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Ⅳ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的主要步驟如下:①用輕繩懸掛杠桿一端的O點作為支
(1)有用功為抄W 有 =Gh 1 ,總襲功W 總 =Fh 2 ,則機械效率的表達式η= ×100%= ×100%. (2)有用功是提升鉤碼所做的功,額外功主要是克服杠桿重力做的功,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有用功和總功所佔的比例;提升的鉤碼重一定說明有用功一定,所以影響杠桿機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杠桿自身的重力,因此要想提高該杠桿機械效率,需減小杠桿自重. (3)鉤碼的懸掛點在A點時,由杠杠的平衡條件得G?OA=F?OB;懸掛點移至C點時,由杠杠的平衡條件得G?OC=F?OB,經對比發現,由OA到OC力臂變大,所以拉力F也變大,杠桿提升的高度減小,額外功減小,因此杠桿的機械效率變大. 故答案為:(1) ×100%;(3)減小杠桿的自重;(4)變大. |
Ⅵ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粗略測量蠟燭的熱值q,圖中A為穿有小木棍的容器(內裝有水),B為下部
(1)實驗小組同學是通過測量水所吸收的熱量來間接測量蠟燭釋放的熱量;
(2)要專完成本實驗,屬需要測量水的溫度與水和蠟燭的質量,因此還需要溫度計與天平;
(3)這支蠟燭的熱值q=
=
=
=
4.2×103J/(kg?℃)×0.15kg×(40℃?25℃) |
0.0206kg?0.020kg |
=1.575×10
7J/kg.
(4)實驗過程中蠟燭燃燒產生的熱量有部分散失於空氣中,蠟燭燃燒放出的熱量沒有全部被水吸收,因此實驗測出的熱值比真實值小.
故答案為:(1)水吸收的熱量;(2)溫度計;天平;(3)1.575×10
7;(4)小;蠟燭燃燒放出的熱量沒有被水完全吸收.
Ⅶ 某實驗小組用下列裝置進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實驗.
圖沒有,第二題我就預測了哦
(1)2CH3CH2OH+O2=2CH3CHO+2H2O(條件Cu、△),因為反應需要加熱,而撤去酒精燈內後仍能反應,就說容明了乙醇的催化氧化放熱,能夠提供加熱的條件促進反應。
(2)假設甲燒杯中放有乙醇,那麼就是為了加熱乙醇使乙醇蒸汽揮發,參與反應。乙應該是冰水浴吧,如果是冰水浴就好辦了,是為了使乙醛蒸汽冷卻,可以得到乙醛,也可以防止環境污染。
(3)可以收集到乙醛和乙酸吧。而集氣瓶中氣體應該主要是氮氣。因為氧氣被消耗了。
(4)乙酸,可以加入C,因為乙酸酸性強於碳酸。然後再通過蒸餾吧,因為乙醛沸點貌似之後20多度,很低了。 本人剛剛學習了有機化學,如果有錯誤之處請樓主擔待,聯系多方答案:也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正。
Ⅷ 某實驗小組利用圖示裝置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主要的實驗步驟如下:
前面的兩個空我覺得比較簡單。我就重點說第三個空吧。
機械效率專是變大了。
理由是,懸掛點屬從A點移到C點,杠桿做的有用功Gh1大小沒有變化;但是克服杠桿的重力所做額外功變小了。原因是杠桿向上移動的距離小了。根據公式可知,用用功一定時,額外功越小,機械效率越高,所以答案是變大了。
Ⅸ 某實驗小組利用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1)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代號).
(1)來A、調節滑輪的高度,使牽源引木塊的細繩與長木板保持平行,否則拉力不會等於合力,故A正確;
B、在調節模板傾斜度平衡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時,不應懸掛「重物」,故B錯誤;
C、打點計時器要「早來晚走」即實驗開始時先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待其平穩工作後再釋放木塊,而當實驗結束時應先控制木塊停下再停止打點計時器,故C錯誤;
D、平衡摩擦力後,有mgsinθ=μmgcosθ,即μ=tanθ,與質量無關,故通過增減木塊上的砝碼改變質量時,不需要重新調節木板傾斜度,故D正確;選擇AD;
(2)設砝碼與砝碼桶的質量為m,小車的質量為M,對砝碼桶及砝碼與小車組成的系統,由牛頓第二定律得:a=
,
對木塊,由牛頓第二定律得:T=Ma=
=
,
只有當a=
<
,只有當砝碼桶及桶的質量遠小於小車質量時,即:m<<M時,小車受到的拉力近似等於砝碼及砝碼桶的重力;
(3)當沒有平衡摩擦力時有:T-f=ma,故a=
T-μg,即圖線斜率為
,縱軸截距的大小為μg.觀察圖線可知m
甲小於m
乙,μ
甲大於μ
乙;
故答案為:(1)AD;(2)遠小於;(3)小於,大於.
Ⅹ 某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量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對實驗的成敗注意事項為:要保證葯品過量,要保版證裝置權的氣密性良好,同時一定要等到溫度恢復到室溫再打開止水夾讓外界液體進入裝置內.所以在分析造成裝置造成結果偏小時,要考慮葯品的量可能不足造成沒有將氧氣完全消耗,同時要考慮裝置在葯品的足夠的情況下因為氣密性不好,導致液體不能等體積進入而引起結果偏低,沒有冷卻到室溫就打開止水夾等同樣能造成進入的水少於集氣瓶容積的五分之一;故填:紅磷的用量不足;裝置的密封性不好,漏氣或沒有冷卻到室溫就進行測量;
(2)根據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可知瓶內剩餘的氣體主要是氮氣.由該實驗的現象(水並沒有充滿整個集氣瓶;過量的紅磷不能在其中繼續燃燒),可推斷得出氮氣難溶於水和化學性質不活潑(不與紅磷反應)的結論;故填:物理性質:難溶於水; 化學性質:氮氣不與紅磷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