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製冷設備 > 白銀造紙廠污水處理設備哪裡有

白銀造紙廠污水處理設備哪裡有

發布時間:2024-11-25 03:43:17

① 開一個秸稈造紙廠的前景怎麼樣


以前的錢好賺,錢也值錢。如今,錢不好賺,錢也越來越不值錢了。
雖然,做生意,是一年不如一年。但是。還是很多人在做生意,有賺自然也有虧的。
至於,開一個秸稈造紙廠的前景怎麼樣?我們今天,來暢所欲言一翻。
第一:質量不行!
首先,秸稈就是指水稻、小麥、玉米等禾本科農作物成熟脫粒後剩餘的莖葉部分。
雖然,不管怎麼現在網路發現的多普遍,不可否認的,人們對紙的需求一樣很大。可是,人們如今的生活水平也都提高,對生活的品質也是要求越來越高了。
你用秸稈造出來的紙,是有些發黃,你要是沒有高科技的加工機器,紙質也是比較粗糙的。這點,就不太受現在的人的歡迎了。不受歡迎,就很難買出好價格咯!
第二,有錢是第一,可程序復雜。
接著,做任何生意,不僅僅要光你有錢,有頭腦,還有你有過硬的關系!有過硬的關系之後,你還要有實力去爭取到!
要辦一個秸稈的造紙廠,並不那麼容易的。因為,涉及到空氣污染問題,火災,生產量等問題。
你說辦一個小型的秸稈造紙廠,第一就不被扶持和支持了,現在都是統一規定,秸稈給一些大型的並且規范合規的廠做!
第三:成本不菲!
然後呢,小型的秸稈造紙廠,辦了也不被扶持支持,你就很難辦下去。那麼,要辦大型的秸稈造紙廠,你要有足夠的啟動資金和運轉資金。
廠房要很大,房租就貴了。機器要買高科技的,並且不是一台機器,要好多台是吧,不然怎麼能生產出,政府要求的達標產量呢?再者,做這么多,你也就得請很多員工等等開銷都是不少的!
第四:投資有風險,入行需謹慎!
最後,任何投資,都要理智去做決定,不要感性的隨便去跟風。好像聽到誰家買股票一夜暴富了,自己內心就躁動起來!
要是你真的都能解決以上三點的問題,那麼你辦秸稈造紙廠,是有百分之50以上的概率是會賺錢的,還有百分之五十,有可能會虧錢!
生意就是這樣,要麼賺,一路賺翻或是穩穩的賺些。要麼虧,一路虧到底或是虧些成本錢!做生意,有可能致富,打工,這輩子是不可能的!哈哈!
在此,祝願,新的一年,想做生意的你們,都能順順利利,財源滾滾來!
感謝大家來圍觀,期待大家去擴散和關注一下我哦!
問:開一個秸稈造紙廠可以么?
答案:不可以!而且是絕對不可以!最好打消這個念頭,這是一個管控最嚴重的行業。
造紙行業的確是暴利,一張A4的紙要4分錢,一斤秸稈幾分錢,要造多少張紙,至少是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暴利,消費渠道就不用說了,用紙的地方多了去了。
記得曾經宗元家鄉縣城裡曾經有一個造紙廠,風靡一時,誰要是到造紙廠上班,比機關單位工資都高。可是好景不長,進入2000年代以後,由於高污染,被強行關閉,至此整個縣里沒有一家造紙廠,可看造紙廠的污染程度之嚴重。所以沒有高污染處理設備是不能開造紙廠的。
別說什麼理論黑水能做有機肥,那純粹是強鹼溶液,怎麼能變成有機肥?必須用強酸中和成中性溶液才能做有機肥,這只是理論上行得通,事實上成本代價太高,賠本的買賣。
總之,開一個秸稈造紙廠不是隨便開的,審批手續都很難辦下來,國家早已經取消年5萬噸以下生產能力的造紙廠。建議開個秸稈收集打包廠,然後把秸稈賣給哪些合格的大型造紙廠。
開一個秸稈造紙廠的前景怎麼樣?
我只能說您是真有一顆不怕死的心啊,環保大前提這么嚴峻的情況下,您還敢這么逆風前行、進軍高污染行業。
1、秸稈造紙用途太單一。秸稈造紙廠,造的是什麼紙啊?只能造那種我們年節時候燒的那種黃紙。現在很多地方不準燒紙、不準燃放鞭炮,您造出來的燒紙能有銷路嗎?能批准您生產嗎?
