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煤礦電氣設備主接地極是指什麼
主接地極是指設於井下主水倉內的主接地極,由此引出主接地線布置於運輸巷內.其他分區接地線均並聯於主接地線.形成完整的礦井保護接地網路.
井下電氣設備保護接地安裝及維護標准
一、保護接地的要求:
1.電壓在36V以上和由於絕緣損壞可能帶有危險電壓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構架、鎧裝電纜的鋼帶(或鋼絲)、鋁皮及屏蔽護套等必須有保護接地。
2.接地網上任一保護接地點的接地電阻值不得超過2Ω;每一移動式和手持式電氣設備至局部接地極之間的保護接地用的電纜芯線和接地連接導線的電阻值不得超過1Ω。並每一季度檢驗一次。
3.連接主接地極的接地母線,採用截面不小於50mm2
的銅線,或截面不小於100mm2的鍍鋅鐵線或扁鋼(厚度不小於4 mm)。連接地線截面應採用不小於25mm2的銅線或不小於50mm2的鍍鋅鐵線或扁鋼(厚度不小於4 mm)。
4.主接地極應在主、副水倉中各埋設一塊。局部接地極可設置於巷道水溝內或其他就近的潮濕處。
6.下列地點應裝設局部接地極:
⑴采區變電所(包括移動變電站和移動變壓器)。
⑵裝有電氣設備的硐室和單獨裝設的高壓電氣設備。 ⑶低壓配電點或10米范圍內裝有3台以上電氣設備的地點。
⑷由變電所單獨供電的掘進工作面,至少應分別設置1個局部接地極。無低壓配電點的採煤工作面的運輸巷、回風巷、集中運輸巷(膠帶運輸行)至少應分別設置1個局部接地極;
⑸連接高壓動力電纜的金屬連接裝置。
對於井下單台低壓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安裝應按局部接地安裝要求執行,必須保證接地點的電阻值不小於2Ω。
二、井下電氣設備保護接地製作標准:
1、井下硐室、對手交接班地點如中央變電所、采區變電所、乳化泵站、瓦斯抽放泵站電氣設備的外殼與接地母線或局部接地極的連接,電纜連接裝置兩頭的鎧裝、鉛皮的連接,採用截面不小於25mm2的裸銅線。
2、井下固定、半固定設備但無人看守或移動電氣設備的外殼與接地母線或局部接地極的連接,電纜連接裝置兩頭的鎧裝、鉛皮的連接,採用截面不小於50mm2的鍍鋅鐵線,即直徑不小於8毫米的50mm2鋼絞線。
3、鋼絞線接地線製作要求: ⑴鋼絞線長度大於等於1500 mm;
⑵鋼絞線兩端頭應進行鍍錫處理,長度100 mm;
⑶鋼絞線兩端頭採用銅線鼻子(拆除現用的銅線鼻子)或採用銅線捆紮製作線鼻子;
⑷與接地母線或局部接地極的連接採用鍍鋅螺栓。 4、局部接地極製作標准:
局部接地極設置在水溝中的局部接地極應用面積不小於0.6m2、厚度不小於3mm的鋼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積的鋼管製成,並應平放於水溝深處。設置在其他地點的局部接地極,可用直徑不小於35mm、長度不小於1500 mm的鋼管製成,管上應至少鑽20個直徑不小於5mm的透孔,並垂直全部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徑不小於22mm、長度為1000 mm的2根鋼管製成,每根管上應鑽10個直徑不小於5mm的透孔,2根鋼管相距不得小於5000 mm,並聯後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於750 mm。
5、主接地極的製作標准:
主接地極應用耐腐蝕的鋼板製成,其面積不小於0.7m2,厚度不小於5mm。局部接地極設置於巷道水溝內或其它就近的潮濕處,應用不小於0.6m2,厚度不小於3mm的鋼板製成。設置在其它地點的局部接地極,可用直徑不小於35mm,長度不小於1.5m的鋼管製成,管上至少鑽20個直徑不小於5mm的透孔,垂直埋入地下,垂直埋深不小於0.75m;也可用直徑不小於22mm,長度為1m的2根鋼管製成,每根管上鑽10個透孔,透孔直徑不小於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