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實驗室儀器設備該如何保養 (原創)
1、完善的儀器管理、維護制度。最好根據不同儀器的特點制定維護人員和維護周期,進行專定期屬的檢修,並做好相關記錄,以方便日後查閱。 2、使用人員需掌握儀器的結構、原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等,避免由於誤操作給儀器帶來的損害。 3、儀器需放置在合適的環境中,最好乾燥、清潔、防曬、防干擾的環境中。 4、儀器取、放時,需小心謹慎,避免摔碰造成損壞。同時儀器最好平放在水平、穩定的地方。 5、防塵。很多精密儀器在沾附了灰塵後,會出現各種故障,也會影響測試的精度等。因此要經常對儀器進行除塵處理,可用干布拭擦,毛巾撣刷,軟毛刷刷,儀器內部灰塵可採用吹氣除塵、吸塵器吸塵等。特殊的儀器可以用用鏡頭紙拭擦。 6、機械及傳動等,要定期除銹跡、污物,並補充潤滑油。 7、對於使用干電池的儀器設備,長期不用時要將電池取出後存放,防止電池腐爛損壞儀器。
B. 如何做好檢測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管理
[導讀]如何保持儀器設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使儀器設備處於完好的狀態,在產品質量檢測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如何做好產品質量檢驗儀器設備的管理進行以下幾點探討。
實驗室的儀器設備是直接用於提供檢測結果或輔助檢測進行的,是實驗室的重要資產,也是重要的檢測工具。對檢測結果的准確性和可靠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保持儀器設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使儀器設備處於完好的狀態,在產品質量檢測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如何做好產品質量檢驗儀器設備的管理進行以下幾點探討。
一是建立儀器設備檔案。主管部門要注重產品質量檢驗儀器材料歸檔范圍的建立,並設專人負責對產品質量檢驗儀器建立管理台賬。(1)詳細登記儀器名稱、型號、生產廠名稱、出廠編號、測量范圍(量程)、精度(分辨力)、購入日期、購入狀態、購入費用、管理編號、使用部門、操作人、用途、狀態(在用/停用)、計量檢定周期、計量檢定單位/部門、上次計量檢定日期、檢定結果、歷次計量檢定記錄(日期與結果)、等級(貴重、主要、一般)、檔案編號等。(2)儀器說明書及軟體等。(3)儀器升級改造記錄。(4)儀器維護記錄。(5)儀器設備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其他材料。
注重對產品質量檢驗儀器進行分類管理。由於儀器品種多樣、型號不一、購進日期不同、校準周期和維護日期也不同,所以,對儀器設備可以分為大型、中型、小型儀器,也可以按儀器的價值進行分類管理,並從儀器的用途上分為檢驗儀器、輔助檢驗儀器等。
二是檢驗儀器設備的量值溯源。當產品質量檢驗儀器使用到一定時期,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檢驗儀器的准確度和量值可溯源性,要有計劃地組織各使用部門對產品質量檢驗儀器、檢測項目做出各檢測參數的溯源性測量和不確定度值的評定或進行周期檢定加以校準。凡是屬於強制檢定范圍的儀器設備,都應由指定的檢定/校準執行檢定。檢定/校準合格後方可進行實驗使用,檢定/校準合格後,只是保證其在相應周期的有效期限內處於合格狀態的一項基本措施,由於檢驗儀器設備自身的漂移或者所處環境的影響等原因,儀器設備是隨著其不斷使用或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因此,可採用期間核查作為驗證儀器設備狀態可信度的重要手段。通過期間核查,一旦發現產生偏離,可以及時採取維修維護等措施,以保證檢驗周期的及時性和產品質量的准確性。
三是儀器設備的日常使用和維護。建立完善的儀器設備使用、維護、維修程序,實驗室人員必須按照質量手冊要求,操作儀器設備做到持證上機,操作規范,認真填寫使用記錄;確定儀器設備狀態標識的管理;加強儀器設備的維護、維修,損壞及時登記,報修並有維修記錄,使儀器設備在運行過程中避免重大事故,定期維護保養,使儀器設備處於最佳的運行狀態。
儀器設備的日常維護是保證儀器設備量值穩定、可靠的常用手段。特別是對大型儀器設備要注意防塵、防潮、防霉、防曬。要採取相應有效的措施確保儀器不受外來因素的影響而造成損壞。有些儀器設備對環境溫度波動有較嚴的要求,要定期檢查恆溫設備是否正常運行。定時對儀器設備易磨損部件進行調試,對滑動和轉動部件進行潤滑,對易松動部件進行檢查和緊固。對應用軟體要求避免感染病毒。定期對儀器設備進行軟體更新和升級換代,提高儀器的使用壽命。
