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叫鑄造鑄造生產有哪些方法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鑄造是比較經濟的毛坯成形方法,對於形狀復雜的零件更能顯示出它的經濟性。如汽車發動機的缸體和缸蓋,船舶螺旋槳以及精緻的藝術品等。有些難以切削的零件 ,如燃汽輪機的鎳基合金零件不用鑄造方法無法成形。 另外,鑄造的零件尺寸和重量的適應范圍很寬,金屬種類幾乎不受限制;零件在具有一般機械性能的同時,還具有耐磨、耐腐蝕、吸震等綜合性能,是其他金屬成形方法如鍛、軋、焊、沖等所做不到的。因此在機器製造業中用鑄造方法生產的毛坯零件,在數量和噸位上迄今仍是最多的。 鑄造生產經常要用的材料有各種金屬、焦炭、木材、塑料、氣體和液體燃料、造型材料等。所需設備有冶煉金屬用的各種爐子,有混砂用的各種混砂機,有造型造芯用的各種造型機、造芯機,有清理鑄件用的落砂機、拋丸機等。還有供特種鑄造用的機器和設備以及許多運輸和物料處理的設備。 鑄造方法選擇的原則: 1、優先採用砂型鑄造,主要原因是砂型鑄造較之其它鑄造方法成本低、生產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當濕型不能滿足要求時再考慮使用粘土砂表干砂型、干砂型或其它砂型。粘土濕型砂鑄造的鑄件重量可從幾公斤直到幾十公斤,而粘土干型生產的鑄件可重達幾十噸。 2、鑄造方法應和生產批量相適應。低壓鑄造、壓鑄、離心鑄造等鑄造方法,因設備和模具的價格昂貴,所以只適合批量生產。 3、造型方法應適合工廠條件。例如同樣是生產大型機床床身等鑄件,一般採用組芯造型法,不製作模樣和砂箱,在地坑中組芯;而另外的工廠則採用砂箱造型法,製作模樣。不同的企業生產條件(包括設備、場地、員工素質等)、生產習慣、所積累的經驗各不一樣,應該根據這些條件考慮適合做什麼產品和不適合(或不能)做什麼產品。 4、要兼顧鑄件的精度要求和成本。 鑄造生產的特點 鑄造生產有與其他工藝不同的特點,主要是適應性廣、需用材料和設備多、污染環境。鑄造生產會產生粉塵、有害氣體和雜訊對環境的污染,比起其他機械製造工藝來更為嚴重,需要採取措施進行控制。 鑄造產品發展的趨勢是要求鑄件有更好的綜合性能,更高的精度,更少的餘量和更光潔的表面。此外,節能的要求和社會對恢復自然環境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為適應這些要求,新的鑄造合金將得到開發,冶煉新工藝和新設備將相應出現。 鑄造生產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在不斷提高的同時,將更多地向柔性生產方面發展,以擴大對不同批量和多品種生產的適應性。節約能源和原材料的新技術將會得到優先發展,少產生或不產生污染的新工藝新設備將首先受到重視。質量控制技術在各道工序的檢測和無損探傷、應力測定方面,將有新的發展。 鑄造工作者在電子技術和測試手段不斷進步的條件下,將對金屬結晶凝固和型砂緊實等理論進行更深入的探索,以研究提高鑄件性能和內部質量的有效途徑。機器人和電子計算機在鑄造生產和管理領域里的應用,也將日益廣泛。
希望採納
『貳』 灰口鑄鐵,球墨鑄鐵,可鍛鑄鐵的使用范圍
灰口鑄鐵(gray iron)是第一階段石墨化過程充分進行而得到的鑄鐵,全部或大部分碳以片狀石墨形態存在,斷口呈灰暗色,因此得名,它包括一般灰口鑄鐵(簡稱灰鑄鐵)、球墨鑄鐵、麻口鑄鐵、孕育鑄鐵、稀土灰口鑄鐵等。灰口鑄鐵其斷口的外貌呈淺灰色,故稱為灰口鑄鐵(灰鐵)。此價格便宜,應用廣泛,灰口鑄鐵占鑄鐵的總產量80%以上。成本低,價格低廉,應用廣泛。主要應用機床床身、齒輪箱、皮帶輪、底座、缸體、蓋、手輪等受力不大、耐磨、減震零件。
球墨鑄鐵常用於生產受力復雜,強度、韌性、耐磨性等要求較高的零件,如汽車、拖拉機、內燃機等的曲軸、凸輪軸,還有通用機械的中壓閥門等。
球墨鑄鐵是20世紀五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高強度鑄鐵材料,其綜合性能接近於鋼,正是基於其優異的性能,已成功地用於鑄造一些受力復雜,強度、韌性、耐磨性要求較高的零件。球墨鑄鐵已迅速發展為僅次於灰鑄鐵的、應用十分廣泛的鑄鐵材料。所謂「以鐵代鋼」,主要指球墨鑄鐵。