2、污染嚴重,有違環保政策。造紙廠的廢液的污染是非常嚴重的。我記得小時候我家的市裡有一個新建的造紙廠,那個味道別提了,從市東頭能飄到市西頭,污染這么厲害的行業現在還可能進行審批嗎?一旦您正常設置廢液處理設備,那麼您的收益可能都被這套設備吃了,您的投資整不好就是打水漂了。
3、廢液生產有機肥。的確,造紙廢液可以提取黃腐酸和腐殖酸,的確是一種非常好的有機肥料,大田作物、蔬菜、果樹都可以施用。但是,這個過程的成本是相當的高昂的,您能有多麼雄厚的成本去投資啊?
4、秸稈。在一個,收集秸稈的問題。秸稈的收集和運輸也是需要時間成本的,您感覺一冬天、一秋天收集的秸稈能夠一個造紙廠的消耗嗎?而且秸稈的儲存也是個問題。消防風險太高,一個煙頭可能就會引起秸稈燃燒,造成重大消防事故。
所以,對於您想投資建一個利用秸稈造紙的工廠我是持反對意見的。無論是從環保還是政策方面都是不合適的。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選紙、印染和皮革加工製造是三大污染行業。各地環保部門對這三個行業是緊盯不放。只要能夠把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渣與污水處理好,當然前景還是不錯的。國內目前用秸稈造紙的企業一般都是規模比較大的企業從事生產,有資金、有技術,有能力在環保方面的投入,才能使企業得到良性發展。
秸稈造紙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也就是說技術含量並不高。原料成本微不足道,關鍵就是在環保方面的巨大投入,這方面花掉的錢可都是真金白銀。
本博原供職的單位,每年近億元的環保投入,消耗了企業將近一半的利潤,大量使用工業硫酸、鹽酸來沖洗原材料,所產生的廢水必須用鹼來中和,使得企業的環保措施才能夠達到標准。
造紙過程離不開使用大量化工酸鹼等化工原料和副料,在人們的環保意識日益強化的情況下,沒有處理污水更先進的技術和辦法,沒有規模化生產,想獲得不錯的效益恐怕難上加難。高投入低產出,難以持久。如果有更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不妨一試。
現在還有一種經營管理造紙廠的模式,就是與大的造紙企業建立上下游的合作關系。具體操作就是從大企業直接采購回紙漿,然後加工成產成品進行銷售。這便省去了大量的污水處理環節,成本的降低至關重要,省一道工序就可以減少很多投資。
究竟採取哪種方式來投資造紙工業,還須先到該行業中若幹家企業進行調研。摸清楚投資風險與獲利的平衡點在哪個位置,再作抉擇也不遲。
如果採取最開始用秸稈來造紙,規模小可以說風險大,規模大一次性投資大。權衡利弊,還是應該先從購買紙漿做起,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後逐漸過渡到用秸稈造紙不失為明智之舉。
開辦一家企業,無論規模的大小,巨無巨細都要事先進行必要的精心謀劃,人、財、物首當其沖。軍事上有一句至理名言叫作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辦工廠發展經濟也是如此,招慕懂技術的人才,設備的遴選采購安裝,原材料的購進,與政府有關部門的接恰,如此等等,少了或遺忘任何一個環節都很麻煩。想法很不錯,實踐起來才是挑戰的開始。
秸稈造紙是一個解決農副產品過剩難於處理的一個好的方式,但由於造紙對環境和水資源污染嚴重,立項很困難,相對投資也較大。
