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風箏製作的原理
做風箏的工具:漿糊, 紙刀
做風箏的材料:竹篾,紗紙條,馬拉紙
1) 這種四方形的風箏,現在用得最多,最普遍.
2) 風箏的骨架,單單用兩支組成非常簡單.
3) 做法雖然簡單,可是樣子的變化非常多,加些工夫可以做出很 多東西.
做法:
1. 首先將竹篾浸水,令竹篾軟身,再用 刀將竹篾破開,約三份之一粗度,然後修半形,因為稍後要將竹篾貼在馬拉紙上,如果太粗,竹篾會拉破紙張,同時竹篾太粗,紗紙條就貼不穩.將修好的竹篾裁成兩條長短適當的長度,約為(16吋及23吋).下一步,就將馬拉紙裁成一個四方,長約24吋,馬拉紙是一種非常粗糙的紙張,最適合作風箏之用.
2. 到此時就可以將竹篾貼在紙上,但要記著,將長長的竹篾,用紗紙扎在短的三份之一,然後慢慢屈曲,直至長竹篾兩端觸到紙的對角之上將它貼好.
3. 最後一步就將風箏的尾巴貼在風箏的下方,較好線與風箏的角度後,就可起放.
4. 風箏的尾巴是平衡風箏的主要工具,當風箏乘風而上之時,如果一方較重,風箏就會偏向這方,而尾巴最好比較長,因為越長就會有一個重量今風箏頭部升起,使全身受風,平衡了斜的一方.
5. 風箏的絲線可以用牛皮線,棉線,玻璃線等線轆可分圓線轆及排轆將線扎在風箏上,要成一斜角.
Ⅱ 機械迷城電梯里那個風箏圖案一筆畫的畫法
這個圖形不用畫,因為這個圖形對應的是第二檔,你無法調到第二檔,只用畫第三檔的星星
Ⅲ 風箏的歷史
十三世紀時,義大利馬可·波羅自中國返歐後,始傳到世界各地。
據古書記載:「五代李鄭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故而不能發出聲音的叫「紙鳶」,能發出聲音的叫「風箏」。
古代風箏,曾被用於軍事上之偵察工具外,更進行測距,越險,載人的歷史記載。
南北朝-風箏曾是被作為通訊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時,侯景圍台城,簡文嘗作紙鳶,飛空告急於外,結果被射落而敗,台城淪陷,梁 武帝餓死留下這一風箏求救的故事。
北齊-文宣帝高洋,將人綁上翅膀,令人從高塔跳下摔死,名為「生」。
漢朝-楚漢相爭,韓信曾令人製作大型風箏,並裝置竹哨弓弦,於夜間漂浮楚營,使其發出奇怪聲音,以瓦解楚軍士氣。
唐代-將被用於軍事上的風箏,已漸轉化為娛樂用途,並於宮庭中出放風箏.
宋代-把放風箏做為鍛煉身體的功能,百姓在清明節時,將風箏放的高而遠,然後將線割斷,讓風箏帶走一年所積之霉氣。
明代-以風箏載炸葯,依「風箏碰」的原理,引爆風箏上的引火線,以達成殺傷敵人之目的。
清乾隆-即有雙紙控制風箏詳圖尺寸與解說。
日據時代-因軍事的理由禁止放風箏,因為鮮艷的風箏可傳遞給敵方訊息,並提供飛機轟炸的目標。
二次世界大戰美軍曾用特技風箏做活動靶,訓練打靶。
1980年,風箏開始廣受喜愛,除原來雙線外,並演變成三線,四線的技術風箏或特技風箏。
【風箏的起源】
風箏真正的考起源,現在已無法證。有些民俗學家認為,古人發明風箏主要是為了懷念世故的親友,所以在清明節鬼門短暫開放時,將慰問故人的情意寄託在風箏上,傳送給死去的親友。
最早的風箏並不是玩具,而是用於軍事、通訊上。唐代晚期,因為有人在風箏上加入了琴弦,風一吹,就發出像古箏那樣的聲音,於是就有了 「風箏」的叫法。
公元前1000年,中國人最先放風箏。早在信史之前,傳說中國人已會放風箏。相傳公元前四世紀,中國著名工匠魯班(即公輸班)做了一隻風箏,升空三日而不墜。還有一個故事說一名將軍包圍了王宮,利用風箏測量宮牆與己方軍隊的距離。風箏可用於送磚上屋或在風箏尾部繫上魚鉤釣魚。公元1600年,東方的風箏(菱形)由荷蘭人傳到了歐洲。19世紀英國發明家克雷由風箏產生靈感而發明滑翔機。德克薩斯州演員科迪「上尉」,曾利用風箏拖動折疊式小艇,橫渡英倫海峽;1901年再接再厲,乘坐雙箱形風箏飛行,使英國陸軍部大感興趣。不久,飛機取代了軍用風箏,而科迪「上尉」也在1913年駕駛他的新雙翼飛機時失事遇難。1970年,美國太空計劃設計了各種「飛行翼」,使風箏再次成為成年人的玩意兒,例如羅格樂樂折疊飛行翼,本是專為水星號太空船倉安全著陸而設計的,後來被降落傘取代了;但這種折疊翼,結果成為今日懸掛式滑翔機的機翼。風箏飛上天空為飛機飛上天空提供了原理和靈感。
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大多數的人認為風箏起源於中國,而後廣傳於全世界,是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品。實際上,中國最早出現的風箏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戰國時,東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費時三年,以木製木鳶,飛升天空...」。墨子在魯山(今山東濰坊境內),「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這是說墨子研究試制了三年,終於用木板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只「木鷂」(或「木鳶」)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約紀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直至東漢期間,蔡倫發明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因此可以推斷,中國風箏已有兩千年以上歷史了。
