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哪些多種類型元素融合的小說或電影
《重返20歲》
《重返20歲》就很好的將美好的青春夢與現實的母子情結合在了一起。影片的前半部分都在展現70歲的奶奶一瞬間回到20歲的奇觀,電影營造的是一場夢境:有夢想,有音樂,有一顆不知疲倦的心,有甜蜜的心動,有失敗的苦澀,這是浪漫的青春片。當年輕的夢君亮著一雙眼睛,懷著剛重返青春的驚喜,撐著傘一路把自己打扮過來,有多少人跟著她一起年輕起來了呢?看著自己追夢的孫子,自己也燃燒起來,青春的夢想和活力點燃了夢君內心塵封已久的熱情與美好,觀眾不知不覺被感染被帶動了。這些美妙全部都是基於一種不可思議,這種不可思議涉及到了生命的高度,青春不再僅僅是青春,成為勇氣,追求的動力,成為一切美好記憶的代名詞。而結尾部分,則是夢君作為母親的選擇,充滿溫情,也充滿無奈。打動人的是親情的無私奉獻,也是青春的遺憾與無悔。夢境與現實本就如此,沒有高下,只是選擇不同。
青春類型電影的主人公是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他們面對青春迷茫不安,猶豫彷徨;《重返20歲》中重返青春的夢君是特別的:一個精緻的、刻薄的,缺乏被關愛的老太太。
從劇作的角度來看,該片在人物設計,劇情編排上都有著好萊塢商業電影的風格。
夢君的丈夫早逝,一個人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他孩子當了大學教授,這令她非常自豪,所以跟她的老夥伴們打麻將,總是叨叨叨叨炫耀這些事情。由於她個人的特殊經歷,所以對兒媳婦要求很高,是非常典型的那種「惡婆婆」,說三道四,給孩子們壓力。但她同時也是堅強的,獨立的女性,有追求夢想的勇氣,也有著過來人的智慧,她老年近乎刻薄的對兒媳提要求,其實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現,她偏愛孫子勝過於孫女,則是因為她心中有不滅的夢想,所以她雖然年邁,是一顆老靈魂,卻擁有一顆年輕的心。
夢君重返20歲之後,就進入到布萊克·斯奈德所講的「游戲時間」,一個牙尖嘴利刻薄毒舌的老太太,和一個可愛熱情又多才多藝的少女要同時體現在同一個人物身上本身就具有強烈的反差,這樣的人物設定充滿了戲劇張力。所以,電影的前半部分充滿了青春喜劇的輕松與幽默。
這部電影大膽的橫跨了祖孫三代,奶奶為主角的定位,使她和不同年齡的幾位男士:高冷音樂總監、孫子項前進、老爺爺產生了復雜微妙的情感糾葛,使親情、友情、愛情交織在一起,產生誤解和錯位,產生矛盾和懸念。
從敘事修辭的角度來看,《重返20歲》也有許多創新之處:相對於傳統國產青春片的大起大落,聲嘶力竭,《重返20歲》情感的刻畫更加深刻內斂,這符合中國人對待情感的習慣,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中國人講究的是一個「收」,越是濃烈的情感就藏的越深,彼此都不善於表達就成了造成故事矛盾沖突主要原因。而解決這個沖突的唯一辦法就是要「和解」,《重返20歲》就是一個關於和解的故事。家人之間的和解、愛人之間的和解、情敵之間的和解、自己和夢想的和解、自己和自己的和解,這些所有的一切都依靠返老還童這一帶有奇幻色彩的故事得以完成,如果給你一次重來的機會,你會不會給自己一個和自己和解的機會,更加努力的去愛、去生活,這是這電影提出的命題。而當電影的最後母親對自己的兒子說,如果再來一次我還會這么做,因為我是你的母親,愛成為了解決所有問題的答案。正是由於這種含蓄的情感的積累才讓結局部分兒子和母親之間的告白顯得那麼打動人心。
而我認為這部影片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對青春篇主題的外延與創新。多元化主題的嘗試:對生命的思考、對夢想的追求、青春的美好和恐衰的迷茫、親情友情愛情的表達,這些主題是有深淺的,不同層次,閱歷的觀眾在影片中都能找到啟示,這是大眾商業電影的價值導向示範。
拍攝模式上的創新:該片進行一本兩拍的製作方式,我認為是因為中韓兩國之間的地緣、人文的差異。在兩部影片中對細節的不同處理,可以感受到兩國文化的微妙,也可以感受到電影在細節中潛藏的文化內涵和認同。
在《重返20歲》這部新世紀的青春電影的身上我們可以窺探到新時期青春電影的一些新的特質:無論是電影類型元素的融合——青春,家庭,喜劇的結合;劇作設計上人物的反差,人物關系的家庭化,親情,愛情的雙線故事;市場定位的細化,針對中國傳統,觀影受眾的接受等作出細節處理;還是拍攝宣傳模式——「一本兩拍」的創新;角色定位,實力派演員與流行偶像的結合;宣傳模式,線上線下合力推廣,等等。這些新的改變都體現了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和前景。
所有電影的成功,都是社會學意義上的成功。所有電影商業上的成功,也都契合當下社會心態。當下青春電影風格不成熟類型待豐富,中國電影類型片還在路上。而《重返20歲》算是在青春類型電影上的一次有意義的探索,為觀眾帶來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