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有公路車輛不停車超限超載高速預檢系統方案
車輛不停車超限超復載高速制預檢系統方案的特點是,在主線上不影響車輛正常行駛的情況下,能快速檢測出超重車輛,並通過配套的電子顯示牌及道路標線、標志引導超限車輛進入服務區治超站接受進一步復查和處理,而不影響正常交通。其具體方案如下:
在距治超站約2.7Km處(具體位置根據不同路況而定)安裝車道高速動態稱重設備,並在其後20米左右處安裝數套車牌自動識別攝像儀,並在高速稱重裝置後400米處(具體位置根據不同路況而定)設置可變情報板、聲光報警器等設備,在治超站約適當位置(具體位置根據不同路況而定)設置數套可變信息標志,同時在路段沿線合適位置設置超限車輛導向標志、標線,引導超限車輛進入治超站。在治超站內安裝整車動靜態稱重設備,站房內配置高、低速動態稱重管理計算機、視頻伺服器等設備,實時監控和檢測高速公路通行的車輛。
浙江潤鑫的車輛不停車超限超載高速預檢系統能在5~200Kmh速度范圍內檢測過往車輛的車型、流量、軸重、總重和速度等參數,其稱重性能保證能夠在交通流量較大或車速較快的路段快速檢測超重車輛而不影響正常交通秩序。
B. 高速公路收費站入口治超臨時應急超限汽車路政檢測儀是如何顯示數據的
stw-18高速公路收費站,入口治超臨時應急超載汽車軸重檢測儀,有較廣「泛的測量區域,測量誤差<5%,運行穩定,可靠性高,能夠分離多車單獨測量,相鄰車之間無干擾問
題。
C. 公路超限超載檢測設備有哪些
超限運輸車輛是指在公路上行駛的一、車貨總重量 、車貨總高度總長總寬度超出規定限值。
公路超限超載檢測設備分:
1、不停車高速檢測設備。
2、固定站超限檢測設備。
3、STW-18攜帶型超限超載檢測儀.
4、車輛長寬高檢測儀。
超限檢測車等輔助設備。
D. 公路超限超載檢測設備有哪些
超限運輸車輛是指在公路上行駛的一、車貨總重量 、車貨總高度總長總寬度超出規定限值專.
公路超限超屬載檢測設備分:
1、不停車高速檢測設備.
2、固定站超限檢測設備.
3、STW-18攜帶型超限超載檢測儀.
4、車輛長寬高檢測儀.
超限檢測車等輔助設備.
E. 高速公路收費站超載車輛動態檢測與採集處理系統設計
很簡單,需要1個5人的團隊.
F. 求高速公路車輛超速監控系統的設計
淺談車輛超速智能監測系統
文勇1 熊偉峰2
(1. 江西方興科技有限公司 南昌 330025)
(2.江西交通工程咨詢監理中心 南昌 330008)
摘 要:本文以建立的昌樟、溫厚高速公路智能化交通管理與控制系統為藍本,簡單介紹違章超速車輛智能監測系統的構成及工作流程、特點,闡述其在確保當前高速公路行車安全、通暢作用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高速公路;車輛;違章超速;智能監測
0 前言
南昌-昌傅高速公路(簡稱昌樟高速公路)與溫家圳-厚田高速公路(簡稱溫厚高速公路)是江西省建設得比較早的兩條高速公路,兩條高速公路同為國家干線公路主幹道的一段,在厚田相交叉。昌樟高速公路全長101Km,溫厚高速公路全長35.5Km,都為雙向4車道。根據交管部門的意見,為了加大對以上兩條高速公路行駛車輛的管控力度,全面整治這兩條高速公路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違法行為,最大限度地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發生,依託現代計算機網路通訊和圖像識別技術,建立了一套智能化交通管理與控制系統。為此,作者圍繞系統中的違章超速車輛智能監測系統談談個人認識。
1 系統概述
違章超速車輛智能監測系統,即是對在高速公路行駛的的超速違法車輛和布控嫌疑車輛實施自動抓拍、識別,在出口處(收費站或治安卡口)實施現場處罰。
