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圖甲所示為測量電動機轉動角速度的實驗裝置,半徑不大的圓形卡紙固定在電動機轉軸上,在電動機的帶動下
①D(2分)來②源 (1分),θ是n個點對應的圓心角(1分);③沒有影響(1分),電火花計時器向卡紙中心移動時不影響角度的測量(1分)
B. 人體運動系統中,具有緩沖作用的裝置有哪些(從運動解剖學的角度來分析)
運動系統主要由骨、骨連接和骨骼肌三種器官所組成。它們占人體體重的大部分,並構成人體的輪廓。
運動系統顧名思義其首要的功能是運動。人的運動是很復雜的,包括簡單的移位和高級活動如語言、書寫等,都是以在神經系統支配下,肌肉收縮而實現的。即使一個簡單的運動往往也有多數肌肉參加,一些肌肉收縮,承擔完成運動預期目的角色,而另一些肌肉則予以協同配合,甚或有些處於對抗地位的肌肉此時則適度放鬆並保持一定的緊張度,以使動作平滑、准確,起著相反相成的作用。運動系統的第二個功能是支持,包括構成人體體形、支撐體重和內部器官以及維持體姿。人體姿勢的維持除了骨和骨連接的支架作用外,主要靠肌肉的緊張度來維持。骨骼肌經常處於不隨意的緊張狀態中,即通過神經系統反射性地維持一定的緊張度,在靜止姿態,需要互相對抗的肌群各自保持一定的緊張度所取得的動態平衡。運動系統的第三個功能是保護,眾所周知,人的軀干形成了幾個體腔,顱腔保護和支持著腦髓和感覺器官;胸腔保護和支持著心、大血管、肺等重要臟器;腹腔和盆腔保護和支持著消化、泌尿、生殖系統的眾多臟器。這些體腔由骨和骨連接構成完整的壁或大部分骨性壁;肌肉也構成某些體腔壁的一部分,如腹前、外側壁,胸廓的肋間隙等,或圍在骨性體腔壁的周圍,形成頗具彈性和韌度的保護層,當受外力沖擊時,肌肉反射性地收縮,起著緩沖打擊和震盪的重要作用。
人體骨有206塊,借關節、韌帶、軟骨連結其中。骨以不同形式(不動、微動或可動)的骨連接聯結在一起,構成骨骼skeleton,形成了人體體形的基礎,並為肌肉提供了廣闊的附著點。(見人體骨骼示意圖)肌肉是運動系統的主動動力裝置,在神經支配下,肌肉收縮,牽拉其所附著的骨,以可動的骨連接為樞紐,產生杠桿運動。
人體各骨連結基本上分為直接連結和間接連結。直接連結包括顱頂各骨之間的膜性連結(縫);椎體間的軟骨連結;骶椎間的骨性連結。這是三種直接連續的方式。間接連結又稱關節。盡管人體的關節有多種多樣,但其基本結構不外有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各骨相互接觸處的光滑面叫關節面。關節面為一層軟骨復蓋稱關節軟骨。關節囊由結締組織組成,它附著於關節面周圍的央面上。關節腔就是關節軟骨和關節囊間所密閉的窄隙。
軀干骨包括脊柱骨26塊,肋骨24塊,胸骨1塊。這些骨互相連接構成脊柱和胸廓。脊柱由二十四塊椎骨(其中頸椎七快,胸椎十二塊,腰椎五塊)一塊骶骨和一塊尾骨相迭而成。胸廓由胸椎、肋骨、肋軟骨和胸骨組成。肋骨共十對,左右對稱,肋骨前端借肋軟骨與胸骨連結構成胸肋關節,後端與胸椎連結構成肋椎關節,第八至第十肋的前端不接胸骨,各與上位的肋軟骨連結形成肋弓。第十一、十二肋骨的前端不與上位肋軟骨相連,稱為浮肋。胸骨居胸前正中部。
顱骨包括腦顱骨8塊,面顱骨15塊,聽骨6塊。
四肢骨包括上肢骨64塊,下肢骨62塊。
①上肢骨包括鎖骨,肩胛骨,上臂的肱骨,前臂的尺骨及橈骨和手的八塊腕骨,五個掌骨和十四節指骨。
腕骨可分為兩排:近側排由拇指側向小指側,有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豆骨;遠側排依次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和鉤骨。
掌骨由拇指向小指依次稱第一、二、三、四、五掌骨。
指骨除拇指為兩節,其餘各指為三節,共計十四節。指骨由肢體近端到遠端,分別稱第一(近),第二(中)和第三(遠)指節。
肩關節由關節囊包圍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而成。因肱骨頭的關節面大,呈半球形,肩胛骨關節盂小而且淺,加上關節囊松而薄,所以,肩關節活動靈活,是全身易脫位的關節之一。
肘關節是一個復關節,由三個關節共居同一關節囊而成。肱尺關節是肘關節的主關節,由肱骨滑車與尺骨滑車切跡構成。可展伸140?。肱橈關節:由肱骨小頭和橈骨的關節凹構成。只能作屈伸和迴旋運動。橈尺近側關節:由橈骨環狀關節面與尺骨上端的橈切跡構成。伸肱時,前臂與上臂不在一條直線上,前臂與上臂之間形成一開向外側的角度,這個角叫提攜角(男性約為165?,女性約為135?。橈腕關節由橈骨的腕關節面與舟、月和三角骨構成,可做屈伸、內收、外展和環轉運動。橈腕關節與腕間關節共同活動的范圍是:屈最大,約90?,伸45?,內收40?,外展20?,環轉度極小。
腕掌關節由下排腕骨與掌骨構成。除拇指腕掌、小指拇掌關節能作屈伸、收展、對掌及環轉(僅拇指腕掌關節有)等運動外,餘三個腕掌關節基本不動。
②下肢骨包括髖骨、大腿的股骨、小腿的脛骨及腓骨以及足骨。
