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對華為的制裁行為有哪些地方
2019年5月,特朗普政府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限制美國企業供貨給華為。
2020年5月,美國商務部禁止晶元代工廠利用美國設備為華為生產晶元,也禁止華為使用美國的軟體和技術來設計晶元,給予供應商寬限期到9月中停止出貨。
2020年8月17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進一步升級了對於華為及其在「實體名單」上的非美國分支機構使用美國技術和軟體在國內外生產的產品的限制。這次主要限制華為采購外國製造商使用美國技術製造的晶元。
新增制裁行為
根據美國商務部提出的「國外直接產品規則」(FDP)最新版規范定義如下:
第一,使用美國技術或軟體作為基礎的外國產品,且該外國產品用於生產或開發任何零件、組件、設備都是被禁止的。再者,處於實體清單中的華為相關子公司,也同樣不能做上述舉動。
第二,處於實體清單上的華為相關子公司,也禁止扮演采購者、中間收貨人、最終收貨人的角色。
總體的意思就是,現在不論是連聯發科設計還是高通設計的晶元,通通都不許出貨給華為。同時,美國商務部宣布將21國38家華為的分支子公司都放入實體清單之列,這當中多數是華為雲相關的機構,還包括華為在多國的研究機構。
自2019年5月華為首次被列入實體清單至今,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的華為子公司總數已達152家。
2. 美國為什麼禁用華為手機
1. 美國對華為手機的限制
美國政府對華為手機施加了限制,禁止政府部門采購華為產品,並阻止美國公司向華為出售技術。這一禁令始於2018年,導致多家美國運營商,如AT&T、Verizon和Sprint,停止銷售或減少華為手機的供應。
2. 華為手機在美國的銷售狀況
受限於美國政府和運營商的政策,華為手機在美國市場的銷量不佳,市場份額不到1%。盡管如此,華為手機在美國的一些銷售仍然存在,這部分得益於華為手機的性能和價格優勢,尤其是在華人用戶中的受歡迎程度。
3. 華為手機在美國的使用限制
除了運營商的限制,美國政府還通過立法,如2019年的《國防授權法案》,禁止華為手機在美國軍事基地銷售和使用,擔心其可能帶來安全風險。美國政府還試圖說服其他國家禁止使用華為設備,以防潛在的間諜活動。
4. 在美國購買和使用華為手機的方法
盡管存在限制,但美國消費者仍可通過電子商務平台如Amazon和eBay購買華為手機。此外,實體店也可能提供華為手機的購買選項,盡管選擇可能有限。對於現有華為手機用戶,他們可以在美國繼續使用手機,只需選擇非主流運營商服務。
5. 華為在美國市場的未來機遇
盡管面臨挑戰,華為在美國市場仍有機會。隨著美國加大對5G網路的投資,華為在5G技術上的優勢可能使其在未來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同時,隨著美華為之間關系的改善,華為可能會重新獲得美國的信任和市場機會。
6. 結論
盡管美國對華為手機施加了限制,但消費者仍有機會在美國購買和使用華為手機。華為手機的性價比仍然是其在美國市場保持一定銷量的原因。隨著時間的發展和政策的變化,華為在美國市場的未來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3. 美國封鎖對華為三大業務客觀影響
美國封鎖對華為三大業務的客觀影響如下:
一、CNBG 晶元供應受限:由於美國對華為的晶元禁售,華為CNBG業務在無線基站、光傳輸設備等通信解決方案的晶元供應上受到限制,尤其是英特爾CPU和通信專業晶元。但華為已提前囤積存貨,確保了12年的供應。 自研能力提升:雖然面臨晶元供應挑戰,但華為在麒麟處理器的自研之路上已積累了一定的自主能力,有望在競爭中受益。
二、CBG 中低端產品受影響:美國對高通晶元的禁售對華為CBG業務中的中低端產品影響較大,因為這些產品通常依賴高通等外部晶元供應商。 海外市場受限:安卓和標准化組織的封殺對華為在海外市場的消費者業務造成重擊,尤其是手機、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的銷量和市場份額。
三、EBG 晶元與存儲受限:美國的晶元封鎖和存儲晶元限制對華為EBG業務中的伺服器和存儲產品造成影響,使得華為需要時間研發替代品。 自研晶元潛力:盡管面臨挑戰,但華為在自研伺服器晶元方面展現出潛力,為未來提供了可能。
綜上所述,美國封鎖對華為的三大業務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但華為正在通過自研能力、提前囤貨以及與其他企業的合作等方式積極應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