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螺絲是如何製造的螺帽加螺釘,要經過些什麼程序!
主要設備包復括:冷鐓機、搓絲機制,拉拔機以及酸洗池等設備及設施。如果還要高強度的,需要退火爐,熱處理爐、表面處理設備、包裝機等設備。
螺栓的六角頭的成形不能一概而論,有冷墩的、有熱墩的、有鐓後直接出成品的,也有鐓後再機加工的,也有全部機加工的。絕大多數是墩出來的,因為這樣可以節省材料。
根據墩鍛機噸位大小和螺栓直徑,可以採用冷墩或熱墩工藝。鐓制的螺栓頭部是有加工痕跡的,在根部有模具的夾具痕跡。小批量的專用或特殊螺栓的六角頭是車削後銑成的。
單件小批量可以用板牙套絲、車床挑絲、旋風銑銑制等方法。
大批量生產中常採用搓絲機搓絲、滾絲機滾絲的方法,效率很高。因為螺栓桿成形方法有冷拔和縮徑,所以這種螺栓的沒有螺紋的部分直徑不一定略小(樓上有誤)。採用冷拔時,略小;採用縮徑時,可以與螺紋等徑或稍大。有機床車制的,直徑大的螺栓車制才行。
② 螺紋加工方法有哪些
螺紋加工方法
在工件上加工出內﹑外螺紋的方法,主要有切削加工和滾壓加工兩類。
螺紋原理的應用可追溯到公元前220年希臘學者阿基米德創造的螺旋提水工具。公元4世紀,地中海沿岸國家在釀酒用的壓力機上開始應用螺栓和螺母的原理。當時的外螺紋都是
用一條繩子纏繞到一根圓柱形棒料上,然後按此標記刻制而成的。而內螺紋則往往是用較軟材料圍裹在外螺紋上經錘打成形的。1500年左右義大利人列奧納多‧達芬奇繪制的螺紋加工裝置草圖中,已有應用母絲杠和交換齒輪加工不同螺距螺紋的設想。此後,機械切削螺紋的方法在歐洲鍾表製造業中有所發展。1760年,英國人J.懷亞特和W.懷亞特兄弟獲得了用專門裝置切制木螺釘的專利。1778年,英國人J.拉姆斯登曾製造一台用蝸輪副傳動的螺紋切削裝置
,能加工出精度很高的長螺紋。1797年,英國人莫茲利,H.在由他改進的車床上,利用母絲杠和
交換齒輪車削出不同螺距的金屬螺紋,奠定了車削螺紋的基本方法。19世紀20年代,莫茲利
製造出第一批加工螺紋用的絲錐和板牙。20世紀初,汽車工業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螺紋的標
准化和各種精密﹑高效螺紋加工方法的發展,各種自動張開板牙頭和自動收縮絲錐相繼發明,
螺紋銑削開始應用。30年代初,出現了螺紋磨削。螺紋滾壓技術雖在19世紀初期就有專利,但因模具製造困難,發展很慢,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1942~1945),由於軍火生產的需要
和螺紋磨削技術的發展解決了模具製造的精度問題,才獲得迅速發展。 1) 螺紋切削一般指用成形刀具或磨具在工件上加工螺紋的方法,主要有車削﹑銑削﹑攻絲﹑套絲﹑磨削﹑研磨和旋風切削等。車削﹑銑削和磨削螺紋時,工件每轉一轉,機床的傳動鏈保證車刀﹑銑刀或砂輪沿工件軸向准確而均勻地移動一個導程。在攻絲或套絲時刀具(絲錐或板牙)與工件作相對旋轉運動,並由先形成的螺紋溝槽引導著刀具(或工件)作軸向移動。螺紋車削 (螺紋車削) 在車床上車削螺紋可採用成形車刀或螺紋梳刀(見螺紋加工工具)。用成形車刀車削螺紋,由於刀具結構簡單,是單件和小批生產螺紋工件的常用方法;用螺紋梳刀車削螺紋,生產效率高,但刀具結構復雜,只適於中﹑大批量生產中車削細牙的短螺紋工件。普通車床車削梯螺
