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超聲波治療的治療作用
小劑量超聲波能使神經興奮性增高,傳導速度加快,減輕神經的炎性反應,促進神經的損傷癒合,提高痛閾,減輕疼痛。因而對周圍神經疾病,如神經炎、神經痛,具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大劑量超聲波作用於末梢神經可引起血管麻痹、組織細胞缺氧、繼而壞死。
中樞神經對超波顯示較高的敏感性,一定劑量之內,超聲波對中樞神經的作用如下:作用於大腦可刺激細胞能量代謝,腦血管擴張,血流加快,加速側枝循環的建立,加速腦細胞功能的恢復;作用於間腦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作用於脊髓可以改變感覺、運動神經傳導。 房室束對超聲波的作用很敏感。超聲波主要影響心臟活動能力及其節律。大劑量超聲波可使心律減慢,誘發心絞痛,嚴重時發生心律紊亂,最後導致心跳停止;小劑量超聲波使心臟毛細血管充血,對冠心病患者有擴張動脈管腔及解除血管痙攣的作用,對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患者有一定療效。
治療劑量超聲對血管無損害作用,通常可見血管擴張,血循環加速。低強度超聲作用下,血管器擴張;在較大劑量作用下,可引起血管收縮。更大劑量的超聲可使血管運動神經麻痹,從而造成血液流動停止。用大劑量超聲時可直接引起血管內皮腫脹,血循環障礙。 將超聲波頭直接和治療部位的皮膚接觸進行治療。此時在皮膚和聲頭之間應加接觸劑。
(1)移動法:該法最常用。治療時聲頭輕壓皮膚,在治療部位作緩慢移動,移動速度以每秒1-2厘米為宜。
(2)固定法:較少採用。將超聲波聲頭以適當壓力固定在治療部位。此法易產生過熱而發生「骨膜疼痛反應」。故治療劑量宜小。 (1)水下法:治療時將超聲波聲頭和治療肢體一起浸入36-38℃溫開水中,聲頭與皮膚距離1-5厘米,劑量要比直接接觸法稍大。
此法常用於不規則的體表,局部痛覺敏感的部位或聲頭不便直接接觸的部位如手指、足趾、踝、肘、潰瘍等。
(2)輔助器治療法:常用有水漏鬥法,水枕或水袋法。後者是用薄橡皮膜製成袋,灌滿煮沸過的溫水,然後再塗接觸劑進行治療,用於面部、頸部、關節、前列腺、牙齒、眼等不平之處。
(3)聚集照射法:利用凹面鏡和聲透鏡將超聲波高度集中在某一部位而獲得大能量超聲波的作用,以做特殊治療。如治療腫瘤時用。 1.治療強度:以0.4-1.5W/cm2為宜,水下法、水枕法時強度可稍大臨床多採用低、中等強度。
2.治療時間:總時間一般不超過15分鍾,多選擇5-10分鍾。固定法要比移動法治療時間要短。
3.療程:一般治療次數5-10次,慢性病15-20次或更多。每日或隔日一次。療程間隔1-2周。 1.外科疾病:軟組織扭挫傷、乳腺炎、頸椎病、運動支撐器官創傷性疾病腰痛、肌痛、肩關節周圍炎、增生性脊柱炎、顳頜關節炎、腱鞘炎、退行性骨關節病等。
2.皮膚科疾病:蕁麻疹、瘙癢症、硬皮病、神經性皮炎、牛皮癬、帶狀皰疹、濕疹等
3.神經科疾病:腦血栓形成、腦梗死、腦出血、腦外傷、神經炎、神經痛、幻肢痛、坐骨神經痛等
4.其他腦血管病偏癱、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眼視網膜炎、玻璃體混濁、營養不良性、潰瘍消化性潰瘍、支氣管哮喘,胃腸功能紊亂。 凡惡性腫瘤、急性全身性感染、高熱、活動性肺結核、嚴重心臟病的心區和星狀神經節、出血傾向、感覺神經異常的局部、孕婦腹部等。
2. 超聲波治療的物理特性
超聲波與聲波的本質相同,都是物體的機械振動在彈性介質中傳播所形成的機械振動波。 1.因聲波是物質傳播能的一種形式,所以其傳播必須依賴介質,而在真空中則不能傳播,此與光波、電磁波不同。
