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做好設備管理,提升設備運行水平
在做設備管理復這方面的工作制,目前大部分企業都在推行TPM設備管理TPM活動作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工具,已經在世界各地發揮著非常重要的做用。
推行TPM的具體步驟是這樣的:
1.宣布公司決定,全面引進TPM;
2.發動教育和培訓戰役;
3.建立組織機構,推進TPM;
4.建立基本的TPM策略和目標;
5.建立TPM的主計劃;
6.抓好TPM的啟動,舉行TPM的「誓師會」;
7.提高設備效率;
PM分析方法的要點是:
(1)定義問題;
(2)對問題進行物理分析;
(3)找出產生問題的所有條件;
(4)找出造成或影響條件的設備、材料和操作方法;
(5)做出調查計劃;
(6)調查異常缺陷;
(7)制定改進計劃;
8.建立操作者的自主、自動維修程序;
9.維修部門的日程化維修;
10.改進維修與操作技能的培訓;
11.發展設備前期管理程序;
12.全面推進TPM,向更高目標前進;
2. 如何規范基礎管理工作提升設備效率
使用5M1H管理法
3. 如何加強基礎管理工作
一、基礎管理薄弱形成的因素是長期的。
因此,解決問題也要立足點滴積累,持之以恆、從長計議。
業務報表不準、上報不及時等問題,表面上看都是小問題,似乎都是稍加註意就能夠容易糾正的小錯誤。但細究其形成原因卻是復雜多樣,基本上包括了領導關注不夠,監督檢查不到位,職工業務技能不過關等多方面因素。筆者曾經參與過對55件特快專遞郵件刪除結果進行的調查,耗時半個月幾乎沒有查出任何能夠作為判斷問題的依據。其主要原因就是:特快收寄人員業務處理不規范,與刪除有關的記錄、憑據不完整。最終通過調閱郵區中心局封發檔案,並結合營業人員口述,疑團才得以解開。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強化基礎管理工作絕不是孤立地解決領導還是職工的問題,絕不是片面的強調監督檢查還是員工自律的問題。問題的關鍵在於樹立起一種理念或建立起這樣一個路徑:從簡單的、基本的做起,從肉眼能夠看到的做起,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台階,統籌兼顧各方面因素,用三年乃至更長的時間,來實現企業管理不斷走向標准化、規范化。
二、基礎管理的內容是比較寬泛的。
因此,抓基礎管理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一個局、一個時期要有一個重點,並且要抓住不放,這樣就能夠取得突破性效果。
從不同角度看,基礎管理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均呈現不同的特點。我們應當充分結合本局、本單位在一段時期的實際情況,對基礎管理工作任務進行有重點的安排,分清哪個更重要,哪個更突出。對於看準的問題、普遍存在的問題,必須全心全力、抓牢抓緊。如黑龍江省郵政局在整治工作開展過程中,牢牢把握集郵、速遞兩個重點,建立了自查旬報制度,要求重點問題隨時上報。對各局上報的問題進行逐條逐項歸類、匯總、分析,對已經查實的問題,省局均按照有關政策規定進行了處理。同時,對典型問題進行認真剖析,研究制定相應的對策和辦法。可以說,以重點專業為突破口,狠抓問題產生的關鍵環節,以重點區域帶動全省,努力把握違規經營行為的規律性,結合各局自查與省局復查緊密配合的方法,推動了專項整治工作高質、高效進行,實現了整治工作扎實具體、持續深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三、基礎管理是企業競爭能力的保障。
因此,競爭環境變化了、競爭需要變化了,基礎管理如何跟上就成為突出的問題。
以下這個圖形曾給了我很大觸動,它的最基本啟示是:企業要想獲得穩定、持久的競爭優勢,需要在其底部有豐厚的基礎管理來做保障。
翻開強勢企業的成長歷史,也不難找到基礎管理能夠成為企業有力的競爭資源的佐證。豐田汽車的管理者曾說:「豐田汽車最為艱巨的工作不是汽車的研發與技術創新,而是生產流程中技術工人對一根繩索不高不矮、不偏不倚、不粗不細、沒有任何偏差的擺放和操作。」肯德基這幾年在中國大行其道,其經營管理的所有環節包括配送系統的效率和質量、每種作料搭配的精確分量、切青菜與肉菜的先後順序與刀刃粗細、烹炸時間的分秒限定、清潔衛生具體打掃流程與質量、每日各環節差錯檢查與評估等等上百道工序,都有嚴格規定。幾百道工序中的一絲一毫,都必須在有序與標准化中運轉。總之,這些強勢企業管理存在的共同點就是:時時有遵循,處處有規范。