我就是造紙專業的、而且紙企工作八年。明確告訴你、不行。理由一、污染大戶、環保不過關,目前的技術能夠真正上得起環保設備的企業都是國家大一型企業行列,而且回收的鹼也能產生利潤,至於小打小鬧的、別讓那些小廣告蒙蔽了雙眼、理由二,用水大戶,一噸紙從漿到紙七八七噸水,你考慮一下,理由三資金、不是說投資幾十萬上個設備而已、草漿是造紙原料中最便宜、但質量也最差,根據現在人們生活的需求、就衛生紙都是竹漿、木漿什麼的,至少你要配上一定的商品木漿等,這種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理由四、鍋爐是必需品,還是環保,你能批下來嗎、還有很多理由、每一個都置你於死地.所以,趁早打消這個念頭!不過、我覺的搞搞相關的紙品加工倒靠譜些,比如、衛生紙加工、燒紙加工等!這是我個人的拙見、不知道對你有用否。
你想開一個秸桿造紙廠,並認為非常環保,我雖然不是行家,但我勸你還是要三思而行。
第一,環保審批很難過。造紙行業,是環保治理的重點對象,想辦廠最難的就是環保評估。環保評估通不過,要想辦廠沒門。
據我所知,現在的環保審批非常嚴格,很多以前辦下來的造紙廠都紛紛關閉倒閉。其中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環保過不了關。
以前能批下來,是因為以前沒有那麼嚴格,現在國家對環保抓得那麼嚴格,就連辦個規模大一點的養雞場養豬場都要搞環保審批,何況一個紙廠?
你有沒有過硬的關系?有沒有一定的實力?能不能辦下環保手續?請你再三考慮。
第二,環保處理很麻煩。造紙廠的工藝比較復雜,產生的廢水廢液廢渣處理更復雜。
我作為局外人認為,只有大型的造紙廠才有條件有實力投資治污搞環保,那些中小型的造紙廠根本沒有這樣的實力。或者說,利潤本來不大,再去花大筆資金搞環保就更沒錢賺了。
第三,市場越來越狹小。隨著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溝通,大量地通過QQ、微信、郵件、手機簡訊等進行,不再需要紙。
同時,各種行政機關企業逐步實現了無紙化辦公,整個社會對紙張的消耗使用將越來越少,而對紙張的要求越來越高。也就是說造紙產品只能往高端方向走。
如果你只是搞一個中小型的造紙廠,而且原材料用的是農作物秸桿,生產出來的紙我估計不可能太高檔,市場的空間更為有限。
最後一點,就是造紙的技術要求比較高。你不要拿以前四大發明那種造紙技術來和我說事,那種紙只能是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用紙,或者根本不算真正意義上的紙,登不了大雅之堂。所謂技術要求高,實質上也是指造紙的設備要求高,投資必然會比較大。
綜上所述,我個人還是建議你再三考慮。特別是對於現在環保盯的比較緊的行業,千萬要慎之又慎。
以上建議供您參考。歡迎各位關注、支持【桂農通】。
我是一個干造紙15年的人,秸稈做紙,做出來的叫草漿紙,草漿紙的好處是起包好,比其他種類的紙膨脹,而且是原生漿,不好的地方是紋路大,粗糙。
草漿紙的白度,拉力,吸水度比木漿紙差,比再生紙好,同樣都是5斤的紙,草漿紙明顯要比木漿紙和再生紙多的多,
在我們河南,草漿紙的需求還是很大的,各個市縣區都有需求,草漿紙的客戶群體一般農村人,在卷紙還沒有特別普及到農村的時候,他們老習慣都是用捆紙,現在也有很多很多地方用草漿捆紙,所以說市場還是很大的,要是一條生產線,只要杠紙生產出來,我一個人都能給銷售出去。
現在的環保治理很厲害,造紙廠是個高污染項目,草漿紙牽扯到需要制漿,制漿洗漿就要產生廢水,各種的化工原料,各種的廢水處理,國家也不支持小型企業,環保局不讓你生產,各種村民舉報,各種罰款,到頭來,還是賠錢賠精力,
開個秸稈造紙廠?難!環保放不過你的,單憑秸稈,不用化學品處理怎麼成紙?用化學品,就產生污水,污染物怎麼處理?想過了嗎?這種污水能做肥料,莊稼能長嗎?不一想天開了,用稻草做紙的廠家,幾乎都沒有了!
只要環保處理好,只有不用紙了,造紙才會不被政府認同。麥秸稈是很好的造紙材料,只是隨著秸稈還田的推進,恐怕今後秸稈的收購會有困難。估計十年內農村秸稈處理不會成行,因為處理的農機都是大型,要花很多錢。