2.超聲波向周圍介質傳播時,產生一種疏密的波形。這種連續的壓縮層和稀疏層交替形成的彈性波和聲源振盪的方向一致,是一種彈性縱波)。由於超聲波具有非常短的波長,可以聚集成狹小的發射線束而呈束狀直線播散,故傳播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3.傳播速度聲波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特性有關,而與聲波的頻率無關。聲波的傳播速度都隨介質溫度的上升而加快。
4.超聲的吸收與穿透:超聲在介質中傳播時,強度隨其傳播距離而減弱,這說明超聲能量被吸收,超聲的吸收與介質的密度、粘滯性、導熱性及超聲的頻率等有關。超聲在氣體中被吸收最大,液體中被吸收較小,固體中吸收最小,在空氣中的吸收系數比在水中約大一千倍。且介質的吸收系數又與超聲波頻率的平方成正比,因而高頻超聲在空氣中衰減異常劇烈,所以在治療中聲頭下雖是極小的空氣光泡,也應避免。
在實際工作中常用半價層或半吸收層來表明一種介質對超聲波的吸收能力。半吸收層是指超聲波在某種介質中衰減至原來能量的一半時的厚度。半吸收層厚度大,表示吸收能力弱,不同組織對同一頻率的超聲波其半吸收層值不同,如頻率300千赫的超聲波,肌肉半吸收層值為3.6厘米,脂肪為6.8厘米,肌肉加脂肪為4.9厘米。同一組織對不同頻率的超聲波吸收也不同,超聲頻率愈高吸收愈多,穿透愈淺,如90千周的超聲能穿透軟組織10厘米,1兆周的超聲將穿透5厘米,而4兆周的超聲只穿透1厘米深度。因此,常用於理療的超聲波選用8000千周/秒,穿透深度為5厘米左右。
5.折射、反射與聚焦:超聲波由一種介質傳播至另一種介質時,將在界面處一部分反射回第一種介質(反射),其餘透過界面進入第二種介質,但會發生傳播方向的偏轉(折射)。聲波在界面被反射的程度決定於兩種介質的聲阻差及入射角的角度。入射角越小,反射角就越小,超聲能量反射越少,作用效率越高。聲阻差越大,反射程度也越大,(介質的密度和聲速的乘積叫介質的聲阻)。
聲頭與空氣間反射近於100%,所以超聲治療時需用石臘油等作接觸劑,以減少反射。實驗證明,由聲頭進入組織的超聲能量只有35~40%,而60~65%被反射。由於空氣與組織間的反射,使大量超聲能喪失,所以超聲波不能通過肺和充氣的胃腸。
基於超聲傳播的反射、折射原理,採用透鏡及弧面反射而將聲束聚焦於焦點上以產生強大的能量,而治療某些疾病,如用集束超聲波破壞腦部腫瘤等 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的空間范圍即介質受到超聲振動能作用的區域叫超聲聲場。超聲因其頻率高,具有類似光線的束射特性,在接近聲頭的一段為幾乎平行的射束,稱之為近場區。其後射束開始擴散,稱之為遠場區。由於超聲場的這種特性,為克服能量分布的不均,在治療時聲頭應在治療部位緩慢地移動。
超聲聲場
描寫超聲聲場的主要物理量有聲壓和聲強。
1.聲壓: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介質質點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復運動,使介質內部發生有節律的疏密變化,這種疏密變化形成了壓力變化,即聲壓。代表超聲波的強度。聲壓與超聲波的頻率和振幅成正比,與聲阻成反比。
2. 聲強:為單位時間內聲能的強度,即在每秒內垂直通過每平方厘米面積的聲能。常用測量單位是瓦特/厘米2(W/cm2)。臨床常用治療劑量為3W/cm2以下。 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介質質點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復運動,使介質內部發生有節律的疏密變化,這種疏密變化形成了壓力變化,能對人體組織細胞產生微細按摩作用。微細按摩作用是超聲波治療疾病的最基本的機制。這種對細胞的微細按摩作用可以改變組織細胞的體積,減輕腫脹,改變膜的通透性,促進代謝物質的交換,改變細胞的功能,提高組織細胞的再生能力。所以治療某些局部循環障礙性疾病,如營養不良性潰瘍效果良好。有人觀察在超聲波的機械作用下,脊髓反射幅度降低,反射的傳遞受抑制,神經組織的生物電活性降低,因而超聲波有明顯鎮痛作用。超聲的機械作用還能使堅硬的結締組織延長、變軟,用於治療疤痕、粘連及硬皮症等。
