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玻璃鋼雕塑製作過程是怎樣的呢
玻璃鋼雕塑製作過程是怎樣的呢
玻璃鋼,顧名思義,是由樹脂、玻璃纖維、滑石粉構成的材質。製作過程大致是,泥塑或切泡沫,然後做模具(陰模),在翻制玻璃鋼,用燒鹼水洗表面,打水磨,上底漆,補孔,打磨,上色。
具體過程:泥塑,這個不用多說,需要的就是造型能力,對空間的認識。
做模具,首先是分好泥塑合模的位置,這個看經驗,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有卡位,以防止模具做好無法脫開。找好合模線,用PVC薄片插入合模線,做分模使泥塑分成兩部分或幾部分。模具材料一般選用石膏粉,優質白石膏粉,兌水,比例我說不清楚,第一遍稍微稀一點,不要太稀像水那樣,然後用多功能噴霧器吸石膏水噴灑泥塑,第一遍要每個位置都噴到,尤其是泥塑下方的位置。然後第二遍要稠一點,噴上去,不用在意噴的是否好看,越隨意越好,表面粗糙可以增強附著力。
然後用麻絲蘸著稠石膏漿沿著合模的邊緣鋪上去,也是每個位置都要鋪到,壓實。沒有鋪到的地方,開模的時候會裂掉。然後打木架固定,以便開模。
等石膏干透之後,切開合模線上多餘的石膏直到看到插片,並且切幾個三角口做合模的記號,然後開模,模具就做好了。做好之後就是打磨,表面需要粗糙的可以不打磨。然後噴環氧底漆,再上色做效果,最後噴保護光油,玻璃鋼雕塑就做成了。
玻璃鋼雕塑的製作流程
玻璃鋼雕塑是商業美陳領域中雕塑類最常見的一種,可塑性極強,號稱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出來,而且質輕、耐腐蝕、成本相對來說較為低廉,上色後顏色鮮艷生動,保持時間長。玻璃鋼雕塑我們一般分為設計階段和製作階段,其中設計階段一般是先用平面軟體設計初稿,再進行3d設計,然後做泥塑小樣或進行3D列印小樣。
這里,我們以美果美陳卡通形象「MANGMANG象」玻璃鋼雕塑製作為案例展現讓大家對玻璃鋼雕塑的生產製作有一個直觀的印象。
玻璃鋼浮雕製作工藝分步解說
展覽會上,有很多種藝術品展列出來讓大家觀賞,浮雕就算是藝術品中的一種。浮是一種把畫面上的物像變得立體起來,更加生動,更加栩栩如生。
絕大多數浮雕都是用玻璃鋼製成的,不過,玻璃鋼浮雕工藝的流程會經過什麼步驟呢不熟悉這種工藝的朋友可能就不太了解,為了讓大家進一步了解玻璃鋼浮雕,接下來,小編將為各位介紹一下它的工藝製作。
玻璃鋼浮雕製作工藝介紹 第一步:設計與塑模 優秀的雕塑作品需求有良好的設計根底,玻璃鋼雕塑的設計應思索到其資料與工藝的特性。玻璃鋼工藝易於成型漂亮的流線型製品,能夠突出作品的現代和時期感,在設計時可優先採用圓弧狀與流線型。另外由於玻璃鋼具有輕質高強的優點,能夠製造動感強而支撐面積小的作品。有時玻璃鋼雕塑需後塗裝膠衣表層,由於膠衣具有自流平性,同時固化時在外表張力的作用下膠衣層有一定的拉平作用,該狀況下不適合表現細致的紋理。
這些在設計時應給予思索。玻璃鋼雕塑的原模可用泥來塑造,普通塑模由專業人員完成。雕塑工作完成後,經過自然枯燥,具有一定的強度後,就可停止玻璃鋼雕塑模具製造了。
第二步:玻璃鋼製造 玻璃鋼雕塑製造採用手糊成型辦法。製造前將依據雕塑的外形特性,從便於成型與脫模的角度動身,能夠將模具合成成若干個單元翻制。依此成型出單元產品,然後將它們組合成一整體。
最後將製品整體處置與塗裝,一部玻璃鋼雕塑作品就製造完成了。 第三步:模具製造 模具製造是玻璃鋼成型的關鍵,玻璃鋼雕塑模具製造常採用石膏。有一種較好的玻璃鋼雕塑模具製造辦法,就是用硅橡膠及玻璃鋼資料製造模具的辦法。
詳細的模具製造辦法是:將配製好的硅橡膠分幾次塗劇在原模上,硅橡膠層應在1mm後以上。待硅橡膠交聯後,在硅橡膠上再成型厚度為3mm左右的玻璃鋼層。玻璃鋼固化後,沿著劃分出的單元塊將整體模具切開,切割時留意將玻璃鋼層及硅橡膠層同時切開。在單元塊間製造銜接肋,銜接肋處應設定位槽,以保證經過銜接肋使單元塊模具組合成一整體。
