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消弧線圈的工作原理是什麼補償方式有哪些電力系統一般採用哪種補償方式為什麼
消弧線圈的作用是當電網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後,提供一電感電流,補償接地電容電流,使接地電流減小,也使得故障相接地電弧兩端的恢復電壓速度降低,達到熄滅電弧的目的。
補償系統的分類
早期採用人工調匝式固定補償的消弧線圈,稱為固定補償系統。固定補償系統的工作方式是:將消弧線圈整定在過補償狀態,其過補程度的大小取決於電網正常穩態運行時不使中性點位移電壓超過相電壓的15%,之所以採用過補償是為了避免電網切除部分線路時發生危險的串聯諧振過電壓。因為如整定在欠補償狀態,切除線路將造成電容電流減少,可能出現全補償或接近全補償的情況。但是這種裝置運行在過補償狀態當電網中發生了事故跳閘或重合等參數變化時脫諧度無法控制,以致往往運行在不允許的脫諧度下,造成中性點過電壓,三相電壓對稱遭到破壞。可見固定補償方式很難適應變動比較頻繁的電網,這種系統已逐漸不再使用。取代它的是跟蹤電網電容電流自動調諧的裝置,這類裝置又分為兩種,一種稱之為隨動式補償系統。隨動式補償系統的工作方式是:自動跟蹤電網電容電流的變化,隨時調整消弧線圈,使其保持在諧振點上,在消弧線圈中串一電阻,增加電網阻尼率,將諧振過電壓限制在允許的范圍內。當電網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後,控制系統將電阻短接掉,達到最佳補償效果,該系統的消弧線圈不能帶高壓調整。另一種稱之為動態補償系統。動態補償系統的工作方式是:在電網正常運行時,調整消弧線圈遠離諧振點,徹底避免串聯諧振過電壓和各種諧振過電壓產生的可能性,當電網發生單相接地後,瞬間調整消弧線圈到最佳狀態,使接地電弧自動熄滅。這種系統要求消弧線圈能帶高電壓快速調整,從根本上避免了串聯諧振產生的可能性,通過適當的控制,該系統是唯一可能使電網中原有功率方向型單相接地選線裝置繼續使用的系統。
❷ 簡述消弧線圈的工作原理。要通俗點呀
消弧線圈抄的作用是當電網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後,故障點流過電容電流,消弧線圈提供電感電流進行補償,使故障點電流降至10A以下,有利於防止弧光過零後重燃,達到滅弧的目的,降低高幅值過電壓出現的幾率,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當消弧線圈正確調諧時,不僅可以有效的減少產生弧光接地過電壓的機率,還可以有效的抑制過電壓的輻值,同時也最大限度的減小了故障點熱破壞作用及接地網的電壓等。
(2)自動跟蹤消弧線圈補償裝置原理示意圖擴展閱讀:
當系統採用過補償方式時,流過故障線路的零序電流等於本線路對地電容電流和接地點殘余電流之和,其方向和非故障線路的零序電流一樣,仍然是由母線指向線路,且相位一致,因此也無法利用方向的不同來判別故障線路和非故障線路。
其次由於過補償度不大,因此也很難像中性點不接地系統那樣,利用零序電流大小的不同來找出故障線路。
同中性點不接地電網一樣,故障相對地電壓為零,非故障相對地電壓升高至線電壓,出現零序電壓,其大於等於電網正常運行時的相電壓,同時也有零序電流。
消弧線圈兩端的電壓為零序電壓,消弧線圈的電流通過接地故障點和故障線路的故障相,但不通過非故障線路。
❸ 自動補償的消弧線圈為何能運行在全補償狀態
一般預調型自動調節的消弧線圈都串聯或並聯有阻尼電阻,用來抑制諧振過電壓,所以可以運行在全補償狀態.
