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曾碾壓德國日本,如今紛紛破產倒閉,擺在中國機床面前的三大難題
在機床行業的發展歷程中,中國的18家知名機床企業,曾一度領先德國和日本。然而,近年來這些企業卻紛紛陷入困境,沈陽機床連年虧損,大連機床最終破產。中國機床行業曾經的輝煌為何難以持續?
首先,我國機床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技術基礎薄弱,技術短板亟待彌補。機床,作為製造機器的機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從小型螺絲釘到大型的航空母艦,都離不開機床。在「一五」計劃期間,我國通過蘇聯的援助開始了機床的研發,並在此過程中孕育了18家優秀的本土機床企業。到了1980年,我國機床數量已達到283萬台,成績顯著。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的十年,是我國機床行業的「黃金時期」。國內製造業的飛速發展帶動了機床需求的激增,18家龍頭企業也藉此機會崛起,其中的沈陽、大連、昆明和秦川機床企業被譽為「四大金剛」。2008年,我國機床數量超過700萬台,遠超美國和日本,成為全球首位。
然而,從2011年開始,我國機床行業遭遇重大挑戰。高端機床市場受到國外品牌的強烈沖擊,行業整體下滑。此前的並購多數以失敗告終,許多企業要麼被民營企業收購,要麼破產倒閉。其中,沈陽機床曾在2012年以180億的銷售額位居全球首位,但到了2019年,連續7年虧損59億,不得不宣布破產重組。
其次,核心技術缺失導致我國在高端機床市場久攻不下,難以與國外品牌競爭。盡管我國機床產值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場。高端機床市場仍被日本、德國等傳統機床企業控制。我國高端數控機床國產化自給率不足10%,大量依賴進口。
最後,我國機床企業雖規模龐大,但競爭力不足。以2020年的數據為例,日本高端機床訂單量約為562億人民幣,而中國一家企業就占據了33%的訂單。國產機床的出口單價僅為幾百美元,遠低於進口機床的幾萬美元。長期以來,國內機床行業一直受到發達國家的壓制,高端市場難以突破。
機床尤其是高端機床,是製造業的基礎裝備,關乎國家戰略安全。隨著我國向高端製造業的轉型,機床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國產機床需要在補短板和鑄長板兩方面發力,但時間緊迫。如何克服這些挑戰,實現機床行業的再次崛起,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