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圖是探究細胞呼吸作用的兩套實驗裝置,甲裝置瓶內和乙裝置A瓶內都是萌發的種子,乙裝置B瓶內是煮熟的種
(1)圖乙A、B兩個保溫瓶中分別裝有萌發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一段時間後,由於A瓶中的回種子在呼吸時,除了產答生二氧化碳外,還釋放大量的熱量,B瓶煮熟的種子溫度變化不大,因此A瓶中溫度明顯高於B瓶,乙裝置A、B屬於對照實驗.
(2)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因此往瓶子中注入清水,打開閥門,使瓶內的氣體進入試管.試管內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種子萌發時,分解有機物放出了二氧化碳.
(3)乙裝置中由於A瓶中的種子在呼吸時,除了產生二氧化碳外,還釋放大量的熱量,則乙實驗的結果證明細胞呼吸作用會釋放能量(或種子萌發會產生熱量)
故答案為:
(1)乙;
(2)細胞的呼吸會產生二氧化碳(或種子萌發會產生二氧化碳)
(3)細胞呼吸作用會釋放能量(或種子萌發會產生熱量)
Ⅱ 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的三套裝置圖,請結合圖示回答有關問題.(1)
(1)由於紅磷燃燒,放出大量的熱,使集氣瓶內氣體膨脹,壓強增大,若止水夾沒有夾緊,則在壓強差的作用下,導管口有氣泡冒出;由於實驗中逸出了一部分氣體,最終進入瓶內的水增多,會導致測定結果偏大.如果用木炭代替紅磷時,木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占據了氧氣的空間,不能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故填:偏大;木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占據了氧氣的空間.
(2)注射器內氣體減少的量就是氧氣的體積,則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15ml?9ml |
25ml+15ml |
硬質玻璃管中空氣的體積 | 反應前注射器中空氣體積 | 反應後注射器中氣體體積 | 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
25mL | 15mL | 9mL | 15% |
硬質玻璃管中空氣的體積 | 反應前注射器中空氣體積 | 反應後注射器中氣體體積 | 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
25mL | 15mL | 9mL | 15% |
Ⅲ 下圖是探究呼吸作用產物的實驗裝置圖 A瓶內NaOH的作用是什麼
除去空氣中的CO2,防止對探究呼吸作用產物產生干擾。(因為你說不清D中的沉澱是因為空氣中有CO2還是C中有氧呼吸產生的)
B瓶是為了檢驗CO2是否除盡,並不是用來吸收CO2的!
Ⅳ 如圖是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三個實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圖1所示裝置能驗證呼吸作用釋放能量B
A、圖1要驗證植物呼吸作用放出熱量,故不符合題意.
B、圖2要驗證植物呼吸作回用放出二氧答化碳,故不符合題意.
C、圖3要驗證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氣,故不符合題意.
D、探究實驗一般設計成對照實驗,而圖2要驗證植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沒有設計對照實驗,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Ⅳ 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產物,陽光興趣小組設計了一個實驗裝置(如圖),請分析回答:(1)該實驗應選用_
(1)本實驗選用黑色塑料袋,是為了遮光,以避免植物因進行光合作用消耗掉版二氧化碳而影響權實驗效果.
(2)二氧化碳會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後,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打開閥門,用手擠壓塑料袋,塑料袋內的二氧化碳氣體就進入了乙瓶中,從而使石灰水變渾濁.