❹ 如何提高消弧線圈自動跟蹤補償的精度
其實不外乎就兩點:1消弧線圈根據什麼來調節?當然是電力系統中的電容電流了回,這樣,要想獲答得好的跟蹤補償精度,必然需要調諧模塊中獲得的電容電流要精確,也就是說,調諧模塊演算法要精確。2需要補償電容電流信號得到後,那麼就需要調節消弧線圈的某個參數來改變輸出電感電流了。根據不同的消弧線圈調節方式,跟蹤演算法也不同(如調容式,就需要計算電容的投入組數、雙向晶閘管式消弧線圈就需要計算導通角等),要想實現快速實時跟蹤,就需要這個演算法簡單快速,可以快速計算出需要的投入組數或導通角,另外對於電容電流參考信號的采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提高采樣頻率,這樣就可以減少採樣延遲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❺ 消弧線圈自動跟蹤補償的原理是什麼一般用於什麼場合
消弧線圈自動跟蹤補償是近些年才出現的,它一般可用於預調式消內弧線圈。它滿足容了無人值班變電站的要求,可明顯抑制瞬態過電壓和斷線過電壓,總之,是消弧線圈發展的一個趨勢,它必將代替現在的人工調節式。自動跟蹤消弧線圈自動跟蹤補償的原理根據其結構的不同而不同,其基本原理就是通過系統已經知道的總對地電容電流,計算消弧線圈需要輸出補償的電感電流大小,然後根據各自結構特點(利用單片機或DSP計算)自動調節某一參數使其輸出電感電流自動跟蹤上電感電流,實現全補償。如調容式消弧線圈,就是計算投入電容的組數,高阻抗式和雙向晶閘管式就是計算觸發角大小,調匝式就是計算消弧線圈投入的匝數等……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呵呵
❻ PT二次迴路壓降自動跟蹤補償器作用與原理
目前補償器種類較多,從原理上分,主要有3種:定值補償式、電流跟蹤式、電壓跟蹤式。
1、定值補償式
定值補償式補償器根據其工作原理可以分為有源定值補償器和無源定值補償器。無源定值補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自禍變壓器補償比差,利用移相器補償角差。利用此補償器可以將電能表計端電壓與電壓互感器二次端電壓幅值與相位調至相等,從而達到補償的目的。這種補償器可以對迴路阻抗和迴路電流一定的線路調節補償電壓,使二次壓降為零。但如果二次迴路阻抗或電流發生變化,例如熔體電阻或端子接觸電阻增大或電壓互感器二次負載電流發生改變,這種補償器就不能適應了。採用無源定值補償裝置,可靠性相對較高。
有源定值補償器的工作原理是在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中計量儀表接入埠處串入一個定值的電壓源,達到提高計量儀表的入口電勢以抵消二次壓降影響的目的。當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阻抗和迴路電流一定時,調節補償電壓,使二次壓降接近於零,但二次迴路阻抗或電流發生變化時,這種補償器就不適應了。
總之,定值補償器在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阻抗和迴路電流不變的前提下,能夠對二次壓降進行有效補償,由於不能跟蹤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阻抗和迴路電流發生變化而引起二次壓降的變化,因此不可避免地引起電壓互感器二次綜合壓降欠補償或過補償現象發生。由此可以說,定值補償裝置(無論是有源的,還是無源的)在設計時就存在缺陷,是絕對禁止用於二次壓降補償的。
2、電流跟蹤式
電流跟蹤式補償器基本原理是利用電子線路通過對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電流的跟蹤產生一個與二次迴路阻抗大小相等的負阻抗,最終使二次迴路總阻抗等效為零。這樣,即使有PT二次迴路電流的存在,由於迴路阻抗為零,壓降也為零。這種補償器對於二次線路較長的,可補償線阻。對於PT二次負載不穩定、二次電流變化的迴路,由於二次迴路總阻抗等效為零,可以保持壓降為零。但對於二次迴路阻抗變化的情況,則不能自動跟蹤,也就是說,如果熔體電阻或接點接觸電阻發生改變,則迴路等效阻抗就不為零了,這是該補償器的局限性。
換句話就是說,電流跟蹤式補償器的設計前提是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阻抗不變,只要跟蹤二次迴路變化的電流就可以達到補償二次壓降的目的。從前面對二次迴路阻抗的特性分析可以看出,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阻抗是變化的,且具有一定隨機性,顯然電流跟蹤式補償器同樣存在設計缺陷,可能造成過補償或欠補償現象的發生,因而也是絕對禁止用於二次壓降補償的。