墨子把制風箏的事業傳給了他的學生公輸班(也稱魯班),<墨子‧魯問篇>中說,魯班根據墨翟的理想和設計,用竹子做風箏。魯班把竹子劈開削光滑,用火烤彎曲,做成了喜鵲的樣子,稱為「木鵲」,在空中飛翔達三天之久。<鴻書>上說:「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最初風箏常被利用為軍事工具,用於三角測量信號、天空風向測查和通訊的手段。就如春秋時期,魯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公元前190年,楚漢相爭,漢將韓信攻打未央宮,利用風箏測量未央宮下面的地道的距離。而垓下之戰,項羽的軍隊被劉邦的軍隊圍困,韓信派人用牛皮作風箏,上敷竹笛,迎風作向(一說張良用風箏系人吹簫)漢軍配合笛聲,唱起楚歌,渙散了楚軍士氣,這就是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在正史中也有關於風箏的記載,時間較五代更早,其一是南朝的〔侯景之亂〕,梁武帝被侯景圍困,城牆被包圍。曾放風箏向外求援,據南史卷八十「侯景傳」中所述,在梁武帝蕭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時,侯景作亂,叛軍將武帝圍困於梁都建鄴(即今南京),內外斷絕,有人獻計製作紙鴉,把皇帝詔令系在其中,當時太子簡文在太極殿外,乘西北風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軍發覺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從此也衰微滅亡。這是簡文施放風箏向外求救不幸失敗的故事。
相傳在公元前五世紀時,希臘的阿爾克達斯就發明了風箏,可惜後來失傳。直到公元十三世紀,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從中國返回歐洲後,風箏才開始在西方傳播開來。
又從其它考據證實,約第十世紀傳至韓國再至日本,十三、四世紀才傳至歐洲。
美國也有放風箏的故事,當時的人們以為雷電與閃光,是宗教上神的怒吼而生恐懼,富蘭格林則利用風箏,證明了雷電與閃光是空中放電的現象,而發明了避雷針。
【各國風箏的特點及風俗】
雖然對於風箏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大多數人還是認為風箏的起源在中國,大約在8世紀時傳播到世界各國。
一般而言,由於亞洲地區盛產竹材,適合各種自由曲線的結構設計,並且與神話傳說相結合,所以風箏造型千變萬化且富個人色彩;而西方國家因為缺少竹材而以玻纖或碳纖為材料,在風箏造型及色彩上力求鮮明、簡潔,多以單純的色塊來表現。
不過由於材料、氣候和民俗習慣的差異,而演化出各式各樣、形態多變的風箏,例如北方的沙燕傳到東南亞後,就轉化成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印度、泰國等各型月箏;而硬拍和米字結構傳到韓國發展成風穴風箏,傳到日本,則以浮世繪風格傳揚於世。至於傳到歐美地區的風箏以風箱、傘翼及十字結構為主,因此以各種立體造型及三角翼等幾何圖案為設計主流。
馬來西亞:傳說很美麗
馬來西亞人喜歡放風箏,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據說是為了向稻神致意。有這樣一個傳說:在很久以前,有個窮莊稼漢在田裡遇到一個迷路的女孩,他把女孩領回家,悉心撫養,女孩越長越漂亮,他和鄉親們的收成也越來越好。誰知他老婆起了妒忌之心,把女孩趕出了家門,從此,村子裡莊稼的收成就越來越壞了。原來,那漂亮的姑娘就是稻神。有人告訴他,必須做一個漂亮的東西,放到空中稻神之處,向她表示懺悔。這莊稼漢便做了風箏。隨著風箏的升空,人們的日子又富裕了起來。
馬來西亞風箏的長度一般在一米到二米之間,寬與長相仿。風箏的製作相當講究。首先挑選面向東方生長的竹子,據說這能保證太陽神始終附在風箏上伴隨你度過一生。
馬來西亞風箏的形狀有魚、鷹、貓、鸚鵡等,然而人們最喜歡的卻是月亮風箏。月亮風箏因形似月牙而得名,這種風箏有的像鳥、有的像魚,但都不失月牙形的特點。在正式的官方場合,馬來姑娘常常手執精心製作、圖形優美的月亮風箏迎接貴客。
馬來西亞政府經常組織風箏比賽。馬來西亞航空公司還把風箏作為公司的標志。
日本:浮世繪風格獨特
風箏傳入日本的時間,一般以為是在中國唐代時,通過遣唐使從中國帶往日本的。
風箏傳入日本後,原是作為同事方面傳遞訊息之用,直到江戶時代才在民間流傳開來。早期的風箏多為長方形和金半圓形,上面沒有任何裝飾。到了明治時代,浮世繪的畫風已形成日本風箏的獨特風格,讓風箏的藝術與欣賞價值更為提高。
韓國:風穴風箏獨樹一幟
韓國自行發展出代表性的風箏——風穴風箏,這是由米字結構的風箏轉化而來。
一般的米字風箏是以十字交叉與對角線交叉的骨架結合在一起,加強結構與增加受風。而韓國的風穴風箏更進一步地在平面上挖一個風穴,巧妙地運用受風與排風的位置,讓背風轉為浮力,使風箏的動作更為靈活,屬於打鬥風箏的一種。
泰國:風箏也有男女之別
泰國的風箏有男、女之別,男箏稱之為鳥箏,女箏稱之為魚箏。鳥箏一般有2米高,又叫「猜朗康」;魚箏形如鑽石,也稱「白寶」,放飛時要由7個女子操控。每年2月-4月是傳統放風箏季節,常舉辦多風箏賽會。
荷蘭:曾造出世界最大
現在的荷蘭風箏多沒有骨架,材料多為尼龍布和塑膠紙。荷蘭曾在1984年展示一隻世界上最大的風箏,無骨架,以尼龍布製成,放飛前要先充氣,並由8噸的汽車牽引才能順利升空。
英國:風箏監視潛水艇