反觀郵政企業自身,幾年來,郵政的網路資源、網點資源已成為市場中搶手的「熱點」和企業發展的優勢,但企業基礎性管理雖然是一種競爭資源,卻往往被我們忽視了,以至於不斷暴露出來一些基礎性管理問題。種種現實要求我們,一定要從基礎管理的角度,來盡快解決不夠「嚴」、不夠「細」、不夠「精」、不夠「實」等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網路、網點真正表現出優勢,已經得到的優勢得到強化而不是弱化。
四、基礎管理的效果如何,最終要通過企業中的人來體現。
因此,在打造管理者隊伍、一線職工隊伍問題上決不能含糊,一定要有明確的規則。
(一)管理層。
企業管理者在企業基礎性管理中所發揮的作用是決定性的。當前,應以黨中央提出的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號召為契機,促進各級管理者積極轉變思想觀念,牢固樹立全局觀念;明確各管理崗位、各部門的工作職責,以及各關聯崗位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關系;管理幹部應加強政策、法規和企業各項規章制度的學習,要通過用法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保持健康的經營秩序,並通過言傳身教,帶好身邊的隊伍;切實加強管理者的考核、監督,堅決遏制幹部隊伍中的短期行為、投機行為。
(二)一線員工。
郵政企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絕大多數是生產、經營一線員工。通過有效的一線員工管理,實現從基層支局、班組到個人組織嚴密、遵章守紀、服從命令,是基礎管理工作好壞的最直接的環節。為此,要強化基層班組、支局所的管理,努力創造條件,有針對性地加強對生產經營一線員工的業務知識培訓和規章制度學習,把開拓市場、發展業務的新政策及時傳達到一線員工,把好的制度和政策真正落到實處,切實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政策水平,提高執行規章制度和政策的自覺性,使他們真正認識到依法規范經營、優質文明服務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在全行業形成人人遵守制度、維護全網秩序的良好氛圍。
4. 如何做好設備管理工作
恩威並用,不要得罪人。要學會讓底下的人互相牽制。具體怎麼做,還得你自己去把握。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5. 怎樣提高設備管理水平
看來都是內行,上者回答全佩服,但重點是;建立檔案,重視技術人才,執行好管理制度。
閑時也可上『設備維修』和『礦山設備維修經驗交流』吧,一起探討,解決『難題』。
6. 淺談如何做好設備管理的基礎工作
收藏推薦 儀器設備是高校教學、科研工作的物質保證,設備管理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回要組成部分,這答已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在原國家教委對基礎實驗室、技術基礎實驗室評估的文件中,對儀器設備和器材的要求是實實在在的,如設備數量、質量、規格型號等不符合要求,實驗室就被視為不合格,這也足以說明設備管理工作在高等學校教學、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為了實施科教興國這一戰略部署,國家加大了對高校的投入,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 211工程"建設全面展開,對高校建設起著積極推動作用。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做好高校設備管理工作尤為重要。 加強設備管理,做好設備管理基礎工作是根本。設備管理的基礎工作主要是帳、卡、物的管理。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 80年代末、 90年代初,許多高校設備管理工作完成了計算機管理方式取代傳統的手工管理方式的模式轉換,在帳、卡、物的管理中,對財產帳目管理和實物實行計算機化管理,使高校設備管理的基礎工作做得更為科學規范,更加扎實。 財產帳目管理主要包括兩方面工作:即計算機內部的工作和計算機以外的相關工作。
