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圖所示是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於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調節
(1)在抄「探究杠桿的平襲衡條件」實驗中,應先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是為了便於測量力臂.
(2)分析表中的實驗數據,發現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F1、F2、L1和L2分別表示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杠桿平衡條件可表示為:F1L1=F2L2.
(3)要使翹翹板轉動,可採取的做法是:男孩不動,女孩向遠離支點方向移動(或者女孩不動,男孩向靠近支點方向移動;或者女孩不動,男孩蹬地,減小男孩對蹺蹺板的壓力);
故答案為:(1)水平;便於測量力臂;(2)F1L1=F2L2;(3)向遠離支點方向移動.
『貳』 (2013呼倫貝爾)如圖所示,是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於支架上,當
(1)杠桿左端下沉,為了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調專節;使杠桿平衡的目的有兩屬個:一是避免杠桿重力對杠桿轉動的影響;二是便於測量力臂的長度;
(2)設杠桿每一個小格代表L,一個鉤碼的重力為G,則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得,2G×3L=G′×2L,則G′=3G,n=
G′ |
G |
3G |
G |
『叄』 如圖所示是我們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圖.實驗結束後,通過分析數據,有的同學指出:杠桿的平衡條件
(1)測量力的工具:彈簧測力計;
測量長度的工具:刻度尺;
(2)實驗步驟:
①取下一側版的鉤碼,用彈簧權測力計斜拉杠桿,使其保持水平平衡,讀出測力計的示數,並用刻度尺測出力臂;
②改變彈簧測力計斜拉的角度,重復①中實驗步驟,多測幾次;
③尋找力與力臂間的關系.
故答案為:
(1)彈簧測力計;刻度尺;
(2)①取下一側的鉤碼,用彈簧測力計斜拉杠桿,使其保持水平平衡,讀出測力計的示數,並用刻度尺測出力臂;
②改變彈簧測力計斜拉的角度,重復①中實驗步驟,多測幾次;
③尋找力與力臂間的關系.
『肆』 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採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實驗時要讓杠桿AB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好處是
(1)實驗前,應調節橫桿AB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好處是可避免杠桿自重的影響專,並便於從屬杠桿上讀出或測出力臂;若當時觀察到B端偏低,可將B端螺母向左邊調;
(2)由F1L1=F2L2得:FC=
FALA |
LC |
FALA |
LD |
1.5N×4L |
2L |
『伍』 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採用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調節平衡時,都應該使它在______位置
(1)杠桿右端上翹,左端下傾,應將杠桿右端螺母向右邊移動一些,並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掛上鉤碼,正確調節使杠桿再次平衡.此時掛在杠桿上的鉤碼施加的動力、阻力方向恰好與杠桿垂直,掛鉤碼位置所對應的刻度值就等於力臂.
(3)在做「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時,在杠桿O點位置兩邊分別掛上數目不等的鉤碼,通過移動懸掛鉤碼的滑片的位置,並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重新保持水平,是錯誤的,掛上鉤碼後,不能再調節平衡螺母使杠桿平衡.
(4)甲組只通過三組特殊的數據,即動力和動力臂與阻力和阻力臂都是9、7、6就得出結論,過於片面;實驗應該至少在三次以上,且數據不要是幾個特殊的數字,這樣才能分析確定出實驗現象中的普遍規律.
而且甲組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類似的不同的物理量之間相加,是沒有意義的.
乙同學分析所有實驗數據後認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動力×動力臀=阻力×阻力臂,是正確的,科學的.
(5)正在使用的用扳手擰螺母、用釘捶拔釘子,能用較小的動力克服很大的阻力,使用時動力臂大於阻力臂,因而它們屬於省力杠桿;
而在使用用鑷子取砝碼時,杠桿受到的阻力較小,動力臂小於阻力臂,因而是費力杠桿.
故答案為:(1)水平;右;
(2)垂直;力臂;
(3)錯誤的;
(4)乙;甲.
『陸』 下圖為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實驗中:(1)開始時,總是讓杠桿在水平平衡狀態下進行實驗,
(1)杠桿左端偏高,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則可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節,或將專左端屬的平衡螺母向左調節;
(2)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計算得出:
①L2=
F1×L1 |
F2 |
1.5N×10cm |
1N |
F1×L1 |
L2 |
1N×20cm |
10cm |
『柒』 利用如圖所示裝置來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實驗時,應先調節平衡螺母,若發現杠桿右端下沉,此時
(1)杠桿右端下沉,應將杠桿重心向左移,所以應將兩端的平衡螺母(左端和版右端的均可)向左調節,直至重心權移到支點處,使杠桿重力的力臂為零,這樣就減小了杠桿的自重對實驗的影響;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的方向與杠桿垂直,力臂等於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力臂可以從杠桿標尺刻度上直接讀出來.
(2)設杠桿的一個小格為L,一個鉤碼重為G,
圖甲中,由杠桿平衡條件得,3G×4L=nG×3L,
所以n=4(個),所以應在杠桿左邊B處掛4個相同的鉤碼;
(3)力臂是指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的長度,當彈簧測力計傾斜時L1不是F1的力臂,因此,不滿足杠桿平衡的條件.
故答案為:(1)左;便於測量力臂;(2)4;(3)誤將圖中的L1看作是F1的力臂(或F1的力臂測量錯誤).
『捌』 如圖所示是探究杠杠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1)本實驗調整杠杠在水平方向平衡的好處是______.(2)若在實
(1)實驗中,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避免杠桿重力對杠桿轉動專的影響;二是便屬於測量力臂.
(2)杠桿左端低、右端高,說明重心偏左,為了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調節;平衡螺母只有在調平這一環節使用,在後面的實驗過程中不能移動.
(3)實驗序號1中力與力臂的乘積不相等,故第1組實驗數據是錯誤的;
(4)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杠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故答案為:(1)便於測量力臂;
(2)右;不能;
(3)1;
(4)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玖』 (2014興化市二模)小華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使用的每個鉤碼的質量均為50g,杠桿上相等
(1)杠桿的平衡狀態是指杠桿處於靜止狀態或勻速轉動的狀態.由於杠桿是回否勻速答轉動不容易判斷,所以在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我們一般要求使杠桿保持水平平衡的狀態;
(2)每個鉤碼的重力:G=mg=50×10-3kg×10N/kg=0.5N,
由圖可知:OB:OA=2:3,
∵F×OA=G×OB,
∴F=
G×OB |
OA |
3×0.5N×2 |
3 |
『拾』 如圖所示是某校物理實驗小組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裝置.(1)在實驗過程中,第一步是調節杠桿兩端的螺
(1)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於測量力臂,同時杠桿的版重心通過支點,消除杠權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杠桿在使用前右端低左端高,說明杠桿的左端上翹,左端和右端的平衡螺母都向上翹的左端移動.
(2)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得,
實驗1:2N×20cm=1N×L2,所以,L2=40cm.
實驗2:1N×8cm=F2×4cm,所以,F2=2N.如表格:
實驗序號 | 動力F1/N | 動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1 | 2 | 20 | 1 | 40 |
2 | 1 | 8 | 2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