② 黃河斷流的現狀

黃河頻繁的季節性斷流始於20世紀70年代初,有關資料顯示,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黃河入海年徑流量逐漸變小:20世紀60年代為575億立方米,70年代為313億立方米,80年代為284億立方米,90年代中期為187億立方米。在短短的幾十年裡,黃河入海徑流總量銳減了一多半。與此同時,黃河下游多次斷流。特別是進入90年代之後,斷流現象更為嚴重。

黃河利津斷流情況統計

年份 斷流天數

1991 16

1992 83

1993 60

1994 74

1995 122

1996 136

1997 226

1998 142

1999 42

這種情況在2000年得到了改變,2000年沒有斷流。反而,到2003年9月,黃河中上游連連降雨,水勢上漲,河南蘭考段蔡集控導工程28號壩被撕裂,出現決堤現象,造成重大財產經濟損失。但是,黃河斷流這一影響重大而廣泛的現象依然值得我們分析探究。

二、黃河斷流成因淺析

1.黃河斷流的自然原因

黃河流域近年來降水量減少是黃河斷流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而降水又直接受氣侯變化的影響。綜合各種情況來看,致使黃河斷流的自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太陽輻射的改變。太陽輻射是地球氣候的能源,所以太陽輻射輸出量的改變勢必導致地球氣候的變化。根據觀測,20世紀70年代開始,太陽輻射量在不斷增強,地球氣溫不斷升高,蒸發加強,使我國黃河流域乃至華北、西北地區更加乾旱。

②太陽黑子。根據觀測分析發現,亞洲東南部的季風氣候與太陽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關性。一般情況下,在太陽黑子極值年附近,我國地面大氣環流中的季風成分大於行星風成分。20世紀90年代中期,處於太陽黑子兩個極值年之間,所以,我國的季風勢力較往年減弱,尤其表現在黃土高原和華北地區,使季風降水雨帶多徘徊於長江中下游地區,造成我國華北乾旱顯著(如1997年黃河斷流最嚴重)。

③間冰期。根據考古分析,地球上的氣候冷暖干濕相互交替,變化的周期長短不一。在大冰期之間是比較溫暖的大間冰期。在第四紀大冰期中,又分為幾個亞冰期和亞間冰期,而當今世界處在第四紀的亞間冰期,氣溫逐年上升,降水量逐年下降,尤其在黃河流域,出現乾旱氣候。黃河河南花園口以上流域1990年~1995年間平均降水量減少12%。

④大氣透明度的變化。地表氣候受太陽輻射的影響。太陽輻射除受太陽本身變化影響外,到達地球的部分也受大氣透明度的影響。火山活動對大氣透明度的影響最大,火山爆發噴出的灰塵能強烈地反射和散射太陽輻射,而對地面發出的長波輻射卻沒有顯著影響。據計算,火山塵埃散射太陽輻射的能力比散射地面長波輻射大30倍,塵埃反射太陽輻射的作用比大氣分子強得多。根據實測結果,火山活動較多的年份,相應地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也較少。1912年以後至20世紀90年代,北半球火山活動相對較少,大氣混濁程度減少,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因此氣溫增高,形成一個溫暖期,蒸發加強,氣候變得乾燥。

⑤流域狀況。黃河流域大部分屬於乾旱、半乾旱的大陸性氣候區。多年平均降水量476毫米,降水年內分配不均,大約60%的降水量集中在6月~9月。徑流的補給主要靠降水,因此年內分配不均勻,且年際變化大,天然河川徑流量658億立方米,實測年徑流量431億立方米。幹流最大年徑流量與最小年徑流量的比值為2~3。降水量本來就不充沛,水資源不足,進入溫暖期後蒸發加強,降水減少,旱情加重,水資源供求關系更加吃緊。最終導致黃河斷流現象出現。