可見,超聲波的機械作用可軟化組織、增強滲透、提高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刺激神經系統及細胞功能,因此有重要的治療意義,在超聲治療機理上占重要地位。 超聲波作用於機體時可產生熱,超聲波在機體內熱的形成,主要是組織吸收聲能的結果。其產熱有以下特點:
1.由於人體各組織對聲能的吸收量各有差異,因而產熱也不同。一般超聲波的熱作用以骨和結締組織為量顯著,脂肪與血液為最少。如在超聲波5W/cm2,1.5分鍾作用時,溫度上升在肌肉為1.1℃,在骨質則為5.9℃。
2.超聲波熱作用的獨特之處是除普便吸收之外,還可選擇性加熱,主要是在兩種不同介質的交界面上生熱較多,特別是在骨膜上可產生局部高熱。這在關節、韌帶等運動創傷的治療上有很大意義。所以超聲波的熱作用(不均勻加熱)與高頻是及其他物理因子所具有的彌漫性熱作用(均勻性加熱)是不同的。
3.超聲波產生的熱將有79-82%由血液循環帶走,18-21%由鄰近組織的熱傳導散布,因此當超聲波作用於缺少血循環的組織時,如眼的角膜、晶體、玻璃體、睾丸等則應十分注意產生過熱,以免發生損害 。 超聲波在液體介質中傳播時產生聲壓。當產生的負聲壓超過液體的內聚力時,液體中出現細小的空腔,即空化現象。空腔分為兩種,即穩定空腔和暫時空腔。
穩定空腔在聲壓的作用下來回振動,空腔周圍產生局部的單向的液體流動。這種非常小的液體流動叫做微流,在超聲波治療中起重要作用。微流可以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改變膜兩側的鉀、鈣等離子的分布,因而加速組織修復的過程,改變神經的電活動,緩解疼痛。暫時的空腔在聲壓變化時破滅,產生高熱、高壓、發光、放電等現象,對機體有破壞作用。
3. 超聲波會對人體有害嗎
超聲波對人體無害。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超聲科副主任醫師張海春介紹說,超聲波是一種高頻率的聲波,它沒有放射性,對人體安全、無害,應用於全身各器官系統以及用於產檢,對孕婦和胎兒也是非常安全的。
在檢查時,醫生會為患者塗上一層黏黏的東西,這種液體叫做耦合劑,目的是使探頭與皮膚之間更好地接觸,有利於聲波的傳導並提高成像質量。耦合劑對人體無毒、無害,檢查後擦凈或用溫水清洗就可以了,不用擔心。
(3)超聲波治療疾病有什麼副反應沒擴展閱讀:
大多數現代超聲儀並不使用多普勒效應來測定流速,而是依賴脈沖多普勒技術。機器發出超聲波脈沖,然後再切換至接收模式。這樣,接收到的反射脈沖並沒有頻率漂移,聲學效應也不連續。但是,經過多次測量,這些序貫的測量的相變可以用來得到頻率漂移。
為了從發射信號和接收信號得到相變漂移信息,通常使用2種演算法中的一種:自相關技術或者相關性技術。更舊的機器,採用連續多普勒技術,按上述方式顯示多普勒效應。為了做到這點,機器的發射和接收換能器必須是分立的。
4. 超聲波對身體有多大傷害
超工作原理是利用聲波的物理原理,頻率>20000Hz為超聲波,醫用超聲頻率為1~15MHz。超聲的本質是聲波,即機械波,所以它沒有電離輻射的危害,目前仍未發現超聲檢查對人體產生過危害。
超聲對人體的生物效應,與超聲功率和照射時間有關。低功率超聲波,照射時間有限,不會產生明顯的生物效應。盡管高強度超聲(>5W/cm2)用來粉碎結石,破壞腫瘤組織,具有強大的機械功率作用,但診斷用超聲只是利用超聲作為一種信號,所需功率極小。
因此,多年來診斷用超聲一直被認為是很安全的。在國際規定的安全閥值條件下,未發現任何明顯副作用,包括對胚胎和早孕胎兒的不利影響。