7. 如何提升企業基礎管理工作
一、基礎管理薄弱形成的因素是長期的。
因此,解決問題也要立足點滴積累,持之以恆、從長計議。
業務報表不準、上報不及時等問題,表面上看都是小問題,似乎都是稍加註意就能夠容易糾正的小錯誤。但細究其形成原因卻是復雜多樣,基本上包括了領導關注不夠,監督檢查不到位,職工業務技能不過關等多方面因素。筆者曾經參與過對55件特快專遞郵件刪除結果進行的調查,耗時半個月幾乎沒有查出任何能夠作為判斷問題的依據。其主要原因就是:特快收寄人員業務處理不規范,與刪除有關的記錄、憑據不完整。最終通過調閱郵區中心局封發檔案,並結合營業人員口述,疑團才得以解開。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強化基礎管理工作絕不是孤立地解決領導還是職工的問題,絕不是片面的強調監督檢查還是員工自律的問題。問題的關鍵在於樹立起一種理念或建立起這樣一個路徑:從簡單的、基本的做起,從肉眼能夠看到的做起,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台階,統籌兼顧各方面因素,用三年乃至更長的時間,來實現企業管理不斷走向標准化、規范化。
二、基礎管理的內容是比較寬泛的。
因此,抓基礎管理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一個局、一個時期要有一個重點,並且要抓住不放,這樣就能夠取得突破性效果。
從不同角度看,基礎管理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均呈現不同的特點。我們應當充分結合本局、本單位在一段時期的實際情況,對基礎管理工作任務進行有重點的安排,分清哪個更重要,哪個更突出。對於看準的問題、普遍存在的問題,必須全心全力、抓牢抓緊。如黑龍江省郵政局在整治工作開展過程中,牢牢把握集郵、速遞兩個重點,建立了自查旬報制度,要求重點問題隨時上報。對各局上報的問題進行逐條逐項歸類、匯總、分析,對已經查實的問題,省局均按照有關政策規定進行了處理。同時,對典型問題進行認真剖析,研究制定相應的對策和辦法。可以說,以重點專業為突破口,狠抓問題產生的關鍵環節,以重點區域帶動全省,努力把握違規經營行為的規律性,結合各局自查與省局復查緊密配合的方法,推動了專項整治工作高質、高效進行,實現了整治工作扎實具體、持續深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三、基礎管理是企業競爭能力的保障。
因此,競爭環境變化了、競爭需要變化了,基礎管理如何跟上就成為突出的問題。
以下這個圖形曾給了我很大觸動,它的最基本啟示是:企業要想獲得穩定、持久的競爭優勢,需要在其底部有豐厚的基礎管理來做保障。
翻開強勢企業的成長歷史,也不難找到基礎管理能夠成為企業有力的競爭資源的佐證。豐田汽車的管理者曾說:「豐田汽車最為艱巨的工作不是汽車的研發與技術創新,而是生產流程中技術工人對一根繩索不高不矮、不偏不倚、不粗不細、沒有任何偏差的擺放和操作。」肯德基這幾年在中國大行其道,其經營管理的所有環節包括配送系統的效率和質量、每種作料搭配的精確分量、切青菜與肉菜的先後順序與刀刃粗細、烹炸時間的分秒限定、清潔衛生具體打掃流程與質量、每日各環節差錯檢查與評估等等上百道工序,都有嚴格規定。幾百道工序中的一絲一毫,都必須在有序與標准化中運轉。總之,這些強勢企業管理存在的共同點就是:時時有遵循,處處有規范。
反觀郵政企業自身,幾年來,郵政的網路資源、網點資源已成為市場中搶手的「熱點」和企業發展的優勢,但企業基礎性管理雖然是一種競爭資源,卻往往被我們忽視了,以至於不斷暴露出來一些基礎性管理問題。種種現實要求我們,一定要從基礎管理的角度,來盡快解決不夠「嚴」、不夠「細」、不夠「精」、不夠「實」等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網路、網點真正表現出優勢,已經得到的優勢得到強化而不是弱化。
