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數控車床加工的生產效果怎麼樣
數控機床的操作和監控全部在這個數控單元中完成,它是數控機床的大腦。與普通機床相比,數控機床有如下特點:加工精度高,具有穩定的加工質量;可進行多坐標的聯動,能加工形狀復雜的零件;加工零件改變時,一般只需要更改數控程序,可節省生產准備時間;機床本身的精度高、剛性大,可選擇有利的加工用量,生產率高(一般為普通機床的3~5倍);機床自動化程度高,可以減輕勞動強度;對操作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對維修人員的技術要求更高。數控機床一般由下列幾個部分組成:主機,他是數控機床的主題,包括機床身、立柱、主軸、進給機構等機械部件。他是用於完成各種切削加工的機械部件。數控裝置,是數控機床的核心,包括硬體(印刷電路板、CRT顯示器、鍵盒、紙帶閱讀機等)以及相應的軟體,用於輸入數字化的零件程序,並完成輸入信息的存儲、數據的變換、插補運算以及實現各種控制功能。驅動裝置,他是數控機床執行機構的驅動部件,包括主軸驅動單元、進給單元、主軸電機及進給電機等。他在數控裝置的控制下通過電氣或電液伺服系統實現主軸和進給驅動。當幾個進給聯動時,可以完成定位、直線、平面曲線和空間曲線的加工。輔助裝置,指數控機床的一些必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證數控機床的運行,如冷卻、排屑、潤滑、照明、監測等。它包括液壓和氣動裝置、排屑裝置、交換工作台、數控轉台和數控分度頭,還包括刀具及監控檢測裝置等。編程及其他附屬設備,可用來在機外進行零件的程序編制、存儲等。
㈡ 1987年上半年,日本東芝機械公司向前蘇聯提供了先進的數控機床,使蘇聯獲得了先進的潛艇推進器製造技術
1987年5月27日,日本警視廳逮捕了日本東芝機械公司鑄造部部長林隆二和機床事業部部長谷村弘明。東芝機械公司曾與挪威康士堡公司合謀,非法向前蘇聯出口大型銑床等高技術產品,林隆二和谷村弘明被指控在這起高科技走私案中負有直接責任。此案引起國際輿論一片嘩然,這就是冷戰期間對西方國家安全危害最大的軍用敏感高科技走私案件之一———東芝事件。
蘇聯迫切需要高精度機床
60年代末,蘇聯情報機關在美國海軍機要部門建立的間諜網不斷獲得美國核潛艇跟蹤蘇聯潛艇的情報。蘇聯潛艇的噪音很大,美國海軍在200海里以外就能偵測到,蘇軍如果不能及早消除潛艇噪音,不管建造多少潛艇,打起仗來,它們都逃脫不了「折戟沉沙」的命運。要消除潛艇噪音,必須製造出先進的螺旋槳,而這必須要有計算機控制的高精度機床才行。高性能的機床是「巴黎統籌委員會」(由北約國家和日本等15國組成)嚴格限制的產品,該委員會明文規定,具有三軸以上的數控機床屬戰略物資,禁止向蘇聯、東歐等共產主義國家出口。為了改變本國潛艇面臨的危險局面,蘇共中央政治局指示,要不惜一切代價從西方國家獲取精密加工方面的高新技術。
克格勃與日本、挪威公司秘密謀劃
1979年底,蘇聯克格勃經過精心策劃終於找到了機會。克格勃高級官員奧西波夫以全蘇技術機械進口公司副總經理的身份,通過日本和光貿易股份公司駐莫斯科事務所所長熊谷獨與日本伊藤忠商社、東芝公司和挪威康士堡公司接上了頭。在巨大的商業利益的誘惑下,東芝公司和康士堡公司同意向蘇聯提供四台MBP—11OS型九軸數控大型船用螺旋槳銑床,此項合同成交額達37億日元。這種高約10米、寬22米、重250噸的銑床,可以精確地加工出巨大的螺旋槳,使潛艇推進器發出的噪音大大降低。
為了掩人耳目,蘇聯沒有向日本訂購與九軸銑床相配套的計算機控制系統,而是要求挪威國營武器製造公司———康士堡貿易公司向東芝公司提供四台NC—2000數字控制裝置,由東芝公司完成總裝後,出口蘇聯。蘇聯為此還與康士堡公司單獨簽訂了秘密合同。這種數控裝置通常與不受「巴統」限制的兩軸機床配套使用,但是只要改變一下配線和電路,就可作為九軸機床的數控裝置。
蘇聯軍方如獲至寶
蘇、日秘密協議簽字一個月後,東芝公司即向日本通產省申領向蘇聯出口的許可證。申領書隱瞞了九軸機床的高性能,偽稱產品是用於加工水力發電機葉片的簡易TDP—70/110型兩軸機床,從而獲得了通產省的出口許可證。
這四台精密機床順利到達蘇聯並很快發揮作用。到1985年,蘇聯製造出的新型潛艇噪音僅相當於原來潛艇的10%,使美國海軍只能在20海里以內才能偵測出來。1986年10月,一艘美國核潛艇因為沒有偵測到它正在追蹤的蘇聯潛艇的噪音而與蘇聯潛艇相撞。
東窗事發 風波迭起
1985年12月,蘇、日秘密協議當事人之一、日本和光公司的熊谷獨因與他的僱主發生糾紛而辭職,並憤而向「巴統」主席蓋尼爾·陶瑞格揭發了東芝事件。陶瑞格立即要求日方調查此事。日本通產省對東芝公司進行調查時,東芝公司以預先簽署的假合同和其它技術文件為證,對此事矢口否認。經過進一步調查,1987年初,美國人掌握了蘇聯從日本獲取精密機床的真憑實據。在美國的壓力下,日本警視廳對東芝公司進行突擊檢查,查獲了全部有關秘密資料,並逮捕了涉案人員。
在以後的幾個月里,美國朝野群情激憤,再三譴責日本,並對東芝公司進行了制裁。當時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不得不向美國表示道歉,日本方面還花1億日元在美國的50多家報紙上整版刊登「悔罪廣告」。