在英國,風箏原先是作為航空學的裝置之一。20世紀20年代,以風箏進行廣告宣傳已是常見的宣傳手法,而二次大戰中,英國曾用風箏載人來監視德國潛水艇的活動。20世紀40年代,英國海軍還曾把風箏作為防衛空中攻擊的裝置配置在驅逐艦上。
美國:特技風箏來自靶機
放風箏,在美國被視為一種老少咸宜的體育活動,所流行的風箏多為尼龍布制,不怕風吹雨淋。
1956年發明軟體風箏後,不僅放飛時只靠尼龍布或塑膠材料來支撐,更可將風箏折疊起來,攜帶相當方便。現在相當流行的特技風箏,據說就是根據導彈射擊試驗的靶機設計出來的。
【風箏的做法】
風箏的形狀:
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雀鳥、昆蟲、動物及幾何立體等,而 圖案方面,主要由個人喜好而設計,有宣傳標致,動物、蝶、飛鳥等,琳琅種種。 風箏的建造材料除了絲絹、紙張外,還有塑膠材料造的,骨桿有竹篾,木材及膠棒來造,近來有人設計一種無骨風箏,它的結構是引入空氣於絹造的風坑之內,今風箏形成一個輕輕飄的氣枕,然後乘風於上。中國、馬來亞、菲律賓及日本等,亦有一種大形的風箏,每到風箏節就將它放到忍藍的天空,該等風箏之尺碼由十至二十尺不等。骨桿則用大竹升來造,由百多人來放。
做風箏的工具:
漿糊、 紙刀
做風箏的材料:
竹篾、紗紙條、馬拉紙
方形風箏的特點:
(1)這種四方形的風箏,現在用得最多,最普遍。
(2)風箏的骨架,單單用兩支組成非常簡單。
(3)做法雖然簡單,可是樣子的變化非常多,加些工夫可以做出很 多東西。
做法:
1. 首先將竹篾浸水,令竹篾軟身,再用 刀將竹篾破開,約三份之一粗度,然後修半形,因為稍後要將竹篾貼在馬拉紙上,如果太粗,竹篾會拉破紙張,同時竹篾太粗,紗紙條就貼不穩。將修好的竹篾裁成兩條長短適當的長度,約為(16吋及23吋)。下一步,就將馬拉紙裁成一個四方,長約24吋,馬拉紙是一種非常粗糙的紙張,最適合作風箏之用。
2. 到此時就可以將竹篾貼在紙上,但要記著將長長的竹篾,用紗紙扎在短的三份之一,然後慢慢屈曲,直至長竹篾兩端觸到紙的對角之上將它貼好。
3. 最後一步就將風箏的尾巴貼在風箏的下方,較好線與風箏的角度後,就可起放。
4. 風箏的尾巴是平衡風箏的主要工具,當風箏乘風而上之時,如果一方較重,風箏就會偏向這方,而尾巴最好比較長,因為越長就會有一個重量今風箏頭部升起,使全身受風,平衡了斜的一方。
5. 風箏的絲線可以用牛皮線、棉線、玻璃線等線轆可分圓線轆及排轆將線扎在風箏上,要成一斜角。
【著名風箏產地】
開封、北京、天津、濰坊、南通、陽江並稱中國六大傳統風箏產地。
濰坊市被各國推崇為「世界風箏之都」 。
開封風箏歷史久遠,種類繁多,扎工精細。開封風箏大體可分為6類: 硬翅類風箏:如大腳燕、蟬、等;軟翅類風箏:如鷹、蝴蝶等; 串類風箏:如串雁、巨龍等; 桶形類風箏(或稱立體風箏):如龍亭、火箭; 板子類風箏:如七星、八卦等。其中以龍亭風箏和巨龍風箏最有名氣。「巨龍飛騰」大型風箏長200餘米,頭部重20千克,騰空後,氣勢恢宏,動人心魄。 此外還有無骨架類風箏。近年開封又開發出精美的微型風箏,嬌小精美,可放於掌上,令人愛不釋手,可收藏,還可放飛。開封風箏已成為中外風箏愛好者收藏欣賞的佳品。
開封風箏之所以流行,是因為在開封民間延續著一個風俗,清明節這天把風箏放得高而遠,然後有意將風箏線割斷,讓風箏隨風飄去,意思是把一年來積下的「郁悶之氣」徹底放了出去,可在一年中不生病。而且風箏寄託著希望,如在燕子風箏上畫了魚,隱含著年年有餘的意思,如在風箏上畫了蝙蝠、桃子、松樹、仙鶴,意思是有福、有壽,松鶴延年。
開封人把放風箏視為一種投身於大自然的娛樂健身活動,四月春風放風箏,是開封市民家家戶戶喜愛的活動。這項活動也是十分有益的,而且老少皆宜,通過在田野郊外放風箏吸收了新鮮空氣,鍛煉了身體,陶冶了情操,增強了體質,使得我們身體更健康,心情更愉悅。
【風箏分類】
軟翅風箏:
即一般常見的禽鳥風箏。它的升力片(翅)是一根主翅條構成,翅子的下部是軟性的,沒有主條依附,它的結構,不同於硬翅風箏,主體身架多數做成浮雕式。它的造型多數是禽鳥或昆蟲。
硬翅風箏:
常見的元寶翅人物、扎燕風箏即屬此類。它的特點是升力片(翅)用上下兩根橫竹條做成翅的形狀,兩側邊緣高,中間凹,形成通風道。翅的端部向後傾,使風從兩翅端部逸出,平著看象元寶形。
我們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風箏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放風箏對健康的好處】
春天放風箏,對人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益處的。傳統中醫認為,放風箏者沐浴和煦的陽光和春風,有「疏泄內熱,增強體質之益。」史書《續博物志》也有「放風箏,張口仰視,可以泄熱」之說。現代保健醫學的研究也表明,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放風箏,可以舒展筋骨,讓身體隨著放飛的風箏而不停地移動,從而活動四肢百骸;同時,由於盡情呼吸著新鮮空氣,吐故納新,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狀態,從而獲得消除冬日氣血積郁、祛病健身之功效;此外,放風箏時,雙眼面對藍天,飛行的風箏千姿百態,可以消除眼肌疲勞,調節和改善視力,預防近視和弱視。
近年來,國內外有些醫院和療養院採用「風箏療法」治療精神抑鬱、神經衰弱、小兒智力不全等症,也收到了神奇的療效。