⑥下游補給。黃河下游流經華北平原,河床寬坦,水流緩慢,泥沙大量淤積,成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河,使該段黃河不僅得不到兩岸地下含水層的水源補給,反而要用河水下滲補給地下含水層,越是乾旱越是下滲嚴重。

⑦上中游補給。黃河徑流主要來自於上中游以降水補給為主的地表徑流與地下徑流,流域內降水量的下降直接減少了徑流的水源補給量。

2.黃河斷流的人為原因

人類對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對環境的破壞也是黃河斷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森林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歷史上植被狀況的惡化對黃河斷流影響很大,在黃土高原,原有的茂密森林在唐代、宋代之後遭到人為的毀滅性破壞,直到今天,黃河流域的森林覆蓋率仍然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其生態破壞的趨勢遠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甚至於有所發展。水土流失量驚人,使得土地蓄水、保水性能很差。生態環境的惡化、森林的消失是造成黃河洪災與斷流並存的歷史原因。

②人口、經濟迅速發展,耗水量劇增。20世紀50年代以來,黃河流域人口猛增,人類生產與生活規模無節制擴大,耗水量呈現急劇上升態勢。50年代時,黃河下游灌區灌溉140萬公頃農田,90年代灌溉面積上升到500萬公頃,工業生產用水也數十倍地增長。在50年代初期,黃河供水地區年均耗水量122億立方米,90年代初達到300億立方米,而同時年均降水量反而有所下降。與50年代相比,90年代黃河下游非汛期來水減少24.5億立方米,同期耗水量反而增加81.5億立方米,水資源供需矛盾尖銳,黃河水資源供遠小於求,斷流在所難免。

③水資源管理不協調。 在枯水年份或者枯水季節,黃河沿岸各地只從自身利益考慮,紛紛引水、蓄水、爭水、搶水,水資源管理混亂,水量分配不合理,水荒矛盾更加突出。加重了下游水資源匱乏的程度。

④水費偏低,農業灌溉方式原始,水資源浪費驚人。黃河流經了我國北方重要的農業產區,農業灌溉用水即佔全河流用水總量的90%以上,而引黃渠每立方米水費僅為3.6厘錢,遠遠低於供水的生產成本,如此低廉的水價自然難以喚起人們的節約用水意識。目前,黃河流域共有水澆地500萬公頃,農業灌溉仍然主要採用大畦漫灌、串灌等原始灌溉方式,一些灌區每公頃地年均毛用水量竟然高達60立方米,粗放經營的農業生產方式使黃河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不及40%,水資源浪費程度令人觸目驚心。

⑤水體污染嚴重,水體質量不佳。隨著人口的劇增、經濟的發展,黃河流域水污染程度逐年加重,水體質量的明顯下降既影響了人體的健康,也降低了黃河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率,"水荒"矛盾更加尖銳。

⑥溫室效應。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產生的溫室效應,加速了氣溫的升高,蒸發量增大,降水減少,乾旱加劇。

⑦海洋沙漠化。目前每年大約有18億噸的石油通過海上運往消費地。由於運輸不當或油輪失事等原因,每年約有180萬噸石油流入海洋。另外,還有工業過程中產生的廢油排入海洋。有人估計,每年傾注到海洋中的石油量達200萬噸~1500萬噸,其中一部分形成油膜浮在海面上,抑制海水的蒸發。使參與水汽輸送的水量減少。同時又減少了海面的潛熱的轉化,使海洋減小了調節氣候的作用,產生"海洋沙漠化效應"。尤其在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我國近海越來越顯著,直接影響我國的氣候、降水,使我國降水量有所減少。

⑧人為熱釋放。隨著工業、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世界能量的消耗迅速增長。僅2000年全世界消耗的能量就相當於燃燒了380億噸煤所放出的能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大氣的乾燥度,使陸地降水量減少。