昌樟、溫厚兩條高速公路違章超速車輛智能監測系統是利用雷達對指定車道上行駛的車輛進行自動監測,綜合分析車輛信息。當雷達檢測到路面車輛的行駛速度超出設定范圍時,通過控制系統給攝像機以觸發信號,攝像機便對違章車輛抓拍車頭近景照一張(用作牌照識別);車身全景照一張(用作車身認證),通過通信系統將違章照片(壓縮圖片文件)和違章數據(速度、時間、地點等)及時地傳輸到安裝在收費站附近的執法點和交通管理控制中心。當有車輛到達收費站出口時,安裝在出口處的車牌識別系統自動識別車牌號,通過與違章牌照信息庫、布控車輛信息庫進行對比,如發現違章超速或布控車輛立刻報警顯示,幹警可以在終端管理控制系統對車輛進行管理操作(現場執法),對於沒能採用現場執法的違法車輛,可採取非現場執法方式,如郵寄明信片、簡訊通知等方式。
2 系統構成與工作流程
2.1 系統建設原則
2.1.1系統設計的通用性、實用性
結合江西省交通管理實際情況,系統設計中考慮了相關技術標准,使系統具有靈活性和可推廣性。同時體現「需求牽引與技術推動」的思想,要求研製出來的系統應能較好地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
2.1.2系統性
系統性原則是指在問題的求解過程中,自始至終要考慮問題本身所處的環境、環境變化對求解的影響等系統因素。建立並開發一個系統的、科學的、適用的交通管理系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運用系統工程學的方法論和技術手段,才能使得到的求解方案和模型適用實際的需求。
2.1.3 可擴充性、可移植性、兼容性
可擴充性原則、可移植性原則還是兼容性原則,都市要求在進行系統總體設計時,充分考慮到系統的發展因素和歷史因素,把軟體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因素放到一個當前和未來的完整時空中來考慮。
2.1.4 注重整個系統和子系統設計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維護性與安全性
實現軟體系統可用性的方式有多種,大體可以分為可靠使用方案、高可用性方案,以及以提高性能為主同時亦可以提供高可用性的方案。本系統的設計過程中,只要充分考慮系統的可靠性就可以了,而對高可用性和靈活性方面的要求則不高。
2.1.5 系統以集成為特色,注重子系統的優化配置
系統設計充分利用國內外的各種最新技術,將各子系統集成為有機整體。子系統本身可以不是最新的技術,但它必須滿足總體功能要求,同時子系統的技術水平要彼此協調。
2.1.6 界面友好性
界面友好性要求設計出來的軟體系統結構清晰、設計新穎、概念簡單易懂、使用方便、操作簡單靈活,同時易維護和管理。
2.2 系統結構
違章超速車輛智能監測系統的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監測構成圖
本系統由路段智能監測單元、通信單元、出口車輛車牌自動識別和報警單元、出口收費站執法單元和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單元組成。其中路段智能監測單元主要設備安裝在路段,主要有雷達測速儀、攝像機、輔助光源、工業控制機UPS電源等組成;通信單元由數字光端機、光電纜等組成;出口收費站執法單元由計算機區域網、報警單元、執法工作站、伺服器和列印機等組成;交通管理控制中心由計算機區域網、管理工作站、伺服器和列印機等組成。
系統通訊方式採用光纖通訊,各路段智能監測單元通過數據光端機上傳數據到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各出口的執法點伺服器通過光纖網路從交通管理控制中心讀取數據,所獲取的數據與收費出口車道的車牌識別數據進行比對,比對結果傳送到報警單元、執法工作站、交通管理控制中心。
2.3 布控系統組成
根據昌樟、溫厚高速公路的路面情況及高速公路交警部門提供的重點路段信息,擬在兩條高速公路厚田三叉路口(原厚田收費站內)建立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在溫厚高速公路的溫家圳收費站出口處和新村收費站出口處各設一個執法點,在昌樟高速公路的省庄收費站出口處、梅林收費站出口處和胡家坊收費站出口處各設一個執法點,共5個執法點。在溫厚高速公路的1Km處(溫家圳立交制高點)、12Km處、22Km+500m處(新村立交制高點)、28Km處各設一個測速點,在昌樟高速公路的19Km處、 31Km處(葯湖橋上)、48Km處、79.8Km處、85.2Km處、90.1Km處、99Km處各設一個測速點,兩條高速公路的重點路段共設置11個雙向雷達測速點。