放風箏也是一項健腦運動,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僅僅處理好放風箏和風向風速的關系,就得讓放飛者動一番腦筋:風箏飛起來的必要條件是地面有風,但風速過大也不好放飛,因為這時空氣水平方向力量過大,風箏不易「抬」上來,也很難控制;放風箏最怕的是風向不定,因為此時風箏最容易「栽」下來。古人認為放風箏的較高境界是:放時相牽,一線相連,未放之時,如馬卧槽,放飛後如同進了賽馬場,要精神抖擻,把線看作韁繩緊拉,如同馴馬一般,然後望天入靜,隨飄移而前後奔走。
放風箏能使人情緒開朗、心境愉悅。放飛時,大腦高度集中,無疑會消除人的內心雜念;放飛者極目藍天,其心胸也會感到開闊;此外,春季草長鶯飛,觸目皆景,放飛風箏,如同一次人與自然的美好對話。
風箏的傳說
關於風箏的起源,大體有三種傳說。一是斗笠、樹葉說;二是帆船、帳篷說;三是飛鳥說。但就風箏起源於中國的結論,則是目前世界風箏界一致公認的。
斗笠、樹葉說
斗笠是一種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當人類由漁獵轉為耕作時就開始使用,特別在熱帶亞熱帶是必不可少的,那時的斗笠製作很簡單,系繩也
就地取材,多用柔軟的樹皮纖維。據說有一農夫正在耕作時,忽然狂風大作,捲起了他的斗笠,農夫趕緊去追,一下抓住系繩。恰巧這系繩很長,
斗笠便象風箏一樣在空中飛行。農夫覺得非常有趣,以後便經常給村民放斗笠,後來演變成放風箏。樹葉說來自於中國南方一帶。據說古時候人
們對風卷樹葉滿天飛的現象十分崇拜,便用麻絲等拴樹葉放著玩,逐漸演變成放風箏活動。中國台灣的高山族、海南島的黎族人,早些時候就是
用麵包樹的葉子做風箏。
帆船、帳篷說
人類使用木舟的歷史以久,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被用於生產。後來又有了帆船。傳說禹時船上已有了風帆。帆是藉助風力的機械,人們便
仿照帆的原理,紮起風箏放飛。還有人說,風箏起源於北方的帳篷,最早的風箏是人們模仿大風颳起帳篷在空中飄揚的現象製造出來的,之後逐步演變成了一種游樂活動。
飛鳥說
從目前的歷史記載和發現的古代風箏看,其結構、形狀、扎繪技術等,一個突出的標志就是以鳥的形狀多。因而得出結論:最初的風箏問世,是受飛鳥的啟發,模仿飛鳥而製造並以飛鳥命名的。人們崇尚飛鳥、熱愛飛鳥、模擬飛鳥而製作風箏,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風箏因此而生,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風箏起源於中國,著是目前世界風箏界一致公認的結論。中國最早的風箏是有古代的科學家墨翟製造的。據中國的史料《韓非子 外儲說》載:
墨翟居魯山(今山東青州一帶)「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是說墨子研究了三年,終於用木頭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只「木鷂」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
Ⅳ 我們在製作風箏時盡可能選用密度較____的材料,製造機器底座時要盡可能選用密度較____的材料。
【分析】 由於風箏是靠空氣浮力而飛起來的,如果質量太大則風箏容易內掉下來,所以在製作風容箏時,風箏的質量越小越好,所以應盡可能選用密度較小的材料;由於機器的底座需要質量較大,所以製造機器底座需要選用密度較大的材料。 【點評】 在不同的使用情況下對材料的選用也不同,關鍵是看該物體是做什麼用。
Ⅳ 墨家子弟有什麼厲害的黑科技
墨家擅長工巧和製作,為後世稱道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軍事方面,厲害的黑科技也較多地集中在軍事器具上。
相關古籍中曾有記載墨子製造機關的過程。他發明研製桔槔,極大地方便了提水。他還製造了轆轤、滑車等,以提高生產效率和軍事能力
墨子較厲害的發明有:
1.連弩車
這是一種用於進攻的機械裝置,體型較大,它放置在城牆上,最多可同時發射六十支大弩箭,小弩箭的數量就更多了。其體型之巨大,需要十個人來駕駛完成,其設計之處最為人所稱道的是,該裝置可用繩子系住弩箭的箭尾,弩箭被射出後,還能用轆轤迅速捲起收回,在當時可謂十分智能了。
圖源網路
墨家在機關術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這一點不論是影視作品還是動畫作品中都可以看出,以上便是墨家最具代表性的三樣發明可以看出一個共同的特點,墨家機關多數以守城為前提,服務於守城。
Ⅵ 載人的風箏最早是在什麼時候
風箏探源
□2001年,美國人莫琳·克萊門斯提出了古埃及人利用風箏搬運
大塊石料修建了金字塔的假想。
□工程地質學家科林·里德隨即提出了質疑:「克萊門斯假想的
最大問題,就是古埃及的史料中從未提及風箏。」
□而根據古文獻記載,公元前1250年,中國人曾經用風箏傳遞信
息或向敵人投擲燃燒物……
2001年,美國軟體顧問莫琳·克萊門斯在翻閱有關古埃及建築物
的書籍時,發現了一幅圖畫,上面的人手握繩子一樣的東西,通過機
械裝置和空中的鳥狀物相連。她推斷鳥狀物可能是巨大的風箏,人們
正在用它提升重物,並由此提出了古埃及人利用風箏搬運大塊石料修
建了金字塔的假想。
然而,曾經參與埃及吉薩高原測繪的美國工程地質學家科林·里
德卻表示質疑:「克萊門斯假想的最大問題,就是古埃及的史料中從
未提及風箏。」但她強調,「根據古文獻記載,公元前1250年,中國
人曾經用風箏傳遞信息或向敵人投擲燃燒物。」
■中國最早的風箏出現在何時,又是誰發明的?