⑨沿海城市氣候的截流。由於城市的熱島效應造成市區與郊區之間的溫度差,因而形成局部的熱力環流,其在大范圍氣壓梯度小時,表現比較明顯。在白天市區中心有強烈的上升氣流。這樣,市區因凝結核特別多,又有上升氣流,所以,降水量比郊區多,一般可增加5%~10%。近年來,我國東部城市化進程特別快,城市發展規模大,數量多,眾多的城市群對進入大陸空氣中的水分有明顯的"截流"作用,使之在當地產生降水,減少了進入內陸(如黃河中上游地區)的水量,使黃河主要補給區降水減少。

三、黃河斷流的影響
1.黃河斷流對沿岸自然生態環境的危害

黃河斷流能夠引起河道萎縮,原來輸入海洋的大量泥沙只能在沿岸地區沉積,由此抬高河床,不利於汛期洪水下泄,容易誘發更大的洪澇災害。乾涸河道中泥沙的驟然增多使河道潛在地有演變成一條巨大沙帶的可能,久而久之,昔日黃河故道風沙彌漫的悲劇就可能會重現,沿岸土地缺乏水源保護,土地沙化、荒漠化的可能性增大。黃河季節性斷流後,黃河三角洲地區缺乏足夠的泥沙沉積與水量輸入,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浸,土壤鹽鹼化速度加快,生物種群多樣化的優勢將喪失殆盡。總之,黃河斷流使黃河下游地區的自然生態環境趨向惡化,生態平衡失調,土壤肥力下降,不利於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2.黃河斷流對沿岸人類活動的影響

因黃河斷流,黃河下游地區1972年~1996年累計造成工農業損失約268億元,每年平均損失14億元以上,受旱農田累計500萬公頃,減少糧食100億噸,黃河斷流嚴重地擾亂了沿岸人民的生活,山東境內10餘萬居民長期供水不足。黃河季節性斷流使其下游地區水源減少,而排入黃河的工業污水與生活廢水卻逐年增多,黃河的自凈能力減弱,地下水水質惡化,威脅著人們的健康狀況。黃河的季節性斷流極大地制約了華北地區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四、黃河斷流的對策探討

1.植林種草,綠化大地,改善局部氣候 植林種草,擴大植被覆蓋率,發展生態經濟,資源開發與水土保持相結合,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局部氣候,減少洪水危害,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地下徑流。

2.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黃河流域應重視對人口增長的有效控制,同時促使公民自覺地保護環境與水資源,合理用水,節約用水。

3.統一規劃、協調開發黃河水資源 統一管理、統籌編制黃河水資源利用與調度方案,兼顧各地情況,充分發揮大型水利工程樞紐作用,攔蓄洪水調節徑流。

4.加收水資源使用費,促進節約用水 實施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依法徵收水資源使用費,適當提高水價,以刺激人們的水消費觀念,喚醒節水意識,避免或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5.調整流域內的農業結構,減少用水量 在流域內大力培育推廣耐旱作物,使灌溉用水量減少。

6.科學種田,實施節水灌溉新技術 管灌、噴灌、滴灌、滲灌是國際上一致公認的節水灌溉新技術,節水灌溉每公頃農田用水量僅為傳統灌溉用水的1/5。黃河流域耕地面積寬廣,傳統灌溉方式普遍,節水灌溉新技術有著廣闊的市場,其節水潛力相當可觀。這不僅要在黃河中下游推廣,更應在黃河用水大戶的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推廣。

7.加強污水的凈化處理工作,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 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是工業節水的重要手段,努力搞好污染水體的凈化處理工作,盡可能地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節約用水。

8.南水北調,跨流域調水 南水北調,引長江水進入黃河是解決黃河流域水資源緊張狀況的重要措施。

9.更新工業和交通設備 設計出吸熱存熱新器械,使交通和工業中釋放出的熱能被再利用。減少人為熱釋放,降低陸地上空氣的乾燥度。

10.減少洋面浮油 通過有效措施,回收利用廢油,合理運油,減少入海石油。設計"洋面吸油器",對洋面定時"清掃"浮油,以減弱海洋沙漠化現象。

11.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普及使用太陽能、地熱等清潔能源,減少排放CO2,減緩"溫室效應"的作用,降低空氣乾燥度。