四是加強儀器設備使用人員的資質管理。對人員管理涉及到三個方面:首先,必須參加過本單位組織的檢測設備的使用培訓;其次,對操作設備涉及到的各個方麵包括設備的工作原理、操作規程、技術性能等方面要有全面、詳細的掌握;最後,對設備的維修保養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也要有所了解。合格是指操作人員取得了檢定資格證書,具備了一定的操作資格,唯有經機構領導的批准才可以真正的實現上崗,才可以有資格對關鍵的檢測設備進行操作。
總之,儀器設備管理工作是質檢機構質量體系中的重要部分,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也是十分細致繁瑣的工作,只有認真做好產品質量檢驗儀器設備管理中的每一項工作,才能有效地把握實驗儀器設備的正常運行。
C. 如何做好實驗室儀器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現代化程度的提高,高校的科研、教學對儀器設備的專要求越來越屬高。儀器設備是實驗室的重要資源之一,是實驗室出具報告(證書)的保證。為了確保檢測數據的准確可靠,除了對儀器設備按周期檢定、校準、期間核查外,還要做好儀器設備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工作。1、加強儀器設備管理,做到合理安全存放儀器設備存放要合理,做到光學儀器、精密儀器和普通儀器分開存放,科研設備和學生操作儀器分開放,實驗葯品和儀器分開放,此外,儀器設備的擺放還要科學合理、整齊美觀、陳列有序、取用方便。危險品按其易燃、易爆、腐蝕、毒害等特性分櫃隔離存放在危險品室內,要避免因混放(氧化劑和易燃物混放)而誘發的火災事故;強氧化劑(如氯酸鉀、高氯酸)和某些混合物(如氯酸鉀和紅磷的混合物)易發生爆炸,保存或使用這些葯品時應注意安全;銀氨溶液久置後也易發生爆炸,用後不能保存,應傾入水槽中;易燃、易揮發的有機溶劑(乙醇、乙醚、苯、丙酮等)要密封保存在陰涼的地方而且遠離火源。輻射類物品必須有鉛皮等包裹;精密控溫水銀柱要豎直放置防止水銀斷柱發生斷路。
D. 實驗室儀器設備如何管理維護
設備維修應該有專門的說明書
E. 如何做好實驗室儀器設備日常維修工作
在日常操作實驗室儀器設備時,應嚴格遵循操作說明書上的指導,尤其是其中的注意事項部分。這些注意事項往往涉及到設備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避免不當操作導致的損壞。輕拿輕放是維護設備的重要原則,避免因粗暴操作而引發的損傷。日常維護工作也至關重要,定期檢查設備的運行狀態,及時清理灰塵和污垢,確保設備處於最佳工作狀態。
為了更好地進行日常維修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設備檢查和維護計劃是必不可少的。這包括定期對設備進行深度清潔,檢查關鍵部件的磨損情況,及時更換損壞或性能下降的零部件。此外,還應定期對設備進行性能測試,確保其始終滿足實驗要求。一旦發現設備存在問題,應及時採取措施進行修復,避免問題進一步惡化。通過這些措施,可以顯著降低設備故障率,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培訓和教育也是做好日常維修工作的重要環節。實驗室管理人員應定期組織員工培訓,提高大家對設備維護保養的認識。培訓內容應包括設備的正確使用方法、常見故障排除技巧以及緊急情況下的應對措施。通過培訓,員工不僅能更好地理解設備的工作原理,還能掌握必要的維修技能,從而在遇到問題時能夠迅速採取行動。
在日常維修工作中,還需要建立完善的記錄制度。每次設備檢查、維護和維修的情況都應詳細記錄下來,包括操作人員、具體時間、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措施等信息。這些記錄不僅有助於追蹤設備的使用狀況,還能為未來的維護工作提供參考。通過長期積累的記錄,可以發現設備運行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而採取針對性的改進措施。
總之,做好實驗室儀器設備的日常維修工作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遵循操作規范、建立維護計劃、加強員工培訓和記錄管理等。通過這些措施,不僅可以減少設備故障率,還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確保實驗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