1977年,中國湖北隨縣戰國曾侯乙墓發掘,出土的漆箱蓋上有一
幅圖,畫面上一個人站在兩棵樹中間,手持弓箭,從樹上射下一隻大
鳥。
專家介紹說,這是「弋射圖」,反映了一種古老的狩獵方式,通
俗地講,弋射就是用綁著線繩的箭射擊飛鳥。
山東大學的劉敦願教授,1990年看到一幅從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的漢代青銅器上拓制的「弋射圖」時,突發靈感,提出了讓人意想不
到的新見解。對此南京博物院民俗研究所所長徐藝乙介紹說,劉先生
的假設是根據一幅漢畫,畫上有一組人,在用弓箭射擊大雁,被射中
的大雁沒有死,帶著有牽引線的弓箭一塊前飛,一直到從空中掉下來,
所以劉先生認為這個也有可能是風箏的起源。但這作為風箏的起源,
它的時代大概也就是漢代。
從曾侯乙墓的發掘情況看,「弋射圖」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
了,而劉敦願提出假想依據的弋射圖卻是漢代的。因此,如果把「弋
射」看成風箏的雛形,風箏出現的時間就不應該是漢代,而是更早的
戰國時期。
2003年夏天,帶著對風箏起源的濃厚興趣和極大困惑,我們來到
了承辦過20屆世界風箏會的山東濰坊。
在那裡,一尊造型奇特的魯班雕像首先引起了我們的好奇。魯班
手裡握的既不是鐵鋸,也不是板斧,而是像鳥一樣的器物。濰坊市如
此塑造魯班,究竟有什麼用意?在這里還經常看到「鳶」字,其他地
方難得一見的這個字,濰坊市卻使用得非常普遍。這又意味著什麼呢?
一尊造型奇特的雕像、一個古奧難懂的漢字,都與鳥有著或多或
少的聯系,這要追溯到一次意義非凡的風箏盛會。1988年,來自13個
國家和地區的風箏代表團齊聚濰坊,舉辦盛大的世界風箏會。代表們
肩負著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從法國迪埃普、美國西雅圖、中國濰坊等
城市中推選出惟一的「世界風箏都」。所有參選城市的風箏製作水平
旗鼓相當,申報「世界風箏都」的競爭非常激烈。正當評委們舉棋不
定的時候,濰坊市出人意料地推出了驚人之舉——亮出「公輸般」這
張底牌,做了一篇漂亮「文章」,並最終脫穎而出,一舉奪得「世界
風箏都」的稱號。(公輸般,又稱公輸子,春秋末年戰國初期的魯國
人,因此後世又叫他魯班。他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發明了鋸子等很多
工具,被後世尊稱為木工祖師。)
他們圍繞西漢時期《鴻書》里「公輸般制木鳶以窺宋城」的記載
進行了一番巧妙發揮。「鳶」讀「淵」,人們常說的老鷹。而「公輸
般制木鳶」的意思是,魯班曾經用木頭製造了鷹一樣的器物。另外,
《墨子》里也記載到:「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不難想像,木鳶和
木鵲,都是類似飛鳥的仿生器物,稱謂雖然有差異,形體卻和風箏非
常相似。
因此,濰坊的學者們認為,魯班製造的木鳥是風箏的早期形態。
換句話說,是魯班製造了中國最早的風箏。
■濰坊學者的觀點,使「木鳥能不能飛起來」成為學者們探討的
又一個焦點。
《墨子》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
也就是說:魯班製造的木鳥連續飛行了整整3天。用木頭做的大鳥,
僅僅依靠風力而不藉助機械動力就能在空中飛行,如此離奇之事,除
文獻記載外,人們並未親眼見過。對這一點,東漢學者王充曾經做過
考證。他認為,魯班的木鳥在空中飛行,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要說
飛了3天不降落,就未必可信了,很可能是後世文人的添加附會。
風箏研究專家孔祥澤認為,風箏有一個最基本的道理,就是受風
和瀉風,受風和瀉風如果沒有達到停勻的程度,就不可能飛起來。
濰坊的孫繼和,干過16年木工,從小就迷戀風箏。2003年,他費
時3個月,全部採用竹木材料製造了一隻「木鳶」。這只木鳶,重約
二斤半,兩翼展開將近3米寬,高0.7米。孫繼和准備把木鳶放飛到
天空去。試驗地點選在了濰坊的濰北放飛場,風力大概三級半。第一
次放飛,可能由於風向不穩,木鳶在空中停留的時間比較短暫,不足
以說明問題。在人們的期待中,第二次,木鳶平穩升空了,並且持續
了15分鍾。
