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的「應用材料」—北方華創,未來市值萬億市的半導體設備公司
國產半導體設備崛起:北方華創引領萬億市場
半導體設備,猶如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石,而刻蝕與薄膜沉積設備尤為重要。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面臨海外限制的背景下,國產設備的自主化需求日益凸顯。中國廠商北方華創在核心技術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成為國產設備替代的關鍵力量。其由七星電子和北方微電子合並而來,憑借核心整合與海外收購策略,不斷提升全球競爭力。公司業務覆蓋半導體裝備與新能源鋰電裝備,產品線全面,已能與國際巨頭抗衡。
在薄膜沉積設備領域,北方華創的PVD、CVD和ALD設備布局完善。PECVD設備佔比達到33%,ALD設備佔比11%,自主研發的SACVD設備雖相對較小,但自主知識產權豐富。其中,ALD設備的Polaris A630已成功實現量產驗證,展現出強大的技術實力。
薄膜沉積設備市場由於國產化率低,國際巨頭掌控局面,但北方華創、拓荊科技、中微公司和盛美上海等國內企業正在逐步改變這一格局。其中,北方華創的薄膜沉積設備貢獻顯著,國產化率有望提升。
刻蝕設備方面,北方華創在14nm FinFET工藝節點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國市場的增長勢頭迅猛。NMC508和NMC612系列對應8/12英寸的刻蝕設備,尤其在14nm FinFET刻蝕機和12英寸ICP刻蝕機上,技術國內領先,且在28nm國產化工藝中占據重要位置,中標率不斷提升。盡管全球市場仍由LAM、TEL和AMAT等外資企業主導,但北方華創等中國廠商正在逐步嶄露頭角。
清洗設備領域,北方華創收購Akion後,清洗業務線實力增強,國產清洗設備的市場份額有望率先實現大幅提升。清洗設備的價值量雖然相對較低,但隨著工藝復雜度的提升,市場增長潛力巨大。
作為國內平台型的半導體設備領軍企業,北方華創已經成功研發並推向國際市場。雖然與應用材料(AMAT)相比還有差距,但在國產替代的大趨勢下,北方華創的增速遠超行業平均水平。2022年,北方華創營收達到1468.8億元,同比增長51.68%,與AMAT的差距顯著縮小。華創的復合增長率更是達到36.98%,對比應用材料的9.82%,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動力。
券商對北方華創的業績預期積極,預計未來三年營收和凈利潤將持續增長。公司研發投入的高增長,人員隊伍的壯大,都為北方華創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持。在國產替代的浪潮中,北方華創展現出超越應用材料的強勁勢頭,有潛力成為中國半導體設備行業的「新巨頭」。據長江證券報告預測,北方華創的未來市值可能突破萬億,通過並購與市場擴展,有望成為行業矚目的新星。
總結,北方華創憑借其技術優勢和市場戰略,正在逐鹿萬億市值的半導體設備市場,為國產化替代的里程碑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