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製作陶瓷的主要設備是什麼
11)流體性能的測定
泥漿性能測定包括粘度、厚化度、密度、水分、pH值等工藝指標的測定。本實驗將通過對泥漿的粘度、厚化度、密度、水分和pH值的測定,讓學生了解泥漿的流變學原理和泥漿性能對陶瓷生產工藝的影響,掌握泥漿有關性能的測試方法及控制方法。
主要設備:電動攪拌機、粘度計、酸度計、快速水分測定儀。
現有設備:電動攪拌機10台,
需增添設備:塗-4粘度計10台,酸度計10台,旋轉式粘度計5台,快速水分測定儀5台,電動攪拌機20台。
3.2.2材料工程基礎實驗平台
材料工程基礎實驗平台包括對材料制備、成型工藝、材料性能評價等所需的設備和條件建設,是進行創新性實驗的重要手段。盡管新材料種類繁多,但材料的制備工藝和性能評價手段卻有許多共同之處,本實驗平台將根據材料制備的共性技術和重要的性能評價方法來建設,具有較強的通用性和共享性。這些實驗包括:
12)材料的微細化與納米化實驗
材料顯微結構的微細化和納米化是新材料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當前材料研究的重要熱點之一。本實驗將通過對陶瓷或金屬材料熔體的快速凝固來獲得非晶態前驅體,然後在適宜的熱處理制度下使非晶態前驅體受控晶化,從而獲得具有微細結構或納米結構的塊體陶瓷或金屬材料,使學生對材料的非晶態和晶態結構的形成和控制有進一步的認識。
主要設備:升降式高溫坩堝爐,熱處理晶化爐,快速凝固設備等。
需增添設備:升降式高溫坩堝爐2台,程序控溫熱處理晶化爐6台。
13)納米陶瓷粉體制備實驗
在納米材料中,納米陶瓷粉體已獲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納米陶瓷粉體的制備方法主要有沉澱法、溶膠-凝膠法和化學氣相沉積法。本實驗將通過用沉澱法和溶膠-凝膠制備納米陶瓷粉體的實驗,使學生了解納米陶瓷粉體的制備工藝及影響因素。
主要設備:多功能混合機,高速分散機,磁力攪拌機,離心機,中溫實驗電爐(可與實驗13和實驗16共用)
需增添設備:TM-2渦流式多功能混合機4台,高速分散機4台,高低速離心機各4台,磁力攪拌機10台。
14)高分子及復合材料制備實驗
復合材料可分為金屬基、陶瓷基和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玻璃纖維增強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簡稱玻璃鋼)。本實驗通過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的制備,使學生了解高分子及復合材料的基本制備工藝和結構性能。
主要設備:小型混捏機,雙輥煉膠機,熱機分析儀,超聲波清潔器等。
需增添設備:SH-5小型混捏機2台,XK-160*320雙輥煉膠機2台,XWJ-500A熱機分析儀2台,KD400DB超聲波清潔器4台,多功能制樣機1台,旋轉蒸發儀2台。
15)材料的燒結溫度范圍測定
陶瓷燒結和粉末冶金都是在高溫下完成其緻密化過程的。材料燒結溫度范圍的測定對確定材料的燒結溫度和燒結方法有重要指導作用。本實驗將通過測定陶瓷和某些金屬粉末的燒結溫度范圍,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材料的燒結機理和緻密化過程。
主要設備:影像式高溫燒結性能測試儀
需增添設備:影像式高溫燒結性能測試儀2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