心驚膽顫的挪威政府除了向美國保證今後決不再發生類似事件外,還關閉了康士堡公司駐莫斯科辦事處,並停止了該公司正在與東歐國家進行的全部貿易。不久後,挪威又以從事竊取科技情報的間諜活動為由,驅逐了蘇聯一名外交官和三名貿易代表。
㈢ 數控機床發展史
自美國在50年代末搞出世界一台數控車床後,機床製造業就進入了數控時代。 美、德、日三國是當今世上在數控機床科研、設計、製造和使用上,技術最先進、經驗最多的國家。因其社會條件不同,各有特點。
1.美國的數控發展史
美國政府重視機床工業,美國國防部等部門因其軍事方面的需求而不斷提出機床的發展方向、科研任務,並且提供充足的經費,且網羅世界人才,特別講究「效率」和「創新」,注重基礎科研。
因而在機床技術上不斷創新,如1952年研製出世界第一台數控機床、1958年創制出加工中心、70年代初研製成FMS、1987年首創開放式數控系統等。
在上世紀80代政府一度放鬆了引導,致使數控機床產量增加緩慢,於1982年被後進的日本超過,並大量進口。從90年代起,糾正過去偏向,數控機床技術上轉向實用,產量又逐漸上升。
2.德國的數控發展史
德國政府一貫重視機床工業的重要戰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於1956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德國特別注重科學試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基礎科研與應用技術科研並重。
德國特別重視數控機床主機及配套件之先進實用,其機、電、液、氣、光、刀具、測量、數控系統、各種功能部件,在質量、性能上居世界前列。如西門子公司之數控系統,均為世界聞名,競相採用。
3.日本的數控發展史
日本政府對機床工業之發展異常重視,通過規劃、法規(如「機振法」、「機電法」、「機信法」等)引導發展。在重視人才及機床元部件配套上學習德國,在質量管理及數控機床技術上學習美國,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自1958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1978年產量(7,342台)超過美國(5,688台),至今產量、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2001年產量46,604台,出口27,409台,佔59%)。
4.我國的現狀
我國數控技術的發展起步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通過「六五」期間引進數控技術,「七五」期間組織消化吸收「科技攻關」,我國數控技術和數控產業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
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國數控產業發展迅速,1998~2004年國產數控機床產量和消費量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39.3%和34.9%。盡管如此,進口機床的發展勢頭依然強勁,從2002年開始,中國連續三年成為世界機床消費第一大國、機床進口第一大國。
(3)蘇聯數控機床怎麼樣擴展閱讀:
數控機床是按照事先編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動地對被加工零件進行加工。我們把零件的加工工藝路線、工藝參數、刀具的運動軌跡、位移量、切削參數以及輔助功能。
按照數控機床規定的指令代碼及程序格式編寫成加工程序單,再把這程序單中的內容記錄在控制介質上,然後輸入到數控機床的數控裝置中,從而指揮機床加工零件。
數控機床是數字控制機床的簡稱,是一種裝有程序控制系統的自動化機床。該控制系統能夠邏輯地處理具有控制編碼或其他符號指令規定的程序,並將其解碼,從而使機床動作並加工零件。
數控機床與普通機床相比,數控機床有如下特點:
1 加工精度高,具有穩定的加工質量;
2 可進行多坐標的聯動,能加工形狀復雜的零件;
3 加工零件改變時,一般只需要更改數控程序,可節省生產准備時間;
4 機床本身的精度高、剛性大,可選擇有利的加工用量,生產率高(一般為普通機床的3~5倍);
5機床自動化程度高,可以減輕勞動強度;
6 對操作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對維修人員的技術要求更高。
數控車床可以配備兩種刀架:
①專用刀架:由車床生產廠商自己開發,所使用的刀柄也是專用的。這種刀架的優點是製造成本低,但缺乏通用性。
②通用刀架:根據一定的通用標准(如VDI,德國工程師協會)而生產的刀架,數控車床生產廠商可以根據數控車床的功能要求進行選擇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