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ABB機器人的I/O板能否直接和外部設備連接
完全可以的,I/O板的DO(數字輸出)埠輸出的是高電平24V的電壓,需要控制大設備的話可以用它來控制中繼再轉換。
② 外部設備是指主機箱之外的部件,又叫「外圍設備」,簡稱「外設」,常用「I/O設備
對的
外部設備是指主機箱之外的部件,又叫「外圍設備」 ,簡稱「外設」 ,常用「I/O 設備」表示。
③ io板卡通過什麼方式或者介面連接外部設備
eSATA介面雖然支持熱插撥、規格更強的SATA規范已經推出了許久,但在主流市場中它一直無緣涉及移動存儲市場。我們能看到的事實是:絕大部分PC系統以及零售的主板上都沒有配置標準的外部SATA介面;市場上幾乎買不到提供SATA外部介面的移動存儲裝置;如果以裸體SATA硬碟直接應用在外部,它缺少方便的電力連接裝置並且本身也缺乏有效的保護,脆弱的PCB完全暴露在外面,而且由於SATA線纜只能插拔幾十次,這也似乎與移動的需求並不匹配。
然而eSATA似乎是最容易解決的問題,它不牽涉到底層的復雜技術,只需要完善下介面部分而已,最終的應用形式顯然是需要把硬碟配置在某種盒狀裝置內的,雖然SATA硬碟本身支持熱插拔。業界對eSATA介面的描述就是,基於標準的SATA線纜和介面,連接處加裝了金屬彈片來保證物理連接的穩固性,而eSATA線纜能夠插拔2000次,這也為eSATA搶班奪權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其實,eSATA並不是什麼新技術—eSATA實際上就是外置式SATA II規范,是業界標准介面Serial ATA(SATA)的延伸。注意eSATA是僅僅是一種擴展SATA介面,是用來連接外部而不是內部SATA設備。簡單的說就是通過eSATA技術,讓外部I/O介面使用SATA2功能,例如擁有eSATA介面,你可以輕松地將SATA2硬碟插到eSATA介面,而不用打開機箱更換SATA2硬碟。
SATA介面的設計僅供做為使用於系統機箱內。eSATA的出現將使得用戶可以在電腦外部連接SATA硬碟而不像過去只能局限於電腦內部。當然,你也可以用USB或者火線實現這一功能,但是eSATA的卻擁有極大的傳輸速度優勢:在目前的市場上,USB2.0的數據傳輸速度可以達到480Mb/s(60MB/S),IEEE1394的數據傳輸速度可以達到400~800Mb/s(50MB/S~100MB/S)。然而eSATA最高卻可提供3000Mb/s(384MB/S)的數據傳輸速度,遠遠高於USB2.0和IEEE1394,並且依然保持方便的熱插拔功能,用戶是不需要關機便能隨時接上或移除SATA裝置,十分方便。
外接界面 Mbps MBps
USB1.1 12 1.5
USB 2.0 480 60
1394 (Firewire) 400 50
1394b 800 100
eSATA 1.5Gb/s 1200 150
eSATA 3Gb/s 2400 300
雖eSATA2介面在理論上可以達到3Gbps的傳輸率,不過實際應用上,受硬碟內部傳輸率及主板的制約,實際數據傳輸可能介於1.5Gbps到3Gbps之間,但仍高於IEEE 1394、USB2.0的傳輸速率。
因此,快速的傳輸速度和方便的移動能力,在不久的將來,eSATA將取代USB2.0和IEEE 1394成為外部擴展介面的發展趨勢。然而,eSATA並不是只要將一個SATA埠移到PC電腦箱後面就可以了。使用於機箱內的SATA纜線和連接器並不適合直接用於外接的方式。為確保將SATA安全地移到機箱外,並通過SATA-IO國際組織的審核,業者需要解決下列問題:
·預防接頭在連接時發生靜電放電