四、基礎管理的效果如何,最終要通過企業中的人來體現。
因此,在打造管理者隊伍、一線職工隊伍問題上決不能含糊,一定要有明確的規則。
(一)管理層。
企業管理者在企業基礎性管理中所發揮的作用是決定性的。當前,應以黨中央提出的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號召為契機,促進各級管理者積極轉變思想觀念,牢固樹立全局觀念;明確各管理崗位、各部門的工作職責,以及各關聯崗位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關系;管理幹部應加強政策、法規和企業各項規章制度的學習,要通過用法維護企業合法權益、保持健康的經營秩序,並通過言傳身教,帶好身邊的隊伍;切實加強管理者的考核、監督,堅決遏制幹部隊伍中的短期行為、投機行為。
(二)一線員工。
郵政企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絕大多數是生產、經營一線員工。通過有效的一線員工管理,實現從基層支局、班組到個人組織嚴密、遵章守紀、服從命令,是基礎管理工作好壞的最直接的環節。為此,要強化基層班組、支局所的管理,努力創造條件,有針對性地加強對生產經營一線員工的業務知識培訓和規章制度學習,把開拓市場、發展業務的新政策及時傳達到一線員工,把好的制度和政策真正落到實處,切實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政策水平,提高執行規章制度和政策的自覺性,使他們真正認識到依法規范經營、優質文明服務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在全行業形成人人遵守制度、維護全網秩序的良好氛圍。
8. 如何提升企業設備管理水平
在現代化大生產中,設備是企業的生命線,是生產的支柱,有了先進的設備,就基本具備了生產良性發展的物質基礎。但要發揮設備的最大能力,提高設備利用率,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設備管理工作尤為重要。因此,提高企業設備管理水平也是一項重要研究課題,只有在不斷創新的基礎上,將先進的設備管理水平與先進的設備結合起來,才能充分發揮先進設備的應有性能。
近幾年來,濟南鋼鐵集團總公司裝備部(簡稱濟鋼裝備部)認清形式,把握機遇,緊緊圍繞「做強做大、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宏偉目標,以觀念創新為先導,以制度落實為保證,以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為動力,不斷強化設備技術經濟管理意識,積極探索設備管理和采購管理的新模式,為爭創一流水平,進而大幅提高裝備水平,作了一系列探索工作。
1 探索工期管理新模式
濟鋼是特大型鋼鐵聯合生產企業,各工藝環節上的主要設備運行狀態好壞,事關濟鋼的生產平衡和經濟效益大局,其中「四爐四機」的停產檢修,影響最為直接。停產檢修是設備生命周期的客觀要求,是恢復和提高其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但如何保證設備檢修的質量,縮短停機檢修時間,大有潛力可挖。濟鋼裝備部從企業生產經營和市場競爭的需要出發,探索出了設備檢修工期的管理方法,即實行隱性工期和顯性工期管理,爭創設備檢修效益最大化的工期管理新模式。打破從停產檢修開始到恢復生產為止計算檢修工期的傳統工期概念,將檢修工期分為隱性工期和顯性工期,即把從立項開始到停產檢修前這段時間視為隱性工期管理,把傳統概念的檢修工期視為顯性工期管理,用「工期」這一具有特定內涵的概念,來強化管理,督促各項工作落實到位。經過探索,隱性工期管理的要點概括為「六落實」管理法,即「檢修項目落實、檢修費用落實、物資供應落實、施工隊伍落實、施工安全技術措施落實、網路計劃落實」。「顯性工期」的施工組織中,實行立體交叉作業,明確工程的主線和主線上的重點,並對重點進行剖析和細化,「變檢修為搶修」,採取「劃整為零」、「套件更換」、「預先裝配」、「大塊拆卸,整體吊裝」、「檢修工序質量確認」等先進施工技術和管理方法,實行24h檢修施工作業現場指揮調度,並根據檢修施工的進度,及時調整計劃和施工力量,做到項目清晰,工序銜接,指揮有力,環環相扣,使得計劃工期大幅度壓縮,檢修質量明顯提高,檢修效益趨向最大化,為高效生產創造條件。近年來,濟鋼「四爐四機」的停產檢修時間和檢修質量,每年都創歷史新高。特別是中板生產線、高爐、燒結機、轉爐、制氧機等的檢修更是如此,使得人們憑經驗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變為現實,接連創造了設備檢修奇跡。
