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6上海)1919年盧瑟福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轉變,並由此發現______.
盧瑟福第一次用α粒子轟擊氮核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轉變並發現了質版子,因此圖中的A為放射源權發出的α粒子,B為氮氣,該核反應方程為:24He+714N→817O+11H.
故答案為:質子,α,氮,24He+714N→817O+11H.
2. 1919年科學家盧瑟福用氦原子核轟擊氮原子核,他如何做到的呢
△ 1919年,盧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轟擊氮核的實驗。他從氮核中打出的一種粒子,並測定了它的電荷與質量,它的電荷量為一個單位,質量也為一個單位,盧瑟福將其命名為質子。
△ 盧瑟福發現了原子核,建立了原子的「核式模型」,或稱「行星模型」。其α粒子散射實驗過程如下:
1911年,英國著名物理學家,被稱為近代原子核物理學之父的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等人,用一束帶正電的、質量比電子大得多的高速α粒子轟擊金箔。他們預期,α粒子會毫不費力地擊穿那些「西瓜」,順利到達對面的金屬板上。結果卻發現:大多數α粒子能穿過金箔,且不改變原來的前進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變了原來的方向,甚至有極少數的α粒子被反彈了回來。實驗表明:① 絕大多數粒子不偏移→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② 少數粒子發生較大偏轉→原子內部有「核」存在;③ 極少數粒子被彈回→作用力很大;質量很大;電量集中。於是,盧瑟福提出含核原子結構模型。主要觀點是:
(1)每一個原子都有一個體積極小、極密實的核;
(2)原子核佔有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的原子質量;
(3)原子核被一個體積很大幾乎什麼也沒有的空間包圍著;
(4)原子核外的空間里極稀疏地散布著電子,其總電荷數恰好與原子核中的正電荷相等;
(5)電子圍繞帶正電的原子核隨意轉動。
盧瑟福的實驗裝置圖和結果剖析圖如下:
3. 1919年盧瑟福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轉變,並由此發現______.圖中A為放射源
盧瑟福第一次用α粒子轟擊氮核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轉變並發現了質子,因此圖中的A為放射源發出的α粒子,B為氮氣.
故答案為:質子,α,氮.
4. 1919年,盧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轟擊氮核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一個密封的箱子,頂端有兩個帶閥門的通氣
若在鋁箔和熒光屏來之間加上垂直源於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這些亮點紛紛向上偏移,
根據左手定則得該射線帶正電,
當通過通氣孔P將箱內抽成真空時,發現α粒子能夠穿過鋁箔打到熒光屏上,使熒光屏上產生閃爍的亮點;增加鋁箔的厚度,使熒光屏上恰好沒有閃爍的亮點;
即鋁箔達到一定厚度,剛好能阻止α粒子穿過,
盧瑟福第一次用α粒子轟擊氮核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轉變並發現了質子,所以通入少量氮氣,α粒子穿透性比較弱,不能穿過較厚鋁箔,熒光屏上的亮點是由質子打出的,所以穿過鋁箔的射線是質子,穿透性更強,而且帶正電.
故選:D.
5. 1919年科學家盧瑟福用氦原子核轟擊氮原子核,他如何做到的呢
△年,盧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轟擊氮核的實驗。他從氮核中打出的一種粒子,並測定了它的電荷與質量,它的電荷量為一個單位,質量也為一個單位,盧瑟福將其命名為質子。
△盧瑟福發現了原子核,建立了原子的「核式模型」,或稱「行星模型」。其α粒子散射實驗過程如下:
1911年,英國著名物理學家,被稱為近代原子核物理學之父的盧瑟福(ErnestRutherford)等人,用一束帶正電的、質量比電子大得多的高速α粒子轟擊金箔。他們預期,α粒子會毫不費力地擊穿那些「西瓜」,順利到達對面的金屬板上。結果卻發現:大多數α粒子能穿過金箔,且不改變原來的前進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變了原來的方向,甚至有極少數的α粒子被反彈了回來。實驗表明:①絕大多數粒子不偏移→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②少數粒子發生較大偏轉→原子內部有「核」存在;③極少數粒子被彈回→作用力很大;質量很大;電量集中。於是,盧瑟福提出含核原子結構模型。主要觀點是:
(1)每一個原子都有一個體積極小、極密實的核;
(2)原子核佔有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的原子質量;
(3)原子核被一個體積很大幾乎什麼也沒有的空間包圍著;
(4)原子核外的空間里極稀疏地散布著電子,其總電荷數恰好與原子核中的正電荷相等;
(5)電子圍繞帶正電的原子核隨意轉動。
盧瑟福的實驗裝置圖和結果剖析圖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