2.4 工作流程
當車輛通過檢測斷面時,雷達測速子系統對通過車輛進行測速,對超過車輛行駛限速的車輛進行抓拍,得到一幅全景圖片、一幅近景圖片,對通過車輛牌照進行自動識別,同時將瞬時車速、牌照信息、觸發時間等相關信息傳給出口執法點和交通管理控制中心,並自動將超速車信息加入系統黑名單庫中;收費站執法工作站從交通管理控制中心得到相關卡點的數據,當車輛通過收費站時,牌照識別子系統對通過車輛進行牌照自動識別,並將識別結果傳給收費站車輛稽查工作站;車輛稽查工作站將識別結果與黑名單庫中車輛牌照進行自動比對查找,如果在黑名單庫中找到某車輛,則說明該車為違章超速車輛或其他黑名單車,將報警信息傳到執法崗亭,提醒執法人員據此進行實時處罰,並可根據人工查詢需要提供各種查詢方式,並列印查詢結果,作為取證依據。如圖2所示。
圖2 系統數據流程圖
由於車道過寬和車輛不按道行駛,每個車道安裝一台牌照特寫攝像機的做法造成車輛漏檢的情況比較嚴重。在兩個車道中間再安裝一台輔助攝像機,這樣一個方向有三台攝像機用於牌照識別,三台攝像機的視場相互有些重疊。攝像機的視場、位置經過仔細調試後漏檢的可能性非常小,最大限度地做到了過往車輛的全記錄。當車輛通過的時候,系統需要抓取對應主道攝像機和中間輔助攝像機的牌照特寫圖片同時識別牌照信息,利用牌照的定位和識別結果來確定車輛的行駛車道,選擇輸出的圖片,哪一幅圖片牌照識別的好就輸出那一幅圖片。
3 系統實現目標
3.1 路段車輛實時記錄
對經過路段監測點處的車輛,系統可進行全天候、無人值守的自動實時抓拍、識別和記錄,如有必要可通過數字硬碟錄像機記錄活動視頻。
記錄的數據信息包括:通過車輛的前(或後)景、全景兩幅彩色照片;通過時間;監測點位置;行駛方向;識別的車牌照號碼及車牌顏色;車速;限速。
3.2 收費站車輛實時記錄
對經過收費站匝道的車輛,系統可進行全天候、無人值守的自動實時抓拍、識別和記錄。這部分功能由出口車道收費系統完成。
記錄的數據信息包括:通過車輛的1幅彩色照片;通過時間;匝道位置;行駛方向;識別的車牌照號碼及顏色。
3.3 實時捕獲布控嫌疑車輛
在收費站,系統能實時捕獲通過的布控嫌疑車輛,並報警。
3.4 實時捕獲超速違法嫌疑車輛
在交通管理控制中心遠程設定路段監測點限速。在收費站,系統能實時捕獲通過的超速違法嫌疑車輛,並報警。
4 系統優點及不足
4.1 系統優點
①、技術先進,設計合理:採用全景與局部圖像相結合的設計思想,全景用於記錄車型及顏色,局部圖像用於分辨車牌號碼。②、牌照清晰:採用用高品質彩色CCD在攝像機及特殊軟體處理可獲得清晰的車輛全景及近景照片,對夜間車輛大燈強光的有效抑制使得車牌號碼更加清晰,高效的CDM燈使夜間的照片同樣清晰。③、存儲量大:採用高清晰度、高倍率壓縮技術,超大硬碟能夠存儲大量照片。④、穩定可靠:嚴密的設計保證系統在車速小於150Km/h的情況下無誤拍及漏拍現象,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在60000小時以上。
4.2 存在的問題
本系統並不是全路段密布監測設備,難免存在漏檢以及超速監測真空路段,當然解決這方面問題也不是不可能,但工程投入過大,資源浪費將甚為嚴重。建議在高速公路上設置流動違章車輛超速檢測點,以最大限度扼制和杜絕車輛超速現象。
當然,以上做法均為治標不治本,只有進一步完善法制建設,加強法規宣傳,努力提高全民素質,讓所有駕車人都提高遵紀守法的意識,安全行車、文明行車,才是確保公路交通通暢、安全的最終途徑。
5 結語
隨著車輛、流量的急劇發展,旺盛的交通需求,必然使車與路的矛盾十分突出。為適應現代交通的需求,確保高速公路交通的通暢、安全,必須對現有高速公路交通監測、控制、管理和指揮系統進行更加全面完善的建設。
違章超速車輛智能監測系統的使用可大大提高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效率,減輕高速巡警的工作強度,降低了危險系數,提供了巡警執法的科學性和准確性。
參考文獻:
[1] GAT497-2004,公路車輛智能監測記錄系統通用技術條件[s].