·符合FCC與CE的電磁干擾規范
·開發強韌的纜線和連接器組件,以支持外接式儲存的頻繁插拔需求(典型的台式SATA只需要安裝一次即可)
·外部接頭需加裝遮蔽
ESATA SATA台式硬碟 eSATA的優點
連接組態 直片插刀式 L型 避免無遮蔽的接頭連接
連接深度 6.6mm 5mm 避免靜電放電所造成的損壞
纜線增加額外的遮蔽層部份遮蔽提供電磁干擾保護並符合FCC和CE輻射規范
連接器制動彈簧二種纜線類型:基本型連接器ClickConnect eSATA的制動彈簧和ClickConnect內部連接提供更安全的連接特性
插拔耐用性 5000次插拔 50次插拔 更耐用的連接特性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新一代的eSATA規范是由參與SATA-IO的會員廠商所擬定,而遵照規范開發方案的會員,可以使用eSATA標章做為識別。初期的外接SATA方案或許未能符合eSATA規范,而唯有取得eSATA標志認證的產品才代表其遵循最新的Serial ATA規范。
eSATA是SATA的外接式介面,但是配備更耐用的纜線和連接器。eSATA可以達到如同SATA般的傳輸速度,例如SATA 1.5Gb/s或SATA 3Gb/s。eSATA 3Gb/s速度同樣向下兼容於1.5Gb/s,與目前台式硬碟的情況相同。由於硬碟內部的數據持續傳輸率已高達75MB/sec,因此USB和1394的介面速率成為外接硬碟的瓶頸。同時eSATA外設還可以在主機內部的系統崩潰後作為啟動盤引導,直接將系統恢復,進一步增大其備份功能的附加值。
相比之下,現在的PC電腦不太容易從IEEE 1394或USB介面的硬碟上啟動。eSATA介面的另一個好處是有利於RAID性能的發揮,在埠多路器(Port Multiplier,簡稱PM)的幫助下,即使其介面帶寬只有1.5Gbps,也足夠讓2個硬碟充分施展(譬如RAID 0),而如果是3.0Gbps,則可以驅動4個硬碟而不致成為瓶頸。
要使用eSATA功能,你的PC必須擁有兩個條件,一個就是你的主板必須有SATA2介面,另一個就是擁有外置的eSATA轉介面,比如目前華擎775XFire-eSATA主板已經整合了eSATA轉介面,或你可以購買HighPoint推出外置eSATA轉介面:如果你具備這兩個條件,那麼你只需要使用一根SATA數據線將SATA介面和eSATA介面連接起來就可以你的主板實現eSATA功能。
注意:在使用eSATA功能的時候,外接硬碟需要做一定變動,那就是跳線。目前硬碟廠商的官方網站都提供了具體的跳線指南,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④ 計算機控制過程中為什麼需要i/o介面
I/O介面與I/O通道是計算機主機與外部連接的橋梁,常用的I/O介面有並行介面和串列介面。I/O通道有模擬量I/O通道和數字量I/O通道。
其中模擬量I/O通道的作用是:
一方面將經由感測器得到的工業對象的生產過程參數變換成二進制代碼傳送給計算機;
另一方面將計算機輸出的數字控制量變換為控制操作執行機構的模擬信號,以實現對生產過程的控制。
數字量通道的作用是:
除完成編碼數字輸入輸出外,還可將各種繼電器、限位開關等的狀態通過輸入介面傳送給計算機,或將計算機發出的開關動作邏輯信號經由輸出介面傳送給生產機械中的各個電子開關或電磁開關。
(4)外部設備為什麼又稱IO設備擴展閱讀:
I/O介面的功能是負責實現CPU通過系統匯流排把I/O電路和外圍設備聯系在一起,按照電路和設備的復雜程度,I/O介面的硬體主要分為兩大類:
1、I/O介面晶元