這是迄今為止,我們所能見到的木鳶實物第一次成功飛行。它驗
證了古老文獻具有較大的真實性,某種程度上回答了一個多年來懸而
未決的謎題——「木鳥能不能飛起來」。由此也可以推斷,魯班製作
的木鳥,不僅能飛起來,在風力允許的情況下飛行3天不降落,也是有
可能的。
因此,魯班發明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風箏、風箏起源於春秋時期
的魯國、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境內,這些判斷是比較真實可信的。
■風箏演變為玩具是唐代以後的事情。歷史上,人們曾經賦予它
種種用途。
相傳,韓信曾經用風箏線繩測量叛亂地點到未央宮的距離,企圖
挖地道襲擊皇宮。《北史》記載,唐朝將領張丕,被田悅率領的叛軍
團團圍困在臨名城裡,情形十分危急。為搬取救兵,他絞盡腦汁,最
終決定用風箏傳信告急。風箏飛了一百多丈高,經過叛軍陣地,敵人
亂箭齊發。幸運得很,風箏把求救信順利送到了援兵那裡,很快解了
圍,被圍將士得以死裡逃生。
明朝的「神火飛鴉」被譽為現代火箭的雛形,其外形如同古代的
木鳶,與火箭捆綁到一起,在作戰時大顯神威。神火飛鴉在軍事上的
應用,可以算得上是人們對風箏外形的改進和功能的進一步延伸。
《漢書》記載,當了皇帝的王莽「網羅天下異能之士……或言能
飛,一日千里,可窺匈奴。取大鳥翮為兩翼,頭與身皆著毛,通環引
紐,飛數百步墜」。這個異能之士自稱能夠一日千里地飛行,可以去
窺探匈奴。他用大鳥的羽毛做成了翅膀,頭和身體也沾著羽毛,並配
置了機關。從高處一路沖飛而下,飛行幾百米後墜落。
戴念祖認為,王莽下面募集的很多能士,說他們能從某一個高處
往下面飛下來,那也該屬於風箏,但是它屬於比較大的風箏,能夠載
人飛行了,應該說這是歷史上最早的載人風箏。
《漢書》是正史,它的作者班固離王莽時代僅僅幾十年的時間,
因此沒有人懷疑這段記載。一些學者把王莽時期那個會飛的人,看作
是近代出現的滑翔運動創始人。因為,19世紀之前,西方熱衷於撲翼
飛行的人們才開始更多地關注固定翼。那時,人們研究發現:鳥類上
下撲動的翅膀,解決了上升力和推動力的問題。而在藍天上飄飛的風
箏,藉助人們拉動線繩的力量以及合適的風力,同樣可以解決上升力
和推動力的問題。也就是說,飛行器的撲翼完全可以用固定翼替代,
並且效果更理想。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人們對利用固定翼解決飛行
動力和升力的系統研究。
也正因為如此,世界上許多專家學者認為,風箏是人類歷史上最
早的飛行器。
■今日風箏的負重嘗試,更給人們提供了直觀而又生動的參照。
2003年夏天,濰坊的風箏愛好者較為完整地進行了一次風箏負重
表演。他們使用的龍風箏長70米、自身重量約5公斤。風箏將要負載
的重物是一個「模特」和沙袋。沙袋的重量是34公斤,它和模特的重
量之合為45公斤。
表演共分兩步,首先把這個11公斤的模特拴在風箏的線繩上,看
看能否把它帶上天空。在負載了模特的基礎上,增加一個34公斤的沙
袋,終於,在風力3級半的情況下,這只70米長的龍風箏把45公斤重
物平穩地攜帶了20多米高,持續時間大約有10分鍾。
當然,以這樣的表演,去印證風箏載人飛天的記載或許不夠嚴謹,
但它至少給人們提供了直觀而又生動的參照,某種意義上證明了那些
風箏帶人上天的古老記載是較為可信的。
Ⅶ 木鳶的歷史
十三世紀時,義大利馬可·波羅自中國返回歐洲後,始傳到世界各地。
據古書記載:「五代李鄭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故而不能發出聲音的叫「紙鳶」,能發出聲音的叫「風箏」。
古代風箏,曾被用於軍事上之偵察工具外,更進行測距、越險、載人的歷史記載。
南北朝——風箏曾是被作為通訊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時,侯景圍台城,簡文嘗作紙鳶,飛空告急於外,結果被射落而敗,台城淪陷,梁 武帝餓死留下這一風箏求救的故事。
北齊——文宣帝高洋,將人綁上翅膀,令人從高塔跳下摔死,名為「生」。
漢代——楚漢相爭,韓信曾令人製作大型風箏,並裝置竹哨弓弦,於夜間漂浮楚營,使其發出奇怪聲音,以瓦解楚軍士氣。
唐代——將被用於軍事上的風箏,已漸轉化為娛樂用途,並於宮庭中出放風箏.