以上工作完成後,將玻璃鋼單元塊脫模,然後脫下硅橡膠層,脫下的硅橡膠塊立刻放回玻璃鋼單元模中。 原模除塵→硅橡膠配製→硅橡膠層製造→玻璃鋼層製造→模具分割→銜接肋製造→脫模及組裝模。 第四步:成型製造 玻璃鋼雕塑採用手糊成型辦法,製造前應設計成型線路。從雕塑的一端著手,組合一局部模具後糊制產品。
待前一局部固化後再組合模具,繼續糊制產品。在便於成型操作的前提下,一次盡可能多地組合模具單元塊。如此重復,最後留出一單元塊,該單元塊預先成型後膠接到整體雕塑上。玻璃鋼雕塑中相似於動物的角、腿、尾等難以用上述辦法製造的局部,能夠用相應的金屬資料製成大致的外形,然後在金屬資料上成型玻璃鋼,經過打磨的辦法修整出來。
玻璃鋼雕塑成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構造加強,加強資料普通選用金屬型材,用金屬型材焊接成雕塑內骨架。在成型製造時,將金屬骨架逐步埋放在雕塑中。以此進步玻璃鋼雕塑的剛度與強度,增加其運用壽命,最終經過金屬骨架裝置玻璃鋼雕塑組裝模具→填充表層膩子→鋪放短切氈→鋪放方格布→埋放骨架→最終製品脫模。
雕塑型面普通比擬復雜,在工藝鋪層上應特殊處置。玻璃纖維氈難以鋪放處應先用含有短纖維的樹脂膩於填充,然後再鋪放玻璃纖維短切氈及方格布。雕塑外表層用樹脂膩子中的玻璃纖維長度以10mm為宜,雕塑外表用樹脂膩子配比資料聚酯樹脂玻璃纖維CaCO3填料顏料過氧化甲乙酮萘酸鈷用量1002010022-40.5-4。
第五步:就是玻璃鋼浮雕修整產品局部缺陷,注意製作表面效果。常用表面是仿紫銅色與仿青銅色。玻璃鋼雕塑色澤鮮艷、線條、造型美觀。可製成仿金、銅、石多種效果,表現鮮明的時代感。
好的玻璃鋼雕塑作品要設計、模型、成型、處理兼顧,保證各環節質量得以實現。玻璃鋼浮雕工藝的製作流程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可能很多朋友看完之後對玻璃鋼浮雕會有進一步了解。小編看完之後,也覺得玻璃鋼浮雕工藝的製作過程很復雜,不過正是這種復雜的工藝,正是因為製作藝術品的大師堅持不懈,他們的作品才能經過千處百煉之後,才能成為我們眼前一件又一件完美的藝術品。
所以,在觀賞這些藝術品時,我們應該尊敬它們。
⑵ 玻璃鋼怎麼製做
玻璃鋼的製作主要通過濕法接觸型和干法加壓成型兩種工藝。這些工藝又細分為手糊成型、層壓成型、RTM法、擠拉法、模壓成型、纏繞成型等多種方式。手糊成型包括了手糊法、袋壓法、噴射法、濕糊低壓法、無模手糊法等。在我國,超過90%的玻璃鋼產品是通過手糊法生產的,還包括模壓法、纏繞法、層壓法等。在日本,手糊法仍占約50%。全球范圍內,手糊法仍被廣泛使用,顯示出其持續的生命力。手糊法的優勢在於使用濕態樹脂進行成型,設備簡單,成本低廉,可以一次性糊制超過10米長的整體產品。
玻璃鋼的應用領域包括:
1. 玻璃鋼雕塑石膏模:石膏模以其耐熱、價廉、導熱系數小、復印性好的特點,通常用於製作母模。石膏模製造方便,適合大型製品,但耐用性較差,易受沖擊,乾燥速度較慢。通常用於製作單一產品或線型復雜的產品,如浮雕等。常用的石膏為半水石膏,即熟仿早石膏。石膏模的製作通常使用磚頭、木材作為骨架基礎,再覆以石膏層造型。
2. 玻璃鋼雕塑橡膠模:橡膠模通常使用硅橡膠或聚氨酯樹脂製作,用於製作造型復雜的浮雕、圓雕及各種復雜形狀的產品。橡膠模不僅用於單獨成型,還需要與其他材料如石膏套模結合使用。通常用於模具中因線型倒入或重疊而不能直接脫模的某一部位。
3. 玻璃鋼雕塑石蠟模:石蠟模適用於數量不多或線型復雜、不易脫模的產品。例如,要製造一個整體式彎管,包括90°彎管,可以用兩個彎頭哈夫作母模,在內90°腔注滿石蠟後,脫去哈夫母模,將石蠟模芯稍加修整,然後在外壁包覆玻璃鋼,固化後加熱使石蠟熔化流出,即可得到一個整體的玻璃鋼產品。
以上內容來源於網路—玻璃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