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想問一下,學習製冷與冷藏技術專業,出來社會能有什麼樣工作,工作前景如何能自己出來做什麼樣的相關生意
(當然是製冷技術啦)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從事製冷、冷藏系統和設備的安裝、調試、檢修和管理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專業核心能力:製冷、冷藏系統和設備的安裝、調試、檢修能力。 專業核心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機械制圖、工程力學、電工與電子技術、流體力學與傳熱學、機械基礎、製冷原理、製冷機器與設備、食品冷加工工藝、製冷裝置自動化、製冷裝置安裝管理與操作、小型製冷裝置、冷藏庫設計、金工實習、電子工藝基本訓練、製冷空調測控技術實訓、中央空調系統運行管理實訓、製冷設備安裝與檢修實訓、畢業設計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可設置的專業方向:製冷設備維護;製冷、冷藏系統運用。 就業面向:主要就業於製冷與空調設備的設計、生產和流通企事業單位;冷凍、冷藏及低溫物流行業的行政部門;建築及設備安裝公司中的空調與製冷設備的安裝、調試;冷庫、化工廠、賓館樓宇的空調與製冷設備的運行管理、維修;空調與製冷設備的生產製造;製冷與空調設備的生產和流通企業單位的營銷或專業機構,以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管理部門。
Ⅱ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實習
去電纜廠是非常好的選擇。因為這也是以後就業選擇范圍內的單位。而且今年來說,就效益而言,電纜廠是非常不錯的。在那兒見習之後,可以對此行業更加了解,對於今後就業非常有幫助!
Ⅲ 武漢大學 能源動力系統及自動化
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自動化原理,汽輪機原理,鍋爐原理
Ⅳ 能源動力系統及自動化專業的主要課程
除數來理化、計算機等公共基源礎課外,設有材料力學、理論力學、機械設計基礎、工程熱力學、工程流體力學、電工電子學、傳熱學、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基礎、自動控制理論、能源與環境工程及自動化系列課程、製冷與人工環境及自動化系列課程等。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是國家教育部為了加強基礎、拓寬知識面,於1998年將原來機械類絕大部分專業(如工程機械、建材機械、機械設計與製造等)合並、調整後提出的一個引導性專業。主要有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技術、機械設計等三個專業方向。
本專業培養熟練掌握機械學、電子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從事數控技術和製造自動化、系統控制與自動檢測技術,CAD/CAM/CAPP技術及其網路集成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等方面的研究開發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及管理人才。設置的主要課程:工程圖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計算機基礎與網路技術、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子技術、液壓與氣壓傳動、測試技術、數控技術、現代設計方法、智能控制技術、CAD/CAM系統等。學生畢業後適合在設計部門、技術公司、工業企業從事機械設備和電子設備的設計、製造、研究、開發及經營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Ⅳ 新型冷庫製冷裝置的自動控制包括哪些內容
新型冷庫製冷裝置的自動控制是冷庫運用新技術的具體體現,它通過遙測、遙控按程序進回行操答作,不但節省了人力、電耗,而且提高了生產效率和食品加工的質量,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故障發生。
(1)製冷工藝參數的自動檢測 它利用繼電器節流閥、壓力表、溫度計、液位計、浮球閥等進行溫度、壓力、流量、液位、濕度等的自動檢測。
(2)工藝流程的自動控制 它利用高低壓繼電器、電磁閥、製冷壓縮機、氨泵、冷風機、水泵等設備的停開,以及製冷系統中各迴路的工藝自動化流程的程序進行自動控制。
(3)製冷裝置的自動調節 它利用液位、壓力、溫度、濕度和時間等控制元件,對庫房的溫度、濕度、容器中的液位、壓力、流量和壓縮機能量進行自動調節。
(4)自動保護控制 即利用保護裝置的故障顯示安全報警和斷電停機等功能,對製冷系統的正常運行和操作人員的安全進行自動保護控制。
目前,我國冷庫的自動控制有繼電器元件控制和邏輯元件控制兩種。且邏輯元件控制部分正在逐步增加,以簡化電控線路,提高自動化控制的程度。
Ⅵ 自動鍛造一體化視頻
公開培訓課程《製造自動化DIY:工廠自動化低成本、自主開發的策略與方法》,已確認准時開課
2014年11月08~09日 深圳
隨著用工成本的急劇增加,製造業轉型升級,工業自動化成為眾多企業的急迫追求。國內製造企業普遍自動化程度不高,設備精度和可靠性較差,操作人員的素質較低,如何低成本、自主開發自動化製造系統成為眾多工廠面臨緊急課題。
