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泥漿處理設備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啊
其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
1–外置泵;2–蓄漿池;3–雙層篩粗篩層; 4–雙層篩細篩層;5–一級入料裝置;6–旋流器;7–中儲箱; 8–主機渣漿泵; 9–反沖控制閥; 10–內循環保護裝置
圖1 泥漿處理設備原理示意圖
外置泵(液壓螺桿泵)1將現場廢漿池中的泥漿抽至振動篩粗篩層3 ,通過振動篩粗篩層3篩分過後,大於2mm以上的顆粒物將會排出,小於2mm的顆粒物會進入蓄漿池2內,此時主機渣漿泵8將蓄漿池2中的泥漿泵送至旋流器6中,經過旋流分離以後,絕大部分凈化分離後的達標漿液,將從旋流器6的溢口流出並進入中儲箱7中,旋流器6所分離出的廢渣則通過其底流口排出,進入振動篩細篩層4上,通過其篩振實現對廢渣的脫水並最終排除。中儲箱7設有兩個出液口,一個是補液口其位置處在蓄漿池2的上方,一個是排放口位置處於蓄漿池2與中儲箱7連接以外的位置;內循環裝置10就安裝在中儲箱7的補液口處,它可以通過平衡蓄漿池2中的液位高度實現中儲箱7對蓄漿池2補液量的控制。當蓄漿池2不需要中儲箱7補水時,中儲箱7的補液口則被內循環裝置10關閉,此時,中儲箱7的排放口將處在連續排漿狀態。反沖控制閥9通過一個三通與主機渣漿泵相連,三通通過管道連接,分別連接旋流器6和主機渣漿泵8以及蓄漿池2,其作用是利用主泵的富餘流量,通過反沖控制閥9實現對蓄漿池2中泥漿的攪拌,防止泥漿在設備內沉澱。
2. 煤化工主要設備有哪些
1、煤粉、煤漿加工設備:球磨機、棒磨機、乾燥機、混合機、磨礦機、粉磨機、壓濾機、浮選機、離心機、除塵器、煅燒設備、造粒設備、攪拌設備、濾漿設備等;
2、煤氣化設備:氣化爐、噴嘴、高溫熱電偶、表面熱電偶;
3、傳質設備:填料、板式塔、填料塔、精餾塔、回收塔、吸收器;
4、反應設備:反應罐、反應釜、反應鍋、管式反應器、槽式反應器、塔式反應器、漿態床反應器、密閉式 電石爐;
5、濃縮設備:濃縮機、濃縮罐、濃縮器、濃縮鍋;
6、傳熱設備:散熱器、換熱器、加熱器、冷卻器、蒸發器、冷凝器;
7、儲運設備:儲罐、槽車、罐體、儲運容器;
8、輸送設備:輸送機、提升機、加料機、鼓風機、通風機、送風機、壓縮機;
9、鍋爐:高壓鍋爐、常壓鍋爐;
10、空分設備:空氣分離設備、空壓機、增壓機、氧壓機、一氧化碳壓縮機、循環壓縮機;11、儀器儀表:質量流量計、測量儀表、檢驗測試儀器、壓力儀表、物位儀表、色譜儀、光譜儀、熱分析儀器、通用儀器;
12、關鍵泵閥:進料泵、離心泵、液氧泵、液氨泵、甲銨泵、液氮泵、輸送泵、防腐泵、鎖斗閥、煤漿閥、渣水閥、耐磨球閥、高溫高壓截止閥、渣閥、黑水減壓閥、高壓調節閥等
13通用機械設備: 環保設備、空氣凈化設備、水處理設備、電氣、化工輔機、零配、管道/管件、防爆、防腐、防靜電設備、發電設備:燃氣輪機。
3. 流態固化土製漿站設備工藝流程
全自動智能化地面注漿站是一款專為地基加固設計的設備,自動化操作包括漿液配製、輸送及注入,配有智能化控制系統確保注漿過程的穩定與可靠性。
流程如下:
裝載機負責將自來水廠尾泥與建築垃圾水洗壓濾泥餅送入獨立給料倉,皮帶輸送機將其運至多功能制漿機。按照原料含水量不同,液態原料如污水或河水被適時注入進行制漿。加註量需根據實際生產條件調整。
接下來,在密度調節裝置的管理下,濾泥與尾泥被水洗漿化。制漿完成後,經過震動除砂機篩選並存放於半成品漿液暫存池。隨後,濾泥漿液與尾泥漿液分別儲存在不同儲液池內,供給泵將按需求計量並泵送至均化池進行暫存。
均化池的攪拌器持續工作,確保漿液均勻,漿液被泵送至攪拌單元的攪拌主機。泵送流量需達到每小時至少200立方米,泵送時間需滿足攪拌需求,且計量誤差需控制在±0.5%。流量計滿足間歇生產計量要求。暫存池與均化池配備攪拌設備,確保無沉澱、便於設備維護,並設有排空口與檢修人孔。非接觸式液位感測器用於液位控制與漿液濃度監測。所有管道設計均需包含檢修口,便於維護。
4. 造紙廠有哪些重要設備
一、碎漿機:用於將廢紙或原材料進行機械切割和破碎,以便進一步加工處理。
二、推進式攪拌器:在紙漿制備過程中,用於將紙漿和添加劑均勻混合,確保紙漿質量。
三、振動篩:用於對紙漿進行篩選,去除雜質和較粗的纖維,提高紙漿的質量。
四、漂洗機:在紙漿制備後,用於清洗紙漿,去除殘留的化學葯品,保證紙張的衛生和質量。
五、細磨機:用於進一步細磨紙漿,使其纖維更加均勻,提高紙張的質量。
六、攪拌機:在造紙過程中,用於持續攪拌紙漿,保持其均勻性和穩定性。
七、衛生紙復卷打孔機:用於衛生紙的復卷和打孔,提高使用時的柔軟度和吸水性。
八、切紙機:用於將造好的紙張按照需求進行切割,使其尺寸符合標准。
造紙廠是通過機械化的流水線方式進行造紙的工廠。造紙過程分為機制和手工兩種形式。機製造紙是在造紙機上連續進行,將適合紙張質量的紙漿用水稀釋至一定濃度,然後在造紙機的網部初步脫水,形成濕紙頁,接著經過壓榨脫水和烘乾,最終製成紙張。手工造紙則是使用框架,將懸浮於水中的纖維抄成濕紙頁,經過壓榨脫水和曬干或烘乾,製成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