這些晶元大都是集成電路,通過CPU輸入不同的命令和參數,並控制相關的I/O電路和簡單的外設作相應的操作,常見的介面晶元如定時/計數器、中斷控制器、DMA控制器、並行介面等。
2、I/O介面控制卡
有若干個集成電路按一定的邏輯組成為一個部件,或者直接與CPU同在主板上,或是一個插件插在系統匯流排插槽上。按照介面的連接對象來分,又可以將他們分為串列介面、並行介面、鍵盤介面和磁碟介面等。
⑤ 在單片機與外部設備之間,為什麼一般要有I/O介面電路
單片機是單片集成電路,I/O埠數量不多,有的還是復用口和多功能口,輸專出驅動電流也很小屬,所以要使用各種功能的介面器件來擴展帶載能力。單片機種類很多,附加功能各不相同,應用時要仔細挑選, 最好選用功能與你需求最接近的單片機,這樣可以減少外圍介面器件,降低成本的同時又提高可靠性。
⑥ 為什麼必須在主機和外設之間設置I/O介面
I/O是IN/OUT的簡寫,代表輸入和輸出的介面,是連接滑鼠和鍵盤等外設的介面,它就是起版到一個連接的作用。
I/O介面是權一電子電路(以IC晶元或介面板形式出現 ),其內有若干專用寄存器和相應的控制邏輯電路構成。它是CPU和I/O設備之間交換信息的媒介和橋梁。CPU與外部設備、存儲器的連接和數據交換都需要通過介面設備來實現,前者被稱為I/O介面,而後者則被稱為存儲器介面。存儲器通常在CPU的同步控制下工作,介面電路比較簡單;而I/O設備品種繁多,其相應的介面電路也各不相同,因此,習慣上說到介面只是指I/O介面。
⑦ 通常說的音效卡,顯卡等適配器稱為微型計算機的 a,外部設備 b,I/O介面
選 B I/O介面電路
音效卡、顯卡是插在微型計算機主板上的輸入輸出借口電路
I 指Input O指Output
⑧ 計算機主機部分的大多數部件安裝在主機箱內的什麼上外部設備通過Io介面與他相
計算機主機部分的大多數部件安裝在主機箱內的 主板 上。
⑨ I/O介面和外設埠的區別是什麼
I/O介面的意思是輸入介面和輸出介面,對於一台計算機來說必須要有至少一個回輸入介面和一個輸出接答口,否則就毫無意義。
"埠"是英文port的意譯,可以認為是設備與外界通訊交流的出口。
埠可分為虛擬埠和物理埠,其中虛擬埠指計算機內部或交換機路由器內的埠,不可見。
可以說「埠」就是一種I/O介面
⑩ I/O控制方式有哪幾種
I/O控制方式主要有程序查詢方式、中斷方式、DMA方式和I/O通道控制方式。
程序查詢方式也稱為程序輪詢方式,該方式採用用戶程序直接控制主機與外部設備之間輸入/輸出操作。CPU必須不停地循環測試I/O設備的狀態埠,當發現設備處於准備好(Ready)狀態時,CPU就可以與I/O設備進行數據存取操作。
中斷方式。當I/O設備結束(完成、特殊或異常)時,就會向CPU發出中斷請求信號,CPU收到信號就可以採取相應措施。當某個進程要啟動某個設備時,CPU就向相應的設備控制器發出一條設備I/O啟動指令,然後CPU又返回做原來的工作。
DMA(直接內存存取)方式。DMA方式也稱為直接主存存取方式,其思想是:允許主存儲器和I/O設備之間通過「DMA控制器(DMAC)」直接進行批量數據交換,除了在數據傳輸開始和結束時,整個過程無須CPU的干預。
I/O通道控制方式。通道(Channel)也稱為外圍設備處理器、輸入輸出處理機,是相對於CPU而言的。是一個處理器。也能執行指令和由指令的程序,只不過通道執行的指令是與外部設備相關的指令。是一種實現主存與I/O設備進行直接數據交換的控制方式。
i/o系統即輸入輸出系統,操作系統中負責管理輸入輸出設備的部分稱為i/o系統,完成設備管理功能,包括外設編址,數據通路的建立,向主機提供外設的狀態信息等。i/o系統的組成有:i/o設備,設備控制器及i/o操作有關的軟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