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製冷系數與製冷效率有何區別
製冷系數(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也稱製冷性能系數,是指單位功耗所能獲得的冷量,是製冷系統(製冷機)的一項重要技術經濟指標。製冷性能系數大,表示製冷系統(製冷機)能源利用效率高
製冷系數
製冷系數(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也稱製冷性能系數,是指單位功耗所能獲得的冷量,是製冷系統(製冷機)的一項重要技術經濟指標。製冷性能系數大,表示製冷系統(製冷機)能源利用效率高。[1]
中文名
製冷系數
這是與製冷劑種類及運行工作條件有關的一個系數,理論上的製冷性能系數可達2.5~5。由於這一參數是用相同單位的輸入和輸出的比值表示,因此為一無量綱數。
在吸收式或蒸汽噴射式製冷機中採用熱力系數(英文對照詞為heat ratio)表示這一特性,與製冷性能系數涵義是一致的。
在美國還採用EER(energy efficiency ratio),國內技術界稱為能效比或能源利用系數,定義為在規定條件下製冷量(單位用BTU/h表示)與總的輸入電功率(單位用W表示)的比值,涵義上也是一致的。
這里要說明,由於計算時採用不同單位,因此所得數值也不相同。例如,當製冷量和輸入功率一定的情況下,單位分別採用kcal/h和W表示時,COP=1;當採用法定計量單位(即均用W)表示時,COP=1.16;當分別採用英熱單位(BTU/h)和W表示時,EER=3.97。
上述術語名稱,在國內外製冷技術領域都使用,只是使用場合或不同國家習慣有所不同而已。這里要進一步說明的是,COP或EER是指在標准條件下運行的能源利用系數,實際上製冷機大都是在非標准條件下運行,因此美國還提出SEER(seasonal energy efficiency ratio)即季節性能效比等術語,涵義也沒本質上的不同。
② 空調裡面有個cop值是什麼含義
COP稱為性能系數,是實際製冷系數,是設備製冷量與消耗功率之比。
空調的能效比是製冷量與電動機的輸入功率之比,能效比越高,製冷效率越高,相對來說是越省錢的。
能效等級分為5種:
第一種為1級,是最好的,能效比范圍是3.4以上;
第二種是3.2-3.39;
第三者是3-3.19;
第四是2.8-2.99;
第五是2.5-2.79。第五能效等級為入門級,也就是最低的,最耗能的。
空調節能等級
空調節能等級又稱能耗比,能效比是指空調器的製冷量與空調器輸入功率的比值,反映空調器的節能水平。是根據製冷(制熱)功率與輸入功率的比值,即能效比的大小,以每增加0.2為鑒定標准,來劃定的等級差,定速空調共分為5個等級。
3.6為1級、3.4為2級、3.2為3級、3.0為4級、2.8為5級。一般低於能效比為2.8的空調,就不得獲取入市資格了。能效比值越高,就說明其越節能。換句話說:1級能效比是最省電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空調節能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