宋代——把放風箏作為鍛煉身體的功能,百姓在清明節時,將風箏放的高而遠,然後將線割斷,讓風箏帶走一年所積之霉氣。
明代——以風箏載炸葯,依「風箏碰」的原理,引爆風箏上的引火線,以達成殺傷敵人之目的。
清乾隆——即有雙紙控制風箏詳圖尺寸與解說。
日據時代——因軍事的理由禁止放風箏,因為鮮艷的風箏可傳遞給敵方訊息,並提供飛機轟炸的目標。
二次世界大戰美軍曾用特技風箏做活動靶,訓練打靶。
1980年,風箏開始廣受喜愛,除原來雙線外,並演變成三線,四線的技術風箏或特技風箏。
Ⅷ 請問誰有俗世奇人刻磚劉,風箏魏,機器王,快手劉的故事
刻磚劉:
劉鳳鳴(1889~1978), 民間藝術家。回族。天津人。15歲開始隨外祖父馬順清學習刻磚技藝。馬順清是天津著名刻磚藝人,在清道光年間,將天津磚刻發展為獨立於建築之外的民間藝術,並開創了堆貼法,擴大立體空間,使作品層次分明。劉鳳鳴繼承和發揚了馬順清的貼磚法,創造了天津刻磚的獨特風格,被譽為"刻磚劉",以立體和半立體透雕見長,在方磚上所刻山水、花卉、人物、鳥獸形象生動逼真,構思精巧,極具藝術欣賞價值。
風箏魏:
是天津著名風箏藝人魏元泰製作的風箏,故稱「風箏魏」。1872年魏元泰生於天津,自幼在一家扎彩鋪當學徒,他對製作風箏產生濃厚興趣。為了提高扎風箏的造詣,他反復研究飛禽和飛蟲的飛翔姿態以及它們的身軀各部位的比例關系,並應用於風箏的製作。以前的風箏,以硬翅為主,造型簡單,色彩也比較單調,為整體式。他扎的風箏可以拆展折疊,一尺多長的大風箏,折疊後可放在一個小信封里,便於收藏和攜帶。他研製的平板式、弓子式、立體式、串式和袖珍式風箏近200餘種。在著色上富於民族特色,並吸收了古建築彩繪上使用的退暈法以及冷暖對比色調,使之更加適合高空放飛的特點。1914年,他帶著風箏,參加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榮獲了金牌獎章和證書。現在魏元泰的侄子魏慎行,侄孫魏永昌繼承了他的事業,都在天津工藝美術廠工作,擔任工藝師,並培養了許多徒弟,他們設計的新樣品,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快手劉
人人在童年,都是時間的富翁。胡亂揮霍也使不盡。有時呆在家裡悶得慌,或者父親嫌我太鬧,打發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離家很近的那個街口,去看快手劉變戲法。
快手劉是個撂地擺攤賣糖的胖大漢子。他有個隨身背著的漆成綠色的小木箱,在哪兒擺攤就把木箱放在哪兒。箱上架一條滿是洞眼的橫木板,洞眼插著一排排廉價而赤黃的棒糖。他變戲法是為吸引孩子們來買糖。戲法十分簡單,俗稱"小碗扣球"。一塊絹子似的黃布鋪在地上,兩個白瓷小茶碗,四個滴溜溜的大紅玻璃球兒,就這再普通不過的三樣道具,卻叫他變得神出鬼沒。他兩只手各拿一個茶碗,你明明看見每個碗下邊扣著兩個紅球兒,你連眼皮都沒眨動一下,嘿!四個球兒竟然全都跑到一個茶碗下邊去了,難道這球兒是從地下鑽過去的?他就這樣把兩只碗翻來翻去,一邊叫天喊地,東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氣,好像真有什麼看不見的神靈做他的助手,四個小球兒忽來忽去,根本猜不到它們在哪裡。這種戲法比舞台上的魔術難變,舞台只一邊對著觀眾,街頭上的土戲法,前後左右圍著一圈人,人們的視線從四面八方射來,容易看出破綻。有一次,我親眼瞧見他手指飛快地一動,把一個球兒塞在碗下邊扣住,便禁不住大叫:
"在右邊那個碗底下哪,我看見了!"
"你看見了?"快手劉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驚奇地一閃,跟著換了一種正經的神氣對我說:"不會吧!你可得說准了。猜錯就得買我的糖。"
"行!我說准了!"我親眼所見,所以一口咬定。自信使我的聲音非常響亮。
誰知快手劉哈哈一笑,突然把右邊的茶碗翻過來。
"瞧吧,在哪兒呢?"
咦,碗下邊怎麼什麼也沒有呢?只有碗口壓在黃布上一道圓圓的印子。難道球兒穿過黃布鑽進左邊那個碗下邊去了?快手劉好像知道我怎麼猜想,伸手又把左邊的茶碗掀開,同樣什麼也沒有!球兒都飛了?只見他將兩只空碗對口合在一起,舉在頭頂上,口呼一聲:"來!"雙手一搖茶碗,裡面竟然嘩嘩響,打開碗一看,四個球兒居然又都出現在碗里邊。怪,怪,怪!
