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論述家用分體式空調製冷工作原理並畫出原理圖
空調製冷制熱原理1-製冷循環原理
空調器通電後,製冷系統內製冷劑的低壓蒸汽被壓縮機吸入並壓縮為高壓蒸汽後排至冷凝器;同時軸流風扇吸入的室外空氣流經冷凝器,帶走製冷劑放出的熱量,使高壓製冷劑蒸汽凝結為高壓液體。高壓液體經過過濾器、節流機構後噴入蒸發器,並在相應的低壓下蒸發,吸取周圍的熱量;同時貫流風扇使空氣不斷進入蒸發器的肋片間進行熱交換,並將放熱後變冷的空氣送向室內。如此室內空氣不斷循環流動,達到降低溫度的目的。
空調製冷制熱原理2-空調制熱循環
除了製冷,冷暖兩用空調還可以制熱。其實簡單得說,空調制熱循環就是將製冷過程顛倒了過來,當然顛倒過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還需要額外增加一些部件,並且這樣還會影響到空調的工作效率。據舒適100網專家介紹,空調制熱有個比較大的缺陷,在0度以下,空調制熱能力會大大的下降,普通空調在零下5度以後基本停止工作。變頻空調稍微好一些,可以達到零下15度以內正常工作,再低也無能為力了,所以有些空調在制熱上加入了電熱輔助,也就是裝上了電熱絲,就像某些取暖器一樣,這樣雙管齊下,制熱效果會更好。
普通方式制熱的空調叫做熱泵型,帶有電熱絲的叫做電熱輔助型。電熱輔助型雖然效果要好過單純熱泵型,但是由於電熱絲的能效比只能達到1:1,所以其耗電量也是巨大。為了節省耗電量,一般空調都會把電熱絲的功率作的很小,基本上只有其制熱量的10%。這樣一來,如果在空調壓縮機都不能啟動的時候,電輔熱就真的成為一個擺設了,所以大部分進口品牌空調都不把此項功能放在空調之中。舒適100網專家表示,如果您對家庭採暖要求很高的話,我們建議裝一套家庭獨立採暖系統,如地暖、暖氣片,二者都是時下最為流行實用的家庭取暖設備。
家用空調製冷制熱原理與中央空調差不多,不過,室外溫度過低和小壓縮機制熱能力不足一直是家用空調制熱的最大發展瓶頸。與傳統分體式空調相比,中央空調平均制熱量提升了20%以上,以特靈水系統為主的中央空調可與壁掛爐聯動使用,全面實現製冷、制熱、生活熱水一體化,舒適100網的許多家庭客戶都會選擇這種方案,因為這種製冷取暖方式更節能、經濟、安全
❷ 論述家用分體式空調製冷工作原理並畫出原理圖
家用分體式空調製冷工作原理
一、工作原理:
家用分體式空調製冷主要依賴於製冷劑的循環流動。其工作原理可以概括為四個主要部分: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蒸發器。
二、詳細解釋:
1. 壓縮機: 壓縮機是空調的心臟,它負責將製冷劑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體,驅動製冷循環。
2. 冷凝器: 高溫高壓的製冷劑氣體進入冷凝器,通過風扇的散熱作用,將製冷劑氣體冷凝成液體,並放出熱量,這些熱量通過室外機組排到室外。
3. 膨脹閥: 製冷劑液體通過膨脹閥進入蒸發器,由於壓力降低,製冷劑液體開始蒸發並吸收周圍的熱量。
4. 蒸發器: 蒸發器是空調室內機的主要部分,製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室內的熱量並轉變為氣態,從而使室內溫度降低。然後,氣態製冷劑再次回到壓縮機,完成整個循環。
原理圖:
這是一個簡化的原理圖描述:
| 步驟 | 描述 |
| --- | --- |
| 1 | 壓縮機 |
| 2 | 冷凝器 |
| 3 | 膨脹閥/毛細管 |
| 4 | 蒸發器 |
| 5 | 返回壓縮機 |
| | 製冷劑循環路徑 |
| | 製冷劑流動方向 |
此原理圖展示了製冷劑在家用分體式空調中的循環路徑,從壓縮機到冷凝器,再到膨脹閥/毛細管,最後到蒸發器,完成一個循環。通過這個過程,空調實現了室內熱量的轉移和排除,從而達到製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