盡管超聲檢查是十分安全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在日常超聲診斷工作中仍宜採取謹慎態度。即採用最小輸出功率,減少檢查時間,避免在固定部位(尤其是眼部和早期胚胎)做長時間照射,最大限度地減少產生超聲照射可能引起地某些副作用。
5. 超聲波治療儀有沒輻射
超聲波治療儀的治療原理
①機械效應
②溫熱效應
③理化效應
超聲波主要治療:
1、活血化瘀消炎鎮痛:用於腰腿病、頸椎病、關節病、骨質增生、肌肉關節酸痛、腫脹、四肢麻木、肌肉痙攣、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關節韌帶損傷和慢性勞損、跌打損傷等的治療。
2、用於腦中風後遺症的肢體運動障礙恢復。
3、適用於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的治療。
4、用於美容及減肥。
超聲波治療儀的禁忌症
1、嚴重出血性疾病及外科急病症,嚴重心、肝、肺等疾病,腎功能衰竭及其他危重病人禁用;
2、裝有心臟起搏器者,不準在心前區使用;
3、婦女妊娠期、月經期暫停使用;
超聲波治療儀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1、由於超聲波具有方向性強,能量集中,穿透力強的三大特點,盡可能做到對症調理,找准痛點和病變處,以達到最佳效果。
2、超聲穴位調理法:由於超聲波波束集中,能夠進入人體深層細胞組織,用於中醫穴位治療效果更好;
3、因人對超聲波的適應能力大小和耐受力不同,治療時皮膚有溫熱和輕微針刺的感覺是正常反應,如果皮膚感到灼熱,不能忍受則降低治療檔位或暫停治療。
4、超聲波調理必須要有足夠的導聲膏塗抹在皮膚表層,以便於超聲導入人體,同時治療頭要完全接觸皮膚才能保證超聲波的正常傳導。導聲膏過少或探頭與皮膚接觸不良,超聲波就難以傳導入人體,探頭易發燙損害;更不可用其他物品代替。
5、超聲探頭必須圍繞「調理部位」作往復式移動,不能固定或停留在某一部位。
6、使用本機會加速新陳代謝,排出毒素及廢物,請多喝開水。
7、超聲與通常所運用的電子脈沖、微波等電磁波治療完全不同,超聲波調理所運用的聲波能量是純粹的機械波,絕無任何輻射。
8、中葯超聲穴位導入調理法:使用中草葯濃縮葯膏,通過超聲波作用,經皮膚穴位或粘膜導入人體體內,達到葯物治療的目的,綜合了中醫穴位針灸、超聲理療和中葯外敷的優點,三效合一、協同作用,實現了針灸理療化、理療穴位化、中葯外治化、外治增效化,是中西醫結合研究的經驗結晶。
6. 超聲波治療儀的作用
1.高脂血的社區防治
高脂血症的預防和治療經臨床試驗證明超聲降脂和他汀類葯特等效。需要社區全科醫生進行持續的宣傳教育,而難以改變飲食習慣、堅持服降脂葯物的低依從性使得高脂血防治癒加艱難。超聲波治療高脂血症可以減輕長期葯的心理和經濟負擔。
2.廣泛的適用性
超聲波治療根據頻率、功率、發射方式等指標的不同適合多種慢性疾病的治療和配合葯物輔助治療,具有無創安全,效果明顯的特點。面對的多種慢性疾病康復治療:例如腰肌勞損、中風康復、冠心病血脂預防等都可以用超聲進行治療。
3.操作安全簡單
超聲波治療已被廣泛運用了幾十年,機理確切,設備均有完善的多重智能保護措施,應用安全而無副作用,可有效降低醫療風險。
4.普及家庭治療
攜帶型超聲設備可以深入家庭,有經濟能力的可以自行購買,節約治療費用,全家受益。在社區醫生指下使用,利於維護良好的醫患關系,增強信任度。
7. 超聲波治療儀的禁忌症是什麼
①中風後遺症肢體康復
②頸、肩、腰、腿、膝、關節六大部位由軟組織挫傷引起的疼痛
③頸椎病、肩周炎、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等久治不愈的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