紋的螺距精度一般只能達到8~9級(JB2886-81,下同);在專門化的螺紋車床上加工螺紋,生產率或精度可顯著提高。2)螺紋銑削 螺紋銑削)在螺紋銑床上用盤形銑刀或梳形銑刀進行銑削。盤形銑刀主要用於銑削絲桿﹑蝸桿等工件上的梯形外螺紋。梳形銑刀用於銑削外普通螺紋和錐螺紋,由於是用多刃銑刀銑削﹑其工作部分的長度又大於被加工螺紋的長度,故工件只需要旋轉1.25~1.5轉就可加工完成,生產率很高。螺紋銑削的螺距精度一般能達 8~
9級,表面粗糙度為R 5~0.63微米。這種方法適用於成批生產一般精度的螺紋工件或磨削前的粗加工。3)螺紋磨削主要用於在螺紋磨床上加工淬硬工件的精密螺紋(螺紋磨削),
按砂輪截面形狀不同分單線砂輪和多線砂輪磨削兩種。單線砂輪磨削能達到的螺距精度為
5~6級,表面粗糙度為R 1.25~0.08微米,砂輪修整較方便。這種方法適於磨削精密絲杠﹑螺紋量規﹑蝸桿﹑小批量的螺紋工件和鏟磨精密滾刀。多線砂輪磨削又分縱磨法和切入磨法
兩種。縱磨法的砂輪寬度小於被磨螺紋長度,砂輪縱向移動一次或數次行程即可把螺紋磨到最後尺寸。切入磨法的砂輪寬度大於被磨螺紋長度,砂輪徑向切入工件表面,工件約轉1.25轉就可磨好,生產率較高,但精度稍低,砂輪修整比較復雜。切入磨法適於鏟磨批量較大的絲和磨削某些緊固用的螺紋。4)螺紋研磨用鑄鐵等較軟材料製成螺母型或螺桿型的螺紋研具
,對工件上已加工的螺紋存在螺距誤差的部位進行正反向旋轉研磨,以提高螺距精度。淬硬的內螺紋通常也用研磨的方法消除變形,提高精度。5) 攻絲和套絲攻絲 用絲錐攻絲)是用一定的扭距將絲錐旋入工件上預鑽的底孔中加工出內螺紋。 用板牙套絲)是用板牙在棒料(或管料)工件上切出外螺紋。攻絲或套絲的加工精度取決於絲錐或板牙的精度。加工內﹑外螺紋的方法雖然很多,但小直徑的內螺紋只能依靠絲錐加工。攻絲和套可用手工操作,也可用車床﹑鑽床﹑攻絲機和套絲機。6) 螺紋滾壓用成形滾壓模具使工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螺紋的加工方法。螺紋滾壓一般在滾絲機。搓絲機或在附裝自動開合螺紋滾壓頭的自動車床上進行,適用於大批量生產標准緊固件和其它螺紋聯接件的外螺紋。滾壓螺紋的外徑一般不超過 25毫米,長度不大於100毫米,螺紋精度可達2級(GB197-63),所用坯件的直徑大致與被加工螺紋的中徑相等。滾壓一般不能加工內螺紋,但對材質較軟的工件可用無槽擠壓絲錐冷擠內螺紋(最大直徑可達30毫米左右),工作原理與攻絲類似。冷擠內螺紋時所需扭距約比攻絲大1倍,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比攻絲略高。螺紋滾壓的優點是﹕表面粗糙度小於車削﹑銑削和磨削;滾壓後的螺紋表面因冷作硬化而能提高強度和硬度;材料利用率高;生產率比切削加工成倍增長,且易於實現自動化;滾壓模具壽命很長。但滾壓螺紋要求工件材料的硬度不超過HRC40;對毛坯尺寸精度要求較高;對滾壓模具的精度和硬度要求也高,製造模具比較困難;不適於滾壓牙形不對稱的螺紋。按滾壓模具的不同,螺紋滾壓可分搓絲和滾絲兩類。搓絲兩塊帶螺紋牙形的搓絲板錯開 1/2螺距相對布置,靜板固定不動,動板作平行於靜板的往復直線運動。當工件送入兩板之間時,動板前進搓壓工件,使其表麵塑性變形而成螺紋(圖6 搓絲滾絲有徑向滾絲﹑切向滾絲和滾壓頭滾絲3種徑向滾絲﹕2個(或3個)帶螺牙形的滾絲輪安裝在互相平行的軸上,工件放在兩輪之間的支承上,兩輪同向等速旋轉(徑向滾絲),其中一輪還作徑向進給運動。工件在滾絲輪帶動下旋轉,表面受徑向擠壓形成紋,對某些精度要求不高的絲杠,也可採用類似的方法滾壓成形。切向滾絲﹕又稱行星式滾絲