自動化的目的無非是要追求產品質量穩定、生產速度愈快、生產成本愈低、用人工愈少。自動化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現大多數企業受到傳統自動化設備的影響,盲目追求高速度、大產量及泛用化,甚至高成本的投入,這樣的設計及投資理念導致企業巨大的浪費甚至戰略的失敗!另外一些企業在自動化的需求識別,自動化裝備的選擇、使用、維護等存在諸多問題,如自動化設備使用不好、故障頻發、生產出不良品不會自動報警,以致繼續生產不良品而不敢使用自動化設備閑置。由於未能發揮自動化應有功效,從而使得企業對自動化喪失信心。
本課程秉承適速化、小型化、專用化的低成本、可以自製的領域發展路線,通過現場診斷分析,選擇和提取節省或取代人工的作業過程,立足現場開發設計高效省力化裝置和自動化設備。例如:精益自動化生產線設計製作,升降、補充、搬運、輸送、倉儲等省力化裝置設計製作,裝配、固定、壓入、補充壓入、焊接、非標自動化設備設計製作等。通過省人化和省力化裝置及自動化系統的導入,可以大規模減少作業人工,極大地低減生產及管理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Ⅶ 河南理工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的學院領導
付子義,男,漢族,1958年6月生,河南博愛人,中共黨員,教授。歷任電氣學院副院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任黨委書記。現任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院長,兼任電工電子國家級教學示範中心主任,河南省高等學校控制工程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主任,南方九省電工理論學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電機控制、礦井綜合自動化、智能信號處理以及煤礦井下供配電系統等方向的科研與教學工作。河南省高等學校控制工程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余發山 ,男,土家族,1952年7月生,湖北長陽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1977年畢業於焦作礦業學院電氣自動化專業,歷任自動化教研室主任,電氣系主任,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院長。現任河南省高等學校控制工程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正處級調研員,過程式控制制研究室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自動化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兼任國家級精品課程負責人,全國模範教師。主要從事工業過程式控制制與電氣傳動自動化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自動化系目前有教職員工11人,主要從事自動化專業本科及研究生教學活動,進行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電力電子與電氣傳動等方向的科學研究工作。講授的主要本科課程有自動控制原理,自動控制系統,電力電子技術,過程式控制制,計算機控制技術等。研究生課程有現代交流調速,現代電力電子技術辯識及建模機電能量轉變等。
自動化教研室一貫堅持質量就是現代化大學地生命的宗旨,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研室管理體制。長期以來注重進行教學研室,教學改革活動,積極開展科研促教學活動,形成一支思想覺悟高,業務能力強,團結穩定的師資隊伍,近幾年來完成科研和項目十多項,獲獎5項。
近幾年教研和科研狀況
1 自動控制系統產學研教學模式研言 負責人:鄭征等 獲河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2 自動控制系統網路學件研製 負責人:鄭征 李輝 胡治國 陶慧等 獲2TBL_0TBL_04年河南省軟體大賽二等獎
3 自動化專業教學體系改革與研究 負責人:鄭征 李輝 余發山 陶慧 獲河南省優秀教學科研論文二等獎
4 交變頻器的雙變數控制理論體系的研究 負責人:杜慶楠 獲河南省科研成果三等獎 焦作市科研成果一等獎
5 交交變頻雙變數控制理論研究 負責人:杜慶楠 獲河南省攻關項目
6 基於小波變換TBL_0TBL_0K農網故障診斷的研究 負責人:余發山 獲河南省攻關項目
7 高功率因數整流的研究 負責人:鄭征 河南省基金 一、師資隊伍
信息工程系是電氣學院專業教學系,主要承擔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和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各類教學任務。全室共11人,具有副高級職稱1人,講師4人,助教6人,具有博士學位2人,具有碩士學位6人,1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
二、承擔的主要教學任務
本科實踐教學:畢業設計,生產實習,認識實習,課程設計,精工實習,電子工藝實習本科課程教學:數字信號處理,數字圖象處理,數字圖象處理(雙語),信號與系統分析,信號與系統分析(雙語),現代通信技術概論,電磁場與波,信息理論與編碼,數字邏輯設計,通信原理,通信基本電路等。研究生教學: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人工神經網路,圖象識別技術,專業英語等。
三、承擔的本科重點課程和精品課程建設
重點課程建設:信號與系統分析
精品課程建設:信息理論與編碼
雙語課程建設:數字圖象處理
四、主持和參與的在研項目
1、礦井煤倉煤位的圖像識別系統研究(主持)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劃項目,2004。
