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萊特灣海戰
萊特灣海戰
1944年10月24—25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中,美國海軍與日本海軍為爭奪萊特島,在萊特灣進行的空前大規模的海戰。
美軍統帥部在1944年6—7月攻佔馬里亞納群島之後計劃奪取菲律賓群島(參見菲律賓戰役)。這次戰役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從攻佔萊特島開始,因為該島能控制太平洋通往南中國海的各個出口。10月20日,美軍開始在萊特島登陸(司令為麥克阿瑟上將)。日軍統帥部查明美軍在菲律賓的主要突擊方向後,向萊特灣派去了3個艦艇編隊;中央編隊(戰列艦、巡洋艦組成的主力,指揮官為栗田健男海軍中將),南方編隊(包括有2個艦艇隊,指揮官分別為西村海軍中將和志摩清英海軍中將)及北方編隊(為航空母艦編隊,指揮官為小澤治三郎海軍中將)。3個編隊共有戰列艦9艘,航空母艦4艘,巡洋艦21艘和驅逐艦35艘。菲律賓地區的岸基航空兵(400架飛機)及母艦航空兵(116架飛機)負責消滅萊特地區的美軍航空兵。日本海軍的任務是在萊特灣消滅美軍的入侵兵力和阻止美軍在萊特島登陸。美軍統帥部識破了日軍的意圖,把第7艦隊(司令官為金凱德海軍中將)和第3艦隊(司令官為哈爾西海軍上將)展開在通往萊特島的接近水域。兩個艦隊共有戰列艦12艘,航空母艦25艘(其中6艘輕航空母艦,18艘護航航空母艦,共計有1350架飛機),巡洋艦20艘,驅逐艦130艘及護衛艦11艘。它們的任務是協同已在菲律賓附近展開的潛艇迎擊和消滅駛向萊特島的日本各編隊。
10月24日,美第3艦隊的航空兵攻擊了駛入聖貝納迪諾海峽的日本中央編隊,擊沉日本戰列艦1艘。日本中央編隊隨即轉向返航。但在黃昏到來後,這支編隊重新駛入聖貝納迪諾海峽,並於10月24日午夜以後順利進入了太平洋(因為美國第3艦隊當時已離開聖貝納迪諾海峽,出動所有兵力去迎擊新發現的日本北方編隊)。但是,日本中央編隊沿薩馬島海岸向南運動時,又遭到了美國第7艦隊航空兵的攻擊。中央編隊由於沒有航空兵掩護,在離美軍登陸地域約40海里的地方,不得不返航回到聖貝納迪諾海峽。10月25日晝間,美國第3艦隊的航空兵攻擊了日本北方編隊,在恩加尼奧角附近擊沉日本航空母艦4艘、驅逐艦1艘。日本南方編隊的行動也遭到了失敗,10月24日午夜後,南方編隊的第1隊在駛往萊特灣的途中,在蘇里高海峽遭到美國第7艦隊戰列艦、巡洋艦的炮火攻擊和驅逐艦、魚雷艇的魚雷攻擊,全軍覆沒。第2隊確信不能突破蘇里高海峽而決定返航。交戰中,日軍首次使用「神風特攻隊」攻擊美軍航空母艦。共擊沉1艘護航航空母艦,重創4艘,輕傷1艘。
點評:此戰,是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但在戰術上並沒有什麼值得借鑒的地方,實際上是一場海上混戰。萊特灣海戰的結果,日軍損失航空母艦4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8艘、潛艇7艘、損失飛機500架,另有3艘巡洋艦受重傷,傷亡約1萬人。美軍損失航空母艦3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1艘,損失飛機100餘架,傷亡2800餘人,另有6艘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負傷。在寬達600海里的正面上展開的這次海戰說明了空軍在海上戰斗中的愈益增大的作用及雷達器材在海上夜間戰斗中的重要意義。這次海戰的突出特點是,日本海軍各編隊之間缺乏統一的指揮,不能協同行動;無論日本海軍還是美國海軍,各編隊之間互通情報都很差。美軍由於在這次對日本海軍的作戰中取得了巨大勝利,掌握了全面的制海權和制空權,這對太平洋上以後戰爭的進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日本海軍則遭到毀滅性打擊,不再對美國海軍構成重大威脅。1944年12月20日,美軍完全攻佔了萊特島,以後又利用該島作基地,進攻菲律賓群島的其餘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