③ 日記黃河內的旅遊須知黃河的深度污染有什麼建議

近年來,流域廢污水排放量總體上呈增加趨勢。據2000年《黃河水資源公報》報導,黃河流域廢污水排放總量為42.22億t,其中工業廢水30.68億t,生活污水11.54億t[1],分別占廢污水年排放總量的72.7%和27.3%,是20世紀80年代的2倍之多。黃河流域廢污水排放主要集中在一些大中城市所在的河段,即部分幹流和渭河、汾河、湟水、伊洛河等重要支流。

根據黃河水資源保護的要求,幹流水質一般應達到Ⅲ類水質標准。2000年黃河流域的河段水質評價結果表明,Ⅱ、Ⅲ類水質的河長佔38.6%,Ⅳ類水質的河長佔20.1%,Ⅴ類、劣Ⅴ類水質的河長佔41.3%。未達標的河長佔2/3之多。

污染較嚴重的是上游的五佛寺、石嘴山、烏達橋河段和中游的龍門-三門峽河段,其中污染最嚴重的是潼關河段,水質類別全年為Ⅴ類、劣Ⅴ類[1]。從潼關到高村段,是黃河流經河南省的地段,潼關進入河南省的水質為五類,到三門峽變成了四類,流經小浪底為三類,到花園口則變成了四類,在濮陽段仍為四類,在高村斷面為四類。而河南省境內的支流水質幾乎都為劣五類。

黃河水體中主要污染物為氨氮、揮發酚等耗氧有機物,而有毒有害有機物如多環芳烴的污染,砷、汞、六價鉻、鉛、鎘等重金屬的污染也比較嚴重。
水利部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最近對黃河水質進行檢測分析,發現黃河污染自今年二季度起出現反彈。

今年元月,該局在國家規定的沿黃污染源實現達標排放最後期限到達後,對黃河干支流重點河段進行了達標監督性監測,結果表明,重點河段水質明顯好轉,達到國家規定三類水標准以上河段比例由38.6%上升到45.5%,四至五類水河段比例由45.5%下降到38.6%。但進入二季度後,黃河水質明顯惡化。重點河段達到三類以上水質的比例僅為14%,比達標時減少了31.5%,四至五類水河段比例增加12.5%,而已失去水體功能的劣於五類水的河段達35%。

為了弄清實情,最近,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組織調查組,赴豫陝晉等省沿河地區進行暗訪,發現一些污染企業「達標」之後又偷排。

據檢查組負責人李玉洪介紹,在山西芮城縣某化工廠入黃排污口,他們看到這里的污水呈黑褐色,取樣檢驗發現污水的COD(化學需氧量)指標達4900毫克/升,超過國家規定標准48倍。他們進入廠區突擊檢查,發現該公司投入400萬元安裝的污水處理設備沒有運行,污水直排黃河,而當地環保部門頒發的達標排放證書卻赫然掛在牆上。在河南省三門峽一家化纖廠排污口,檢查人員也發現類似情況。

檢查人員還發現,一些被關停的小造紙廠、小化工廠 「關而不死」,一有機會,就偷偷開機生產。在山西汾河沿岸,他們看到,河中已沒有天然徑流,汾河成了一個大 「排污溝」。在陝西省韓城,檢查人員看到一些小焦炭廠正在興建。據了解,黃河沿岸一些地區趁國家加強對淮河、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大量關停「五小」企業之機,低價買設備,上了許多「五小」工業,接下「污染接力棒」。

據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的同志介紹,隨著沿黃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城市污水排放成為黃河又一重要污染源。目前,沿黃的大中城市中,只有西安、太原.包頭、蘭州、呼和浩特等近十個城市建有污水處理廠,整個黃河流域的城市污水處理率僅為8%。以中等城市三門峽為例,它每天排放的城市生活污水達5萬噸,不經任何處理直排黃河。在三門峽市,許多市民感到自來水有異味,只好花錢買鄰近地區的井水、泉水吃,從而出現了「守著黃河買水吃」 的怪現象。