(3)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將乙裝置放在黑暗處,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進行呼吸作用,消耗了塑料袋內的氧氣,並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塑料袋內的氣體能夠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呼吸作用過程中氣體變化的情況是吸進氧氣,放出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
(5分)(1)黑色;光合(2)渾濁;二氧化碳(3)吸進氧氣,放出二氧化碳
Ⅵ 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產物,陽光興趣小組設計了一個實驗裝置(如圖),請分析回答(1)該實驗應選用___
(1)植物在光下會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的進行需要光;黑色塑料袋不透光,這樣就避免了塑料袋內的植物因進行光合作用而影響實驗結果. (2)二氧化碳會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後,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打開閥門,用手擠壓塑料袋,塑料袋內的二氧化碳氣體就進入了乙瓶中,從而使石灰水變渾濁. 故答案為:(1)黑色;光合 (2)渾濁;二氧化碳 |
Ⅶ 為了探究化學能與熱能的轉化,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下三套實驗裝置:(1)上述3個裝置中,不能證明「銅與濃
(1)裝置Ⅰ可通過U形管中紅墨水液面的變化判斷銅與濃硝酸的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裝置Ⅱ可通過燒杯中是否產生氣泡判斷銅與濃硝酸的反應放熱還是吸熱;裝置Ⅲ只是一個銅與濃硝酸反應並將生成的氣體用水吸收的裝置,不能證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
故答案為:Ⅲ;
(2)氫氧化鋇與硫酸反應屬於中和反應,中和反應都是放熱反應,所以錐形瓶中氣體受熱膨脹,導致U型管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
故答案為: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放熱;
(3))①若M為鈉,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該反應我放熱反應,放熱的熱量使大試管中溫度升高,氣體壓強增大,所以右邊燒杯中有氣泡產生;冷卻後大試管中溫度降低,壓強減小,右邊燒杯中的導管會形成一端液柱,
故答案為:產生氣泡,反應完畢後,冷卻至室溫,燒杯里的導管內形成一段液柱;
②若觀察到燒杯里產生氣泡,說明M溶於水放出熱量,由於放熱反應一定屬於化學變化,而有熱量放出的反應不一定為化學變化,所以不一定屬於放熱反應,如濃硫酸溶於水會放出熱量,但是不屬於放熱反應,
故答案為:可能是放熱反應;
③若觀察到燒杯里的玻璃管內形成一段水柱,說明M溶於水後導致大試管中溫度降低,壓強減小,證明M溶於水為吸熱過程,溶於水能夠吸收熱量的物質有:硝酸銨、氯化銨等,
故答案為:硝酸銨;
(4)至少有兩種實驗方法能證明超氧化鉀與水的反應(4KO2+2H2O═4KOH+3O2↑)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方法①:選擇上述裝置Ⅰ(或Ⅱ)進行實驗,Ⅰ裝置右邊U型管中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或燒杯中導管中有氣泡放出),證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方法②:取適量超氧化鉀粉末用脫脂棉包裹並放在石棉網上,向脫脂棉上滴加幾滴蒸餾水,片刻後,若觀察到棉花燃燒,則說明該反應放出大量熱,使棉花燃燒,證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故答案為:Ⅰ(或Ⅱ);放熱.
Ⅷ 下圖為「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的實驗裝置圖,下列敘述有幾項是正確的 ( )
[答案]B
[解析]酵母菌屬於兼性厭氧菌,①正確;有氧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比無氧呼吸多內,相同時間後,C的渾濁度比E大容,②錯誤;在D瓶的液面覆蓋一層油脂可確保無氧環境,會使實驗更精確,③正確;甲和乙屬於對比實驗,④正確;檢測酒精的試劑是酸性的重鉻酸鉀溶液,⑤錯誤;A瓶中的NaOH溶液可吸收空氣中原有的二氧化碳,使實驗結果更可靠,⑥正確。
Ⅸ 如圖為「探究人體呼出的氣體成分」的實驗裝置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此探究實驗中,用於吸
答:通過認復真觀察實驗裝置來判制斷A瓶與B瓶,哪一個是吸氣入口,哪一個是出氣出口,B裝置中長玻璃管直接插入石灰水中,可以理解為出氣口,如果是進氣口的話,石灰水就被吸入到口中了,那麼A裝置就為吸氣口. (1)明確了A裝置為進氣口,B裝置為出氣口,驗證的是人體呼出的氣體成分,那麼A裝置是吸入的空氣,起對照作用. (2)人體呼出的氣體二氧化碳增多,氧氣減少,本實驗裝置只能驗證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能驗證氧的多少;B裝置為出氣口,為人體呼出的氣體,根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特性,石灰水明顯變渾濁的是B瓶.人體呼出較多的二氧化碳最根本的原因是全身的組織細胞進行呼吸作用分解產生的,通過血液循環運輸到肺部毛細血管,二氧化碳透過毛細血管壁、肺泡壁進入肺泡,後隨呼氣的過程排出體外. 故答案為:(1)A (2)B;二氧化碳;組織細胞;毛細血管;肺泡;呼氣 |
Ⅹ 探究有氧呼吸的實驗裝置三個錐形瓶的作用是什麼
具體點吧.把問題補充完整才能夠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