2、地下商場高可靠性火災報警系統研究(參與)河南省省攻關項目,2003。
3、依託工科優勢,理工融合,培養綜合型電科高級人才(參與) 河南理工大學教改項目,2004。
五、完成的科研、論著和發表的論文
完成「斜井皮帶工作閘智能適時投入裝置 」 等科研項目4項。《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建設獲河南省省級優質課程。編寫《電工學》上冊(電工技術)等規劃教材三部。編寫《煤礦電工手冊》(修訂本)第三分冊等專著三部。在《計算機學報》和《煤炭學報》等雜志上發表論文28篇,其中一級學報5篇,核心期刊6篇,被EI檢索四篇。獲各種獎勵17項。 一、承擔課程:
承擔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各專業核心(主幹)課程:
(1) 電路理論
(2) 模擬電子技術
(3) 數字電子技術
(4) 電子技術課程設計
(5) 數字邏輯及實驗
(6) 全校非電專業的電工與電子技術
二、教學任務:
對本科生進行系統的電工技術、電子技術的基礎知識以及基本技能的教育,構架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培養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熟練的基本技能以及健全人格本科生,使其成為有較高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
三、人員組成:
具有合理的教師結構,現有教工13人,其中碩士以上學歷9人(含在讀),教師們在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的教學中均有豐富的經驗,並積極從事教學改革。本教研室完成的電路方面的教改項目獲河南省教育廳一等獎;電工與電子技術教改項目也多次獲得省級獎勵,每年均有多篇教改論文發表,在教育教學方面起到很好的效果。 成立於2003年,現有教師9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講師3人;博士1人,碩士5人,在讀碩士3人,是一支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合理的年輕化師資隊伍。
主要承擔的課程有:微機原理及應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控制技術、計算機文化基礎、高級語言程序設計等計算機類相關課程,並承擔指導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模擬訓練、單片機課程設計等任務。
主要的研究方向為電氣傳動、生產監控和智能儀表。近幾年來,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教研項目和橫向合作項目5項,發表論文30餘篇,主編或參編微機原理及應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控制技術等教材6部。 2003年組建的。現有教師9人,其成員如下:董愛華、艾永樂、李良、蘇波、呂輝、曾志輝、余瓊芳、仝兆景、劉群坡。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講師5人;助教2人。 主要承擔: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過程檢測與熱工儀表、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原理與應用、過程式控制制系統等理論教學任務;還承擔指導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智能儀表課程設計和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原理與應用課程設計、電信專業、電科專業的認識實習以及指導電類各專業的畢業設計等實踐性教學任務。
近幾年來,教研室主編或參編、出版了電工技術、電子技術和電子技術基礎等教材多部;撰寫並出版了通用電氣設備維修手冊、智能建築電工電路技術、袖珍電工手冊等專著多部。完成省部級縱、橫向科研項目和教研項目近10項,其中「三電」基礎課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2003年8月獲河南省教學科研成果一等獎;「工科非電專業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課程改革研究」,2004年12月獲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Ⅷ 能源環境工程及自動化干什麼的
本專業開設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理論力學內,材料力學,機械設容計基礎、電工基礎、電子技術基礎、plc控制系統設計、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能源工程與管理、熱力過程自動控制、能源與動力系統製冷技術、空調及自動化、節能原理與技術、風力發電技術、太陽能光伏原理及應用、能源系統技術經濟分析等必修課程;同時適應專業和就業發展設置了較大比例的選修課,如製冷裝置自動化、天然氣開采與綜合利用技術、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技術、太陽能利用技術、低溫原理與技術等。該課程體系的設置使學生既掌握了扎實寬廣的理論基礎知識又具有專業特長。
畢業生可在電力、動力、製冷空調、能源化工、天然氣及城市燃氣輸配、可再生能源開發、高等院校等從事生產、管理、設計、營銷、教學、科研工作,人才需求量大,也可攻讀更高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