球墨鑄鐵是通過球化和孕育處理得到球狀石墨,有效地提高了鑄鐵的機械性能,特別是提高了塑性和韌性,從而得到比碳鋼還高的強度。
可鍛鑄鐵(malleable cast iron) 汽車用金屬材料。由一定化學成分的鐵液澆鑄成白口坯件,經過石墨化退火,石墨主要呈團絮狀、絮狀,有時呈少量團球狀的鑄鐵。可鍛鑄鐵與灰鑄鐵相比,具有較高的強度、韌性和沖擊韌性。可鍛鑄鐵根據化學成分、熱處理工藝、性能以及組織不同分為黑心可鍛鑄鐵、珠光體可鍛鑄鐵以及白心可鍛鑄鐵和球墨可鍛鑄鐵四類。目前中國生產的可鍛鑄鐵90%以上為黑心可鍛鑄鐵。其他三類可鍛鑄鐵應用較少。黑心可鍛鑄鐵強度不高,但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韌性。可鍛鑄鐵主要應用於汽車後橋橋殼、轉向機構、低壓閥、管接頭等受沖擊和震動的零件。
可鍛鑄鐵 (malleable cast iron),由一定化學成分的鐵液澆注成白口坯件,再經退火而成的鑄鐵,有較高的強度、塑性和沖擊韌度,可以部分代替碳鋼。
『叄』 什麼是鑄鐵鑄鐵和普通鐵有什麼區別
鑄鐵主要由鐵、碳和硅組成的合金的總稱。在這些合金中,含碳量超過在共晶溫度時能保留在奧氏體固溶體中的量。
1、研究歷史不同
鐵:人類最早發現鐵是從天空落下的隕石,隕石含鐵的百分比很高(鐵隕石中含鐵90.85%),是鐵和鎳、鈷的混合物。考古學家曾經在古墳墓中,發現隕鐵製成的小斧;
早在古埃及4000年前的第五王朝至第六王朝的金字塔所藏的宗教經文中,就記述了當時太陽神等重要神像的寶座是用鐵製成的。鐵在當時被認為是帶有神秘性的的最珍貴的金屬,埃及人乾脆把鐵叫做「天石"。
鑄鐵:把鐵礦石冶煉成鐵。《漢書·五行志上》:「 成帝 河平 二年正月, 沛郡 鐵官鑄鐵,鐵不下,隆隆如雷聲,又如鼓音。」
《北史·楊津傳》:「掘地至泉,廣作地道,潛兵湧出,置爐鑄鐵,持以灌賊。賊遂相告曰:『不畏利槊堅城,唯畏楊公鐵星。』」 清陳維崧《紅·舟次丹陽感懷》詞:「鑄鐵竟成千古錯,讀書翻受群兒恥。」
2、制備方法不同
鐵:單質鐵的制備一般採用冶煉法。以赤鐵礦(Fe2O3)或磁鐵礦(Fe3O4)為原料,與焦炭和助溶劑在熔礦爐內反應,焦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與過量的焦炭接觸就生成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和礦石內的氧化鐵作用就生成金屬鐵。
加入CaCo3在高溫下生成CaO除去鐵礦石中的SiO2,生成CaSiO3(爐渣)。
鑄鐵:沖天爐熔煉原理
在熔煉過程中,爐身的下部裝滿焦碳,稱為底焦。在底焦的上面交替裝有一批批的鐵料(生鐵、廢鋼、回爐料、鐵合金等)、焦碳及熔劑(石灰石、螢石等)。通過鼓風,使底焦強烈燃燒,產生的高溫爐氣沿爐身高度方向上升,使其上面一層鐵料熔化。
3、用途不同
鐵:用於制葯、農葯、粉末冶金、熱氫發生器、凝膠推進劑、燃燒活性劑、催化劑、水清潔吸附劑、燒結活性劑、粉末冶金製品、各種機械零部件製品、硬質合金材料製品等。
鑄鐵:鑄件的用途非常廣泛,目前已運用到五金及整個機械電子行業等,而且其用途正在成不斷擴大的趨勢。具體用到,建築,五金,設備,工程機械等大型機械,機床,船舶,航空航天,汽車,機車,電子,計算機,電器,燈具等行業。
『肆』 什麼零件是鑄造的,哪些零件是鍛造的
對於形狀復雜、特別是具有復雜內腔的零件,一般使用鑄造的方法加工。鑄回造的零件適應性較廣,且答具有較好的綜合機械性能。
而機械中負載高、工作條件嚴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狀較簡單的可用軋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採用鍛件。通過鍛造能消除金屬的鑄態疏鬆,焊合孔洞,鍛件的機械性能一般優於同樣材料的用其他工藝加工出來的零件。
鑄造和鍛造的定義:
鑄造:就是將金屬熔煉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體並澆進鑄型里,經冷卻凝固、清整處理後得到有預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鑄件(零件或毛坯)的工藝過程。現代機械製造工業的基礎工藝。