3、電壓跟蹤式
電壓跟蹤式補償器的原理是通過一取樣電纜,將電壓互感器二次端電壓信號與電能表計端電壓信號進行比較,以產生1個與二次迴路壓降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電壓疊加於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使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電壓降等效為零。當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電流或阻抗改變導致迴路電壓改變時,補償器自動跟蹤壓降的變化並產生相應變化的補償電壓疊加於電壓互感器二次迴路,以保持迴路壓降始終為零。因而這種補償器幾乎適用於所有場合,唯一不足的是需同時敷設一條從電壓互感器二次端電壓信號取樣的電纜。
❼ XBK-3000A消弧線圈自動跟蹤補償器諧振電壓上限與下限值如何設置
看看廠家說明書啊
不同廠家不同做法
❽ 尋求下載:《自動跟蹤補償消弧線圈成套裝置技術條件》DL/T 1057-2007
你要的東西太專業了,我是搞供電的,手頭都沒有你說的這種規范。建議你直接打電話到省一級的電力書店去咨詢,我找不到的東西都是這樣去查的。
❾ 如何提高消弧線圈自動跟蹤補償的速度謝謝
誠如樓上所述的,預調式消弧線圈肯定比隨調式消弧線圈的跟蹤速度快啦,回因為預調式消弧線圈不論單相接地答是否發生都是使得電力系統工作在全補償狀態,比起隨調式當單相接地故障發生後再調節必然快很多了。而如何提高預調式消弧線圈自動跟蹤補償的速度呢?無非就是減小采樣延遲,提高采樣頻率,採用DSP或單片機對消弧線圈調節時,演算法要簡單可靠,因計算而產生的延遲要盡量減小,另外在選用消弧線圈調節結構時,應盡量選擇響應速度快的調節方式,如雙向晶閘管式消弧線圈響應速度就比調匝式要快。
❿ 消弧線圈的原理是什麼
消弧線圈電力系統輸電線路經消弧線圈接地,為小電流接地系統的一種,當單相出現斷路故障時,流經消弧線圈的電感電流與流過的電容電流相加為流過斷路接地點的電流,電感電容上電流相位相差90度,相互補償。當兩電流的量值小於發生電弧的最小電流時,電弧就不會發生,也不會出現諧振過電壓現象。10-63KV電壓等級下的電力線路多屬於這種情況。
消弧線圈作用原理及國內外現狀
消弧線圈的作用是當電網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後,提供一電感電流,補償接地電容電流,使接地電流減小,也使得故障相接地電弧兩端的恢復電壓速度降低,達到熄滅電弧的目的。當消弧線圈正確調諧時,不僅可以有效的減少產生弧光接地過電壓的機率,還可以有效的抑制過電壓的輻值,同時也最大限度的減小了故障點熱破壞作用及接地網的電壓等。所謂正確調諧,即電感電流接地或等於電容電流,工程上用脫諧度V來描述調諧程度
V=(IC-IL)/IC
當V=0時,稱為全補償,當V>0時為欠補償,V<0時為過補償。從發揮消弧線圈的作用上來看,脫諧度的絕對值越小越好,最好是處於全補償狀態,即調至諧振點上。但是在電網正常運行時,小脫諧度的消弧線圈將產生各種諧振過電壓。如煤礦6KV電網,當消弧線圈處於全補償狀態時,電網正常穩態運行情況下其中性點位移電壓是未補償電網的10~25倍,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串聯諧振過電壓。除此之外,電網的各種操作(如大電機的投入,斷路器的非同期合閘等)都可能產生危險的過電壓,所以電網正常運行時,或發生單相接地故障以外的其它故障時,小脫諧度的消弧線圈給電網帶來的不是安全因素而是危害。綜上所述,當電網未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希望消弧線圈的脫諧度越大越好,最好是退出運行。
3.1補償系統的分類
早期採用人工調匝式固定補償的消弧線圈,稱為固定補償系統。固定補償系統的工作方式是:將消弧線圈整定在過補償狀態,其過補程度的大小取決於電網正常穩態運行時不使中性點位移電壓超過相電壓的15%,之所以採用過補償是為了避免電網切除部分線路時發生危險的串聯諧振過電壓。因為如整定在欠補償狀態,切除線路將造成電容電流減少,可能出現全補償或接近全補償的情況。但是這種裝置運行在過補償狀態當電網中發生了事故跳閘或重合等參數變化時脫諧度無法控制,以致往往運行在不允許的脫諧度下,造成中性點過電壓,三相電壓對稱遭到破壞。可見固定補償方式很難適應變動比較頻繁的電網,這種系統已逐漸不再使用。取代它的是跟蹤電網電容電流自動調諧的裝置,這類裝置又分為兩種,一種稱之為隨動式補償系統。