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監督管理處處長尚曉成告訴記者,這次污染反彈使本來不好的黃河水水質更差,不但影響了沿河城市的供水安全,還對整個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造成潛在影響。
今年年初,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組織專家組,對黃河水污染的狀況及危害進行了量化分析,發現黃河幹流近40%河段的水質為劣五類,基本喪失水體功能。隨著經濟發展,黃河流域廢污水排放量比上個世紀80年代多了一倍,達44億立方米,污染事件不斷發生。黃河上游的絕大部分支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中下游幾乎所有支流水質常年處於劣五類狀態,支流變成了"排污河"。
烏梁素海總排干是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境內通向黃河的一條主要排污渠道。記者看到在這條總排乾的沿線分布著許多造紙、焦化等企業,這些高污染企業規模大小不一,一旦環保設施停運或本身就無處理設施,大量污染物就會直排入黃河,影響下游供水安全。

今年年初,黃河包頭段遭遇空前嚴重的以揮發酚為代表的污染,揮發酚、氨氮等超標幾倍到幾十倍,由於包頭市生產生活的主要水源來自黃河,120多萬市民只能硬著頭皮飲"苦水"。記者在包頭市環保局上報國家局的信息中看到,造成這次黃河揮發酚污染的主要來源是烏梁素海總排乾的排放,而氨氮的污染主要來自寧夏和包頭。

工業污染一直是黃河水污染的"禍首"。從青海,經甘肅、寧夏,至內蒙古,黃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屬、造紙等高污染的工業企業林立,產生出了包括COD(化學需氧量)、氨氮、重金屬、高錳酸鹽指數以及揮發酚等在內的大量污染物。由於環保設施投入大,運轉成本高,沿黃重點污染源偷排現象仍比較嚴重,而一些"十五小"、"新五小"企業點多面廣,很難根除。

在甘肅白銀市采訪時,當地環保部門的幹部引導記者查看了橫穿城區直入黃河的東大溝,這條天然排洪溝現在成了排污溝。人還未下車,溝里的污水散發出的惡臭撲面刺鼻,河道里的紅色酸性廢水緩緩流淌著,旁邊的支岔小溝還不時注入小股綠色的水流,河溝灘上的土壤被污水侵蝕,呈現出了金屬銅色。

白銀市環保局的幹部介紹說,東大溝的沿線有8、9家污染企業,包括生活污水在內,每天有近5萬立方米廢水排入黃河,其中最大的污染源來自於白銀有色金屬公司冶煉廠,這家運轉了40多年銅冶煉老企業,設備嚴重老化,雖經國家、甘肅省有關部門多次限期治理,至今沒有效果,現在每天還有8000多立方米的酸性廢水直排黃河,廢水中銅、鉛、鋅、砷等重金屬含量超出國家標准幾十倍到上千倍。"白銀區原來最主要的居民飲用水水源地位於東大溝下游,距離入黃口僅有200多米,現在這里的水因為凈化後水質難以達標,已經停止向城市供水。"環保幹部憂郁地說。

閱讀全文

與白銀造紙廠污水處理設備哪裡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樓道里的飲用水水閥門怎麼開 瀏覽:931
機械廠屬於什麼業 瀏覽:918
某興趣小組設計出如圖所示裝置來改進 瀏覽:577
機械手錶上鏈怎麼知道上滿了 瀏覽:888
可以實現無級調速的傳動裝置 瀏覽:248
後廚自動滅火裝置工作原理 瀏覽:141
f7油耗儀表顯示怎麼設置 瀏覽:550
如何提出控制項工具箱 瀏覽:263
化學實驗簡易裝置的優點 瀏覽:533
模擬電路簡易防盜報警裝置實驗 瀏覽:421
閥門中的快卡是什麼意思 瀏覽:52
手拿砂輪機軸承怎麼取 瀏覽:225
滑雪的儀器叫什麼 瀏覽:894
大客儀表盤一個圓紅圈什麼意思 瀏覽:571
挖掘機裝上破碎錘叫什麼施工機械 瀏覽:903
五菱榮光飛輪軸承壞了什麼變現 瀏覽:301
暖氣入口出口閥門打不開 瀏覽:341
空調只用製冷模式應考慮什麼 瀏覽:625
車儀表盤上面的符號各是什麼意思 瀏覽:105
列印機刷新不到設備怎麼辦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