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能源車自燃致4人死亡,感嘆之餘,我們總結了這5點思考
這是一篇很沉重的內容。
因為就在6月5日清晨,杭州一輛純電動SUV重重地撞上了收費站的防撞帶並且發生起火、爆燃。
這一事故,造成這台SUV上的四人全部離世……
這一起事故,也是今年以來因為新能源汽車起火爆燃所導致的最嚴重的事故之一。目前,事故的原因我們還無從得知,需要等待相關部門的進一步披露。
今天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去吃人血饅頭,也不是為了追究車企的責任。
僅僅是因為,這一起事故,或者說,以往新能源車起火、爆燃等發生過人傷的事故,留給了我們一個思考:新能源汽車在現階段,是否存在安全性方面的BUG?
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又應當如何去防範?
新能源汽車真的安全嗎?
相信現在有很多消費者的顧慮,是新能源汽車不夠安全,特別是純電動汽車,背著一塊大容量驅動電池到處去跑,猶如背著一塊大當量的「炸彈」。
但是數據表明,新能源汽車發生起火、燃燒的概率是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二。
從概率來看,純電動汽車發生自燃、起火的幾率,是要小於純燃油汽車的。
不過,更低的起火概率,並不意味著新能源汽車要更安全。
因為一般來講,燃油車在自燃或者碰撞後的燃燒過程中,車輛火勢蔓延的速度是比較慢的,給車內的乘員留下了一定的自救時間。
而新能源汽車起火,一般都是高壓電起火,而電池的燃燒速度很快,給車內乘員留下的自救時間比較短。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新能源汽車發生火災後,火勢普遍蔓延得比較迅速,留給司乘人員反應的時間也比較短。
所以在不幸發生火災後,新能源汽車的確要更危險一些。
換句話說,新能源汽車雖然起火燃燒的概率比燃油車低,但是其危害性要更大。
也正因如此,國家也出台了相關的技術標准。
例如在《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0)國標中,強制要求電池單體發生熱失控後,電池系統在5分鍾內不起火不爆炸,為乘員預留安全逃生時間。
因為如果一旦線路發生短路等問題,那麼車輛就有可能因為電路系統而發生自燃甚至是爆炸的現象。所以在這一方面,大家也是需要注意的。
(4)夏季來臨,注意車輛狀況
隨著夏天來臨,高溫天氣也會導致車輛自燃概率上升。
所以在入夏之前,大家也應該檢查車輛的電路電線,看是否存在電線老化、絕緣失效的問題。
如果出現這些問題的話,應該立即更換,避免車輛發生起火、燃燒的問題。
(5)車內常備安全錘、割刀等救生物品
在發生碰撞事故後,由於車體變形,車門甚至是安全帶,都有可能出現無法打開,從而導致車內人員無法順利逃生的問題。
所以在此,我也建議大家可以去買一個安全錘和安全帶割刀放在車內,在事故發生後,如果無法取下安全帶、無法打開車門逃生的話,可以通過這些救生器材進行逃生。
對於有著「發生事故後逃生時間短」的這個特點的新能源汽車車主而言,尤為如此。
另外再多說一句,我也曾親測過安全錘。
通過測試發現,需要敲擊玻璃邊緣,車窗方能被擊碎,如果擊打位置越靠近車窗中央的話,那麼擊碎玻璃的概率就越低,在使用時需要注意這個問題。
當然,對於救生器材這個問題,我們也希望車企可以重視,在新車上,就能為大家配齊這些救生裝備。
別看這些救生裝備的價格不貴、成本不高,但是在關鍵時刻,是真的可以救命。
結束語
隨著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大家在享受便利和低成本出行的優勢時,也會面臨一些問題。
而我們今天提到安全問題,是大家需要特別重視的一個問題。無論是燃油時代還是新能源時代,安全都不是小事,希望大家通過慘烈的事故也能得到教訓,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識,消除自己的薄弱思維,為大家,也是為自己。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二師兄玩車,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