[2] GA/T514-2004,交通電視監控系統工程驗收規范[s].
G. 高速公路超速監控裝置是什麼樣的
機動車超速自動監測系統測速原理
近年來,隨著我國道路交通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城市機動車數量的猛漲,帶來了很多交通問題和安全隱患。為此,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在近兩年加大了對非現場處罰設施的投入,而機動車超速自動監測系統(俗稱「電子警察」)就是其中之一。機動車超速自動監測系統,即機動車超速違法行為監控與圖像取證系統,是測速技術與圖像採集技術的有機結合,通過對監測車道內機動車行駛速度的實時、自動測量,對超速違法的機動車輛圖像(含車輛牌號、車型等)進行拍攝,自動記錄車輛行駛時的速度值、車輛圖像、日期、時間、地點等相關信息作為執法證明。它的出現,極大地緩解了交通管理中警力調配不足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超速事故的發生。
機動車超速自動監測系統比較常用的測速原理主要有雷達、激光、地感線圈以及視頻等,再輔以適當的拍照記錄傳輸系統就構成了各種原理的監測系統,為了方便大家了解和認識,現對這幾種不同原理的監測系統進行原理介紹和性能比較。
一、測速多普勒原理
雷達為英文Radar一詞的譯音,該詞是由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一語中諸字前綴縮寫而成一語中諸字前綴縮寫而成,為無線電探向與測距之意。雷達用於測速主要是應用了多普勒原理,當一定發射頻率的雷達波束射到移動目標時,其反射頻率攜帶的目標速度信息與發射頻率不同,兩者之差稱為多普勒頻率,多普勒頻率與目標的移動速度成正比。當目標向雷達天線靠近時,反射信號頻率將高於發射機頻率;反之,當目標遠離天線方向而去時,反射信號頻率將低於發射機頻率。使用雷達測速對角度的要求較高,測速系統應正對運動物體的移動方向,當測速角度小於5°時,對測量結果的影響不大於1km/h,通常可以忽略不計;否則,應對角度帶來的Cosine效應進行修正,以保證測量結果的准確可靠。
以一種常見的雷達原理超速監測系統為例,對於固定安裝在道路上方,以一定角度俯視單一機動車道的監測系統,設計時需要考慮安裝角度帶來的影響,對測量結果進行修正。這種懸掛設計在車流量較小的公路上可以對單車道進行監測,安裝時需要搭設龍門架。
雷達原理的監測系統應用廣泛,具有技術成熟、價格相對較低等優點,容易推廣。目前,使用較多的是一種窄波束高性能雷達,它的波瓣角約在4°-6°,測速時間可以達到幾十個毫秒。窄波束高性能雷達與早期寬波束雷達相比較更適於對單車道超速情況進行監控。寬波速雷達的雷達波發射錐角度一般在10°-30°間,掃描面比較廣,監測區域大,當相鄰車道兩車並排進入超速監測區域或同車道兩車連續進入超速監測區域時,雷達監測系統無法明確認定哪一部車輛違規,很容易造成錯抓誤判。寬波束雷達的測速時間一般為幾百毫秒,因此,車速過高的車輛經過監測區域一段距離後才能測出它的速度,這時可能已來不及捕捉其圖像信息,從而造成漏抓或誤抓的情況。因此,寬波束雷達不適用於單車道的車速監測系統。
二、激光測速原理
激光測速原理也被稱作激光雷達原理(Ladar,Laser Detection And Ranging),即激光探向與測距之意。Ladar設備採用紅外線半導體激光二極體發射出一定頻率極窄的光束精確地瞄準目標,通過測量紅外線光波在Ladar設備與目標之間的傳送時間來決定速度。由於光速是固定的,激光脈沖傳送到目標再折返的時間會與距離成正比。以固定間隔發射兩個脈沖,即可測得兩個距離;將此兩距離之差除以發射時間間隔即可得到目標的速度。在理論上,發射兩次脈沖即可測量速度。而實際上為避免錯誤,一般Ladar設備在一秒鍾內發射高達上千組的脈沖波,以最小平方法求其平均值計算目標速度,就可以得到非常准確的速度。測速時間可以達幾毫秒至幾十毫秒,相比雷達具有更高的測速准確度;同時,Ladar的發射錐角度只有不到0.1°,其狹窄光束使兩車被同時偵測到的機會等於零,因此,以Ladar測速可以明確認定受測目標。這些特性使Ladar監測系統在較高車流量的路況上能夠准確地工作。
同雷達原理監測系統一樣,對於固定安裝在道路的上方,以一定角度俯視機動車道的Ladar監測系統,設計時需要考慮安裝角度帶來的影響,並對測量結果進行校正,這種懸掛設計只對單獨車道進行監測。但與雷達監測系統相比,激光測速具有測量速度快、監測目標准確、測速准確度高等特點,在兩車道車輛並行或車輛連續進入監測區域時,可以有效地得到車速,而不會出現錯抓誤判的情況。此外,由於激光二極體發射率很窄,其偵測器極易接收到精確的波長,因此在日間有強烈陽光時仍能正常操作。相對於雷達,激光測速產品價格較高。
三、地感線圈測速原理
地感線圈測速一般要用到兩個線圈,兩個線圈之間區域即為超速監測區域。當機動車進入第一個線圈時會在電路中產生電磁感應,同時觸發計時器開始計時;走出第二個線圈後,計時結束,根據兩個線圈之間的距離和產生感應的時間差,以距離除以時間就可以算出車輛通過超速監測區域時的速度。有時為提高測速准確度,可以加入第三個線圈,取得車輛經過各線圈時的平均值,將其作為測量值。相對於其它測速方式,該系統因沒有更多精密高智能化的設備卻能獲得比較高的捕獲率,因此性價比較高。其不足之處是安裝施工時會破壞路面,影響路面壽命,且線圈在地下容易受環境影響而發生形狀改變,還受重型車輛擠壓、路面修理等損壞,使用2-3年就需要更換線圈,實際維修養護費用高於其它測速設備。
四、視頻測速原理