足骨分為跗、跖、趾骨。跗骨:7塊,分別叫做距骨、跟骨、足舟骨、骰骨和楔骨。跗骨位於足的後半部,內側是距骨,它與脛腓骨構成踝關節;距骨下方是跟骨,形成足跟;距骨前內是足舟骨;跟骨前外是骰骨;骰骨內側依次排有外側、中間和內側楔骨。三塊楔骨與第一、二、三跖骨形成第一、二、三跗跖關節。骰骨與第四、五跖骨形成第四、五跗跖關節。跖骨:5塊,與趾骨一起構成足的前半部。近端與跗骨相關節,遠端與趾骨相關節。趾骨:14塊,趾2節,余均3節。第一跖趾關節附近常見有一對籽骨。
C. 什麼是角傳動裝置
是一種將曲柄連桿機構中的連桿省去,代之以行星齒輪、導桿等構件,將迴旋轉運動轉化為直答線運動的裝置。其結構具有機架、主軸、固定內齒輪,行星外齒輪、曲柄、偏心軸、外延盤、節圓軸、導桿、活塞、汽缸等。主軸帶動曲柄旋轉。曲柄通過偏心軸帶動行星外齒輪、外延盤及節圓軸運動。節圓軸軸心的運動為直線往復運動。它通過導桿帶動活塞在汽缸內作直線往復運動。該裝置與傳統的曲柄連桿機構比較,具有尺寸小、摩擦力小、壽命長的優點,是一種新型的節能裝置。
D. (如圖甲所示為測量電動機轉動角速度的實驗裝置,半徑不大的圓形卡紙固定在電動機轉軸上,在電動機的帶動
(1)ACBD(2分) (2)D(3) (θ為n個點對應的圓心角,t為時間間隔) (2分)
E. 有一種角速度計可以測量航天器的轉動角速度,其結構如圖所示,角速度計固定在待測裝置上,當裝置繞豎直軸
當系統以角速度ω轉動時對元件A,彈簧彈力提供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為:專kx=mω2(l0+x);屬 電壓表的讀數為:U=E 解得U與ω的函數關系:U= 當x=l時,有:U=E,ω=
F. 如圖所示是一種液面升降監測裝置原理圖。點光源S發出的一束激光與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靜的液面,入射
80°,向右
G. 航天器為了保持穩定的姿態都要做自轉運動,如圖所示裝置可以測定航天器自轉的角速度ω.此裝置可隨航天器
(1)設系統在水平面內以角速度ω轉動時,彈簧伸長的長度為x,則對專元件A,根據牛頓第屬二定律得: F n =ma=mω 2 R, F n =kx=mω 2 (L 0 +x), 即:x= (2)根據題意可知電壓表的示數為:U= = 所以電壓表的示數U與角速度ω的函數關系為:U= . 答:(1)彈簧形變數x與ω的關系式為x= ; (2)電壓表的示數U與角速度ω的函數關系為關系為U= . |
H. 如圖甲所示為測量電動機勻速轉動角速度的實驗裝置,半徑適當的圓形卡紙固定在電動機轉軸上,有電動機的帶
(1)該實驗先將電火花計時器與圓形卡紙保持良好接觸,先使卡片轉專動,再打點,最後取出卡屬片進行數據處理.故次序為①③②④. 故選:B. (2)要測出角速度,需要測量點跟點間的角度,需要的器材是量角器. 故選:D. (3)測出n個間隔與圓心連線的夾角θ, 根據ω= , 得:ω= . 故答案為:(1)B;(2)D; (3)
I. (2012瀘州)如圖所示是一種液面升降監測裝置原理圖.電光源S發出的一束激光與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靜
(1)由「激光與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靜的液面」,可得入射角為版90°-50°=40°.因反權射角等於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為40°,則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為80°. (2)當液面發生變化,下降時,由於入射角的大小不變,所以反射光線與原來的反射光線平行;反射光斑將向右移到A的位置,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80°;向右.
J.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測定圓周運動角速度的實驗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中,利用噴漆桶能夠向外噴射速度一定的油漆
(1)由題意可知,打在a點的霧滴速度最大,所以s1=0.70cm; (2)若霧滴噴射速專度為v0,則霧滴運動時屬間為t= 而轉台轉動轉過角度為θ=ωt 根據紙帶長度對應圓弧弧長的關系知: = 得ω= (3)因為ω= 所以 v0=,知圖線的斜率k= 解得ω=1.25π(ard?s-1)=3.93(ard?s-1). 答:(1)四個點中速度最大的霧滴到標志線的距離S1=0.70cm. (2)轉台轉動的角速度ω為ω= (3)轉台轉動的角速度ω值為3.93(ard?s-1).
與一種檢測角運動的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思五金件
發布:2025-01-16 14:13:46
瀏覽:47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