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機床的低、中、高檔是怎麼分的
數控機床,有分為簡易數控機床,像炮塔式數控銑床,平床身數控車床等,價位都在10萬以下可以買到。所謂高檔數控機床,就看自動化程度的高低了。自動化高的數控機床有四軸三聯動,四軸四聯動,五軸四聯動,五軸五聯動,有到9軸的概念機床。像卧式加工中心,龍門加工中心,落地銑鏜床,雙主軸立式加工中心,歐美還有七軸的加工中心,這些都是買一台的價格可以買幾台 或者十幾台普通機床的價格,成本很高,但是效率也高。 中低檔的機床那就太多了,銑床,刨床,磨床,車床,鑽床,都是幾萬的,有的幾千塊錢,價格是便宜,但是現在要考慮到人工的費用很高啊。
B. 高端中端低端數控機床判斷的標准
國外高檔數控系統,在高速和高精度表現上,以及在五軸加工和智能化方面比國內產品表現都好,而且其平均無故障時間是國內產品的4倍。數控系統的體系結構、軟硬配件、高速高精演算法都需要長時間的研究和改善。國內電子基礎產業落後,決定了我國高檔數控系統的弱勢表現。除了數控系統水平的差距,關鍵零部件領域的薄弱也限制了國產機床的高度。在一些機床展會上,也能看到應用法那科或西門子數控系統的國產高端機床,與國外裝配同樣「大腦」的機床相比,轉速只有國外的三分之一,誤差范圍是別人的5倍。同時,為改變這種領人汗顏的行業情勢,我國制定了機床的發展專項行動目標。機床專項「十二五」期間實施以用戶牽引為總體思路,以應用帶動上下游產業有機結合。堅持由用戶牽頭實施應用示範工程,促進前期研發完成的機床主機、數控系統、功能部件等階段性成果的集成應用。此外,數控機床專項在任務布局時充分體現重點用戶領域的需求,強調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所有產品類課題明確要求企業牽頭組織實施。其中,在專項已立項課題中,企業牽頭課題佔到71%。2009~2013年期間,專項安排軍工企業課題62項,總經費36.5億元;安排能源裝備製造用數控機床主機及生產線應用示範課題34項,總經費2.93億元。
C. 國產數控機床與進口機床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在機床行業,一般把數控機床以軸數為標准,三軸以下的為低檔,三至五軸為中高檔,五軸以上為高檔。對工業來說,生產設備傳統與現代區別的標志是傳統機床和數控機床,這已成為行業共識。機床單機智能化和自動化即數控機床是機床工業的方向,其高精、高細、高速、柔性、智能,是現代工業的標志。現代裝備業正在向極端製造方向發展,一是越來越高大,二是越來越細小,三是越來越復雜,生產工藝高度集成。
中國機床行業經過幾代人的拼搏,從1949年只能生產簡易皮帶機床1600台到2008年機床生產到達61.7萬台,成為世界第三大機床生產國,6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機床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與國外的高端機床相比,還是有些差距的,只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精確度、穩定性、可靠性等差距。比如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國外產品連續1500H沒有故障,國產大約1000H,相差1/3。
其二,數控系統的差距。數控系統是數控機床的核心,德國西門子、利勃海爾和日本的馬扎克、法拉克掌握著數控系統的最高水平,利勃海爾數控系統16個軟體包的費用接近母機費用,軟體和母機一起賣,不分開出售,軟體利潤非常高。目前國內機床企業使用的中高檔機床的數控系統基本都是國外進口。
其三,其他關鍵配套件差距。大連機床可以向國際先進水平追平95%,但剩下的5%不是一個企業甚至一個行業能夠做到的,包括鋼鐵原料、標准件、螺釘、螺帽等,需要提升國家工業整體水平。此外,工藝、檢測等環節目前也達不到世界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