最早出現的視頻原理測速監測系統是虛擬線圈視頻測速系統,即在視頻圖像中的車道上,相距(30-50)m處設兩個虛擬線圈,由於攝像機採集圖象的速度是一定的(x秒/幀),通過計算圖片的幀數可以得到經過的時間,利用車輛通過兩個虛擬線圈的時間差,就可得出車輛的運行速度。其優點是簡單方便、不破壞路面、不用更換線圈。該測速原理最主要的缺點是測速誤差大,容易受到光照等因素的影響;其次,凡經過虛擬線圈的物體均被記錄下來,無效數據多、誤判車輛多;再次,一次只能對一個車道的一輛車進行測速,兩輛車或數輛車同時經過時無法測速,更無法判別其是否超速。由於誤判車輛較多及測速誤差太大,目前視頻測速基本已被淘汰。
現在比較准確的是精確視頻機動車測速系統,該系統主要採用了目標識別與目標跟蹤技術。這些技術原來主要用於航天領域。目標識別技術為圖象的特徵模式識別,其基本原理是對所要識別的目標特徵進行詳細的描述和建模。正確建模是該技術的關鍵。目標跟蹤技術也可稱為目標鎖定跟蹤技術,就是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不丟失目標。該系統應用在機動車測速方面,應保證在60m距離內不丟失機動車目標。
具體方法是,通過多路採集卡將測速及車牌攝像機的圖像信號實時傳送到計算機中,由計算機進行實時分析計算。對圖像進行目標識別,在判別出真正的目標後進行目標鎖定並對鎖定的目標進行實時跟蹤,同時計算出車輛的精確位置並得出目標運動的矢量軌跡曲線圖。圖像中車輛的位置都是可以准確確定的,而每幅圖像的採集時間是40ms(PAL制標准)固定不變,所以,可得出非常精確的位移差ΔS和時間差Δt。從矢量曲線圖中取A、B兩點,即可得出其位移差ΔS和時間差Δt,V=ΔS/Δt,式中:V—汽車運動速度,ΔS—A、B兩點之間的精確距離,Δt—汽車由A點到達B點所需的准確時間。攝像機由上向下,俯視看路面,路面上任何車輛的一舉一動都會在系統的監視之下。可以最大限度地獲取路面上的車輛信息,所以得到的速度非常精確。
總之,不同原理的監測系統有其各自的優缺點,目前在國內應用最廣泛的主要是地感線圈原理和雷達原理的監測系統,這兩種監測系統在滿足一定測速准確度要求的條件下價格相對便宜,性價比較高。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各種原理的監測系統會更加完善,發揮各自的長處,還會涌現出更多新的產品,為更好地維護道路交通安全服務。
H. 跪求畢業論文:高速公路超載檢測裝置 急啊 就快要答辯了
去你們圖書館用維普中文期刊查找「智能型客車超載檢測系統的設計」這片碩士論文,電梯超載檢測跟你的高速公路超載檢測裝置的設計原理是一樣,你只需作些局部的改動----
智能型客車超載檢測系統的設計
摘 要
本論文闡述的是基於單片機的智能客車超載檢測系統的設計。本課題利用紅外熱釋電感測器、辨向電路、報警電路、鎖定電路和單片機系統,設計出一種超載監測系統,能夠通過鍵盤手動設置乘客人數的上限值,並能用LED顯示器實時顯示車內的乘客人數。當客車發生超載時,系統發出聲光報警,同時通過繼電器來切斷客車的電子啟動裝置,從而鎖定汽車,使之無法行駛。當超載解除後,聲光報警也相應的解除,客車解除鎖定,可以正常運行。
本設計共分兩部分,硬體系統設計和軟體系統設計。硬體部分利用紅外感測器和辨向電路將乘客的上、下車情況進行檢測和判斷並輸入單片機系統。經單片機系統將處理數據送LED顯示,聲光報警電路由蜂鳴器和發光二極體組成,對客車的啟動裝置的鎖定採用繼電器來實現。軟體部分用匯編語言進行編程,採用模塊化設計思想。該系統通過聯調後,實現了預期的各種功能,符合設計要求。
關鍵詞:超載;監測;單片機;辨向電路;顯示
主要任務及內容
本課題主要任務是利用感測器、辨向電路、單片機、報警電路和鎖定電路等部件設計一個可用LED顯示所設置的乘客上限人數和實時顯示車內乘客人數的獨立系統,當乘客人數超過上限值時進行聲光報警,同時通過繼電器切斷客車的電子啟動裝置。該設計技術指標如下:
⑴能夠手動設置人數上限並對其進行顯示。
⑵能夠實時顯示出車廂內乘客的實際人數。
⑶光報警信號要實現閃爍功能。
⑷聲音報警電路可由蜂鳴器完成。
基於此任務,本課題中選擇了紅外感測器PIR-D203S來檢測乘客上、下車的動作,並產生對應的脈沖信號,其內容主要分為軟體和硬體兩部分。在遵循軟硬體相結合的原則下,先熟悉軟體環境,然後進行硬體電路設計,再根據設計的硬體進行軟體編程,進行模塊化設計,並對各模塊進行調試,再焊接電路板,最後軟硬體進行聯合調試和故障的排除。
目 錄
第1章緒論......................................................................... 1
1.1課題產生的背景 ..................................................................1
1.2本課題的主要任務及內容 ..........................................................2
1.3本課題的任務分析與實現...........................................................2
1.4本論文的主要內容安排 ............................................................3
第2章智能客車超載監測系統的基本原理................................................5
2.1概述.............................................................................5
