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超聲波療法超聲波的物理特性及超聲的發生
超聲波,本質上與聲波相同,是物體在彈性介質中機械振動的傳播。其特性在傳播和治療中起著關鍵作用。
1. 傳播特性:超聲波依賴介質傳播,無法在真空中行進。它形成連續的疏密波形,是彈性縱波,具有短波長和方向性,傳播速度與介質特性有關。在空氣中,聲速為340米/秒,而在人體軟組織中約為1540米/秒。
2. 吸收與穿透:超聲能量會隨傳播距離減弱,吸收與介質密度、粘滯性等因素相關。在氣體中吸收最大,固體吸收最小。半吸收層的概念用於衡量吸收能力,不同組織對不同頻率的超聲吸收不同,頻率越高,穿透越淺。
3. 折射與聚焦:超聲波在不同介質間會發生反射和折射,聚焦技術利用透鏡或弧面反射聚焦能量,如用於腦部腫瘤治療。
4. 聲場與能量:聲壓和聲強是描述超聲波強度的重要物理量。聲壓代表聲能的強度,而聲強則表示單位時間內通過面積的能量。治療時,聲頭需緩慢移動以均勻能量分布。
5. 發生與應用:壓電式超聲發生器是最常用的產生方式,利用晶體的壓電效應,通過交變電壓形成超聲振動並傳播。
超聲波是指頻率在2000Hz以上,不能引起正常人聽覺反應的機械振動波。將超聲波作用於人體以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稱為超聲波療法。頻率500~2500千赫的超聲波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現在理療中常用的頻率一般為800~1000千赫。
B. 超聲波是什麼意思具體能幹啥
超聲波是聲波頻率高於人的聽覺上限(約為20000赫)的聲波,稱為超聲波,或稱為超聲。
超聲波在媒質中的反射、折射、衍射、散射等傳播規律,與可聽聲波的規律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但是超聲波的波長很短,只有幾厘米,甚至千分之幾毫米。
與可聽聲波比較,超聲波具有許多奇異特性:
傳播特性——超聲波的波長很短,通常的障礙物的尺寸要比超聲波的波長大好多倍,因此超聲波的衍射本領很差,它在均勻介質中能夠定向直線傳播,超聲波的波長越短,這一特性就越顯著。
功率特性——當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時,推動空氣中的微粒往復振動而對微粒做功。聲波功率就是表示聲波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相同強度下,聲波的頻率越高,它所具有的功率就越大。由於超聲波頻率很高,所以超聲波與一般聲波相比,它的功率是非常大的。
空化作用——當超聲波在液體中傳播時,由於液體微粒的劇烈振動,會在液體內部產生小空洞。這些小空洞迅速脹大和閉合,會使液體微粒之間發生猛烈的撞擊作用,從而產生幾千到上萬個大氣壓的壓強。微粒間這種劇烈的相互作用,會使液體的溫度驟然升高,起到了很好的攪拌作用,從而使兩種不相溶的液體(如水和油)發生乳化,並且加速溶質的溶解,加速化學反應。這種由超聲波作用在液體中所引起的各種效應稱為超聲波的空化作用。
至於能幹啥那就多了 沒法一一列舉 你可以看一下「綠巨人」 裡面有一段就是用超聲波攻擊班納
C. 超聲波具備哪些物理特性
超聲是機械波,由物體機械振動產生。具有波長、頻率和傳播速度等物理量。用於醫學上的超聲頻率為2.5~10MHz,常用的是2.5~5MHz.超聲需在介質中傳播,其速度因介質不同而異,在固體中最快,液體中次之,氣體中最慢。在人體軟組織中約為150m/s.介質有一定的聲阻抗,聲阻抗等於該介質密度與超聲速度的乘積。
D. 超聲波真的有那麼大能量嗎
1.超聲波是指頻率高於20000赫茲(Hz)的一種人無法聽見的聲波。
人耳朵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20000Hz,當聲波的振動頻率大於20000Hz時,人耳無法聽到。超聲波因其頻率下限大約等於人的聽覺上限而得名。因此,我們把頻率高於20000赫茲的聲波稱為「超聲波」。
2.超聲波是一種機械波,機械振動與波動是超聲波探傷的物理基礎。
主要特性
超聲波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能夠傳遞信息,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
超聲波的波長相對來說比聲波要短,通常的障礙物都會比超聲波的波長大很多,所以說超聲波的衍射能力不是很強,在介質一定密度不變的情況下,超聲波能夠沿著波的方向一致沿直線傳波,超聲波的波長相對來說越短的話,直射能力就越好。當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時,推動空氣中的微粒往復振動而對微粒做功。聲波功率就是表示聲波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相同強度下,聲波的頻率越高,它所具有的功率就越大,所以說超聲波跟聲波相比呢,超聲波的功率比聲波要大很多的。自然其能量傳遞比「平時的聲音」要高。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你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