2 治理設備薄弱環節
一條生產線停產檢修,並不是因為全線設備、備件均出現問題,而是這條生產線上的某個或幾個關鍵設備、備件因壽命周期已到,不再適應生產要求,致使整條生產線停機檢修。這些不適應生產要求的設備、備件,就是生產線的薄弱環節。這些薄弱環節制約生產的穩定高效運行,易造成生產成本上升。為治理這些薄弱環節,推行了項目經理負責制,即把每個薄弱環節作為一個項目來管理,定人員、定責任、定措施、定時間。自2002年以來,制定了設備薄弱環節治理實施細則,督促各生產廠加大工作力度,根據生產和設備檢修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持續改進。同時,通過管理創新,帶動工程技術人員和專業生產廠家進行技術創新。以濟鋼中板廠為例,1999年以前,每年停產檢修兩次,檢修時間要2O多天。2003年是在已連續生產2O個月後才停產檢修,檢修時間僅為86h。
3 創新采購管理體系
近幾年,濟鋼裝備部全面開展了加強采購管理、降低采購成本的一系列探索工作,如以「先用庫存,先內後外,招標訂貨,廠家直供,徵求用戶意見」的五項原則為指導,制定了《定價比質采購管理辦法》,在整個采購工作中,始終遵循「公開、公正、公平」競爭的市場化原則,著力從以下幾方面構築采購管理新體系:(1)實施公開評價,清理整頓采購源頭;(2)強化采購審檢管理,形成制約新機制;(3)強化制度建設,規范訂貨全過程;(4)堅持責、權、利相統一,嚴格責任制考核。
新的采購管理體系把集中的權力分散化,隱蔽的權力公開化,形成了相互監督、互相制約、分工明確、協調有力的高效、透明的采購管理體系統,為企業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整個采購工作由過去幹部職工關注的焦點,變成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點。
同時,研究、探索物資計劃管理和倉儲管理的新途徑,研製開發了計算機輔助管理信息系統,使濟鋼的備件庫存資金佔用由1998年的1.2億元降低到2000年的0.73億元。通過持續改進,2002年備件庫存資金佔用降到0.53億元,連續幾年創全國同類企業最好水平。
4 形成持續創新機制
為把管理創新取得的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在日常生產中發揮作用,以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來落實推廣管理創新成果,建立起持續改進機制,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創造更多經濟效益。濟鋼裝備部與企管部門等合作,充分吸收近幾年的管理創新成果,借鑒先進企業的成功經驗,考慮前瞻性、系統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制定了《設備管理制度》。這對規范設備管理,推動全公司的制度建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規范管理創新工作,還制定了《裝備部管理創新管理辦法》,把管理創新納入經濟責任制考核,以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通過採取以上措施,設備壽命大幅提高,既保證了生產的穩定性,又節約了不必要的費用支出,同時改進了產品質量,生產持續穩定,經濟效益一直攀升。實踐證明,只有不斷創新,努力提高設備管理水平,才能充分發揮設備的性能,才能提高產品質量,才能創造最佳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