鍛造:是利用鍛壓機械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機械性能、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方法。
『伍』 壓鑄和鑄造有什麼區別
1、壓鑄和鑄造的定義不同:
壓鑄,一種金屬鑄造工藝,其特點是利用模具內腔對融化的金屬施加高壓,模具通常是用強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這個過程有些類似注塑成型。
鑄造,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後,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
2、壓鑄和鑄造的工藝不同:
壓力鑄造(簡稱壓鑄)的實質是在高壓作用下,使液態或半液態金屬以較高的速度充填壓鑄型型腔,並在壓力下成型和凝固而獲得鑄件的方法。
鑄造工藝可分為三個基本部分,即鑄造金屬准備,鑄型准備和鑄件處理,鑄造金屬是指鑄造生產中用於澆注鑄件的金屬材料,它是以一種金屬元素為主要成分,並加入其他金屬或非金屬元素而組成的合金,習慣上稱為鑄造合金,主要有鑄鐵、鑄鋼和鑄造有色合金。
3、壓鑄和鑄造的鑄造精度不同
壓鑄一種精密的鑄造方法,經由壓鑄而鑄成的壓鑄件之尺寸公差甚小,表面精度甚高,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壓鑄件不需再車削加工即可裝配應用,有螺紋的零件亦可直接鑄出。
鑄造,熔煉金屬,製造鑄型,並將熔融金屬澆入鑄型,凝固後獲得具有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金屬零件毛坯。
(5)機床床身用什麼材料成形方法加工擴展閱讀
壓力鑄造簡稱壓鑄,是一種將熔融合金液倒入壓室內,以高速充填鋼制模具的型腔,並使合金液在壓力下凝固而形成鑄件的鑄造方法,壓鑄區別於其它鑄造方法的主要特點是高壓和高速。
①金屬液是在壓力下填充型腔的,並在更高的壓力下結晶凝固,常見的壓力為15—100MPa。
②金屬液以高速充填型腔,通常在10—50米/秒,有的還可超過80米/秒,(通過內澆口導入型腔的線速度—內澆口速度),因此金屬液的充型時間極短,約0.01—0.2秒(須視鑄件的大小而不同)內即可填滿型腔。
『陸』 鑄件和鍛件有何區別
主要區別是,性質不同、特點不同、應用不同,具體如下:
一、性質不同
1、鑄件
鑄件是用各種鑄造方法獲得的金屬成型物件,即把冶煉好的液態金屬,用澆注、壓射、吸入或其它澆鑄方法注入預先准備好的鑄型中,冷卻後經打磨等後續加工手段後,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物件。
2、鍛件
鍛件是指通過對金屬坯料進行鍛造變形而得到的工件或毛坯。利用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形變形,可改變其機械性能。
二、特點不同
1、鑄件
①、可製造出內腔、外形很復雜的毛坯。如各種箱體、機床床身、汽缸體、缸蓋等。
②、工藝靈活性大,適應性廣。液態成型件的大小幾乎不限,其重量可由幾克到幾百噸,其壁厚可由0.5mm到1m左右。
③、液態成型件成本較低。液態成型可直接利用廢機件和切屑,設備費用較低。同時,液態成型件加工餘量小,節約金屬。
2、鍛件
①、重量范圍大。鍛件有小到幾克至大到幾百噸。
②、比鑄件質量高。鍛件的力學性能比鑄件好,能承受大的沖擊力作用和其他重負荷。
③、重最輕。在保證設計強度的前提下,鍛件比鑄件的重量輕,這就減輕了機器自身的重量,對於交通工具、飛機、車輛和字宙航撩器械有重要的意義。
④、節約原材料。精密鍛造的鍛件,不僅可節約更多的原材料,而且也可節約更多的機加工工時。
⑤、生產率高。例如採用兩台熱模鍛壓力機模鍛徑向止推軸承,可以代替30台自動切削機床。採用頂鍛自動機生產M24螺母時,六軸自動車床生產率的17.5倍。
三、應用不同
1、鑄件
應用領域:錢幣、祭器、兵器、工具等。
2、鍛件
應用領域:農用機械、火電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