四邊圍看的人發出一陣驚訝不已的唏噓之聲。
"怎麼樣?你輸了吧!不過在我這兒輸了決不罰錢,買塊糖吃就行了。這糖是純糖稀熬的,單吃糖也不吃虧。"
我臊得臉皮發燙,在眾人的笑聲里買了塊棒糖,站在人圈後邊去。從此我只站在後邊看了,再不敢擠到前邊去多嘴多舌。他的戲法,在我眼裡真是無比神奇了。這也是我童年真正欽佩的一個人。
他那時不過四十多歲吧,正當年壯,精飽神足,肉重肌沉,皓齒紅唇,烏黑的眉毛像用毛筆畫上去的。他蹲在那裡活像一隻站著的大白象。一邊變戲法,一邊賣糖,發亮而外突的眸子四處流盼,照應八方;滿口不住說著逗人的笑話。一雙胖胖的手,指肚滾圓,卻轉動靈活,那四個小球就在這雙手裡忽隱忽現。我當時有種奇想,他的手好像是雙層的,小球時時藏在夾層里。唉唉,孩提時代的念頭,現在不會再有了。
這雙異常敏捷的手,大概就是他綽號"快手劉"的來歷。他也這樣稱呼自己,以致在我們居住那一帶無人不知他的大名。我童年的許多時光,就是在這最最簡單又百看不厭的土戲法里,在這一直也不曾解開的迷陣中,在他這雙神奇莫測、令人痴想不已的快手之間消磨的。他給了我多少好奇的快樂呢?
那些伴隨著童年的種種人和事,總要隨著童年的消逝而遠去。我上中學以後就不常見到快手劉了。只是路過那路口時,偶爾碰見他。他依舊那樣興沖沖的變"小碗扣球",身旁擺著插滿棒糖的小綠木箱。此時我已經是懂事的大孩子了,不再會把他的手想像成雙層的,卻依然看不出半點破綻,身不由己地站在那裡,饒有興致地看了一陣子。我敢說,世界上再好的劇目,哪怕是易卜生和莎士比亞,也不能像我這樣成百上千次看個不夠。
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鄉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書。往昔美好的故事,親切的人物,甜醉的情景,就像鮮活的花瓣夾在書頁里,再翻開都變成了乾枯了的回憶。誰能使過去的一切復活?那去世的外婆、不知去向的摯友,媽媽烏黑的鬈發,久已遺失的那些美麗的書,那跑丟了的綠眼睛的小白貓……還有快手劉。
高中二年級的暑期,我回家度假。一天在離家不遠的街口看見十多個孩子圍著什麼又喊又叫。走近一看,心中怦然一動,竟是快手劉!他依舊賣糖和變戲法,但人已經大變樣子。十年不見,他好像度過了二十年。模樣接近了老漢。單是身旁擺著的那隻木箱,就帶些凄然的樣子。它破損不堪,黑糊糊,黏膩膩,看不出一點先前那悅目的綠色。橫板上插糖的洞孔,多年來給棒糖的竹棍捅大了,插在上邊的棒糖東倒西歪。再看他,那肩上、背上、肚子上、臂上的肉都到哪兒去了呢,飽滿的曲線沒了,衣服下處處凸出尖尖的骨形來;臉盤彷彿小了一圈,眸子無光,更沒有當初左顧右盼、流光四射的精神。這雙手尤其使我動心--他分明換了一雙手!手背上青筋縷縷,污黑的指頭上繞著一圈圈皺紋,好像吐盡了絲而皺縮下去的老蠶……於是,當年一切神秘的氣氛和絕世的本領都從這雙手上消失了。他抓著兩只碗口已經碰得破破爛爛的茶碗,笨拙地翻來翻去,那四個小球兒,一會兒沒頭沒腦地撞在碗邊上,一會兒從手裡掉下來。他的手不靈了!孩子們叫起來:"球在那兒呢!""在手裡哪!""指頭中間夾著哪!"在這喊聲里,他慌張,手就愈不靈,抖抖索索搞得他自己也不知道球兒都在哪裡了。無怪乎四周的看客只是寥寥一些孩子。
"在他手心裡,沒錯!決沒在碗底下!"有個光腦袋的胖小子叫道。
我也清楚地看到,在快手劉扣過茶碗的時候,把地上的球兒取在手中。這動作緩慢遲純,失誤就十分明顯。孩子們吵著鬧著叫快手劉張開手,快手劉的手卻攥得緊緊的,朝孩子們尷尬地掬出笑容。這一笑,滿臉皺紋都擠在一起,好像一個皺紙團。他幾乎用請求的口氣說:
"是在碗里呢!我手裡邊什麼也沒有……"
當年神氣十足的快手劉哪會用這種口氣說話?這些稚氣又認真的孩子們偏偏不依不饒,非叫快手劉張開手不可。他哪能張手,手一張開,一切都完了。我真不願意看見快手劉這一副狼狽的、惶惑的、無措的窘態。多麼希望他像當年那次--由於我自做聰明,揭他老底,迫使他亮出一個捉摸不透的絕招。小球突然不翼而飛,呼之即來。如果他再使一下那個絕招,叫這些不知輕重的孩子們領略一下名副其實的快手劉而瞠目結舌多好!但他老了,不再會有那花好月圓的歲月年華了。
我走進孩子們中間,手一指快手劉身旁的木箱說:
"你們都說錯了,球兒在這箱子上呢!"
孩子們給我這突如其來的話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這時,我眼角瞥見快手劉用一種盡可能的快速度把手裡的小球塞到碗下邊。
"球在哪兒呢?"孩子們問我。
快手劉笑呵呵翻開地上的茶碗說:
"瞧,就在這兒哪!怎麼樣?你們說錯了吧,買塊糖吧,這糖是純糖熬的,單吃糖也不吃虧。"
孩子們給騙住了,再不喊鬧。一兩個孩子掏錢買糖,其餘的一鬨而散。隨後只剩下我和從窘境中脫出身來的快手劉,我一扭頭,他正瞧我。他肯定不認識我。他皺著花白的眉毛,飽經風霜的臉和灰濛蒙的眸子里充滿疑問,顯然他不明白,我這個陌生的青年何以要幫他一下。