2.2紅外熱釋電原理...................................................................5
2.3熱釋電感測器檢測原理.............................................................6
第3章智能客車超載檢測系統的硬體系統設計............................................9
3.1智能客車超載檢測系統的硬體設計方案...............................................9
3.2硬體系統的設計 ..................................................................10
3.2.1單片機的選擇...................................................................10
3.2.2單片機外圍電路的設計...........................................................13
3.2.3顯示電路的設計.................................................................17
3.3.4鍵盤電路的設計 ................................................................21
3.3.5報警電路的設計.................................................................22
3.3.6客車鎖定電路的設計 ............................................................23
第4章智能客車超載檢測系統的軟體系統設計............................................25
4.1智能客車超載檢測系統的軟體設計方案...............................................25
4.2 T0、T1中斷程序的設計............................................................27
4.3按鍵子程序的設計.................................................................28
4.4報警子程序的設計 ................................................................30
4.5顯示子程序的設計.................................................................31
第5章系統調試與分析................................................................33
5.1調試分析的一般過程...............................................................33
5.2硬體調試.........................................................................33
5.3軟體調試.........................................................................34
5.4智能客車超載檢測系統的系統調試...................................................34
5.5調試故障及原因分析 ..............................................................35
5.6測試結果分析 ....................................................................36
結論................................................................................37
社會經濟效益分析....................................................................38
參考文獻............................................................................39
致 謝..............................................................................40
附錄Ⅰ 智能型客車超載檢測系統硬體系統原理圖.........................................41
附錄Ⅱ 智能型客車超載檢測系統軟體程序清單 ..........................................42
附錄Ⅲ 智能型客車超載檢測系統元器件清單.............................................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