隨動式補償系統的工作方式是:自動跟蹤電網電容電流的變化,隨時調整消弧線圈,使其保持在諧振點上,在消弧線圈中串一電阻,增加電網阻尼率,將諧振過電壓限制在允許的范圍內。當電網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後,控制系統將電阻短接掉,達到最佳補償效果,該系統的消弧線圈不能帶高壓調整。另一種稱之為動態補償系統。動態補償系統的工作方式是:在電網正常運行時,調整消弧線圈遠離諧振點,徹底避免串聯諧振過電壓和各種諧振過電壓產生的可能性,當電網發生單相接地後,瞬間調整消弧線圈到最佳狀態,使接地電弧自動熄滅。這種系統要求消弧線圈能帶高電壓快速調整,從根本上避免了串聯諧振產生的可能性,通過適當的控制,該系統是唯一可能使電網中原有功率方向型單相接地選線裝置繼續使用的系統。
3.2國內主要產品比較
目前,自動補償的消弧線圈國內主要有三種產品,分別是調氣隙式,調匝式及偏磁式。
調氣隙式
調氣隙式屬於隨動式補償系統。其消弧線圈屬於動芯式結構,通過移動鐵芯改變磁路磁阻達到連續調節電感的目的。然而其調整隻能在低電壓或無電壓情況下進行,其電感調整范圍上下限之比為2.5倍。控制系統的電網正常運行情況下將消弧線圈調整至全補償附近,將約100歐電阻串聯在消弧線圈上。用來限制串聯諧振過電壓,使穩態過電壓數值在允許范圍內(中性點電位升高小於15%的相電壓)。當發生單相接地後,必須在0.2S內將電阻短接實現最佳補償,否則電阻有爆炸的危險。該產品的主要缺點主要有四條:
工作噪音大,可靠性差
動芯式消弧線圈由於其結構有上下運動部件,當高電壓實施其上後,振動噪音很大,而且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內部越來越松動,噪音越來越大。串聯電阻約3KW,100MΩ。當補償電流為50A時,需要250KW容量的電阻才能長期工作,所以在接地後,必須迅速切除電阻,否則有爆炸的危險。這就影響到整個裝置的可靠性。
調節精度差
由於氣隙微小的變化都能造成電感較大的變化,電機通過機械部件調氣隙的精度遠遠不夠。用液壓調節成本太高
過電壓水平高
在電網正常運行時,消弧線圈處於全補償狀態或接近全補償狀態,雖有串聯諧振電阻將穩態諧振過電壓限制在允許范圍內,但是電網中的各種擾動(大電機投切,非同期合閘,非全相合閘等),使得其瞬態過電壓危害較為嚴重。
功率方向型單相接地選線裝置不能繼續使用
安裝該產品後,電網中原有的功率方向型單相接地選線裝置不能繼續使用
調匝式
該裝置屬於隨動式補償系統,它同調氣隙式的唯一區別是動芯式消弧線圈用有載調匝式消弧線圈取代,這種消弧線圈是用原先的人工調匝消弧線圈改造而成,即採用有載調節開關改變工作繞組的匝數,達到調節電感的目的。其工作方式同調氣隙式完全相同,也是採用串聯電阻限制諧振過電壓。該裝置同調氣隙式相比,消除了消弧線圈的高噪音,但是卻犧牲了補償效果,消弧線圈不能連續調節,只能離散的分檔調節,補償效果差,並且同樣具有過電壓水平高,電網中原有方向型接地選線裝置不能使用及串聯的電阻存在爆炸的危險等缺點,另外該裝置比較零亂,它由四部分設備組成(接地變壓器,消弧線圈、電阻箱、控制櫃),安裝施工比較復雜。
偏磁式
消弧線圈結構的特點
電控無級連續可調消弧線圈,全靜態結構,內部無任何運動部件,無觸點,調節范圍大,可靠性高,調節速度快。這種線圈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施加直流勵磁電流,改變鐵芯的磁阻,從而改變消弧線圈電抗值的目的,它可以帶高壓以毫秒級的速度調節電感值。
控制方式的特點
採用動態補償方式,從根本上解決了補償系統串聯諧振過電壓與最佳補償之間相互矛盾的問題。眾所周知,消弧線圈在高壓電網正常運行時無任何好處,如果這時調諧到全補償或接近全補償狀態,會出現串聯諧振過電壓使中性點電壓升高,電網中各種正常操作及單相接地以外的各種故障的發生都可能產生危險的過電壓。所以電網正常運行時,調節消弧線圈使其跟蹤電網電容電流的變化有害無利,這也就是電力部門規定「固定式消弧線圈不能工作在全補償或接近全補償狀態」的原因。國內同類自動補償裝置均是隨動系統,都是在電網尚未發生接地故障前即將消弧線圈調節到全補償狀態等待接地故障的發生,這了避免出現過高的串聯諧振過電壓而在消弧線圈上串聯一阻尼電阻,將穩態諧振過電壓限制到容許的范圍內,並不能解決暫態諧振過電壓的問題,另外由於電阻的功率限制,在出現接地故障後必須迅速的切除,這無疑給電網增加了一個不安全因素。偏磁式消弧線圈不是採用限制串聯諧振過電壓的方法,而是採用避開諧振點的動態補償方法,根本不讓串聯諧振出現,即在電網正常運行時,不施加勵磁電流,將消弧線圈調諧到遠離諧振點的狀態,但實時檢測電網電容電流的大小,當電網發生單相接地後,瞬時(約20ms)調節消弧線圈實施最佳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