西比河流域范圍很廣,眾多的支流,聯系著大半個美國的經濟區域。整個水系流經美國本土48州中的31個州,加拿大的兩個州。北起北美五大湖附近,南達墨西哥灣,南北長達2400公里,從西邊的落基山到東南的阿巴拉契亞山地,東西寬約2700公里,全流域面積達322萬平方公里,絕大部分在美國境內,佔美國全部領土的2/5左右。在世界各大河流域面積中,僅次於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和非洲的剛果河,居世界第三位,比中國的長江的流域大一倍。
河源段從河源至明尼蘇達州的聖保羅通航起點。河水清涼,靜悄悄蜿蜒於有眾多湖泊和沼澤的鄉間低地。上游從聖保羅至密蘇里州聖路易附近密蘇里河河口。此段流經石灰岩峭壁之間,沿途經過明尼蘇達、威斯康辛、伊利諾和愛荷華州吸收兩岸河溪流水。正是這一河段取得了使操阿爾岡昆語的印第安人稱之為「河流之父」的特性。自密蘇里河匯入處至俄亥俄河口為中段,長322公里。密蘇里河水流湍急,泥沙混濁,尤其在氾濫期,給清澈的密西西比河不但增加了流量,而且輸入了大量泥沙。俄亥俄河在伊利諾州開羅匯入後,為密西西比河下游,該段河水豐滿,河道寬廣,兩岸之間往往有2.4公里之距,成一棕色洪流,緩緩奔向墨西哥灣。
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很多,比較重要的有54條,由於氣候地貌等條件的異同,使東西兩側支流的水文特徵截然不同。其中最主要的支流有俄亥俄河、密蘇里河、阿肯色河、雷德河和田納西河等。這些支流像一棵大樹上的茂密的枝丫似的分布在整個流域之中。
河源
密西西比河本身發源於明尼蘇達州北部地區的伊塔斯卡湖附近,向南流入墨西哥灣,全長3950公里。這條幹流的上游是發育在古老的岩面上,那裡又經過強烈的冰蝕,所以,土質很薄,河岸往往是堅岩外露,風景優美。星羅棋布的湖泊,在明尼蘇達州就有上萬個。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像天然水庫一樣對密西西比河的水源補給起了重要的調節作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密蘇里河。
密蘇里河主流發源於美國西北部地區落基山脈的黃石公園附近。另一支流發源於加拿大與美國的邊境地區,河流水量小,含沙量大,水位年變化大。密蘇里河年平均流量約每秒2000立方米,但是,初夏洪水期最大流量可達每秒22640立方米,而在冬季枯水期時,最小流量每秒僅120立方米。特別是大雨之後,混濁的泥水似泥流一般,滾滾流入密西西比河,甚至在密蘇里河口以下100多公里內,混濁的密蘇里河水與清澄的密西西比河水,還能分辨。因此,對於生活在密蘇里河岸的人,河水既不能飲用,也不能耕耘,對於當地農業灌溉和航運都有一定的影響。
密西西比河上游,包括密西西比河的最大支流密蘇里河和密蘇里河口以上的幹流部分,實際上包括整個密蘇里河流域和密西西比河本身的上游流域,全長達4300多公里。它首先流經落基山地,河流分割山地,水系復雜,支流如辮,彎彎曲曲,形成許多風景秀麗的峽谷。流經大瀑布城附近的一段,在長僅16公里的流程中,落差就達187米,形成巨大的急流瀑布。從米爾克河口至蘇城,流經密蘇里丘陵性高原,河谷仍深狹。在蘇城以下河流就進入平原區,河床變得彎曲,兩岸形成廣大沼澤。這一地區水土流失比較嚴重,流域水源主要靠高山雪水補給。泥沙含量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內的干、支流中首屈一指,年平均含沙量達3.1億多噸,約占整個密西西比河每年輸入海洋中的泥沙量的75%。所以過去美國人稱密蘇里河為「狂暴的大泥濘河」。
從伊塔斯喀湖至密蘇里河口,這段密西西比河幹流也屬上游地區。河水從伊塔斯喀湖流出後,蜿蜒於森林和沼澤之中,在這里水流是緩慢的,這與一般河流上游水流湍急的情景完全不同。在河源附近,是星羅棋布的大大小小湖泊。在這一河段上,坐落著美國中北部最年輕的大城市——「雙子城」,也稱為「千湖之城」。該城由於地處春小麥與乳酪帶的交界處,再加上密西西比河豐富的水利資源相配合,成為美國重要的輕工業中心之一,是美國中北部較大的商業、金融、電子、農業機械和運輸機器製造中心。它又是美國重要楓樹產地。楓樹既能綠化大地,美化環境,還可提取楓糖,木材可制傢具或供建築之用。每年採摘紅葉季節,許多人來這里觀賞與採集,現已開發成了游覽區。
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