,滾壓工具由1個旋轉的中央滾絲輪和3塊固定的弧形絲板組成切向滾絲)。滾絲時,工件可以連續送進,故生產率比搓絲和徑向滾絲高。滾絲頭滾絲﹕在自動車床上進行,一般用於加工工件上的短螺紋。滾壓頭中有3~4個均布於工件外周的滾絲輪(滾絲頭滾絲)。滾絲時,
工件旋轉,滾壓頭軸向進給,將工件滾壓出螺紋。
③ 螺紋裝配時的技術要求
螺紋裝配技術要求:
1. 螺紋連接控制預緊力與防松:
預緊是為了保證一定的擰緊力矩;防松是要有可靠的防松裝置。 (1) 螺紋連接控制預緊:
對預緊力無嚴格要求,通常採用普通扳手、風動扳手、電動扳手,憑操作者的經驗來判斷預緊國是否適當。 對有規定預緊力,採用以下方法:
1)控制扭矩法:用測力扳手使預緊力達到給定值。如指針式扭力扳手,可讀出擰緊力矩的大小。
2)控制螺栓伸長法:通過控制螺栓伸長量來控制預緊力的方法。螺母擰緊前,螺寬沖栓原始長度為1L,擰緊後,螺栓長度變為2L,通過測定1L、2L便可確定擰緊力矩是否符合要求。
3)控制螺母扭角法:通過控制螺母擰緊時應轉過的角度來控制預緊力的方法。其原理和測量螺栓伸長法相同, 在螺母擰緊到各被連接件消除間隙後,測得轉角1基巧鎮,再擰緊一個轉角2搏粗,通過測量1、
2來確定預緊力。
(2) 螺紋連接防松:
螺紋連接要有可靠的防松裝置。
④ 車床上能否加工內六角
車床上能加工內六角。
內六角螺絲的生產,一般是先從購買螺絲線材開始,需要做什麼規格的內六角螺栓就先購買相同規格型號的螺絲線材。也要先確定做什麼材質的內六角螺釘,比如說有些是不銹鋼內六角螺絲,有些是4.8級內六角圓柱頭螺釘,有些是8.8級內六角螺栓,有些是12.9級內六角螺絲。
這些就確定了螺絲線材料的材質,用鐵的還是不銹鋼的,用碳鋼什麼等級強度的。隨後就是根據內六角螺絲定購模具,在後就是打頭,然後再是搓牙,把內六角螺栓牙螺紋搓好,使之過通止規。
最後如果是不銹鋼內六角螺絲,還需要清洗光亮並甩干。有些要求高的,可以鈍化,使之鹽霧時間更長些。有些鐵的內六角螺絲需要電鍍的就拿去電鍍,概括客戶的要求,電鍍不同的色。
(4)怎麼用機床製造螺釘擴展閱讀
車床技術安全操作規程:
(1) 工作前按規定潤滑機床,檢查各手柄是否到位,並開慢車試運轉五分鍾,確認一切正常方能操作。
(2)卡盤夾頭要上牢,開機時扳手不能留在卡盤或夾頭上。
(3)工件和刀具裝夾要牢固,刀桿不應伸出過長(鏜孔除外);轉動小刀架要停車,防止刀具碰撞卡盤、工件或劃破手。
(4)工件運轉時,操作者不能正對工件站立,身不靠車床,腳不踏油盤。
(5)高速切削時,應使用斷屑器和擋護屏。
(6)禁止高速反剎車,退車和停車要平穩。
(7)清除鐵屑,應用刷子或專用鉤。
(8)用銼刀打光工件,必須右手在前,左手在後;用砂布打光工件,要用「手夾」等工具,以防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